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Rapunzel综合征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Rapunze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Rapunzel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资料。以检索词"Rapunzel/长发公主、毛发结石"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punzel syndrome、trichobezoar"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相关文献,剔除文献综述、重复报道病例、成人病例及无法获得详细资料的病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本院5例均为女性,4例长发,1例短发且有秃发。5例均以呕吐、腹痛、腹部包块等胃肠道梗阻症状就诊。5例均于术前经胃镜和(或)CT等检查证实存在消化道异物,结合有食毛或拔毛史,经手术确诊为Rapunzel综合征。1例伴电解质紊乱、多发小肠穿孔;1例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例并发肠缺血坏死,2例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5例均通过小切口剖腹手术取出毛发团块,平均手术时间2 h,平均住院时间10 d,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于本院精神卫生科随诊,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共收集Rapunzel综合征相关文献28篇(52例),男女比例为3∶49,平均年龄11.73岁,有拔毛史35例(35/52,67.3%);均行手术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39/52,75%),以胃肠切开取异物术为主要术式;51例预后良好,1例术前合并胃穿孔患儿术后因重度营养不良、持续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儿童Rapunzel综合征往往引起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可导致肠梗阻、隐匿性肠穿孔等并发症。CT和胃镜可早期诊断,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精神科随诊及心理治疗可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总结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总结儿童腹部消化道异物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经验,为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湖南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20年6月住院经手术治疗的60例腹部消化道异物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38例,女22例,中位年龄2.9岁。观察各病例的异物种类及滞留部位、临床表现、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经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并观察近远期并发症。结果:消化道异物主要发生在年龄< 3岁婴幼儿组(34/60,56.7%);异物种类包括磁性异物、锐器类异物(回形针、铁钉、螺丝钉、鱼骨等)、水晶球、枣核、胃毛发结石、电池和羽毛球托。异物主要滞留在胃和小肠。腹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最常见,异物滞留时间长者有发热、腹痛等腹膜炎表现,其中21例患者有消化道穿孔。手术方式包括胃肠切开异物取出术22例,阑尾切除异物取出术7例,胃肠穿孔修补术6例,肠切除吻合术17例,肠切除加造瘘手术5例(3个月后再行造瘘肠管回纳术),直肠侧壁修补手术3例。其中开腹手术52例,腹腔镜手术8例。所有病例手术时间(93.5±19.3) min,术中失血量(20.2±4.3) mL,术后住院时间13(5,19) d。术后随访有3例出现不全性肠梗阻,以非手术治疗恢复。结论:在儿童消化道异物中以磁性异物、锐器类异物、水晶球、枣核、腐蚀性异物等是导致消化道梗阻、穿孔的主要原因,应尽早根据异物数目、滞留位置及有无消化道穿孔等,选择个体化手术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小肠婴儿纤维性错构瘤1例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男,1岁10个月。因反复腹胀1年余,加重2周于2022年6月11日就诊于无锡市儿童医院儿普外科。患儿出生时无胎便排出延迟史,一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腹胀症状,时伴有呕吐胃内容物,予开塞露通便对症治疗后腹胀可缓解,症状反复。近2周开塞露通便后无好转,腹胀及呕吐症状渐加剧,开塞露刺激下少量黄糊便排出,无腥臭便、血便。入院体格检查示全腹软,未触及固定压痛或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肿大。全腹叩诊鼓音区正常,肠鸣音活跃。肛门指检时,肛门括约肌紧张度可,可纳入小指尖,拔指时无恶臭便排出。实验室检查显示白细胞计数8.72×10 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25.2%,淋巴细胞比例为59.4%,C反应蛋白为9.1 mg/L,血红蛋白、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正常。患儿腹部立位X线平片示部分肠腔积气、扩张,并见气液平,提示不完全性肠梗阻(图1)。追问病史,患儿家属自诉1年余前患儿存在"口服液瓶盖"类异物吞入可能。为进一步明确诊断,患儿行消化道造影检查,结果显示胃扩张充盈良好,十二指肠扩张,肠管蠕动减慢,上腹部肠管充气扩张,左中腹见异常稍高密度影,下腹部肠管积气较少,未见明显扩张肠管影。故临床考虑,若肠梗阻为异物存留导致,则因异物留存体内时间久,无法自行排出;若为其他肠道病变,因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无自行消退可能。患儿有进行性加重的肠梗阻表现,且腹胀明显,存在进一步梗阻甚至肠穿孔、出血、弥漫性腹膜炎可能。遂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探查+肠切除+肠吻合术"。术中见Treitz韧带起近端50 cm处肠管水肿僵硬,呈箍状缩窄,并与邻近肠襻粘连。钝性分离狭窄段肠管与邻近粘连肠管,术中探查未见异物。近端8 cm肠管水肿肥厚呈皮革样,蠕动性差,远端肠管空瘪,近远端肠管管径比约为4∶1,将近端扩张肠管内容物向远端肠管挤压通过困难。切除狭窄段肠管及近端水肿肥厚段肠管,行肠吻合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儿童消化道磁力珠异物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磁力珠异物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5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13例消化道磁力珠异物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其一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最佳治疗方案。结果:13例患者从摄入异物至医院就诊平均时间为4.9 d,临床症状依次为腹痛(7/13,53.8%)、恶心呕吐(6/13,46.2%)、发热(2/13,15.4%)、咳嗽(1/13,7.7%)、血便(1/13,7.7%);2例(2/13,15.4%)无明显临床症状。腹部X线检查显示异物位置:2例(2/13,15.4%)位于上消化道,11例(11/13,84.6%)位于下消化道。13例中,10例予手术治疗,术中发现肠穿孔8例(8/10,80%),其中4例(4/10,40%)伴肠坏死,2例(2/10,20%)瘘管形成伴梗阻,3例(3/10,30%)肠扭转;1例经内窥镜取出异物;2例经保守治疗后自行排出异物。结论:误食多枚磁力珠异物可致严重消化道损伤,需要尽早明确诊断并积极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多排螺旋CT对腹腔脓肿的诊断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SCT)对腹腔脓肿病因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亳州市人民医院2013年7月至2016年8月21例经手术、穿刺及临床治疗随访等证实的腹腔脓肿患者影像学资料,结合MSCT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分析不同病因腹腔脓肿的分布特点及MSCT表现.结果 MSCT结合MPR,21例腹腔脓肿MSCT定位诊断正确率达100.0%,定性诊断正确率达95.2%(20/21).其中阑尾炎脓肿12例,MSCT显示脓肿主要位于回盲部周围,脓肿内可见气体或气-液平面形成;消化道穿孔6例,MSCT表现为消化道穿孔部位区渗出性改变及脓肿形成,增强扫描可见均匀光整的环形脓肿壁强化,部分邻近脓肿周围可发现游离气体影;胆囊结石、胆囊炎穿孔1例,MSCT显示胆囊壁水肿增厚,缺损处胆囊壁连续性中断,其旁可见多发游离胆囊结石影;异物包裹脓肿2例,MSCT清晰显示高密度异物周围脓肿形成,脓肿壁强化、异物不强化.结论 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合MPR能早期发现腹腔脓肿,分析腹腔脓肿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支气管弹簧异物经消化道排出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临床资料患儿,男,5岁4月,主因误吸金属弹簧10小时入院.10小时前患儿口含圆珠笔上弹簧玩耍,不慎发生误吸,当时咳嗽剧烈,面色通红,无口唇青紫,家长予以拍背2分钟后症状好转,随后出现阵发性咳嗽,无喘憋,无发热,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行胸部正侧位片(图1A),考虑支气管异物,遂就诊于我院.入院查体:T: 36.8℃,R: 24次/min,P: 98次/min,神志清晰,呼吸平稳,无声门拍击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啰音.血常规、凝血四项未见异常.于入院后6小时行全麻下硬性支气管镜(德国 STORZ3.7×30)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手术医师反复检查气管及双侧支气管均未见异物,右侧支气管黏膜较左侧支气管黏膜充血明显,后经支气管镜置人用Hopkins潜窥镜检查双侧支气管仍未见异物.术中询问家属是否患儿术前有过呛咳,有无异物咳出,家属表述患儿术前30分钟左右有过阵发性咳嗽,较之前咳嗽剧烈,但无异物咳出.后撤出支气管镜,麻醉师改气管插管,急行床旁胸片检查,见胸部无异物,而右侧下腹部可见弹簧异物影(图1B),遂结束手术.术后第1天,患儿未排便,一般情况良好,出院回家观察.电话回访患儿出院后第3天排便排出异物弹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钢筋贯穿胸腹盆腔急诊救治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临床资料 患者,男,37岁,因“高处坠落致钢筋刺人体内3+h”急诊入院,患者入院前3+h于工地施工时不慎被电击由约3m高处坠落,被矗立于地面的螺纹钢由会阴部刺人体内,伤后意识丧失约半小时,苏醒后颈胸腹及会阴部疼痛伴呼吸困难,无头痛及恶心呕吐,于外院行CT检查评估后转入我院急诊科.查体:体温36.9℃,心率70次/分,呼吸30次/分,血压110/87 mm 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强迫平卧位,左颈部见皮肤擦伤,右颈根部局部隆起,扪及质硬异物突起,右颈部扪及皮下捻发感.呼吸急促,右侧胸廓饱满,右肺呼吸音减低.腹部外形平坦,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及反跳痛,会阴部肛门3点钟处可见直径1 cm螺纹钢刺人体内,体外部分钢筋长约50 cm.急诊行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颈、胸及全腹CT提示长条状金属异物穿过盆腔、腹部、右胸及右肺至右颈根部(图1a),沿途多器官挫裂伤,右侧液气胸,右肺压缩约20%,纵隔少许积气(图1b~c).人院诊断为:高坠伤、颈胸腹联合伤伴体内金属异物存留、右肺贯通伤、右侧血气胸、纵隔挫伤、消化道穿孔?肝脏贯通伤?全身多发软组织挫裂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成人十二指肠异物27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总结十二指肠异物的临床特征和规范化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2008年1月~2020年9月经术前检查(腹部平片、腹部CT和/或胃镜)证实为十二指肠异物并接受手术治疗的病人27例,主要手术方式包括十二指肠切开术、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附加手术方式包括喂养性空肠造瘘术、胃造瘘术.同时收集一般临床特征、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十二指肠异物主要包括柿石等植物性结石10例(37%),牙签4例(15%),刀片3例(12%)等.27例病例中,采取十二指肠切开术16例,胃窦切开术8例,空肠切开术3例.每种术式适合处理十二指肠不同部位(球部,降部,水平部和升部)的异物,十二指肠切开修补术平均手术时间(144±57)分钟,平均出血量(112±105)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3.4±19.0)天.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较十二指肠切开术有减少趋势.主要并发症为十二指肠肠漏1例,肺部感染2例,切口感染2例,再剖腹探查1例.结论 十二指肠切开术主要针对水平部异物,胃窦切开术和空肠切开术分别适合十二指肠球降范围内和升部附近的异物.3种术式均安全可靠,临床上应针对异物滞留部位选择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儿童Rapunzel综合征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6/10
目的 探讨儿童Rapunze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Rapunzel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资料.以检索词"Rapunzel/长发公主、毛发结石"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punzel syndrome、tri-chobezoar"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相关文献,剔除文献综述、重复报道病例、成人病例及无法获得详细资料的病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 本院5例均为女性,4例长发,1例短发且有秃发.5例均以呕吐、腹痛、腹部包块等胃肠道梗阻症状就诊.5例均于术前经胃镜和(或)CT等检查证实存在消化道异物,结合有食毛或拔毛史,经手术确诊为Rapunzel综合征.1例伴电解质紊乱、多发小肠穿孔;1例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例并发肠缺血坏死,2例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5例均通过小切口剖腹手术取出毛发团块,平均手术时间2 h,平均住院时间10 d,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于本院精神卫生科随诊,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共收集Rapunzel综合征相关文献28篇(52例),男女比例为3:49,平均年龄11.73岁,有拔毛史35例(35/52,67.3%);均行手术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39/52,75%),以胃肠切开取异物术为主要术式;51例预后良好,1例术前合并胃穿孔患儿术后因重度营养不良、持续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 儿童Rapunzel综合征往往引起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可导致肠梗阻、隐匿性肠穿孔等并发症.CT和胃镜可早期诊断,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精神科随诊及心理治疗可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6/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