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构成不同肤色的5,6-二羟基吲哚真黑色素的定量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人体皮肤颜色主要取决于表皮层的黑色素含量。黑色素细胞通过黑色素小体合成两种不同类型的黑色素:不可溶、呈棕黑色的真黑色素和碱溶性、呈红黄色的褐黑色素,二者来自于共同的前体多巴醌,多巴醌则由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产生。黑色素小体中半胱氨酸的有无决定了形成的黑色素种类:当半胱氨酸存在时,多巴醌可与其快速反应,以5.3∶1的比例生成5-S-半胱氨酰多巴和2-S-半胱氨酰多巴,随后多巴醌进一步氧化半胱氨酰多巴生成含苯并噻嗪(BT)结构的中间体,最终聚合形成含有苯并噻唑(BZ)结构的褐黑色素;当黑色素小体中的半胱氨酸耗尽时,多巴醌发生自发反应,通过多巴色素进一步生成5,6-二羟基吲哚(DHI)和5,6-二羟基吲哚-2-羧酸(DHICA),在多巴色素互变异构酶和铜离子的催化下主要产生DHICA,最终DHI和DHICA氧化形成真黑色素聚合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18F-FINH-Me检测阿尔茨海默病模型鼠脑内β-淀粉样斑块沉积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制备新型β-淀粉样蛋白(Aβ)显像剂(2-((2-6-[ 18F]氟-5-(甲氨基)吡啶-2-基)苯并噻唑-6-基)硫代)乙醇( 18F-FINH-Me),评价其生物学分布及其与Aβ的亲和性。 方法:使用GE FN自动化模块合成 18F-FINH-Me,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产品进行质量控制及稳定性检测。研究 18F-FINH-Me在正常C57BL/6小鼠( n=25)体内的生物学分布;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鼠( n=5)和与其年龄及背景匹配的正常C57BL/6小鼠( n=5)进行microPET/CT显像。取小鼠脑组织进行A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取AD患者(女,69岁)和健康志愿者(女,66岁)死后的人脑切片进行 18F-FINH-Me放射自显影。 结果:18F-FINH-Me衰减校正后的产率为(53±4)%( n>20);放射性纯度>98%( n>20);比活度达79.90~122.00 GBq/μmol ( n=10);室温下在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温育4 h无脱氟现象,稳定性好。生物学分布表明, 18F-FINH-Me主要经过肝肾排泄。MicroPET/CT显像示AD小鼠脑内 18F-FINH-Me有明显放射性摄取,注射后1~2 min达到峰值,且洗脱速度快(全脑标准摄取值:注射后1 min 0.73±0.17,注射后30 min 0.31±0.06)。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AD模型鼠脑内有丰富的Aβ斑块沉积,而正常C57BL/6小鼠脑内无斑块沉积。放射性自显影结果表明 18F-FINH-Me对AD患者脑内沉积的Aβ斑块高标记,而在健康志愿者的脑切片中未出现特异性标记。 结论:18F-FINH-Me可能是一种有效检测脑内Aβ斑块的PET显像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参考脑区对阿尔茨海默病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SUV比值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比较不同参考脑区对阿尔茨海默病(AD)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SUV比值(SUVR)的影响。 方法: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集2018年11月至2020年7月间正常对照(NC)28名[男13名,女15名,年龄(57.3±9.5)岁]、β淀粉样蛋白(Aβ)阳性的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19例[男4例,女15例,年龄(73.3±7.3)岁]和AD患者40例[男19例,女21例,年龄(61.9±9.1)岁]的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定义6种参考脑区:全小脑(WC)、小脑灰质(GM)、小脑白质(WM)、参考信号强度的参数化估计(PERSI)、部分容积校正(PVC)后的WC(WC_pvc)、PVC后的小脑GM(GM_pvc),分别计算14个ROI[由自动解剖标记(AAL)模板定义的全脑,由AAL模板定义的梭状回、颞下回、舌回、颞中回、枕叶、海马旁回、顶叶、后扣带回、楔前叶以及上述脑区构成的Meta ROI,由Desikan Killiany模板定义的braak_Ⅰ~Ⅱ、braak_Ⅲ~Ⅳ、braak_Ⅴ~Ⅵ]的SUVR,用AUC衡量SUVR对疾病组与NC的分类能力,并评估SUVR与临床量表评分的相关性(Spearman秩相关分析)。 结果:大部分脑区的SUVR在AD疾病谱中表现出稳定的上升趋势。在NC与MCI的分类中,基于WC_pvc的SUVR整体表现相对最优(AUCs:0.975~1.000);在NC与AD的分类中,10个脑区SUVR在WC_pvc方法下效能最优(AUCs:0.976~1.000)。基于小脑WM的梭状回SUVR表现出与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最高的相关性( rs=-0.72, P<0.001);基于WC_pvc的楔前叶SUVR表现出与临床痴呆评定量表(CDR)评分最高的相关性( rs=0.78, P<0.001)。 结论:基于WC_pvc的SUVR在AD疾病鉴别、相关性分析等任务中获得了较好的效能,推荐将其用于AD 18F-Florzolotau PET图像半定量分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 18F-APN-1607 PET影像的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沉积相关疾病模式探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 18F-APN-1607 PET影像脑内tau蛋白沉积相关疾病模式(tauRDP)。 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7例AD患者[男6例,女11例;年龄(61.7±12.3)岁;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17.6±7.9)分]和10名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NC)者[男6名,女4名;年龄(61.2±4.7)岁]的 18F-APN-1607脑影像。在体素层面使用基于主成分分析(PCA)的尺度子轮廓模型(SSM)技术构建tauRDP,计算每个样本tauRDP表达值,通过两样本 t检验比较tauRDP表达值在AD患者和健康对照者间的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AD患者tauRDP表达值与MMSE评分的相关性。 结果:AD患者的tauRDP脑区主要包括:中央前回、背外侧额上回、额中回、岛盖部额下回、三角部额下回、补充运动区、内侧额上回、左侧内侧和旁扣带脑回、右侧楔叶、枕上回、枕中回、中央后回、顶上回、顶下缘角回、缘上回、角回、楔前叶和颞中回。AD患者tauRDP表达值为(12.6±8.0),与NC(0.0±1.0)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395, P<0.001),且AD组tauRDP表达值与MMSE得分相关( r=-0.566, P=0.018)。 结论:基于SSM/PCA方法建立的tauRDP可用于定量表达tau蛋白沉积空间分布异常,tauRDP表达值有潜力用于评估AD严重程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基于 18F-APN-1607 PET显像的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脑网络及偏侧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于 18F-APN-1607 PET脑显像结合图论方法,揭示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脑内tau蛋白网络拓扑结构异常,并探讨AD患者tau蛋白沉积在左右脑组织的偏侧性。 方法:该横断面研究纳入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行 18F-APN-1607 PET显像、临床确诊的23例AD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61.3±10.7)岁]和13名正常对照者(NC)[男9名,女4名;年龄(61.6±4.5)岁]。使用基于图论的脑网络分析方法构建NC组和AD组的tau蛋白脑网络,计算网络属性(集聚系数、最短路径长度、局部效率及小世界系数等),并获得AD组不对称系数(AI)评估tau蛋白沉积的偏侧性。使用1 000次置换检验对组间脑网络参数差异进行分析。 结果:NC组和AD组的脑连接存在较大差异,AD组在嗅皮质和颞叶等区域存在连接减弱,而在后扣带回、楔前叶及顶枕叶等脑区连接增强;AD组的tau蛋白脑网络存在明显的拓扑结构异常,相比于NC组,在稀疏度阈值20%~50%内,AD组的集聚系数( t值:2.28~2.69)、局部效率( t值:2.34~3.06)和小世界系数( t值:2.26~3.32)等均显著下降(均 P<0.05),最短路径长度显著增加( t值:2.13~2.85,均 P<0.05);AD组的tau蛋白沉积在后扣带回、上顶叶、中央旁小叶、颞上回和颞中回脑区存在显著的偏侧性,AI分别为10.5%(8.1%,13.9%)、14.1%(7.6%,20.3%)、-12.4%(-15.7%,-7.8%)、-10.8%(-15.3%,-2.1%)和-12.1%(-17.9%,-6.6%)。 结论:基于 18F-APN-1607 PET影像建立的tau蛋白网络模型或可用于分析AD患者异常的拓扑结构变化,且AD患者脑内tau蛋白沉积在后扣带回、上顶叶、中央旁小叶、颞上回和颞中回脑区具有明显的偏侧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赤芝提取物的抗氧化美白及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研究赤芝提取物(GLE)抗氧化美白及细胞增殖作用.方法:以测定GLE中糖类含量,体外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力、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抑制力、抑制B16F10细胞黑色素合成及酪氨酸酶活性抑制、结晶紫实验和划痕实验为评价指标,研究GLE抗氧化美白及对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结果:GLE中富含总糖、多糖,GLE相较于β-熊果苷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表现出较弱的清除作用,其自由基清除率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1.6 mg/mL和1.2 mg/mL;对蘑菇酪氨酸酶活性有很强的抑制能力,基于α-MSH促黑激素细胞表型造模实验显示,0.4 mg/mL和0.8 mg/mL的GLE具有显著抑制B16F10细胞酪氨酸酶活性以及黑色素生成的作用;GLE具有促进L929成纤维细胞增殖作用.结论:GLE是美白及功能食品开发利用领域的候选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基于药物拼接的verubulin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4/3/2
目的 通过在verubulin(1)结构中的喹唑啉环2位引入MP-HJ-1c(3)结构中的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团,发现新结构类型的微管聚集抑制剂.方法 将化合物1的衍生物2和3与微管蛋白的复合晶体结构6BR1、5YZ3进行叠合,设计了分别用亚甲基或1,2-亚乙基将1喹唑啉环2位与3中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进行连接得到的目标化合物4a和4b,并进行了分子对接.4a和4b经酰胺缩合、分子内成环、亲核取代和酰胺缩合4步反应合成,总收率分别为7.9%、11.3%,结构经 1H-NMR、13C-NMR和HR-ESI-MS确证.评价了4a和4b对人肺癌细胞A549增殖的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的抑制活性.结果 分子对接结果显示,4a与5YZ3的结合能为-27.93 kcal·mol-1,来源于1、3的结构部分各自基本维持了与微管蛋白的相互作用方式.4a和4b的A549增殖抑制活性分别为(0.15±0.03)μmol·L-1 和(9.91±1.04)μmol·L-1(GI50 值);仅4a表现出微弱的微管聚集抑制活性[(67.1±11.1)μmol·L-1(IC50值)].结论 设计的化合物4a表现出一定的体外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和微管聚集抑制活性,可作为先导化合物,进一步对其结构中的N-甲基-4-甲氧基苯环部分进行构效关系研究.4b经体外测试无明显微管聚集抑制活性,与分子对接中由于连接链过长导致吡咯并[2,3-d]噻唑-5-甲酰胺基无法与微管蛋白形成有效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
-
竹黄菌漆酶对工业染料的脱色降解及其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1/13
竹黄菌Shiraia sp.的子座或子实体是我国传统中药——竹黄,具有化痰止咳、活血祛风、利湿的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为苝醌类化合物——竹红菌素,竹红菌素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的光敏活性.从短穗竹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茎秆中分离筛选到1株内生竹黄菌Shiraia sp.S8,其无性菌丝培养可产胞外漆酶.在自然pH、28 ℃、150 r/min振荡摇瓶培养8 d后,胞外漆酶的酶活达1 361 U/L.胞外漆酶粗酶液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0℃,最适反应pH为4.0且在pH为6.0~7.0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108 h后残余酶活为50%.竹黄菌S8菌株胞外漆酶在33.33 μmol/L 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或266.66 μmol/L乙酰丁香酮介导作用下,可使活性蓝19、孔雀石绿和中性红快速脱色,60 min内脱色率分别可达85.06%、88.55%和81.13%.在竹黄菌转录组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克隆得到编码漆酶的cDNA序列(lcc1).该cDNA编码的蛋白具备完整的真菌漆酶保守结构域,前18个N末端氨基酸残基为典型信号肽序列,lcc1全长1 785 bp,开放阅读框(ORF)全长1 002 bp,编码594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为6.53×104,pI为6.05.本研究为真菌漆酶的生产提供了新的菌株资源,并为漆酶在染料废水处理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13
-
不同品系及成熟度宁夏枸杞叶资源化学研究及抗氧化活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分析不同品系及不同成熟度宁夏枸杞叶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差异,为其资源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UPLC-TQ-MS技术对不同成熟度的果用和叶用2 种宁夏枸杞(宁杞7 号、宁杞菜1 号)叶中的黄酮类、酚酸类和生物碱类等 19 种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测定,利用 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及 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铁离子还原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 叶芽和幼叶中各成分含量显著高于嫩叶和成熟叶.果用宁夏枸杞叶中芦丁含量较高,而叶用宁夏枸杞叶中槲皮素-3-O-芸香糖-7-O-葡萄糖苷和甜菜碱含量较高.所有样品均呈现良好的抗氧化性,且随着成熟度增加抗氧化活性均呈现减弱趋势.宁杞菜1 号幼叶的DPPH清除能力最高,叶芽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铁离子还原能力较强,而宁杞 7 号叶芽 3 者均较高.叶用宁夏枸杞叶的抗氧化活性较果用宁夏枸杞叶高.宁夏枸杞叶抗氧化活性与隐绿原酸、5-O-阿魏酰奎宁酸、槲皮素-3-O-芸香糖-7-O-葡萄糖苷、绿原酸、甜菜碱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不同品系不同成熟度宁夏枸杞叶所含资源性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差异较大,果用和叶用宁夏枸杞叶芽与幼叶各成分含量均较高且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应用价值,叶用宁夏枸杞叶开发应用价值高于果用宁夏枸杞叶.研究结果可为不同品系及不同成熟度宁夏枸杞叶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
一种基于类花菁检测过氧化氢荧光探针的合成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文章以2-甲基苯并噻唑和尼泊金乙酯为原料,合成了一种具有红色荧光的花菁类染料,该染料与4-溴甲基苯硼酸频哪醇酯反应可以生成用于检测过氧化氢的荧光探针.通过紫外和荧光研究该探针在不同溶剂、过氧化氢浓度、黏度条件下检测过氧化氢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该实验中,过氧化氢浓度越高、体系黏度越低,探针荧光强度均逐渐降低,同时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