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464例慢性肾脏病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中医四诊仪客观观测慢性肾脏病(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方法:运用中医四诊仪收集CKD 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判定,同时分析中医证候与患者基本病情特点的相关性。结果:464例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本虚证中以脾气虚证最为多见,占24.6%(114/464),后依次为肾阳虚证、心气虚证、肾阴虚证、心血虚证、脾阳虚证、肺阴虚证;标实证按构成比由大到小依次为瘀血、湿热、水气、湿浊、浊毒。不同CKD分期患者性别、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但随年龄增长,虚证比例逐渐增高。不同CKD分期与中医本虚证分布存在差异( χ2=57.48, P<0.001),与本虚标实证分布无差异( χ2=2.59, P=0.957)。 结论:经中医四诊仪测定,CKD3~5期非替代治疗患者中医证型分布以虚证为本,兼有标实之证。CKD 3期中医证型以脾气虚证、肾气虚证为主,CKD4期以脾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CKD 5期以心气虚证、肾阳虚证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粪便代谢组学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从粪便代谢角度探寻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证候物质基础.方法 选取 20 例脾阳虚证的迁延性泄泻患儿作为观察组,20 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的粪便样本后,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器对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比较2 组代谢物的差异.结果 与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有 25 种,在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患儿的粪便中下调的有 9 种代谢物,分别为L-谷氨酰胺、L-谷氨酸、4-羟基苯甲醛、L-半胱氨酸、鸟氨酸、L-异亮氨酸、丁二酸、β-丙氨酸、富马酸,在泄泻脾阳虚证患儿的粪便中上调的有 16 种代谢物,包括丝氨酸、核糖酸、α-亚麻酸、苯甲酸、果糖、L-丙氨酸、焦谷氨酸、丙酮酸、次黄嘌呤、癸酸、L-天门冬氨酸等代谢物,涉及相关通路有 7 条,包括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丙酮酸代谢、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糖酵解/糖异生、柠檬酸循环(TCA循环).结论 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患儿与健康儿童相比,神经调节代谢发生紊乱,能量代谢发生异常,机体无氧酵解有所增强,相关差异代谢物的发现可能对儿童迁延性泄泻脾阳虚证的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均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中医辨证施治胆管癌用药规律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4/2/3
胆管癌是由胆汁淤积、胆管结石、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炎等前置病变恶化发展而来的重大疾病.通过对临床诊疗中常见的5种胆管癌中医证型进行总结,分析各证型胆管癌的临床常用方药.通过频次与用药规律分析,筛选出关键中药,并根据其功效归纳为疏肝健脾、清热祛湿与其他功效中药,并从现代药理学角度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通过系统梳理胆管癌辨证论治的用药规律,为胆管癌临床诊疗和抗胆管癌中药创新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阿尔茨海默病的中医辨证分型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不可逆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医将其归于"痴呆"范畴,认为其病位主要在脑,多涉及心肝脾肾等脏器.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多为髓海亏虚、气血不足,标实多涉及痰浊血瘀.AD证型总体上可分为髓海不足证、心血不足证、脾气亏虚证、肝郁气滞证、瘀血内阻证、痰浊蒙窍证及热毒内盛证,中医整体观念强调AD虽以虚为本,但病机常发展为虚实夹杂,多以调心、补肾为核心,并兼顾消痰、化瘀.目前所发行相关专家共识及临床实践指南指出肾之阴阳不足为AD主要证型,其次为肝阴不足证与脾阳亏虚证,临床应四诊合参辨证施治.临床及基础研究证实清热解毒法可显著减轻中度AD患者阳亢证、毒盛证、痰浊证和血瘀证的严重程度.中医诊治AD目前尚未形成完整统一的标准,且各证型病例样本量小,客观依据不够充分,AD各证型基础复方尚不明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
基于德尔菲法的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病名及证候要素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19
目的 通过专家咨询,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名及常见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 基于前期文献研究和评估小组论证,制定"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病名及证候要素研究专家问卷调查表".运用德尔菲法遴选出本学科权威专家进行咨询,汇总统计专家对问卷各条目的意见集中程度、协调程度等相关指标,根据专家意见不断补充、修订、完善问卷内容,经过两轮咨询,专家对问卷中所列条目的意见基本达成一致,初步形成扩张型心肌病中医病名及常见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专家意见.结果 两轮咨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4.44%、93.75%,经过两轮专家问卷咨询,专家意见基本趋于一致.在病名方面,认为可将"心胀"作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名.在症状和证候类型方面,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常见症状中的胸闷、心悸/怔忡、气短(动辄尤甚)、气喘(甚则不能平卧)、神疲懒言、乏力、浮肿、纳差;常见基本证候类型中的心气虚证、肺气虚证、脾气虚证、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肾阳虚证;常见兼证类型中的血瘀证、水停证的专家意见集中程度和协调程度较高.在常见证型的辨证要点方面,专家意见主要集中在心气虚证 11 项、肺气虚证 12 项、脾气虚证 14 项、心阳虚证 10 项、脾阳虚证 12 项、肾阳虚证 14 项、血瘀证9 项、水停证16 项.结论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证候诊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其测量结果具有数理统计特性,能获得较为客观、符合临床实际的信息,为进一步开展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19
-
附子理中汤对脾阳虚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和能量代谢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脾阳虚大鼠回肠组织中GSH-Px、MD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的检测,及经附子理中汤干预治疗后三对指标变化情况,探讨脾阳虚证状态下大鼠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及附子理中汤改善脾阳虚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经典复合因素造模方法塑造脾阳虚大鼠模型,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脾阳虚模型组、中药反证组,用ELISA检测大鼠回肠组织中GSH-Px、MDA,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的表达水平.结果:脾阳虚状态下,大鼠回肠组织中GSH-Px、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Ⅰ、Ⅳ和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 <0.05,P<0.01),而MDA含量呈上升的趋势(P<0.01);经附子理中汤中药治疗后,其活性均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正常组(P <0.05,P<0.01),MDA含量也有所下调(P<0.05).结论:脾阳虚证状态下及中药治疗后,抗氧化酶与能量代谢相关酶的活性变化,脂质过氧化损伤及能量代谢障碍的影响,提示可能与脾阳虚证的病理机制及附子理中汤的作用机理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治
编辑人员丨2023/8/6
萎缩性胃炎因病因及病程长短不同,所致的病机在不同的时期呈现出的不同的特点,因而需要分阶段分期辨证,不同时期其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的基本病机不变,但发病期多以实证表现为主,实证中以气滞、湿热、内热为主,或以胃阴不足虚热证为主,稳定期以虚证为主,虚证中以脾阳气亏虚为主,标实则以痰浊、瘀血为主,或兼见胃阴不足.在发病期及稳定期的病机转变中,虚实主次又常因外邪、饮食、情志等因素诱发而转变.萎缩性胃炎病位重在脾,与肝胃肾有关.故治疗上以温运脾阳为主,分阶段分期治疗,标本兼顾,改善症状的同时,从根本上改善其内在病变,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治疗时要注意:重视情志饮食调摄;萎缩性胃炎的中医治疗需要时间较长,需坚持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大样本病例的调查研究,了解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在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的中医证候变化特点,归纳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的主要证候变化.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自愿接受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治疗的患者372例,经排除、剔除标准筛选后,最终纳入有效研究样本300例,收集患者基本资料和围手术期各个观察节点的临床症状学资料建立数据库,以频数分析方法研究患者在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的症状的分布情况,再通过聚类及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各观察节点主要的中医证候类型及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果:围手术期中医基本证候辨证要素的归纳为:肾阴虚、肾阳虚、肾气虚、肝阴虚、肝阳虚、肝气虚、肝血虚、脾阴虚、脾阳虚、脾气虚、气滞、血瘀、痰、寒湿、湿热等15种,其中“肾阴虚”、“肾阳虚”在整个KOA围手术期均有较高的发生率:经聚类分析和回归分析,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围手术期主要中医证候变化:手术前期以“寒湿阻滞证”为主;术后1周以“气滞血瘀证”为主;术后2周以“脾虚气滞证”为主;术后3周以“脾肾亏虚证”为主.结论:“肾阴虚”、“肾阳虚”作为膝骨性关节炎围手术期的主要辨证要素,与上述4证可相兼出现,形成不同的临床证候.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证候结合模型肾脏水通道蛋白表达的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由肾病综合征脾阳虚证候结合模型大鼠的肾脏水通道蛋白(AQP)表达的改变,探讨疾病和证候的内在联系.方法:将47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脾阳虚组,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组,以及两种病证结合(病证同时和先病后证)的模型组,观测大鼠行为学及体质量改变,造模结束时分别检测各组大鼠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糖、甘油三酯、胆固醇,以及肾脏AQP1、2、4表达情况.结果:造模过程中脾阳虚组、两个病证结合组出现明显脾阳虚症状和体征;与正常组和脾阳虚证候组比较,两个病证结合组尿蛋白显著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P<0.05),胆固醇显著升高(P<0.01);与正常组比较,两个病证结合组血糖显著降低(P<0.01,P<0.05),病证同时组甘油三酯显著升高(P<0.01);两个病证结合组AQP1、2、4表达较阿霉素肾病综合征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在肾病综合征基础上,脾阳虚证候的存在会加重疾病,并且会引起全身水液平衡失调,导致肾脏AQP表达减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现代名老中医经验的痰饮常见证候及其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基于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的文献,分析痰饮常见证候及其临床特征,为痰饮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已建立的《现代名老中医肺病数据库》和《期刊中医肺病数据库》,从中检索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建立《现代名老中医诊治痰饮文献研究数据库》,利用SPSS 22.0软件,采用频数描述、因子分析与聚类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痰饮停肺证、水饮停肺证、痰湿阻肺证、寒饮停肺证、脾阳虚水泛证、气阴两虚证.结论:痰饮的临床常见证候有6种,并将本次研究数据与临床结合,明确各个证候的主次症,从而为临床确立治疗方药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