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钩藤降压解郁方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海马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研究钩藤降压解郁方(钩藤、天麻、地龙、葛根、丹参等)对高血压并发抑郁症(Hypertension complicated with depression,H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海马炎症反应和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30 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随机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 0.45 mg·kg-1+盐酸氟西汀1.80 mg·kg-1)及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25.38、12.69、6.34 g·kg-1),另取 6 只SD大鼠作空白对照组.采用慢性温和不可预见性应激联合孤养的方法干预SHR大鼠,复制HD大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每天 1 次,连续 6 周.采用无创血压计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大鼠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ELISA法检测海马组织中白细胞介素 1β(IL-1β)、IL-18 及IL-10 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Bcl-2 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海马组织中自噬相关蛋白LC3Ⅰ、LC3Ⅱ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第 1~6 周的SBP、DBP均显著升高(P<0.01);第 3、4 天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延长(P<0.01);第 1 次穿越平台区时间显著延长(P<0.01),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减少(P<0.05),平台区滞留时间显著缩短(P<0.01);海马神经元胞体明显肿胀,嵴破坏,细胞核皱缩,出现大量自噬小体;海马组织中IL-1β、IL-18 含量显著增加(P<0.01);海马组织中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比值和Beclin1 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1).与模型组比较,钩藤降压解郁方低剂量组大鼠第 1、3、4、5、6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第 1、3、4、5 周的DBP明显降低(P<0.05,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中剂量组大鼠第 1、5、6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第 4 周的DBP明显降低(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第 1 周的SBP显著降低(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第 3 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低剂量组大鼠第 4 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大鼠第1 次穿越平台区时间显著缩短(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中、低剂量组大鼠穿越平台区次数明显增加(P<0.05),平台区滞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给药组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减轻,细胞核皱缩情况明显改善,自噬小体减少.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促炎因子IL-1β、IL-18 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抗炎因子IL-10 含量显著升高(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低剂量组海马组织中的LC3Ⅱ/LC3Ⅰ蛋白表达比值显著下调(P<0.01),Bcl-2 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1);钩藤降压解郁方高、中剂量组大鼠海马组织中Beclin1 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钩藤降压解郁方可降低HD大鼠尾动脉压,改善其学习记忆能力,缓解海马神经元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提高抗炎因子水平,调控海马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Beclin1 和Bcl-2 的表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探究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96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的血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颈动脉系统内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dimens ion,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记录治疗期间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LVESD和LVEDD均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LVEF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血压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IL-6、IL-8和TNF-α的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颈动脉内径扩大,颈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和最小血流速度均加快,且观察组大(快)于对照组(P<0.05);阻力指数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能改善心功能、控制血压、降低炎症反应、改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减少MACE的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的疗效及对外周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外周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 q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服他汀10 mg qd晚餐顿服,疗程均为6个月.采用生化仪测定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放射免疫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ity C-reaction protein,hsCRP);多普勒超声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流式细胞仪测定巨噬细胞极化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hsCRP、CIM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但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外周巨噬细胞表面表达的M1型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而M2型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改善高血压伴颈动脉硬化的患者的血脂紊乱、炎症反应及CI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的极化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社区高血压病人5种常见降压药物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5种降压药的降压效果及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年9月-2015年12月对上海市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管理的3663例服用5种常见降压药的高血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降压药治疗费用、病人对药物的评价、服药依从性、不良反应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调查对象的血压控制率为66.3%,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施慧达)、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非洛地平缓释片(波依定)和缬沙坦胶囊(代文)5种降压药的病人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分别为71.0%、68.7%、64.2%、77.2%和68.6%.平均每日降压药治疗费用为(4.56±2.88)元,但服用施慧达每日费用最低为(3.40±1.29)元.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其中施慧达最低为2.5%.结论 5种降压药的血压控制率未见明显差异,但施慧达的费用和自报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二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病例1:患者,女,75岁,因"左侧肢体不自主运动3天"于2015年11月1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面部不自主抽动,左侧肢体大幅度不自主活动,症状持续存在,安静时减轻,紧张时加重,睡眠时消失,影响行走,并于1天前跌倒.既往史:糖尿病病史16年,间断应用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史10余年,血压最高达170/90 mmHg,规律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否认冠心病、肝脏疾病、甲状腺疾病史及中毒史,否认舞蹈症家族史.体格检查:T37.5℃,P 84次/分,R 16次/分,Bp 136/66 mmHg.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左面部不自主抽动,左侧肢体不自主活动,无感觉异常及共济失调,四肢肌力Ⅴ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阿托伐他汀钙片两药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Ⅱ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治疗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两组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脂下降水平,6 min步行试验(6MWT).结果 血压下降: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2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显效19例,有效2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6例,无效9例,加重5例,总有效率70%;观察组显效18例,有效29例,无效2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9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12,P<0.05);对照组治疗后TC(5.62±1.08)mmol/L,TG(1.95±0.47)mmol/L,LDL-C(3.24±0.71)mmol/L,HDL-C(1.19±0.45)mmol/L,观察组治疗后TC(4.38±0.92)mmol/L,TG(1.90±0.41)mmol/L,LDL-C(1.83±0.62)mmol/L,HDL-C(1.42±0.42)mmol/L,两组治疗后TC、LDL-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9、2.41,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6MWT为(362.12±34.60)m,观察组治疗后6MWT为(407.35±29.15)m,两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3,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合用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可有效地改善症状,降低血压,提高患者运动耐量,改善患者心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甘草酸二铵胶囊致长期低钾血症1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1 病例介绍患者,女,63岁.因"发现血糖升高4年,血糖控制不佳4个月"来诊并住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年,血压最高170/95 mmHg(1 mmHg=0.133 kPa).目前服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qd,血压不详.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史4年余.长期口服甘草酸二铵胶囊450 mg,tid,熊去氧胆酸胶囊250 mg,tid.3个月前开始使用醋酸泼尼松龙片,起始40 mg,qd,规律减量,目前用量10 mg,qd.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血钾3.01 mmol·L-1,外院医嘱服用枸橼酸钾颗粒2 g,tid.2个月前复查,血钾3.08 mmol·L-1,继续口服补钾治疗.患者饮食正常,近期未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入院后体温36. 3 ℃,脉搏80次 · min-1,呼吸17次·min-1,血压140/90 mmHg,体质量54 k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7 U · L-1, γ-谷氨酰转移酶504 U·L-1,碱性磷酸酶193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5 U·L-1,钾3.14 mmol·L-1,糖化血红蛋白8.9%.线粒体抗体M2阳性,抗核抗体阳性,抗线粒体抗体1:80.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自身免疫性肝炎,高血压3级(极高危),低钾血症.对于患者长期低钾血症的原因,根据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判断标准,怀疑与长期使用甘草酸二铵胶囊所致假性醛甾酮增多症有关,因此停用甘草酸二铵胶囊,换用氯化钾缓释片1 g口服,tid.同时完善相关检查,患者甲状腺功能正常,立位肾素活性1.1 μU·mL-1(正常范围4.4~46.1 μU·mL-1),立位血浆醛甾酮9.70 ng·L-1(正常范围22. 1 ~ 353 ng · L-1).1周后血钾升至4.22 mmol·L-1,停止补钾.出院诊断为低钾血症(甘草酸二铵胶囊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加味二至丸对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加味二至丸对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雌激素、血脂、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和厄贝沙坦片联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二至丸颗粒(由淫羊藿、女贞子、墨旱莲等组成)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E2)、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4周后,2组患者的E2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TC、TG水平显著下降(P<0.05),NO水平显著上升而ET-1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加味二至丸可能通过拟雌激素样作用改善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和降低TC、TG的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北京市顺义区医院21300张口服降压药处方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了解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门诊口服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调查21300张降压药处方,对处方中患者信息、用药信息及降压药联合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计算用药频度(DDDs)、药物利用指数(DUI)、日均药费(DDDc)、排序比(B/A).结果 处方频率排前3位的是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DDDs排前3位的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氯沙坦钾片、左旋氨氯地平片.联合用药处方7480张(35.12%),其中两药联用6235张(83.36%),三药联用1175张(15.71%),四药联用70张(0.94%).结论 在CCB、ACEI、ARB类药物给药剂量方面应有所控制,并根据患者情况,适时启动联合用药.β受体阻滞剂应根据药品说明书、指南等指导,给予患者足够的药物剂量,以促进患者血压达标.ACEI类药物降压效果确切,靶器官保护证据充足,需提高该类药物单用或联用的使用频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降压益肾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降压益肾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9例.2组患者均接受戒烟、限酒、运动指导及饮食控制等常规干预,对照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降压益肾颗粒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和血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抵抗素水平以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的变化,根据治疗后血压改善情况评估疗效,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127±12) mmHg(1 mmHg =0.133 kPa)比(140±12)mmHg,(68±10)mmHg比(76±11) 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抵抗素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PDGF-BB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PDGF-BB及抵抗素水平低于对照组[(18±7) μg/L比(23±10) μg/L,(0.25±0.11) mmol/L比(0.48 ±0.15) 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76±6)分比(64±6)分,(85±6)分比(65±5)分],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0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8% (45/49)比71.4% (35/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806,P=0.009).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降压益肾颗粒联合治疗,可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及血清PDGF-BB、抵抗素水平,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