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乳酸脱氢酶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临床特征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乳酸脱氢酶(LD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PAP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各项血清肿瘤标志物、LDH水平与血气指标、肺功能、疾病严重程度评分(DSS)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回顾的44例PAP患者中,28例有吸烟史,10例粉尘接触史,1例长期农药接触史,1例喷漆接触史。PAP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LDH升高37例,癌胚抗原(CEA)升高35例,细胞角蛋白19片段21-1(CYFRA21-1)升高36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升高23例,糖类抗原CA15-3升高15例。血清LDH与动脉血氧分压(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呈负相关( r=-0.504、-0.490、-0.542, P值均<0.05)。血清CEA水平与PaO 2、动脉血氧饱和度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均呈负相关( r=-0.591、-0.478、-0.421, P值均<0.05)。血清CYFRA21-1、CA15-3与PaO 2均呈负相关( r=-0.680、-0.544, P值均<0.05)。血清CEA、CYFRA21-1、CA15-3与LDH均呈正相关( r=0.556、0.574、0.534, P值均<0.05)。DSS与LDH、CEA、CYFRA21-1、CA15-3均呈正相关( r=0.389、0.409、0.604、0.490, P值均<0.05)。全身麻醉下肺泡灌洗术后患者PaO 2、DSS有显著性改善( t=-2.342、2.668, P值均<0.05)。全身麻醉下肺泡灌洗术后PAP患者血清LDH、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显著低于术前( P值均<0.05),CYFRA21-1灌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0.943, P>0.05)。 结论:烟雾或其他有毒气体或颗粒可能是PAP的诱发因素。血清肿瘤标志物及LDH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在临床上动态监测这些指标,建立一个多因素指标模型可评估PAP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IAS调控PPARγ的SUMO化修饰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小泛素相关修饰物(SUMO) E3连接酶(PIAS)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SUMO化修饰在小鼠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内源性保护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实验Ⅰ 清洁级野生型雄性C57BL/6小鼠24只,6~8周龄,体质量18~22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6):对照组(C组)、ALI组、ALI+ PPARγ诱导剂TZD组(ALI+T组)、ALI+TZD+SUMO化抑制剂漆树酸组(ALI+T+A组)。尾静脉注射LPS 15 mg/kg制备内毒素性ALI模型。ALI+T+A组注射LPS前1 h时腹腔注射漆树酸5 mg/kg;ALI+T组和ALI+T+A组注射LPS前30 min时腹腔注射TZD 50 mg/kg。给予LPS 12 h后处死小鼠取肺组织,测定湿重/干重(W/D)比值,光镜下观察病理学结果,并行肺损伤评分;分别采用Western blot法和PCR法测定PIAS1、PIAS2、PIAS3和PIASy及其mRNA的表达。实验Ⅱ 体外培养的小鼠肺泡巨噬细胞(MH-S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 n=5):对照组(C组)、LPS组(L组)、LPS+ PIAS2 siRNA组(L+P组)和LPS+Con siRNA组(L+C组)。C组常规培养,余3组给予10 μg/ml LPS刺激MH-S细胞,制备内毒素攻击模型。L+P组和L+C组于加入LPS前48 h时分别转染50 nmol/L PIAS2 siRNA或Con siRNA。加入LPS孵育24 h时收集细胞,检测细胞活力;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肺泡M1型巨噬细胞和M2型巨噬细胞水平,计算M1型/M2型比值;釆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IAS2和PPARγ表达,采用免疫共沉淀法测定PPARγ-SUMO1共表达;采用PCR测定TNF-α和IL-10的mRNA表达。 结果:实验Ⅰ 与C组比较,其余3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PIAS2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与ALI组比较,ALI+T组和ALI+T+A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降低,PIAS2及其mRNA表达上调( P<0.05);与ALI+T组比较,ALI+T+A组肺损伤评分和肺组织W/D比值升高,PIAS2及其mRNA表达下调( P<0.05)。4组间肺组织PIAS1、PIAS3和PIASy及其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实验Ⅱ与C组比较,其余3组细胞活力降低,PPARγ表达和PPARγ-SUMO1共表达上调,M1型和M2型巨噬细胞水平、M1/M2型比值升高,TNF-α mRNA表达上调,IL-10 mRNA表达下调,L组和L+C组细胞PIAS2表达上调( P<0.05);与L组比较,L+P组细胞活力下降,PIAS2、PPARγ表达和PPARγ-SUMO1共表达下调,M1型巨噬细胞水平和M1型/M2型比值升高,TNF-α mRNA表达上调,IL-10 mRNA表达下调( P<0.05),L+C组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L+C组比较,L+P组细胞活力下降,PIAS2、PPARγ表达和PPARγ-SUMO1共表达下调,M1型肺泡巨噬细胞水平和M1型/M2型比值升高,TNF-α mRNA表达下调,IL-10 mRNA表达上调( P<0.05)。 结论:PIAS2调控PPARγ的SUMO化修饰是小鼠内毒素性ALI的内源性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玉肤解毒膏治疗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玉肤解毒膏治疗卡培他滨所致手足综合征(HFS)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鉴定玉肤解毒膏化学成分;通过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筛选玉肤解毒膏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String平台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GeneCards数据库筛选HFS相关靶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功能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百科组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运用AutoDocktools软件对活性成分及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构建HFS大鼠模型,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比较玉肤解毒膏和尿素软膏对HFS大鼠足跖部皮肤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共筛选得到玉肤解毒膏活性成分97个,成分作用靶点304个,与HFS交集靶点45个.关键靶点主要富集在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形成、Rap1通路等信号通路.活性成分龙血素A、漆黄素、乔松素、紫檀芪、芫花素与核心靶点HDAC6、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DAC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4(HDAC4)、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组织蛋白酶D(CTSD)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和稳定性.玉肤解毒膏可显著降低HFS大鼠足跖部皮肤中HDAC6、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论:玉肤解毒膏可能通过调控HDAC6、TLR4表达而降低神经炎症反应,发挥治疗HFS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漆黄素对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究漆黄素(Fisetin)对地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认知功能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精神分裂症模型组(SZ组)、漆黄素干预组(Fisetin组)、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每组8只,并利用MK-801处理SZ组和Fisetin组,建立精神分裂症模型.建模完成后,对Fisetin组大鼠腹腔注射漆黄素(20 mg·kg-1·d-1),SZ组和Control组大鼠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亚砜,连续14 d.利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进行评估;Western-blot检测大鼠海马区钙/钙调素依赖激酶Ⅱ(CaMKⅡ)、细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ERK1/2)、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的表达及磷酸化水平.结果 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Control组,SZ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空间探索时间显著缩短(P<0.01),穿越原安全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减少(P<0.01);相较于SZ组,Fisetin组逃避潜伏期显著缩短(P<0.05),空间探索时间显著延长(P<0.05),穿越原安全平台所在位置次数显著增加(P<0.05).蛋白表达方面,3组大鼠海马组织中CaMKI、ERK1/2、CREB的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ontrol组相比,SZ组CaMK Ⅱ、ERK1/2、CREB 的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5 或 P<0.01);与 SZ 组相比,Fisetin 组 CaMKI、ERK1/2、CREB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漆黄素可缓解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模型大鼠的认知功能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提高CaMKⅡ、ERK1/2、CREB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调控PI3K/Akt/NF-κB通路与NLRP3炎症小体缓解银屑病细胞模型损伤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 探讨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对银屑病细胞模型PI3K/Akt/NF-κB通路及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症小体的调控作用以阐明该药对银屑病的干预机制.方法 制备复方泽漆冲剂大鼠含药血清,体外以10ng·mL-1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因子(KGF)刺激人永生化角质形成细胞系HaCaT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复方泽漆冲剂5%、10%、20%含药血清组,CCK-8法检测不同体积分数含药血清作用于HaCaT细胞0、24、48、72 h时的细胞活力,确定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最佳体积分数及作用时间.体外以10 ng·mL-1的KGF刺激HaCaT细胞建立银屑病细胞模型,以siRNA基因沉默HaCaT细胞NLRP3,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10%含药血清组、si-NLRP3-NC组(质粒阴性对照)、si-NLRP3组,CCK-8法检测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对银屑病模型细胞相对活力的影响;ELISA检测含药血清干预后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17α、IL-23、IL-8和趋化因子配体(CXCL)1、CXCL2的分泌水平及乳酸脱氢酶(LDH)释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分析NLRP3、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磷脂酰激醇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核因子-κB(NF-κB)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分析NLRP3、Caspase-1、ASC、p-PI3K、p-Akt、p-NF-κB、cleaved-Caspase-1、Gasdermin D(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p-PI3K、p-Akt、p-NF-κB、ASC、Caspase-1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10%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及作用48 h为含药血清最佳作用体积分数和时间;在KGF刺激HaCaT细胞增殖的银屑病细胞模型中,与对照组比较,IL-17α、IL-23、IL-1β、IL-8和CXCL1、CXCL2的分泌水平升高,LDH释放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相比较,10%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干预48 h后,银屑病细胞模型中IL-17α、IL-23、IL-1β、IL-8和CXCL1、CXCL2表达显著降低,LDH释放量显著下降;NLRP3、ASC、Caspase-1、PI3K、Akt、NF-κB 的 mRNA表达水平也有所降低;含药血清处理后,NLRP3、Caspase-1、ASC、p-PI3K、p-Akt、p-NF-κB、cleaved-Caspase-1、GSDMD的蛋白表达水平下降明显,p-PI3K、p-Akt、p-NF-κB、ASC、Caspase-1 的表达与分布也有所减少.结论 复方泽漆冲剂含药血清通过下调PI3K/Akt/NF-κB信号通路及NLRP3炎症小体发挥对银屑病细胞模型的干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漆黄素抗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分析漆黄素对大鼠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及45、15、5 mg/kg漆黄素组和阿司匹林组(47 mg/kg),分别每天1次灌胃相应药物(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分别给予5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10 mL/kg),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麻醉大鼠,用丝线结扎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交叉下方部位(假手术组不结扎),缝合腹壁.2 h后重新打开腹腔,用动脉夹封闭距结扎处1.5 cm外的其他静脉分支,腹主动脉采血(以38 g/L枸橼酸钠:全血为1∶9抗凝);采血后剪取下腔静脉和左肾静脉交叉结扎点远心端1 cm静脉血栓,分离血栓,用滤纸吸干残血,称重并记录.抗凝血离心后取血浆,按ELISA试剂盒检测血浆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酶C(PC)、纤溶酶原(PLG)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45 mg/kg漆黄素组和阿司匹林47 mg/kg组血栓质量降低(P<0.01);漆黄素3个剂量组AT-Ⅲ含量升高(均P<0.05);45 mg/kg漆黄素组PC含量升高,而PLG和PAI-1含量均降低(均P<0.05).结论 漆黄素具有体内抗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其作用与AT-Ⅲ和PC上调,PLG和PAI-1下调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Cflac1基因的RNAi对白蚁肠道氧化还原电位响应病原菌感染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又称为地下白蚁,它以木质纤维素为主食,是广泛分布于全球的经济害虫.地下白蚁对病原微生物强大的免疫防御能力一直是其生物防治应用的瓶颈之一.植食性昆虫的解毒酶在其消化和免疫调节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具有木质素代谢活性的解毒酶在白蚁肠道免疫过程中氧化还原稳态的调控研究对揭示其肠道免疫机制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为免疫诱导物,基于肠道氧化还原态的微电极检测系统,首次对台湾乳白蚁感染真菌后前肠/唾液腺、中肠及后肠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变化进行了描述;并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了具有木质素代谢活性的乳白蚁漆酶基因Cflac1在感染前后的表达,并确定了 Cflac1在乳白蚁肠道免疫防御真菌过程中对氧化还原稳态维系的重要作用.本研究丰富了白蚁肠道免疫机制的研究内容,为拓宽白蚁防治新靶点及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提供了理论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工艺优化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优化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为影响因素,漆酶活性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发酵时间 14 d,发酵温度28.09℃,接种量 26.65%,漆酶活性为 3.612 U/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灵芝固态发酵三七渣产漆酶后期开发和应用提供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路易斯安那异射脉菌Han 1797在单一和混合木质纤维素材料下液体发酵时的漆酶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4/4/6
以一株新分离得到的路易斯安那异射脉菌为研究材料,探究其在单一及混合木质纤维素材料条件下的漆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木质纤维素材料,无论是单一还是混合的木质纤维素材料条件下,对Allophlebia ludoviciana Han 1797 漆酶活性均具有极显著的影响(P<0.001).A.ludoviciana Han 1797 在棉籽壳(M培养基)条件下的最大漆酶活性为(465.04±8.99)U/L,比其在其他单一木质纤维素材料条件下的漆酶活性高.在棉籽壳和北京杨木屑(MY 培养基)条件下,A.ludoviciana Han 1797第3天达最大漆酶活性,为(445.85±30.14)U/L,比其他混合木质纤维素材料条件下的漆酶活性均高.相对而言,A.ludoviciana Han 1797在单一的棉籽壳(M培养基)或含有棉籽壳和玉米芯(MS培养基)及棉籽壳和北京杨木屑(MY 培养基)条件下所分泌的漆酶活性均较高,表明混合木质纤维素材料的方法能够提升分离获得的路易斯安那异射脉菌的漆酶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不同遮光处理对黑木耳菌丝抗氧化及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6
黑木耳Auricularia heimuer全日光栽培模式下,在出耳期持续的光照刺激使菌丝处在不适宜的生长环境.本研究采用不同遮光程度的黑菌袋,设置 CK(正常菌袋,0%遮光)、T1(50%遮光)、T2(70%遮光)和T3(90%遮光)共4个处理,分析黑木耳菌丝在不同遮光程度下对黑木耳子实体的农艺性状、营养品质和菌丝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显示,在遮光处理下黑木耳原基形成时间相对缩短、出耳整齐、未出芽数减少,各处理第一茬产量呈显著性差异,CK处理为22.09 g,T1处理为25.20 g,T2处理为25.35 g,T3处理为25.58 g;遮光处理下不同时期菌丝的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及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CK处理,在采收期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的含量低,同时保持着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 activity,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含量低,缓解了对机体的损伤,与CK处理呈显著性差异,其中T1 处理和T2 处理表现较好;遮光处理下子实体的粗蛋白含量、氨基酸含量较高,CK处理的粗脂肪含量较高,各处理存在差异.本研究重点讨论黑木耳菌丝在出耳期持续光照胁迫对子实体生长发育的影响,为黑木耳栽培提供一种更高效的栽培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