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分子靶标检测的58例难治或复发恶性实体肿瘤患儿个体化治疗
编辑人员丨2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分子靶标检测的个体化治疗在提高难治或复发恶性实体肿瘤患儿预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3月31日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诊治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临床信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时荧光定量PCR、二代测序的方法,检测并分析常用抗肿瘤药物的分子靶标。比较个体化治疗组与舒缓治疗组患儿的肿瘤缓解率及生存率。结果:172例患儿接受分子靶标检测,其中13例标本采集于首次化疗前,159例标本采集于新辅助化疗后。结果显示,除甲氨蝶呤外的常用化疗药物均存在天然耐药,蒽环类药物在化疗后耐药率从41.9%上升至78.3%( P<0.05)。29例初发且难治患儿中,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6.0±4.6)个月]及预期2年生存率[(39.2±22.6)%]均大于舒缓治疗组的[(1.5±1.4)个月,0](均 P<0.05)。29例复发患儿中,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6.0±2.3)个月]大于舒缓治疗组的[(1.0±0.5)个月]( P<0.05),但预期2年生存率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292)。 结论:可尝试扩展甲氨蝶呤在儿童恶性实体肿瘤治疗中的应用范围。基于分子靶标检测的个体化治疗可提高难治性恶性实体肿瘤患儿的总体生存率,而复发患儿的再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探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舒缓医学教育在老年医学专业教学中的实践
编辑人员丨2天前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舒缓医学发展历史,调研了舒缓医学教学在老年医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改善老年医学舒缓医学教育进行探索,采用理论授课、临床实习(PBL教学、案例教学及叙事医学教学)等开展老年医学专业研究生舒缓医学教育。结果表明,67.9%的学生增加了舒缓医学的学习感,92.5%的学生认为舒缓医学非常重要,75%的学生认为增强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患者晚期疾病沟通能力即临终关怀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天前
-
基于舒缓医疗理念的老年医学教育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舒缓医疗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和家属改善生活质量,体现医护职业道德核心内容,尊重患者的生命价值和人格尊严,方式包括通过镇痛和缓解症状,减轻身体、精神、心理痛苦,满足患者延长生命的需求.本文通过阐述将舒缓医疗理念融入老年医学教育,为老年医学医务工作者的培养工作提供了一种可持续性发展的教学模式和实践经验,提高老年医学教育的质量,提升老年专科医师的岗位胜任力,为建立全面且规范的老年医学教育提供了一定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牙及牙槽外科:舒适治疗的先锋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牙及牙槽外科作为最经典的口腔学科,伴随医学模式的发展和患者需求的递进,在国内舒适化治疗开展伊始即以吸入和静脉镇静为切入点参与其中。舒适治疗作为诊疗理念是指:以现代医学的核心模式为基础,以技术结合人文关怀和心理舒缓为手段,努力达成使患者轻松、舒畅和愉悦地接受诊疗及康复全过程。舒适化治疗是为使患者能够达到舒适治疗目标的临床技术手段。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行为管理技术、无痛注射技术、局部麻醉技术、镇痛技术、镇静技术、全身麻醉技术和微创治疗技术。牙及牙槽外科今后在舒适治疗领域应全流程引入舒适治疗理念;以围手术期为轴,采用各种无痛、局部麻醉和镇静技术,实施微创化手术,运用术后疼痛管理策略,注重术后康复以期达到患者舒缓放松地接受诊疗。同时亦应关注医务人员的职业工作风险,对符合人体工学的体位、心理状态疏解给予重视。使牙及牙槽外科在舒适治疗领域作为先锋学科,为口腔医学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尊严死亡:现代社会亟需接纳的死亡理念——评王云岭《现代医学与尊严死亡》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一个开放的文明社会不应忌讳对死亡话题的公开探讨.20世纪80年代陕西汉中发生的所谓的“安乐死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患者权利、尊严死的热烈讨论.进入新世纪,临终关怀、舒缓医疗从理念演进到临床实践后,有关终末期患者的尊严问题也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议题之一.一系列事关生死的棘手问题也被提出来,具体包括:是否应该对一个晚期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插管?何时撤除对终末期患者的生命维持装置?是否应该放弃对一个不太可能醒来的植物人的医疗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命中的灵性与医疗中的灵性照顾——兼谈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的灵性叙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安宁疗护与舒缓医疗的长足发展,使得生物、心理、社会病理之外的灵性维度浮现在临床学术研究的视野之中.先有核心概念灵性的确立,才派生出灵性觉知(体验)、灵性空间、灵性干预(照顾、关怀),构成一个完整的理论-实践环路.由于灵性观念受地域、历史、宗教、文学、艺术等文化传统的投射与影响,东西方关于灵性的认知与理解存在文化人类学境遇的差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灵性叙事有着独特的类型意义.此外,在循证医学时代,灵性叙事必然受到对象化、客观化、证据性思维的质疑和批判,但叙事医学的创生为灵性体验、灵性痛苦与干预的临床研究提供了新的合理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国外面向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发展及启示
编辑人员丨2023/8/6
舒缓医学是一门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全面维护生活质量的学科.自舒缓医学的理念引入中国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慢性疾病与终末期疾病患者人数的增加,我国舒缓医学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与之相应的舒缓医学教育却相对滞后,尤其是面向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本文总结了英国、美国、日本的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并结合中国台湾地区舒缓医学教育进程,对我国未来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发展展开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舒缓医学继续教育需求的初步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对2016年全国舒缓医学培训班的分析,展示当前舒缓医学关注人群的现状及需求.方法 对协和老年安宁缓和医疗培训班(2016年度)的14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涉及学员对舒缓医学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学习目标、学习收获、未来计划.结果 学员来自19个省市,构成比:医生66.0%,护士17.0%,康复师1.4%,心理师5.0%,社工2.1%,志愿者6.4%,医院管理者2.1%;其中,医生的专业为:老年医学科56.0%,肿瘤内科11.8%,其他专科32.2%.141名学员中,有111人(78.7%)未参与过舒缓医学相关的学习班,134人(95.0%)表示听说过舒缓医学,131人(92.9%)在面对末期患者时需要他人的帮助.141名学员在症状控制和沟通技巧方面的中位得分分别为3.0 (2.0,4.0)分和1.0 (0.0,2.0)分.培训结束后进行的舒缓医学试卷考核,内容包括案例分析和症状控制的医学知识点,平均成绩为(59.1±18.0)分.136名(96.5%)学员计划接受进一步舒缓医学教育.结论 应增加医学相关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并加强其对舒缓医学的认知和实施能力.症状控制、沟通技巧和死亡品质评价标准是未来培训的核心内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肝癌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照顾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肝癌合并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照顾者的心理体验.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对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的12例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的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根据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共提炼出5个主题:知晓诊断时应激反应舒缓、亏欠与自责、对可能失去亲人的恐惧和悲伤、压力性焦虑(经济压力、角色功能丧失的压力、担心被传染的压力)、连带病耻感.结论 肝癌合并乙肝患者照顾者在照护过程中多种体验并存.根据照顾者的心理体验和需求,探索并提供有效的护理支持,是提高其身心健康和对患者的照顾质量的途径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园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研究表明[1],我国精神疾病负担已位居全球首位,预计2025 年,我国精神疾病负担较2013 年将增加10.0%.而精神分裂症是精神疾病中一种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的慢性迁延性疾病,不仅影响患者的健康和正常生活, 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安全[2].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基础上合并使用各种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可以使精神分裂症患者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而园艺疗法作为一种行为与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新方式,对减轻压力、舒缓精神病症状、激发潜在能力和毅力、延缓废用性衰退的残疾程度等具有一定的疗效, 对患者重返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将园艺疗法运用于精神分裂患者中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方法存在差异性,本文参阅国内外相关文献, 将园艺疗法及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方法与效果综述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