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庭照顾者的体验与感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与感知,为改善及提升阿尔茨海默患者及其家庭照顾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提供资料基础。方法:以解释构建主义为哲学基础,以现象学为理论指导,通过便利目的抽样,结合滚雪球方式选取27名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运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联合合众法分析、总结访谈资料。结果: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与感知包括8个主题:冲击感与落差感,矛盾痛苦中的挣扎,过山车的心情起伏,五无感,渴求更多的支持,丰富充实了生活,自我价值与意义的实现与觉知,自我成长与自我认识,其下含有不等副主题。结论:阿尔茨海默患者家庭照顾者在照顾过程中消极体验与积极体验并存,干预者在干预过程中应充分关注照顾者的积极体验与感知并发挥其正向力量,改善照顾者的心身现状,最终提升照顾者与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天津市居民对于商业长护险认知情况的质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天津市居民对于商业长护险的认知情况,为长护险改善服务效果、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2月—2023年2月选取天津市6个区的31名居民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分别是商业长护险解读宣传不到位、商业长护险的发展不够成熟、商业长护险可以帮助照顾者减轻家庭负担。结论:天津市居民对于商业长护险的认知程度较低,无法满足广大居民需求,亟须进一步加强自身宣传,完善自身制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照顾体验,为更好地开展ALS患者居家照顾提供指导。方法:检索PubMed、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sycnet、CINAHL、Web of Science、Medline、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和中国知网中关于ALS患者家庭照顾者照顾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0月30日。采用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循证卫生保健中心的质性研究评价标准(2016版)评价文献质量,使用NVivo 11软件通过汇集性整合方法整合结果。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提炼出22个完整明确的结果,归纳组合后形成8个新的类别,整合成3个结果,分别为家庭照顾者面临个人的发展受限及家庭的多种困境、经历复杂混乱的情绪体验、渴望获得多元化照护支持。结论:护理人员应关注ALS对其患者家庭照顾者产生的影响,为家庭照顾者提供照顾知识和技能指导,促进积极情绪体验,提供多元化的照护支持,以提升患者及家庭照顾者的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系统评价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深入了解患者及照顾者的真实感受与身心体验。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PsycINFO、中国知网、万方、维普(VIP)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关于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间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30日。制定纳入排除标准,确定纳入文献,根据JBI循证卫生保健中心质性研究质量评价标准对文献进行评价,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对结果进行整合。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提炼出37个研究结果,基于生命质量理论提取主题为: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患者及照顾者在健康与功能、心理/精神、社会经济及家庭4个领域经历了改变与挑战、应对与适应、需求与支持的动态循环。结论:胃/空肠造瘘术后肠内营养对患者及照顾者生命质量的4个领域均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尤其在心理/精神及社会经济领域中患者及照顾者表现出强烈的信息与心理需求,建议医护人员在治疗与护理过程中提供信息与情感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对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和照顾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就诊的86例白血病患儿父母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时间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为期4周的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PTGI)和家庭照顾者照顾能力测量表(FCTI)评价疗效。结果:最终试验组纳入41例,对照组纳入40例。干预后,试验组PTGI中个人力量、与他人关系、自我转变维度得分及总分分别为(21.10 ± 4.47)、(19.95 ± 6.18)、(5.12 ± 0.95)、(73.41 ± 8.3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38 ± 4.50)、(17.60 ± 3.30)、(4.65 ± 1.05)、(66.13 ± 6.31)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17~4.420,均 P<0.05或0.01)。试验组FCTI中疾病认知能力、基础照护技能、情感管理能力、寻求利用支持资源能力维度得分和总分分别为(5.41 ± 1.76)、(4.10 ± 1.09)、(6.71 ± 1.12)、(5.56 ± 1.16)、(38.00 ± 3.9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60 ± 1.58)、(4.63 ± 1.10)、(7.58 ± 1.74)、(6.33 ± 1.53)、(41.18 ± 4.7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2.164~3.286, P<0.05或0.01)。 结论:威廉姆斯生活技能训练能有效提高白血病患儿父母创伤后成长水平和照顾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在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的120名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n=60)与对照组( n=60)。观察组主要照顾者给予基于IMB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前后采用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和医院焦虑抑郁量表测量两组照顾者压力及情绪状态,采用 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者反应评估量表自尊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身体健康问题、经济问题、家庭支持缺乏维度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的同伴支持教育能够减轻老年心肌梗死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压力,降低照顾者的焦虑抑郁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家庭协作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汉化家庭协作量表(FCS),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方法:根据Brislin等提出的正译-回译法对英文版FCS进行跨文化调适,通过正译、回译、综合、专家评议及预试验等步骤形成中文版FCS,于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选取北京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的老年患者的照顾者236名作为研究对象开展问卷调查,分析量表的信效度。结果:最终纳入的230名老年患者照顾者中男65名,女165名,年龄21~84(54.07 ± 11.17)岁。中文版FCS包含信任、参与决策、可获得感3个维度,21个条目,量表中各条目水平的内容效度为0.86~1.00,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VI/UA)为0.86,本量表总体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08,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各模型拟合指标均在可接受水平。 结论:中文版FCS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作为用于衡量护士与老年患者的家庭照护者之间协作关系的可靠测量工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肺癌放疗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联合使用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后观察对肺癌(LC)放疗患者护理效果,并对患者随访后总结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90例LC后接受放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对比干预前、干预4 w后两组医学应对、心理韧性、生活质量、家庭照顾准备等方面。结果:干预前,两组组间、组内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4 w后,观察组医学应对方式(回避、面对、屈服)低于对照组,心理韧性(坚韧、乐观、自强)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家庭照顾者准备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精神健康)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采取正念训练及家庭参与式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学应对能力,提升心理韧性与家庭照顾者准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转归。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的纵向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0例首发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疾病相关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CD-RISC)对其进行调查。住院期间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份,出院后1个月随访时失访7例,3个月时失访8例,6个月时失访3例,最终共182例患者完成研究。结果:最终获得心理弹性下降、心理弹性升高、心理弹性平稳、心理弹性低水平下降4条心理弹性类别轨迹。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脑卒中患者在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可呈现出不同类别的心理弹性轨迹,有功能障碍、无人照顾、有宗教信仰、在职工作、独居生活、有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心理弹性轨迹的影响因素,临床中应根据不同患者特点予以个性化干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高龄患者的全科管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高龄患者在冠心病、心房颤动、缺血性卒中3种疾病并存时,联合应用抗血小板与抗凝治疗可有效减少缺血及血栓栓塞事件,但会增加出血风险。抗栓治疗如何有效又安全,是临床实践面临的挑战。文章通过患者的初诊、转诊、随访的过程,展示了全科医生通过全科诊疗思维全面评估和个性化处理,开展连续性照顾、提高管理效果的能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