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镜辅助诊断自发性纵隔气肿2例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食管破裂是临床危急重症,病情突然、凶险,需要尽早手术干预。文中报道了2例男性青少年纵隔气肿患者,以胸痛为主要症状,均有食管异物史,影像学检查考虑纵隔气肿为食管穿孔所致,胃镜检查未发现明确食管穿孔,随后予保守治疗,2例患者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后出院,从而避免了外科手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3小时前
-
幼儿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资料患儿,男性,1岁6个月,因"摔倒后气短6 h"于2003 年8月17日2时入院. 2003年8月16日20时,患儿吃饭时意外跌倒,随即出现呼吸困难,口腔内有少量出血. 当地医院胸透检查未见异常,但患儿气短呈进行性加重,并伴有颈部皮下气肿,仅做简单处理,遂急送我院救治. 入院查体:体温37. 4 ℃,心率130次/分,呼吸频率28次/分;患儿面容扭曲,呼吸短促,口唇轻度紫绀;颈部不对称,右侧较左侧肿胀;扪及皮下捻发感,以右侧为著. 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支气管镜检查未见异常.胸部CT示:纵隔、上胸部及背部皮下少量积气,伴双侧胸腔少量积血;行泛影葡胺食管造影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闭合性胸部损伤,纵隔气肿. 立即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静脉营养支持对症治疗,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 入院第3 天,患儿持续高热,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1. 8 × 109/L,中性粒细胞80. 9%,红细胞4. 7 × 1012/L,血红蛋白99 g/L,血小板321 × 109/L;肝功:总蛋白46. 8g/L,白蛋白32. 5g/L,谷丙转氨酶24 U/L,谷草转氨酶43 U/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发性纵隔气肿的诊治及管理流程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 1819 年以来,纵隔气肿( pneumomediasti-num,PM)最先被Laennec描述[1]. 可分为继发性纵隔气肿和自发性纵隔气肿. 1939 年路易斯·哈曼第一次描述了自发性纵隔气肿( Spontaneous pneu-momediastinum,SPM) ,并定义为无明确病因的纵隔腔内出现游离的空气,因此,也称为 Hamman 综合症[2]. 鉴于SPM在国内相关疾病的文献报道的数据有限,并且SPM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仍然有争议,本文旨在回顾与总结目前文献和临床经验,最后基于SPM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诊断和管理SPM 的流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结缔组织病相关自发性纵隔气肿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分析了北京朝阳医院2013年6月至2018年8月资料完整的结缔组织病合并自发性纵隔气肿(SPM)的15例患者临床和实验室资料,15例中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表现4例,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表现3例,肺部影像以薄壁空洞及囊泡样改变4例,肺部表现为斑片渗出性改变4例.结果 表明,对肺部空腔样损害为主的原发干燥综合征及血清乳酸脱氢酶、α-羟丁酸脱氢酶及血清铁蛋白升高患者,更应提高SPM发生的警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陶工尘肺叁期并发自发性气胸和纵隔气肿及皮下气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矿物性粉尘并在肺内潴留而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尘肺患者的肺组织发生纤维化并引起肺气肿、肺大泡.气胸是尘肺晚期最常见且较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8%[1-2],但并发纵隔气肿者较少报道.我院收治一位陶工尘肺叁期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气胸、纵隔气肿、皮下气肿,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症自发性纵隔气肿一例并文献回顾
编辑人员丨2023/8/6
纵隔气肿指在纵隔结构内存在气体,它可能与钝性创伤,颈部或皮下肺气肿的扩展和食管损伤有关.1937年Hamman[1]首次报道了自发性纵隔气肿(spontaneous pneumomediastinum,SPM),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自发性纵隔气肿较罕见,我们报告一例18岁的女性患者,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广泛的系统回顾,旨在通过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诊断和预后等特征,以提高临床医生的该病的诊断意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比较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腔穿刺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进行常规胸腔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肺复张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气胸、纵隔气肿、胸腔积液、继发感染、疼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优于常规胸腔穿刺抽气,并且前者的操作更为简单,创伤更小,并发症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发性纵隔气肿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分娩并发自发性纵隔气肿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甲苯二异氰酸酯引起自发性气胸及纵隔气肿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