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上海市居民健康状况,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分析影响居民健康相关因素,为卫生决策提供有力的信息和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18岁户籍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WHO在世界健康调查中使用的自评健康调查问卷,进行居民自评健康状况调查。应用CHOHT模型校正自评健康调查数据,获得人群自报伤残测度,结合上海市居民出生、死亡和人口资料编制人口寿命表计算期望寿命,采用Sullivan法测算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2017年上海市≥18岁成年人自评伤残测度为0.25,女性(0.28)高于男性(0.23);≥18岁成年人期望寿命为65.76岁,女性(68.22岁)高于男性(63.39岁);≥18岁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为47.99岁,男性(49.05岁)高于女性(47.14岁);健康期望寿命在期望寿命中的比例随年龄增加逐渐降低,18岁组居民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比例为72.97%,至85岁组仅为39.00%。结论:上海市成年人男性健康水平高于女性,随着年龄增加健康期望寿命损失占期望寿命的比例越来越高。应重视提高女性、老龄等人群的生存质量,提升对影响居民寿命质量的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防控,加强重点人群的长期照护及健康支持体系,提升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17年上海市静安区户籍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计算上海市静安区户籍居民健康期望寿命(HALE)。方法:于2017年6—8月,以全区14个街道(镇)为研究现场,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抽取4 159名户籍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自评健康量表收集居民健康状况资料,采用CHOPIT模型对自评健康状况调查数据进行校正后获得居民健康率,18岁以下人群健康率采用18岁组参数予以替代,使用Sullivan法计算上海市静安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结果:4 159名对象年龄为(56.46±15.19)岁,范围为(18~98)岁;其中男性1 768名(42.5%);居民总体健康率为74.96%,其中男、女性健康率分别为76.87%、72.45%。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率随之下降( Z=265.51, P<0.001),男性健康率高于女性(χ2=2 154.54, P<0.001)。0岁组HALE为64.29岁,其中男、女性分别为66.25、63.57岁;18岁居民HALE为48.18岁,其中男、女性分别为49.07、47.46岁;男性各年龄组健康期望寿命均高于女性;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HALE逐渐减少。 结论:上海市静安区健康期望寿命存在明显的性别、年龄差异,女性及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值得关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群中视听障碍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视听障碍(audio-visual impairments)对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的影响,以及抑郁倾向是否中介了视听障碍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方法 中国健康与退休纵向调查(The 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urvey,CHARLS)对45岁及以上的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在全国30个省级行政单位中采用多阶段抽样,分别在县(区)-村(居)-家户-个人层面上进行抽样,并在县(区)-村(居)两级抽样中,采用按人口规模成比例的概率(proportional probability sampling,PPS)抽样,最终纳入了28个省份150个县(区)的450个村/社区.本研究基于2018年的CHARLS数据展开研究,纳入标准为:(1)年龄≥60岁;(2)有完整的自我报告的视力和听力状况;(3)至少含有生活满意度、主观期望寿命、自评健康状况3项主观幸福感指标中的一个.CHARLS使用Likert五分量表测定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使用 10 项流调中心抑郁自评量表(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y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10,CESD-10)测定老年人的抑郁倾向.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视听障碍与抑郁倾向、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联,并通过中介模型分析抑郁倾向的中介作用.双侧P值<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7 620人.其中有视听障碍的患者抑郁倾向水平明显更高,主观幸福感的三项指标均较低(P值均小于0.05).视觉障碍、听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更高的抑郁倾向水平和更低的自评健康、主观期望寿命有关;视觉障碍和视听双重障碍与较低的生活满意度有关.抑郁倾向在视听双重障碍与生活满意度间及视觉障碍、听觉障碍、视听双重障碍与自评健康和主观期望寿命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 在中国老年人群中,视听障碍与较低的主观幸福感状态有关,抑郁倾向在其中起着中介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共同照护全病程规范化管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评价在共同照护面对面+远程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下T2DM患者的管理成本效益情况,采用CORE模型评价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的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对管理T2DM患者长期经济与健康效果.方法 选取 2016 年 10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糖尿病共同照护模式下,随访≥1 年的T2DM患者 1835 例作为共同照护组,另选取 2019 年 5 月至 2021 年 12 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通随访≥1 年的T2DM患者 126 例作为普通随访组.采用CORE模型(IQVIA CORE Diabetes model 9.0),基于中国T2DM患者公开临床数据,模拟两组管理模式下T2DM患者 30 年治疗总成本、期望寿命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成本以直接医疗成本计算,包括降糖药物、管理人员和DM并发症的成本.直接医疗成本和效用均采用 5%贴现率.采用单因素敏感性分析评估研究结果的稳定性.结果 与普通随访组比较,共同照护组 30 年治疗成本增加 22431.50(261946.98±5110.22 vs 239515.48±5381.53)元,期望寿命增加 0.104(12.698±0.108 vs 12.595±0.113)年,QALY 增加0.099(9.105±0.081 vs 9.005±0.085),增量成本效果比值为 225669.00(95%CI 205290.00~248880.00)元/QALY.敏感性分析结果和可接受曲线图进一步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结论 相比于传统模式,共同照护采用面对面+远程全病程规范化管理模式可显著提高T2DM患者的期望寿命,是一项具有成本效益比的管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2019年浙江省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方法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 比较不同健康界定方法(世界卫生组织量表、欧洲五维健康调查量表和全球疾病负担研究)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结果,分析不同方法下差异.方法 收集2019 年浙江省成年居民自报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死因监测数据,基于复合层次有序概率(Compound Hierarchical Ordered Probit,CHOPIT)模型调整后的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量表、欧洲五维健康调查(EuroQol Five Dimensions Questionnaire,EQ-5D)量表、2019 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 2019)研究浙江省数据,测算健康期望寿命,并对测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WHO 量表调查对象每个维度自报健康状况"没有困难"比例基本都在70.00%以上,自理能力方面比例达到了90.00%以上;EQ-5D 量表调查对象每个维度回答"健康"比例都在85.00%以上.经过校正后,WHO 量表自报健康水平往更健康方向偏移现象(顶效应)得到较大改善,浙江省成年人期望寿命为64.44 岁,WHO 量表测算得到健康期望寿命为46.59 岁,EQ-5D 量表测算得到为53.27 岁,GBD 数据测算得到55.55 岁.结论 不同方法测算结果不一致,量表测算方法存在明显顶效应.通过情景模拟法校正后能够较大地降低WHO 健康量表顶效应,是测算更准确的健康期望寿命一个较好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健康期望寿命等级量表中中性中间点选择的倾向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中国居民情感表达倾向性选择中性中间点的影响因素,探讨适宜国情的健康期望寿命调查等级量表设计.方法 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践探讨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健康期望寿命MEHM模块中自评健康状况一题选择中性中间点选项的2491人进行补充调查,实现五级量表中性中间点选项的二次校正,综合分析中性中间点极性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 选择中性中间点负极选项的人中:男性为149人(20.99%),女性为125人(14.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P<0.01);15~年龄组为12人(4.01%),45~年龄组为100人(20.45%),60~年龄组为162人(2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24,P<0.01);没上过学的为9人(12.50%),小学、初中学历的为160人(20.67%),高中、技校、中专学历的为79人(17.25%),大专、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为26人(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5.47,P<0.01).结论 当自评健康属于轻微非健康(负极)时,存在性别、年龄和文化程度的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健康期望寿命测算样本代表性及问卷质量调查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和评估2016年宜昌市城区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测算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并验证欧洲最小健康模块(minimum European health module,MEHM)用作基本健康模块调查的信度与效度,为数据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网格化分层抽样随机抽取调查对象8 234名进行在线问卷调查,依据玛叶指数、拟合优度检验评估调查样本代表性;利用等级秩相关系数γ评价问卷的同时效度;利用Kappa重测信度系数对问卷信度进行评价.结果 本调查样本人口无年龄偏好(玛叶指数为2.66).全人群及分性别后的样本人口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宜昌市城区人口年龄构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全人群:拟合度x2 =16.38,P>0.05;男性:x2=17.64,P>0.05;女性:x2=15.60,P>0.05).调查表同类自评健康指标的等级秩相关系数γ=0.899 (P<0.05)、活动限制指标的等级秩相关系数γ=0.974 (P<0.05),效度较好.自评总体健康和活动限制两项指标Kappa系数分别为0.855、0.882,信度较好.结论 2016年宜昌市城市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测算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较好,基于MEHM设计的基本健康模块调查表可靠,健康期望寿命结果可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浙江省2016年成年人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测算浙江省成年居民健康期望寿命(HALE),评价浙江省成年人健康水平.方法 收集2016年浙江省死因监测资料、死因漏报调查资料和居民自报健康调查数据,采用HOPIT模型对浙江省居民自报健康调查的数据进行校正,获得成年居民伤残测度,通过Sullivan方法测算浙江省成年人HALE.结果 成年居民自报健康数据经HOPIT模型校正后,伤残测度随年龄增长明显升高(x2=5 795.81,P<0.001),女性伤残测度高于男性(x2=5 353.27,P<0.001);浙江省≥20岁成年人期望寿命(LE)和HALE分别为59.08岁和48.68岁,因伤残损失的健康期望寿命(LHE)为10.40岁,LHE/LE为17.61%,随年龄增长,HALE损失占LE的百分比逐渐增大.各年龄组男性的HALE(49.21岁)高于女性(48.14岁),城市(49.92岁)大于农村(47.43岁).结论 浙江省居民LHE/LE的比例较高,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加强女性、农村的健康保健服务应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以湖北宜昌市为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以宜昌市居民特定健康状况流行水平、健康期望寿命(HE)及其占比情况,验证健康期望寿命综合测量方法.方法:采用网格化分层抽样抽取调查对象,以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为基础,参考欧洲基本健康模块(MEHM),嵌入基本健康模块,并经过方法验证,使用自评健康、活动限制指标分别计算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和无活动限制期望寿命两项指标.结果:2016年,宜昌市居民出生自评健康期望寿命(HE-sp)及其占比分别为71.90岁(男性69.66岁,女性74.44岁)、91.89%.宜昌市居民出生健康寿命年(HLY)及其占比分别为75.58(男性73.60岁,女性77.82岁)、96.60%.宜昌市居民出生HLY女性高于男性(Z=9.21,P<0.05),男女HLY占比基本一致.男女性HE-sp有差异(Z =7.68,P<0.05),出生HE-SP占比无差异,健康期望寿命呈现等比例下降趋势.结论:计算机网格化抽样面访适宜基层推广,基本健康模块适合国内居民健康调查使用.建议全国统一地市级人群健康综合测量工具,明确健康期望寿命指标类别,推荐采取类似欧盟的基本健康模块监测指标,并纳入中国居民健康核心指标体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SF-36量表的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测算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基于SF-36量表分析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为综合评价居民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 于2016年1-3月,采用多阶段单纯随机抽样法选择3 600名南京市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量表)中关于自评总体健康情况的第1题和最后4题白评健康状况.人口信息由南京市公安局提供.死亡信息来源于居民病、伤死因登记报告系统.采用沙利文法测算2015年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的自评健康期望寿命.采用SPSS 20.0进行x2检验.结果 共有3 600人参与总体健康自评,有效问卷3 551份,总体健康状况自评报告为“非常好”、“很好”和“好”的比例分别为17.2%、30.3%和25.8%.白评总体健康的有2 976人,自评健康率为83.81%,其中男性1430人,自评健康率为84.62%,女性1 546人,自评健康率为83.07%,男女性自评健康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4,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评健康比例不断下降.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为58.21岁,其中男性为57.20岁,女性为59.48岁.南京市15岁及以上居民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占期望寿命的比值为86.04%,男性为87.15%,女性为85.18%.结论 基于SF-36量表中5个题目来综合判定自评健康,实施方便,且能够比期望寿命更为综合、合理地判定居民健康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