-
脾多肽注射液对化疗后KM小鼠骨髓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的治疗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评估脾多肽注射液(LPI)对卡铂(CBP)化疗后昆明(Kunming mice,KM)小鼠骨髓抑制和免疫力低下的治疗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KM雌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脾多肽低剂量和高剂量治疗组.第1天,治疗组及模型组腹腔单次注射卡铂(70 mg/kg)构建化疗所致骨髓抑制小鼠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第2至16天,治疗组每天(60 mg·kg-1·d-1)腹腔注射脾多肽1次,对照组和模型组注射生理盐水.给药结束后,检测小鼠外周血中血小板、白细胞和红细胞数量、体质量、胸腺和脾脏的器官指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胸腺和脾的CD4+T细胞亚群、CD8+T细胞亚群和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亚群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第16天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显著减少,胸腺和脾脏的器官指数减少,胸腺和脾脏Treg淋巴细胞亚群比例降低;高剂量脾多肽干预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显著恢复,胸腺和脾脏Treg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恢复(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对化疗后KM小鼠的骨髓抑制和免疫力低下,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临床药师参与1例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个体化药物治疗实践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在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以下简称"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临床药师参与1例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考虑到患儿血小板持续减少并伴有鼻衄,结合其年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相关指南,临床药师分析可能与化疗药物所致的骨髓抑制以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药源性出血有关,故建议立即停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改用注射用美罗培南1.0 g,ivgtt,q8 h抗感染,加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15000 U,sc,qd升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考虑到患儿中性粒细胞(0.17×109 L-1)、血小板水平(11×109 L-1)仍偏低,建议继续行抗感染、升血小板治疗,并继续使用脾多肽注射液辅助增强造血功能;待患儿病情稳定,中性粒细胞恢复正常后,先后建议停止升血小板、抗感染治疗;同时行体温监测、血常规等相关指标检查与不良反应监测等药学监护.结果:医师采纳临床药师建议.患儿体温下降,血象逐渐恢复,未发生感染,顺利进入下一轮化疗.结论:临床药师参与粒缺伴发热白血病患儿的药物治疗过程,应重视药源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并利用其自身专业优势,以药物可能对血液系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为切入点,结合患儿年龄、病情等具体情况作出综合分析,协助医师制订和优化药物治疗方案,保证了用药的安全、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序贯化放疗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序贯化放疗过程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对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给予序贯化放疗同时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对照组仅给予序贯化放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全身状况、临床疗效、毒副反应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KPS评分高于对照组(89.66±7.4 vs 80.24±6.8,P<0.05);两组患者有效率和控制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及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各项免疫指标也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序贯化放疗中应用脾多肽注射液可改善患者的全身状况及生存质量,减轻毒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联合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乳腺癌是目前我国致死率最高的女性恶性肿瘤,因社会经济的发展及生育模式的改变,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50~60岁妇女为高发人群,临床防治形势严峻.当前,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较为理想,但晚期乳腺癌治疗难度仍然较多,患者生存时间较短.脾多肽注射液是细胞免疫缺陷病和改善肿瘤患者恶变质新型生物制剂,为进一步探讨脾多肽联合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 本次研究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本院行化学治疗的79例晚期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和脾多肽联合卡培他滨+多西紫杉醇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具体分析,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全身和呼吸道局部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65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COPD组),分为观察组(32例)、对照组(33例),另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为正常组.对照组予以持续低流量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脾多肽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T细胞亚群的变化、血清及呼出气冷凝液(EBC)中TNF-α水平及6个月内再次急性加重例数.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COPD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 +/CD8+低,CD8+T淋巴细胞高,血清及EBC中TNF-α水平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均高,血清及EBC中TNF-α水平均低,且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出院后6个月内病情再次急性加重例数少(P<0.05).结论 COPD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的异常,静脉滴注脾多肽注射液可改善其细胞免疫功能,减轻患者全身及呼吸道局部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并可降低患者未来急性加重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近年来,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上升趋势,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研究结果显示,恶性肿瘤病死率居前3位的是肺癌、肝癌和胃癌,对女性健康威胁最大的是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1].恶性肿瘤治疗主要以手术、放化疗为主.但手术及放化疗均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且放化疗存在许多副作用,严重影响治疗依从性从而降低疗效.脾多肽可以从多方面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副作用,增加患者依从性.多项相关研究显示,脾多肽注射液在多种进展期恶性肿瘤的化疗中作为辅助治疗用药是安全的[2].现就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对晚期卵巢癌化疗引起骨髓抑制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卵巢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有研究表明脾多肽注射液在不同癌种化疗中具有提高免疫、改善骨髓抑制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自身对照试验,探讨脾多肽注射液对晚期卵巢癌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影响,以期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证据.方法 纳入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2016-11-01-2017-07-01收治住院化疗的晚期卵巢癌患者60例,前后自身对照,治疗3个周期.第1个周期单纯紫杉醇联合卡铂(TC方案)化疗,第2、3个周期脾多肽联合TC方案化疗,比较各周期治疗后骨髓抑制发生情况,进一步比较各周期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rophil,N)、血小板计数(blood platelet,PLT)、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amino 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肌酐(creatinina,Cr)和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均值变化.结果 第2、3个周期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低于第1个周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值分别为63.052和83.426,均P<0.001;第2个与第3个周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arsonχ2=3.064,P=0.132.第1个周期治疗前后上述实验室检查各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发生明显骨髓抑制;第2个周期加用脾多肽后,除N、RBC、Hb和Cr改善不明显,其余指标均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3个周期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未发生明显的骨髓抑制.结论 联合应用脾多肽可改善晚期卵巢癌TC方案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多周期持续联合应用脾多肽可能达到叠加改善化疗引起骨髓抑制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直肠癌患者脾多肽联合FOLFOX4方案治疗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结直肠癌患者脾多肽注射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结直肠癌患者,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改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FOLFOX4方案进行全身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注射液进行全身化疗,将250 mL的0.9%氯化钠注射液、6 mL的脾多肽注射液进行静滴,1次/d,连续10 d,14 d为1个周期,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免疫功能、血清miR-21、miR-103、miR-200b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3.3%、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7,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NK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后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低于治疗前(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上述免疫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血清miR-21、miR-103水平低于对照组,miR-200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均<0.05).观察组、对照组骨髓抑制发生率分别为3.3%、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4方案化疗不仅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加强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还能降低血清miR-21、miR-103水平,提高miR-200b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疗效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脾多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对比细胞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T细胞亚群及CD4+/CD8+)和体液免疫功能指标[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溶性gp130(sgp130)]水平,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70.73%(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T细胞比例及CD4+/CD8+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P均<0.05);血清sIL-6R、sgp13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多肽注射液联合动脉化疗栓塞术可显著提高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减少化疗不良反应,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脾多肽注射液致降钙素原急剧升高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65岁,于2016年10月21日因“左侧腹部疼痛6天”入住我院普外科.入院诊断:空肠占位(恶性间质瘤?),中度贫血,低蛋白血症,肺部感染,双侧胸腔积液.入院后给予抗炎、抑酸、营养补液、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后,患者病情较前明显缓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