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调控线粒体自噬防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CIRI)是缺血性脑卒中后的脑组织血流发生再灌注,而加重其损伤的一种现象.线粒体自噬是一种选择性自噬,通过特异性自噬消除受损或功能失调的线粒体,防止产生过多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以及随后的细胞死亡过程.近年来,线粒体作为疾病治疗的研究热点已广泛用于CIRI的临床治疗中,线粒体自噬与CIRI的相关探索也因此引发研究热潮.最新研究表明,线粒体自噬在脑缺血中的保护作用主要与其在CIRI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有关,线粒体自噬在CIRI导致的神经细胞内线粒体结构及功能损伤的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同时,一些调控线粒体自噬途径的干预方法,如中医药(包括中药复方、中药有效成分、针灸等)、西医(西药、运动、基因等)受到有关学者广泛关注,中西医调控线粒体自噬已成为临床治疗CIRI的有效干预措施.因此,本文作者阐述了近年来有关线粒体自噬在CI-RI中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中西医靶向线粒体自噬防治CIRI的研究概况,以期为中西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MiR-139-5p通过ULK1减弱细胞自噬而抑制非小细胞肺癌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 探究微RNA(miRNA)对肺癌的影响及具体机制,为后续抗癌生物制剂制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测序寻找表达差异的miRNA;搜寻肿瘤基因组谱(TCGA)数据库中肺癌患者数据验证miRNA和肺癌的关系;利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细胞侵袭迁移试验(Transwell)、细胞流式术分别检测干预miRNA后的细胞活力、侵袭力、抗凋亡能力.生信分析miRNA的靶基因并验证其功能.结果 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测序发现miR-139-5p在肺癌组织中表达降低;搜寻TCGA中的肺癌患者数据验证miR-139-5p的作用,发现miR-139-5p可能是个抑癌因子.行CCK-8、Transwell、细胞流式术发现miR-139-5p可以抑制肺癌细胞活力、侵袭力、抗凋亡能力.机制研究发现肺癌细胞的发展和自噬(auto-phagy)相关,且miR-139-5p可以直接靶向抑制自噬基因unc-51样激酶1(ULK1)而抑制肺癌发生自噬.下调ULK1基因可以使肺癌细胞活力、侵袭力、抗凋亡能力下降;而上调ULK1基因使肺癌细胞活力、侵袭力、抗凋亡能力提高.结论 MiR-139-5p通过靶向抑制ULK1而减弱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自噬,进而减弱自噬的致癌效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自噬对BPD大鼠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高氧诱导的新生大鼠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自噬和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 3(NLRP3)炎症小体之间的关系及其对肺发育结局的影响.方法:用85%O2 制造BPD新生大鼠模型,与常氧(21%O2)新生大鼠对比,选择生后第3、7、14 天的新生大鼠肺组织做病理切片,使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变化(RAC、MLI),West-ern blot测肺组织LC3、P62 蛋白,确定自噬流变化.雷帕霉素组新生大鼠与高氧组在同一高氧环境中,于生后第2、4、6 天予以腹腔注射雷帕霉素.高氧组与常氧组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选择生后第7 天,Western blot测肺组织MTOR、LC3、P62、NLRP3、ASC、cleaved-caspase-1、cleaved-IL-1β,PCR测LC3、NLRP3、cleaved-caspase-1 的mRNA,确定其自噬与炎症小体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肺组织HE染色示生后第7、14 天RAC(P<0.05)常氧组均高于高氧组;MLI(P<0.05)高氧组均高于常氧组.West-ern blot示生后第3、7 天LC3-Ⅱ/LC3-Ⅰ(P<0.01),P62(P<0.05)高氧组均高于常氧组.生后第7 天肺组织HE染色示高氧组RAC低于常氧组和雷帕霉素组(P<0.05),MLI高于常氧组和雷帕霉素组(P<0.05),生后第 7 天 Western blot示高氧组的MTOR、LC3-Ⅱ/LC3-Ⅰ、P62、NLRP3、ASC、cleaved-caspase-1、cleaved-IL-1β均高于正常组和雷帕霉素组(P<0.05).qPCR示高氧组的LC3mRNA低于正常组和雷帕霉素组(P<0.05),而NLRP3、caspase-1 的mRNA均高于正常组和雷帕霉素组(P<0.05).结论:自噬流与炎症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BP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增加自噬流可以减少炎症小体的活性,减少cleaved-IL-1β的生成,进而改善BPD,为进一步治疗BPD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亚砷酸钠对人肝星状细胞自噬分子LC3、Beclin-1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亚砷酸钠(NaAsO 2)对人肝星状细胞(LX-2细胞)自噬蛋白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Beclin-1的影响。 方法:体外培养LX-2细胞,使用红色荧光蛋白-绿色荧光蛋白-LC3(RFP-GFP-LC3)慢病毒稳定感染LX-2细胞,流式细胞术进行筛选和感染率测定。采用成组设计,用不同浓度NaAsO 2[μmol/L:5.00(感染+高砷剂量组)、0.50(感染+中砷剂量组)、0.05(感染+低砷剂量组)、0.00(感染组)]孵育稳定感染LX-2细胞,构建体外肝纤维化模型,同时设立空白组。采用CCK-8法检测NaAsO 2对LX-2细胞活性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LC3、Beclin-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RFP-GFP-LC3慢病毒稳定感染LX-2细胞后,流式细胞术测定RFP、GFP荧光,感染率在70%左右,荧光显微镜下观测RFP和GFP的荧光强度无显著性差异,稳定感染细胞株建立成功。NaAsO 2处理24、48、72 h,与空白组比较,感染组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 0.05),其余各剂量组细胞活性均下降( P均< 0.05)。各组间LC3、Beclin-1、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 = 17.450、11.084,11.294、11.745,31.635、12.130, P均< 0.05)。LC3 mRNA水平,感染组、感染+高砷剂量组、感染+低砷剂量组(20.09 ± 6.50、36.57 ± 9.68、14.19 ± 6.17)高于空白组(1.25 ± 0.21, P均< 0.05),感染+高砷剂量组高于感染组( P < 0.05);Beclin-1 mRNA水平,各组(22.46 ± 0.66、13.38 ± 2.27、20.80 ± 6.95、24.31 ± 7.09)高于空白组(1.10 ± 0.53, P均< 0.05);α-SMA mRNA水平,感染+高砷剂量组、感染+中砷剂量组、感染+低砷剂量组(1.07 ± 0.27、1.65 ± 0.17、1.73 ± 0.26)高于空白组(0.60 ± 0.11)、感染组(0.31 ± 0.09, P均< 0.05)。LC3蛋白表达,感染组、感染+中砷剂量组、感染+低砷剂量组(0.20 ± 0.06、0.15 ± 0.00、0.16 ± 0.01)高于空白组(0.04 ± 0.01, P均< 0.05);Beclin-1蛋白表达,感染+中砷剂量组、感染+低砷剂量组(0.83 ± 0.03、1.20 ± 0.02)高于空白组(0.25 ± 0.01, P均< 0.05),感染+低砷剂量组高于感染组(0.53 ± 0.03, P < 0.05);α-SMA蛋白表达,感染+中砷剂量组、感染+低砷剂量组(0.78 ± 0.10、0.68 ± 0.06)高于空白组(0.40 ± 0.07)、感染组(0.48 ± 0.04, P均< 0.05)。 结论:NaAsO 2可能通过促进LX-2细胞自噬水平影响砷致肝纤维化过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紫檀芪对人乳头瘤病毒16整合感染宫颈上皮细胞系生长、凋亡和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紫檀芪对人乳头瘤病毒16(HPV16)整合感染宫颈上皮细胞(H8细胞)生长、凋亡和自噬的影响。方法:紫檀芪与H8细胞共培养24 h和48 h,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H8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荧光显微镜观察MDC染色后细胞自噬形态学改变,Western印迹检测各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D1)、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LC3-Ⅱ/Ⅰ、ATG5、P62)、HPV致癌基因蛋白(E6、E7蛋白)的表达。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LSD- 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 结果:对照组(0)、25、50、75、100 μmol/L紫檀芪作用H8细胞48 h后,各组细胞相对生长率(100.00% ± 1.56%、99.02% ± 4.97%、93.59% ± 2.01%、81.28% ± 4.90%、69.17% ± 7.56%)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 F = 77.22, P < 0.05),随着浓度增加生长率渐降低,各紫檀芪组与对照组比较,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H8细胞24 h后,各组细胞G1期、G2期、S期细胞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 = 7 845.00、51.14、266.50,均 P < 0.05),各紫檀芪组G1期、G2期细胞比例均高于对照组,S期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48 h后,0 ~ 100 μmol/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58% ± 0.50%、14.66% ± 0.22%、13.50% ± 0.49%、14.56% ± 0.19%、15.30% ± 0.76%,各紫檀芪组均高于对照组(均 P < 0.05)。紫檀芪作用24 h后细胞MDC染色显示,对照组中仅有少量H8细胞检测到高亮点状荧光,各紫檀芪组高亮点状荧光的自噬小体较对照组增多。Western印迹显示,紫檀芪作用24 h、48 h后各组细胞cyclinD1、caspase3、caspase9、Beclin1、LC3-Ⅱ/Ⅰ、ATG5、P62、E6、E7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 < 0.05)。与对照组比较,紫檀芪处理后cyclinD1表达降低,caspase3、caspase9表达升高,Beclin1、LC3-Ⅱ/Ⅰ、ATG5、P62升高,E6、E7表达降低(个别浓度组与对照组比较 P > 0.05,多数组间比较 P < 0.05)。 结论:紫檀芪可抑制H8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和自噬,抑制E6、E7致癌基因的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国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目前国内尚无AIHA流行病学的数据,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 [1-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身抗体的产生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①内源性红细胞和外源性/环境抗原的交叉反应而产生的分子模拟(交叉抗原和整合抗原);②受后天因素(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等)影响,自身抗原结构改变(突变抗原和错误抗原),抗原呈递失调,从而产生自身抗体;③B细胞和T细胞功能障碍,包括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其他T细胞异常,常见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淋巴增殖性疾病 [2]。④病原微生物的线粒体DNA可以与红细胞膜表面TLR9结合,改变膜结构,降低CD47表达,激活红细胞吞噬程序,并激活固有免疫反应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右美托咪定抑制DEAD/H盒解旋酶11反义核糖核酸1表达调控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SHG-44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0.1 μmol/L(低浓度组)、1.0 μmol/L(中浓度组)和10.0 μmol/L(高浓度组)右美托咪定处理SHG-44胶质瘤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将si-DEAD/H盒解旋酶11反义核糖核酸1(DDX11-AS1)和pcDNA-DDX11-AS1分别转染至SHG-44胶质瘤细胞并采用10.0 μmol/L右美托咪定处理。采用噻唑蓝(MTT)法、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仪、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克隆形成数、凋亡率、DDX11-AS1、裂解的半胱氨酰天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leaved-Caspase-3)、Caspase-3前体(pro-Caspase-3)表达。采用 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低浓度组、中浓度组和高浓度组SHG-44胶质瘤细胞吸光度( A) 490值、克隆形成数、DDX11-AS1和pro-Caspase-3表达依次降低[ A490值为1.17±0.05、0.90±0.04、0.55±0.03,克隆形成数为(108.67±3.09)、(82.00±2.45)、(55.00±2.16)个,DDX11-AS1为0.96±0.04、0.68±0.03、0.36±0.02,pro-Caspase-3为0.72±0.04、0.48±0.02、0.24±0.02],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依次升高[凋亡率为(6.38±0.18)%、(16.78±0.71)%、(21.77±0.77)%,cleaved-Caspase-3为0.23±0.01、0.45±0.02、0.64±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140.693、198.187、262.395、321.333、611.199、135.429, P<0.05)。si-DDX11-AS1组SHG-44胶质瘤细胞 A490值、克隆形成数和pro-Caspase-3表达低于si-NC组SHG-44胶质瘤细胞[0.72±0.03比1.20±0.05、(65.00±2.45)个比(110.33±4.78)个、0.34±0.02比0.73±0.04, t=14.258、14.617、15.105, 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高于si-NC组SHG-44胶质瘤细胞[(18.38±0.53)%比(6.45±0.20)%、0.53±0.02比0.21±0.01, t=36.477、24.787, P<0.05]。高浓度右美托咪定+pcDNA-DDX11-AS1组SHG-44胶质瘤细胞 A490值、克隆形成数和pro-Caspase-3表达高于高浓度右美托咪定+pcDNA组[0.98±0.04比0.54±0.03、(93.33±3.09)个比(56.00±2.16)个、0.63±0.03比0.24±0.01, t=15.242、17.150、21.361, P<0.05],凋亡率和cleaved-Caspase-3表达低于高浓度右美托咪定+pcDNA组[(13.93±0.33)%比(21.79±0.72)%、0.34±0.02比0.65±0.03, t=20.189、15.892, P<0.05]。 结论:右美托咪定通过下调DDX11-AS1表达来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在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基质相互作用分子1(STIM1)是钙池操纵性钙内流(SOCE)的关键成分,通过感知内质网腔内存储Ca 2+含量以控制质膜Ca 2+通道的开放与关闭,进而影响细胞粘附、迁移、基因表达和增殖等过程。研究表明,在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生发展过程中,STIM1在神经元、内皮细胞和血小板等多种细胞中表达异常,在高血压调控以及促进血栓形成、激活细胞自噬、介导细胞凋亡和促进神经炎症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STIM1在IS发生发展和预后评估中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力求为寻找IS的潜在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机制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近年研究发现,AD中神经元受损事件要先于β-淀粉样蛋白(Aβ)的异常沉积,Aβ斑块可能并不是AD发病的直接病因,而只是AD发病后的病理表现,但是Aβ异常沉积与AD联系紧密,因此探讨AD中Aβ的异常沉积机制对于AD的早期诊治仍具有重要意义。Aβ的异常沉积已被证实与自噬功能障碍、细胞焦亡、铁死亡和脑膜淋巴管(Mlvs)回流障碍密切相关,故本文现围绕上述病理过程对AD发生中Aβ斑块异常沉积的作用综述如下,以期寻找新的AD干预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抑制Rac1表达对高糖诱发神经元损伤后线粒体自噬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抑制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1(ras-related C3 botulinum toxin substrate 1, Rac1)表达对高糖诱发神经元损伤的影响。方法:对数生长期PC12细胞接种于6孔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4组(每组3孔):正常浓度葡萄糖组(C组)、高浓度葡萄糖组(HG组)、高浓度葡萄糖+慢病毒抑制Rac1组(HG+shRac1组)、高浓度葡萄糖+慢病毒阴性对照组(HG+NC组)。C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PC12细胞24 h, HG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PC12细胞24 h, HG+shRac1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用Rac1 shRNA慢病毒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24 h,HG+NC组以葡萄糖浓度为45 g/L的D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用阴性慢病毒载体转染的PC12细胞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 LC3)Ⅰ、LC3Ⅱ、Bcl-2/腺病毒E1B相互作用蛋白3 (Bcl-2/adenovirus E1B protein-interacting protein 3, BNIP3)和p62蛋白水平,并计算LC3Ⅱ/LC3Ⅰ;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二氢溴化乙啶法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自噬相关基因7 (autophagy-related gene 7, Atg7)、三磷酸腺苷酶6 (adenosinetriphosphatase 6, ATPase6)和60S核糖体蛋白L13 (60S ribosomal protein L13, Rpl13)相对表达量,并计算ATPase6/Rpl13。结果:与C组比较,HG组和HG+NC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升高( P<0.05),细胞活力下降( P<0.05);与HG+NC组比较,HG+shRac1组ROS水平和细胞凋亡率降低( P< 0.05),细胞活力升高( P<0.05),Atg7相对表达量和BNIP3蛋白水平升高( P<0.05),p62蛋白水平降低( P<0.05),LC3Ⅱ/LC3Ⅰ升高( P<0.05),ATPase6/Rpl13降低( P<0.05)。 结论:抑制Rac1可减轻高糖诱发的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增强线粒体自噬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