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童原发性IgA肾病临床表现与免疫荧光的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原发性IgA肾病(IgAN)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与免疫荧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近10年江西省儿童医院肾脏科确诊为原发性IgA肾病222例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特点及相关性。结果:1.免疫荧光显示IgA仅伴系膜区沉积的患儿最多[115例(51.8%)],其余为同时伴毛细血管袢沉积[107例(48.2%)];IgA免疫荧光强度++的患儿最多[122例(55.0%)];IgA伴IgM沉积患儿最多[168例(75.7%)],其次为伴C 3沉积[160例(72.1%)];伴C 4沉积最少[7例(3.2%)]。2.高血压与免疫荧光伴IgM、C 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高尿酸血症与伴IgM、IgG、C 3沉积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低蛋白血症与伴IgM、C 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负相关(均 P<0.05);高胆固醇血症与伴C 3沉积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尿蛋白定量与伴IgM、IgG及IgA伴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IgA伴血管袢沉积呈负相关( P<0.05)。3.Lee氏分级与免疫荧光伴IgM及C 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呈正相关(均 P<0.05)。4.牛津分型中系膜细胞增生(M1)与免疫荧光伴C 3沉积、IgA沉积强度均呈正相关(均 P<0.001);毛细血管内皮增生(E1)病变与IgA沉积强度及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节段肾小球硬化或黏连(S1)病变与免疫荧光病理无相关性;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1)与伴IgG及C 3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5.球性硬化与免疫荧光病理无相关性;新月体与免疫荧光伴IgM、IgG、C 3沉积、IgA沉积强度及IgA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均 P<0.05);肾内动脉增厚与伴IgG沉积及IgA毛细血管袢沉积均呈正相关性(均 P<0.05)。 结论:儿童原发性IgAN免疫荧光IgA强度以++为主,伴IgM沉积最多见;IgA伴毛细血管袢沉积或伴C 3沉积的临床表现及光镜病理更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临床及生物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索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1993年7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340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为非IgM型LPL组,317例为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结果:23例非IgM型LPL患者中,2例分泌单克隆性IgA,14例分泌单克隆性IgG,7例不分泌单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非IgM型LPL和WM患者中位年龄均为62(35~81)岁。与WM组患者相比,非IgM型LPL组患者女性(56.5%对27.3%, P=0.007)、脾大(60.1%对43.8%, P=0.100)、结外侵犯(21.7%对12.3%, P=0.672)比例更高。非IgM型LPL组18例患者进行了MYD88基因相关检测,阳性率55.6%。非IgM型LPL组17例患者接受了治疗,启动治疗的患者比例与WM组患者相当(94.4%对92.7%, P=0.488)。非IgM型LPL组16例患者进行了疗效评价,一线治疗总体缓解率87.5%,中位随访时间33.9(3.5~125.1)个月,总体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总生存(OS)时间未达到,3年PFS率和OS率分别为71.4%和68.9%。WM组中位PFS、OS时间分别为66.2个月和78.1个月。两组PFS、OS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分别为0.340、0.544)。 结论:非IgM型LPL与WM患者的临床及生物学特征相似,但非IgM型LPL组女性、结外受累比例更高。非IgM型LPL患者的生存及预后与WM患者相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伴高免疫球蛋白G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有10年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史的患者因恶心就诊,经保肝治疗后转氨酶好转,但HBV DNA持续高载量,考虑免疫耐受期可能,未行抗病毒治疗。随访转氨酶持续异常,HBV DNA下降,免疫球蛋白G(IgG)最高达33.00 g/L,抗核抗体效价为1∶320,肝组织病理检查示慢性乙型肝炎。经抗病毒治疗后HBV DNA阴转,肝功能和IgG复常。病毒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均可引起高IgG血症,肝活体组织检查是重要评估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gG4相关性甲状腺疾病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IgG4相关性甲状腺疾病(IgG4-RTD)包括Riedel甲状腺炎(RT)、桥本甲状腺炎纤维样变型、IgG4相关性桥本甲状腺炎(IgG4-RHT)及伴高IgG4血症的Graves病。此外,IgG4可能与甲状腺癌发病有关。IgG4-RT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诊断主要依据血IgG4水平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糖皮质激素是RT一线治疗方案,对于糖皮质激素不能诱导缓解及存在治疗禁忌证者,可单独或联合免疫抑制剂及生物抑制剂治疗。IgG4-RHT和伴高IgG4血症Graves病的治疗,仍以甲状腺激素替代和抗甲状腺药物治疗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重症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胶质细胞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重症自身免疫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星形细胞病(GFAP-A)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科自2018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2例重症GFAP-A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如抗体检测结果等)、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等,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3例,发病年龄(46.58±17.53)岁。首发临床症状为头痛、肢体无力、肢体麻木、精神异常、癫痫发作、尿便障碍等,起病前发热9例,病情加重后出现意识障碍12例、呼吸衰竭12例、血压心率不稳6例、癫痫持续状态2例。12例患者的头颅MRI均有异常,脑干受累的10例中有7例累及延髓,另有10例软脑膜异常强化。行全脊髓MRI检查的8例患者中,7例有脊髓异常病灶,其中6例表现为全脊髓膜点线样强化。12例患者的脑脊液GFAP-IgG均为阳性,其中3例合并血清GFAP-IgG阳性。12例患者均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1例加用吗替麦考酚酯治疗,其中8例预后良好,4例死亡。并发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低蛋白血症、低钠血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结论:重症GFAP-A患者的临床表型以脑膜脑炎、脑膜脑脊髓炎为主,延髓易受累,病情进展迅速,即使接受早期免疫治疗也仍有较高的死亡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IgG和IgA双克隆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提高对非IgM型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20年7月收治的1例IgG和IgA双克隆型LP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74岁,因重度贫血、头晕、乏力伴双下肢水肿就诊。经血清免疫固定电泳、骨髓形态学、活组织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和流式细胞术、MYD88 L265P检查诊断为IgG和IgA双克隆型LPL。患者因经济原因放弃化疗及靶向治疗,仅接受保守治疗;3个月后因重度贫血死亡。结论:对于骨髓抽吸发现淋巴浆细胞样淋巴细胞、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为非IgM型的患者,应进一步明确肿瘤细胞的特征,以诊断是否为罕见型LP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742例原发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肾活检确诊原发性IgAN的患者资料,并根据肾活检时基线肾功能(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水平分为A组[eGFR≥90 ml·min -1·(1.73 m 2) -1]、B组[eGFR 61~89 ml·min -1·(1.73 m 2) -1]和C组[eGFR≤60 ml·min -1·(1.73 m 2) -1],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肾脏累积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果:共742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男性325例(43.8%),女性417例(56.2%),肾活检时中位病程为6(1,24)个月,中位年龄为36岁(18~68岁),其中A组394例(53.1%)、B组203例(27.4%)和C组145例(19.5%)。随着基线肾功能水平降低,患者合并肾病综合征、高血压、贫血、高尿酸血症的比例及尿蛋白量、血三酰甘油、血总胆固醇水平明显增加,而肉眼血尿发作史的比例和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明显降低(均 P<0.05)。在病理资料比较中,毛细血管内细胞增生、节段性硬化或粘连、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球性硬化、肾小动脉管壁增厚及玻璃样变、Lee氏分级Ⅳ和Ⅴ级的比例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而增加(均 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提示,随着基线肾功能下降,肾脏累积生存率呈现下降趋势(Log-rank检验 χ2=88.510, 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 HR=2.399,95% CI 1.054~5.459, P=0.037)、高血压( HR=1.806,95% CI 1.071~3.048, P=0.027)、基线肾功能下降(以A组为参照,B组: HR=2.383,95% CI 1.053~5.392, P=0.037;C组: HR=6.878,95% CI 3.074~15.393, P<0.001)、病理表现为伴IgG沉积( HR=2.224,95% CI 1.384~3.574, P=0.001)、球性硬化( HR=2.075,95% CI 1.230~3.501, P=0.006)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 结论:IgAN患者基线肾功能水平可用于预测患者临床和肾脏病理损伤程度,起病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高血压、基线肾功能下降、伴IgG沉积、球性硬化是IgAN患者肾脏不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巨催乳素血症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血清催乳素分子主要有3种不同存在形式,包括单体催乳素(23 kD)、大催乳素(40~60 kD)和与免疫球蛋白G(IgG)结合的巨催乳素分子(150 kD)。巨催乳素分子生物活性低但有免疫活性。巨催乳素血症是高催乳素血症(HPRL)的常见原因之一,常被误诊为催乳素瘤而过度诊疗。血清巨催乳素检测方法包括凝胶过滤层析法、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沉淀法和超滤法,除PEG沉淀法在英国常规用于临床检测巨催乳素血症,国内外临床上未广泛开展。本文就高催乳素血症中巨催乳素血症及检测方法相关问题进行综述,以加强临床医生对巨催乳素血症的认识和提高诊疗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进展相关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究我国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疾病进展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22年1月北京协和医院确诊的1 037例MGU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 037例患者中,男636例(61.3%),中位诊断年龄58(18~94)岁,中位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水平为2.7(0~29.4)g/L。IgG型、IgA型、IgM型、IgD型、轻链型分别为380例(59.7%)、143例(22.5%)、103例(16.2%)、4例(0.6%)、6例(0.9%)。血清游离轻链比例(sFLCr)异常患者171例(31.9%)。按照梅奥危险分层,低危、中低危、中高危、高危组患者分别为254例(59.5%)、126例(29.5%)、43例(10.1%)、4例(0.9%)。中位随访47(1~204)个月后,34例(4.3%)发生疾病进展,22例(2.8%)死亡,进展率为1.06(0.99~1.13)/100人年。IgM-MGUS的进展率显著高于非IgM-MGUS(2.87/100人年对0.99/100人年, P=0.002)。在非IgM-MGUS组患者中,梅奥分层为低危、中低危、中高危组患者的进展率依次为0.32(0.25~0.39)/100人年、1.82(1.55~2.09)/100人年和2.71(1.93~3.49)/100人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 结论:与非IgM-MGUS相比,IgM-MGUS的疾病进展风险更高。梅奥危险分层模型适用于中国非IgM-MGUS患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莆田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莆田市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2019-nCoV)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为诊治儿童2019-nCoV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10日至10月20日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78例2019-nCoV感染患儿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表现、治疗、预后转归资料。结果:78例患儿中,无症状感染者2例(2.6%),轻型36例(46.2%),普通型40例(51.3%), 5例患儿已接种2019-nCoV疫苗。患儿临床表现以发热(24例)、咳嗽(13例)、乏力(9例)为主。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34例(43.6%),淋巴细胞计数减少29例(37.2%),D-二聚体升高36例(46.2%),低钾血症38例(48.7%),低血糖27例(34.6%),肌酸激酶同工酶升高11例(14.1%)。患儿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多发生于入院第2~4天。56例(71.8%)出现肺部计算机断层成像检查异常。入院第1次病毒核酸检测中,患儿的2019-nCoV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1 ab基因循环阈值为20.90±7.15, N基因循环阈值为20.29±7.78。78例患儿核酸转阴时间为(20.73±6.94) d。5例已接种疫苗患儿的入院第1天IgM抗体为0.36(0.34,4.89),IgG抗体为10.42(0.50,19.42),病程≥10 d的IgM抗体为1.82(1.66,8.12),IgG抗体为76.63(16.92,79.84)。除9例复阳(11.5%)患儿继续至隔离点诊治,其余患儿均治愈出院。 结论:2019-nCoV感染患儿临床症状较轻,部分患儿病程中出现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D-二聚体升高等,但总体预后较好,接种2019-nCoV疫苗患儿有更高的抗体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