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统性红斑狼疮CAR T细胞治疗疗效预测及安全性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疾病,传统治疗在部分重度和难治性患者中效果有限.近期研究显示,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疗法在SLE治疗中展现出了具有前景的疗效.生物标志物在精准评估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面至关重要,CAR T细胞治疗与安全性评估标志物包括传统标志物和与CAR T细胞疗法相关的标志物.传统的SLE病情监测标志物,仍可用于CAR T细胞治疗基线随访和病情监测,如血清抗双链DNA、抗单链DNA和抗核小体等自身抗体的滴度下降,血清补体水平恢复正常,以及尿蛋白/肌酐比值的改善,均提示病情得到有效控制.CAR T细胞疗效监测标志物分为B细胞和T细胞标志物.输注后,B细胞数量下降,B细胞表型以初始B细胞为主,记忆B细胞和浆母细胞的比例显著降低,表明治疗取得了疗效.输注前,初始T细胞(CD45RA+CD27+)和中央记忆型T细胞(CD45RA-CD62L+CD27+)的高比例则提示更强的抗肿瘤效应;患者的CAR T细胞表达与早期记忆分化相关的转录因子,如T细胞因子7和淋巴增强子结合因子1,提示这些患者对CAR T细胞疗法更为敏感.输注后,CD25、CD69和CD137等T细胞激活标志物,以及CD57、PD-1和Tim-3等耗竭标志物的高表达,提示T细胞的杀伤能力受到限制.CAR T细胞治疗安全性标志物不仅包括CAR T细胞分泌的效应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2和IFN-γ),还包括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如IL-1和IL-8),其水平可用于评估CAR T细胞疗法最常见的毒副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CRS)和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mmune effector cell-associated neurotoxicity syndrome,ICANS)].高水平的血清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对于预测CAR T细胞治疗后发生严重CRS和ICANS的风险具有较高的价值.此外,基线血小板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可预测血液毒性,由IL-8、IFN-γ和IL-1β组成的感染相关预测模型,能够有效预测患者输注后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CAR受体结构设计、清除淋巴细胞的化疗方式,患者曾接受的治疗选择及自身免疫状态等都会影响CAR T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在当前及未来将开启的相关临床研究中,应纳入全面、规范的检测和评估体系,为CAR T细胞疗法在SLE等自身免疫疾病的应用,提供比较标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技术评估自身免疫性风湿病心肌应变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ARDs)是一类由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活化,引起由抗原抗体复合物介导的炎症反应,造成多系统损害的全身性疾病.心血管系统常受累及,长期的炎症反应引起心肌纤维化和心肌重构,导致患者预后不良.影像学检查可为ARDs患者心脏受累提供可靠依据,心脏磁共振特征追踪(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 feature tracking,CMR-FT)技术能够定量评估心肌应变,在识别心肌损害、评估严重程度及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价值.本文阐述了CMR-FT技术的原理以及在评估各类ARDs患者心血管受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现有研究的进展、局限性以及未来的改进措施进行总结,旨在将CMR-FT技术投入临床实际应用中,为ARDs患者提供更可靠的影像检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44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 分析47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初步建立相应的处理流程.方法 依据并参考临床实验室定量检验结果的自动审核(WS/T 616-2018)的行标,制定了我室ABO血型鉴定的自动审核规则.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共计477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ABO血型鉴定不通过的原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诊断特征,制定相应的处理流程.结果 按原因分类:抗原所致为79例,其中抗原减弱或缺失为50例,亚型为29例;抗体所致为398例,其中血清抗体减弱/缺失为305例,冷凝集素(冷抗体)为23例/自身抗体为27例,红细胞同种抗体为43例.按患者所患疾病类型:肿瘤为94例占19.7%;血液病为59例占12.4%;免疫性疾病为43例占9%;内分泌疾病为25例占5.2%;妇科疾病及妊娠为72例占15.1%;其他疾病为184例占38.6%.结论 在477例ABO血型鉴定自动审核不通过的原因中,以年龄变化导致的生理变化最为常见;此外不规则抗体、ABO亚型、抗原减弱也可造成此结果.在血型鉴定工作中,应综合考虑患者的情况,针对其原因选择相应辅助实验方法进行鉴定,以提高ABO血型的鉴定准确性,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眼眶淋巴瘤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眼眶淋巴瘤(OLs)是眼附属器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异常增生淋巴细胞来源的不同,OLs可进一步分为多种亚型,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存在争议。目前,O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与淋巴细胞遗传异常、免疫抑制异常、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慢性抗原性刺激4个方面有关。但由于眼部没有真正的淋巴引流系统,只具有从泪腺延伸到结膜和泪道的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系统,OLs的发病机制具有一定的特性;且不同亚型OLs的病因差异较大,如不同的染色体畸变可造成不同亚型的OLs,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各OLs亚型倾向不同等。本文对国内外OL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随着IMN的日渐流行,IMN在我国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IMN靶抗原的发现揭开了IMN诊治的新篇章。本文主要从IMN的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伴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有10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的患者因恶心就诊,经保肝治疗后转氨酶好转,但HBV DNA持续高载量,考虑免疫耐受期可能,未行抗病毒治疗。随访转氨酶持续异常,HBV DNA下降,免疫球蛋白G(IgG)最高达33.00 g/L,抗核抗体效价为1∶320,肝组织病理检查示慢性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肝功能和IgG复常。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均可引起高IgG血症,肝活体组织检查是重要评估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中国成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疗指南(2023年版)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 AIHA)是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自身抗体、红细胞破坏加速(溶血)超过骨髓代偿时发生的贫血。目前国内尚无AIHA流行病学的数据,国外资料显示AIHA的年发病率为(0.8~3.0)/10万 [1-2]。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自身抗体的产生涉及免疫系统的多个环节:①内源性红细胞和外源性/环境抗原的交叉反应而产生的分子模拟(交叉抗原和整合抗原);②受后天因素(感染、恶性肿瘤、药物等)影响,自身抗原结构改变(突变抗原和错误抗原),抗原呈递失调,从而产生自身抗体;③B细胞和T细胞功能障碍,包括调节性T细胞数量减少和其他T细胞异常,常见于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和淋巴增殖性疾病 [2]。④病原微生物的线粒体DNA可以与红细胞膜表面TLR9结合,改变膜结构,降低CD47表达,激活红细胞吞噬程序,并激活固有免疫反应 [3]。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CD47调节巨噬细胞活化和血小板清除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广泛表达于各类细胞的CD47为整合素相关蛋白(IAP)。针对小鼠的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和其他细胞表面CD47通过与巨噬细胞表面抑制性受体信号调节蛋白(SIRP)α结合,发挥抑制靶细胞吞噬的作用。与CD47缺陷细胞相比,表达CD47的自身免疫致敏细胞更不易被巨噬细胞吞噬。针对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或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模型动物的研究结果显示,巨噬细胞中CD47介导的吞噬作用增加。而SIRPα作为CD47的受体,可在结合CD47后向巨噬细胞内传递抑制性信号。因此,CD47/SIRPα相互作用在限制细胞吞噬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笔者拟就ITP中CD47的分布及作用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开发新的ITP治疗措施提供思路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碘过量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大鼠甲状腺功能、抗体及TSHR基因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目的:建立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大鼠模型,观察碘过量对EAT大鼠甲状腺功能、抗体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TSHR基因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4周龄雌性Lewis大鼠,按体重(80 ~ 1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甲状腺球蛋白(TG)组、TG +高碘Ⅰ(TG + HⅠ)组、TG +高碘Ⅱ(TG + HⅡ)组,每组12只大鼠,分别饮用碘离子含量为50、50 μg/L和20、200 mg/L的去离子水,对TG组、TG + HⅠ组、TG + HⅡ组大鼠进行免疫,采用猪甲状腺球蛋白(pTg)和完全弗氏佐剂(CFA)作为免疫试剂,每2周1次,共3次。石蜡包埋甲状腺组织、切片,观察大鼠甲状腺病理学变化;放射免疫法检测大鼠血清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 3)、游离甲状腺素(FT 4)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TSHR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全血及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甲状腺组织TSHR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HE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滤泡结构完整,形态规则,无淋巴细胞浸润;TG组可观察到少量淋巴细胞且呈现散在分布;TG + HⅠ、TG + HⅡ组滤泡结构破坏、融合,滤泡间可见小灶状淋巴细胞浸润。各组大鼠血清TgAb、TPOAb、FT 3、FT 4水平[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 = 30.28、21.99、12.87、26.69, 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6.89(6.32,7.27)、11.02(7.60,12.53),5.05(2.71,7.99)、7.51(6.50,9.24)pmol/L],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血清TgAb[34.99(25.39,41.35)、37.70(29.06,43.99)、46.41(38.52,55.26)]、TPOAb[22.87(13.65,31.82)、22.22(14.82,28.33)、14.61(12.95,19.34)]、FT 3[57.74(24.56,64.27)、43.64(5.69,80.03)、38.56(17.73,47.59)pmol/L]、FT 4[62.16(41.22,91.57)、60.61(35.52,103.31)、47.96(31.84,112.71)pmol/L]水平明显升高( P均< 0.05)。TG + HⅡ组大鼠血清TSHR蛋白表达水平[(154.26 ± 25.95)μU/L]低于对照[(249.37 ± 38.12)μU/L]、TG[(225.33 ± 41.28)μU/L]、TG + HⅠ组[(218.15 ± 65.51)μU/L, P均< 0.05];与对照组比较(1.00 ± 0.05、1.13 ± 0.21),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全血(0.89 ± 0.19、0.89 ± 0.30、0.85 ± 0.24)、甲状腺组织TSHR mRNA表达水平(0.63 ± 0.25、0.46 ± 0.16、0.51 ± 0.25)明显下调( P均< 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对照组大鼠甲状腺TSHR蛋白阳性强度明显高于TG、TG + HⅠ、TG + HⅡ组大鼠。 结论:长时间的高碘暴露可能会导致甲状腺的摄碘功能发生损伤,引发甲状腺疾病并使病情加重、TSHR基因的异常表达,使受体膜外区的促甲状腺激素结合位点具有抗原性,从而引发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
动脉粥样硬化中的T细胞和B细胞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在动脉壁上形成的纤维脂肪病变,由它引起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造成全世界范围内死亡的第一大病因。该疾病的主要特征是脂蛋白在内皮下的累积导致血管壁中持续发生的炎症反应,因此多种固有免疫细胞和适应性免疫细胞都参与了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自身抗原和非自身抗原可以通过触发T细胞和B细胞局部的应答导致血管炎症。大量临床和实验数据表明T细胞和B细胞都参与了AS的形成,并且不同的细胞亚群可能具有完全相反的作用。文章就AS中T细胞和B细胞调节机制进行了概述,以期为AS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2小时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