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首发单相抑郁症的疗效及对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首发单相抑郁症患者的疗效以及该联合治疗方案对患者注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52例首次发病且未予任何治疗措施的单相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分别在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抗抑郁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长达4周(每周5 d,共20 d)的左侧背外侧前额叶皮质(DLPFC)rTMS真刺激(真刺激组, n=27)或伪刺激(伪刺激组, n=25)。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第2、4周末,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HAMD-24)测评患者的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应用中国伯明翰认知筛查量表(BCoS-C)的听觉注意测试项目评估患者的听觉注意程度。 结果:(1)抑郁症状:真刺激组患者治疗第2、4周末的HAMD-24评分[(20.63±2.73)分、(15.85±2.43)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25.74±2.68)分],伪刺激组患者治疗第4周末的HAMD-24评分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20.48±2.33)分 vs. (25.80±2.5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2、4周末时,真刺激组患者的HAMD-24评分均明显低于伪刺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2)听觉注意功能:真刺激组患者治疗第4周末的总正确数较治疗前明显升高(51.74±1.38 vs. 47.48±1.60),持续指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0.74±0.71 vs. 4.37±1.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第4周末时,真刺激组患者的总正确数较伪刺激组(48.00±1.66)明显升高,持续指标较伪刺激组(3.72±1.28)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rTMS能更快速有效地改善单相抑郁症患者的抑郁症状及注意功能,其中抑郁症状较注意功能能更快得到改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患者负性情绪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康宁医院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相关量表评分、神经功能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51/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3%(38/60)(χ 2=7.350, P=0.007)。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12.58±1.34)分、(33.27±4.32)分、(36.72±4.9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93±1.46)分、(41.82±3.95)分、(47.61±5.09)分( t=17.003、11.304、11.904,均 P<0.001);观察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为(33.26±3.52)μg/L,高于对照组的(28.27±3.43)μg/L( t=7.864, P<0.001);观察组S100B蛋白、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分别为(0.76±0.09)μg/L、(5.16±0.97)μg/L、(4.63±1.21)μ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1±0.12)μg/L、(7.36±0.83)μg/L、(7.72±1.69)μg/L( t=13.348、11.505、28.402,均 P<0.001)。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6/60)、13.33%(8/6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 2=0.323, P=0.570)。 结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及神经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双歧四联活菌辅助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及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双歧四联活菌辅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安慰剂治疗,观察组采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双歧四联活菌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9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皮质醇、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理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HAMD评分[(10.78±2.03)分]、HAMA评分[(6.37±2.58)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6.78±2.85)分、(13.23±2.95)分]( t=11.40、13.38,均 P < 0.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皮质醇、IL-1β、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观察组血清皮质醇[(137.34±63.29)μg/L]、IL-1β[(14.38±6.08)ng/L]、TNF-α[(13.95±6.46)n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181.22±59.27)μg/L、(25.94±6.92)ng/L、(20.44±6.24)ng/L]( t=15.29、6.16、9.24,均 P < 0.001)。 结论:采用双歧四联活菌辅助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可有效减轻患者抑郁、焦虑情绪,显著降低血清皮质醇及IL-1β、TNF-α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老年期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老年期抑郁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服用自拟院内抑郁协定方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西药对照组单独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进行为期4周的临床治疗观察,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以及药物不良反应量表分别评定两组各个病例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末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分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降低,治疗4周末中西药合用治疗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减分率高于西药对照组[(0.71±4.36)分和(0.52±3.45)分, t=2.54, P=0.03];中西药合用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量表得分值明显低于西药对照组[(8.42±5.30)分和(16.01±7.02)分, t=3.25, P=0.02]。 结论: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比单用西药治疗老年期抑郁症患者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抗抑郁药联合肠道菌群调节剂治疗抑郁症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抗抑郁药物联合肠道菌群调节剂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2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 n=46)、观察组( n=46)。对照组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观察组应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两组疗程2个月。比较两组抑郁、焦虑程度、睡眠质量、生活质量、炎症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分别为(16.49±2.96)分、(7.58±1.6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51±3.13)分、(9.31±2.01)分( t=3.18、4.50, P=0.002、 P < 0.001)。治疗4周、8周,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评分分别为(10.39±2.30)分、(8.11±1.8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25±2.66)分、(10.49±2.07)分( t=7.40、5.86,均 P < 0.001)。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总分为(73.50±9.16)分,高于对照组的(65.23±7.29)分( t=4.79, P < 0.001);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分别为(9.33±2.72)ng/L、(16.71±4.46)ng/L,均低于对照组的(13.59±4.05)ng/L、(23.20±5.03)ng/L( t=5.92、6.55,均 P < 0.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抗抑郁药物联合肠道菌群调节剂可显著减轻抑郁症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程度,改善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心悦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双心"治疗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探讨心悦胶囊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与艾司西酞普兰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月在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50例,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常规治疗组(给予沙库巴曲缬沙坦等药物)、心悦胶囊组、艾司西酞普兰组,每组50例.分别在患者入院时、服药第3个月、服药第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3组患者心功能、焦虑抑郁评分变化,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比较心悦胶囊与艾司西酞普兰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焦虑抑郁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 3组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左室舒张末内径、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收缩压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PHQ-9健康问卷(PHQ-9)、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AD-7)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悦胶囊组和艾司西酞普兰组MLHFQ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差值降低幅度大于常规治疗组(P<0.05),心悦胶囊组与艾司西酞普兰组治疗前后MLHFQ评分、PHQ-9评分、GAD-7评分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尿素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钠离子、钾离子水平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艾司西酞普兰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 心悦胶囊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还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且副作用少,有很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醒神解郁汤联合针刺对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HT、NE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醒神解郁汤联合针刺对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本院收治的96例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8例.2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对照组另给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研究组另给予醒神解郁汤联合针刺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临床疗效.对比2组治疗前后血清5-HT、NE水平.对比2组治疗期间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下降(P<0.05),治疗后研究组主症、次症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HAMD评分、NIHSS评分均降低(P<0.05),研究组治疗后HAMD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5-HT、NE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醒神解郁汤联合针刺治疗老年卒中后抑郁患者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效降低抑郁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提高临床疗效,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且安全可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在首发抑郁症中的疗效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6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抗抑郁药物在首发抑郁症中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首发抑郁症患者 89 例,随机分组为研究组(44 例)和对照组(45 例),研究组在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辅以左前额叶背外侧区(L-DLPFC)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物理治疗,对照组则在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基础上辅以高频重复经颅磁伪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 2、4 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抑郁量表(BDI)评估两组患者抑郁减分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第 2、4 周末,研究组 HAMD 减分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第 2、4 周末HAMD、B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第 2、4 周末研究组HAMD、B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药物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单纯药物治疗可显著降低首发抑郁症患者HAMD、BDI评分并增强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配合视觉脱敏训练治疗老年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分析老年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患者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配合视觉脱敏训练的临床效果及其汉密尔顿焦虑评分(HAMA)和抑郁评分(HAMD)、眩晕障碍量表(DHI)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至 2021 年12 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收治的 98 例老年PPPD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49,单独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视觉脱敏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视觉脱敏训练).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晕发作频次及持续时间、DHI评分、头痛视觉疼痛评分(VAS)、活动—特定平衡信心量表(ABC)评分、HAMA、HAMD评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后对照组比较,视觉脱敏组头晕发作频次、发作持续时间、DHI总分、ABC、VAS评分、抑郁和焦虑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更大(P<0.05).视觉脱敏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28).结论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配合视觉脱敏训练可有效改善老年PPPD患者临床症状,降低DHI、抑郁、焦虑评分,提高平衡信心,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且具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不同认知障碍程度和疗效青少年抑郁症患者miR-381-3p、miR-124检测的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探讨不同认知障碍程度和疗效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miR-381-3p、miR-124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存在认知障碍31例,包括轻度14例、中度12例和重度5例;无认知障碍55例.所有患者接受心理干预、认知疗法、重复经颅磁刺激疗法联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奥氮平口服治疗3个月,治疗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估认知障碍程度,并检测miR-381-3p、miR-124相对表达量;治疗3个月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估疗效.比较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不同程度认知障碍以及不同疗效患者miR-381-3p、miR-124相对表达量,采用ROC曲线分析miR-381-3p、miR-124单独或联合检测对临床疗效的预测效能.结果 认知障碍组患者miR-381-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miR-124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无认知障碍组(P<0.05).不同程度认知障碍患者miR-381-3p、miR-124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iR-381-3p相对表达量为轻度>中度>重度(均P<0.05),miR-124相对表达量为重度>中度>轻度(均P<0.05).治疗3个月后疗效良好66例,疗效不佳20例.疗效不佳组miR-381-3p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疗效良好组(P<0.05),miR-124相对表达量则明显高于疗效良好组(P<0.05).miR-381-3p、miR-124单独预测患者临床疗效的AUC分别为0.719、0.695,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782,两者联合检测的效能明显高于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 miR-381-3p与miR-124联合检测有助于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认知障碍严重程度的评估和临床疗效预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