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含头孢呋辛方案治疗青霉素过敏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通过比较含头孢呋辛与含阿莫西林的铋剂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 H. pylori)的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估头孢呋辛在青霉素皮试阳性的 H. pylori感染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选择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H. pylori专病门诊接受 H. pylori初次根除治疗的患者共498例,根据青霉素过敏史或青霉素皮试结果分为两组,即阿莫西林组(含阿莫西林)和头孢呋辛组(含头孢呋辛)。阿莫西林组纳入39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阿莫西林胶囊1 g、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头孢呋辛组纳入104例患者,治疗方案为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枸橼酸铋钾胶囊220 mg、头孢呋辛酯片500 mg、克拉霉素缓释片500 mg,2次/d,口服。治疗时间均为14 d,治疗结束后4~8周复查 13C尿素呼气试验。按意向性治疗集(ITT)分析和符合方案集(PP)分析比较两组的根除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 结果:在ITT和PP分析中,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分别为84.3%(332/394,95%置信区间80.6%~87.6%)和90.5%(332/367,95%置信区间87.2%~93.3%),头孢呋辛组根除率分别为62.5%(65/104,95%置信区间52.7%~71.7%)和69.1%(65/94,95%置信区间58.8%~78.7%),阿莫西林组根除率均高于头孢呋辛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24.11、28.44,均 P<0.001)。阿莫西林组和头孢呋辛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9%(43/394)和14.4%(15/1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头孢呋辛+克拉霉素的铋剂四联方案在青霉素过敏的 H. pylori感染患者中未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根除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致肾损伤
编辑人员丨1天前
1例56岁男性患者因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给予甲泼尼龙500 mg/d静脉滴注(3 d后改为泼尼松40 mg/d口服),并口服碳酸钙、骨化三醇、阿仑膦酸钠和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预防激素相关不良反应。患者既往肾功能正常,服药1个月后肾功能持续下降。至服药3个月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最低为33.1 ml/(min·1.73 m 2)。经尿常规和肾脏彩色超声检查除外肾病和尿路梗阻性疾病,考虑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导致肾损伤可能性大。将该药换为法莫替丁,其他药物继续使用。9 d后,患者肾功能逐渐恢复,出院时估算肾小球滤过率74.0 ml/(min·1.73 m 2)。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的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艾司奥美拉唑镁的四联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运城市中心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Hp感染性胃炎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均采取以艾司奥美拉唑镁为基础的四联方案,并按艾司奥美拉唑镁用药剂量不同分组:对照组( n=50)应用标准剂量20 mg,研究组( n=50)应用高剂量40 mg,比较两组患者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疗效以及复发率差异。 结果:研究组Hp根除率(98.0%)高于对照组(84.0%)(χ 2=4.396, P=0.036),胃炎总体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2.0%)(χ 2=5.005, P=0.025),复发率(0.0%)低于对照组(12.0%)(χ 2=4.433, P=0.03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与对照组(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488, P=0.485)。 结论:高剂量的艾司奥美拉唑镁的四联方案根除Hp感染性胃炎效果更佳,Hp根除率高,安全有效,可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贝母枳术方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297例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astroesophageal reflux cough,GERC)患者临床资料,探讨贝母枳术方(枳术丸加味)治疗GERC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共计纳入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门诊的297例胃气上逆型GERC患者,根据是否应用贝母枳术方分为暴露组136例和非暴露组161例,暴露组应用贝母枳术方治疗,非暴露组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并经1∶1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得到119对病例,观察匹配后2组患者治疗前后唾液胃蛋白酶水平的变化情况,比较匹配后2组患者治疗2周、8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和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包括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缓解率),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症状缓解率方面,匹配后,暴露组治疗2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84.87%(101/119)、80.77%(84/104)、82.61%(76/92)、82.5%(66/80)、84.42%(65/77),非暴露组分别为 73.95%(88/119)、72.90%(78/107)、70.41%(69/98)、65.38%(51/78)、64.38%(47/73),组间比较,暴露组除反酸缓解率外的其他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非暴露组(P<0.05或P<0.01);暴露组治疗8周后的咳嗽缓解总有效率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缓解率分别为 94.74%(36/38)、91.67%(33/36)、91.43%(32/35)、93.75%(30/32)、94.12%(32/34),非暴露组分别为 77.78%(35/45)、74.42%(32/43)、71.43%(30/42)、68.42%(26/38)、66.67%(24/36),组间比较,暴露组的各项症状缓解率均明显优于非暴露组(P<0.05或P<0.01).(2)唾液胃蛋白酶水平方面,匹配后,暴露组治疗2周后的唾液胃蛋白酶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非暴露组的唾液胃蛋白酶水平未见明显下降(P>0.05),暴露组对唾液胃蛋白酶水平的下降作用明显优于非暴露组,组间治疗2周后及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安全性方面,非暴露组有4例(2.48%)患者出现不适反应,暴露组未出现相关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80,P=0.178).[结论]贝母枳术方可有效缓解胃气上逆型GERC患者的咳嗽及反酸、烧心、嗳气、胃胀等反流相关症状,降低唾液胃蛋白酶水平,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临床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观察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 70 名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最终符合疗效分析者共66 例,其中治疗组33 例,对照组33 例.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进行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以烧心、反酸主症,中医症候及生活质量等为观察指标,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烧心、反酸主症均得到改善(均P<0.05),且在改善的程度上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治疗后烧心、反酸、胸骨后疼痛、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等中医症候均得到改善(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烧心、胸骨后疼痛得到改善(均P<0.05),而反酸、胃脘灼痛、脘腹胀满、嗳气呃逆则改善不明显(均P>0.05);治疗后患者烧心、反酸、脘腹胀满的改善程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但改善的程度组间无差异(P>0.05).④中医症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 87.87%,对照组 60.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肝和胃针刺法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证),能够提高单用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伏诺拉生二联疗法在幽门螺杆菌根治中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观察富马酸伏诺拉生片(VPZ)联合阿莫西林胶囊10天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依从性以及效益.方法 将2021年10月-2023年2月于蚌埠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确诊的150例Hp感染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75例)和实验组(75例).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胶体果胶铋胶囊;实验组给予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和阿莫西林胶囊,疗程均为10d.比较2组患者的Hp根除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依从性和成本效果比值.结果 实验组脱落5例,对照组脱落7例,共脱落12例,最终实验组70例,对照组68例.根据方案(PP)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Hp根除率分别为91.43%(64/70)和83.82%(57/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4);根据意向性治疗(ITT)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的Hp根除率分别为85.33%(64/75)和76.00%(57/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8).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29%(3/70)和14.71%(1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分别为97.14%(68/70)和88.24%(60/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成本-效果比值分别为2.22和3.64.结论 与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联合2种抗生素及铋剂相比,富马酸伏诺拉生片联合1种抗生素用于根治Hp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相当,安全性及效益较高且依从性良好,值得在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人参胃康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人参胃康片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0例GERD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治疗组采用人参胃康片(6片,tid)治疗,对照组采用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mg,qd)治疗,均连续口服治疗8周.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胃镜检查、24 h胃食管pH值检测和中医症状积分评估,并对两组停药4周后症状进行评估比较,统计比较两组反酸、胃脘不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胃镜充血、水肿、糜烂评分、24 h胃食管pH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后和停药4周后两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更低(P<0.05).治疗组反酸、胃脘不适、疼痛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参胃康片可能通过抑制GERD胃酸分泌保护食管黏膜,从而达到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艾司奥美拉唑UPLC-MS/MS测定方法建立及其在健康中国人中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5/11
目的 建立U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艾司奥美拉唑浓度,并应用于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方法 采用UPLC-MS/MS 法,以艾司奥美拉唑-d3为内标,ACE 3 C18-AR(50 mm×2.1mm,3 μm)为分析柱,流动相A为5 mmol·L-1乙酸铵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体积流量为0.6mL·min-1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MRM)正离子模式进行检测,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为m/z346.1→198.1(艾司奥美拉唑)、m/z349.1→198.1(艾司奥美拉唑-d3).应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人血浆中艾司奥美拉唑浓度,并计算生物等效性.结果 艾司奥美拉唑在3~3000ng·mL-1范围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批内、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回收率、基质效应及稳定性均符合生物样品测定要求.应用该方法进行人体生物等效性样品测定,证明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结论 建立的人血浆中艾司奥美拉唑浓度测定方法准确、灵敏、选择性好、重现性高,可用于受试者单次口服40mg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干混悬剂的生物等效性研究,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雷尼替丁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观察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LPR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联合口服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每次20 mg,qd;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每次0.15 g,bid.2组患者均治疗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咽喉反流情况、炎症因子、食管动力学,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试验组入组50例,脱落3例,最终有47例纳入统计分析;对照组因入组51例,脱落5例,最终有46例纳入统计分析.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74%(45例/47例)和78.26%(36例/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反流症状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12.01±2.14)和(15.81±3.02)分,反流体征指数量表评分分别为(5.89±1.06)和(8.20±1.45)分,核因子-κB p6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97±0.18和1.13±0.21,高敏-C 反应蛋白分别为(20.01±3.52)和(32.01±5.29)mg·L-1,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分别为(28.49±4.01)和(24.68±3.58)mmHg,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分别为(72.01±8.69)和(65.58±7.14)mmHg,食管远端收缩积分分别为(1 584.19±258.67)和(1 348.67±226.35)mmHg·cm-1·s-1,远端潜伏期分别为(2.92±0.49)和(3.62±0.63)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均以便秘、口干、恶心为主.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64%和8.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雷尼替丁胶囊联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LPRD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其能显著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咽喉反流情况、体征和食管动力学,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益中降逆汤联合"老十针"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目的]观察益中降逆汤联合"老十针"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给予益中降逆汤联合"老十针"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片、盐酸伊托必利片治疗,连续治疗2周.治疗2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各项积分及总积分的变化情况,以及胃食管反流病量表(GERDQ)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内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的安全性.治疗结束4周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的复发率.[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包括反酸、泛吐清涎、嗳气、胃脘隐痛、食少纳差、胃脘痞满、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等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反酸、泛吐清涎、嗳气、胃脘隐痛、食少纳差、胃脘痞满、神疲乏力等中医证候评分及总积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GERDQ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GERDQ积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内镜下食管黏膜分级评分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P>0.05),且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00%(40/40),对照组为77.50%(31/4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复发率为7.50%(3/40),对照组复发率为29.03%(9/31).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在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情况发生.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中降逆汤联合"老十针"加减治疗中虚气逆型胃食管反流病,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