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调配种类及工作量现状调研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 评估我国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调配种类及工作量现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调研全国范围内不同级别医院PIVAS工作情况,调研内容包括调配液体种类,危害药品输液、肠外营养液、普通药物及抗菌药物输液、静脉推注药物、皮试液、注射剂的每日调配量及每日打包量.结果 纳入全国30个省(区、市)的750个PIVAS,涉及三级医院621家、二级医院90家;调配液体种类以静脉输液为主,其次为肠外营养液,再次为化疗泵(含化疗输液),分别占99.73%、79.47%、43.33%.三级医院PIVAS的危害药品输液、肠外营养液、普通药物输液、抗菌药物输液、静脉推注药物、皮试液、注射剂的每日调配量分别为23.00(9.00,56.50)组、31.00(13.97,74.00)袋、813.00(375.00,2 061.75)袋、426.00(210.00,987.00)袋、30.00(6.00,155.00)支、30.00(7.13,136.84)支、3 200.00(1 684.50,5 554.50),每日打包量为 218.50(52.26,559.00)袋;二级医院PIVAS 的上述指标分别为 4.00(2.00,12.00)组、8.90(3.00,23.00)袋、270.50(108.00,2 061.75)袋、157.00(71.00,987.00)袋、5.85(3.75,141.00)支、0 支、1 349.00(548.10,2 408.00)支、107.50(33.25,207.00)袋.结论 PIVAS的调配种类范围已明显扩大;三级医院在各类静脉输液和药物的调配量及打包量上均明显高于二级医院,其在处理复杂药物和高风险治疗药物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注射用双黄连(冻干)调配方法优化及其成品输液稳定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优化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调配方法,并考察其在不同溶媒(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及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最佳溶解方法;通过测定成品输液中不溶性微粒、pH值及主要成分黄芩苷、连翘苷、绿原酸的含量变化,考察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在不同溶媒中配伍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双黄连(冻干)最佳调配工艺为:加入5 ml灭菌注射用水,以1 200 r/min振荡5 min。注射用双黄连(冻干)在4种成品输液中8 h内主要成分含量均较稳定;8 h内0.9%氯化钠输液、5%葡萄糖输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4 h内10%葡萄糖输液、6 h内葡萄糖氯化钠输液不溶性微粒符合要求;8 h内0.9%氯化钠输液pH值满足最佳配伍要求,2 h内5%葡萄糖输液pH值满足最佳配伍要求,4 h内葡萄糖氯化钠输液满足最佳配伍要求。结论:本研究优化了注射用双黄连(冻干)的最佳调配方法,临床应用宜使用氯化钠注射液为溶媒配制成品输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的成品输液应现用现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用于PIVAS的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观察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用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的工作培训效果。方法:在PIVAS工作培训中,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培训,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的培训模式。比较两种模式培训下的药品调剂差错发生率、业务考核评分及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结果:调剂差错发生率比较: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0.008%)低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0.012%)(χ 2=8.18, P < 0.05)。业务考核评分: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92.31±2.73)分、(93.48±3.20)分]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83.77±1.57)分、(85.28±1.63)分]( t=17.15、14.44,均 P < 0.001)。实施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后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96.79%)高于常规管理模式培训(87.14%)(χ 2=17.61, P < 0.001)。 结论:在PIVAS应用以团队为支撑的工作区域培训责任制培训模式,能够减少调剂差错,提高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增加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编辑人员丨3天前
新型冠状病毒仍处全球大流行阶段,目前以德尔塔株和奥密克戎株为主要流行毒株,变异株较原始病毒具有更强的传染能力。在抗击疫情过程中,部分社会公共资源和医疗资源可能受影响,部分恶性肿瘤患者就医延迟或中断。在国内外相关研究及临床实践的基础上,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和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临床化疗专业委员会结合我国国情及疫苗、抗病毒药物等资源的可及性,制定了实体肿瘤患者防护和诊治管理相关问题的中国专家共识,主要内容包括恶性肿瘤患者的新冠疫苗接种、优化调配医疗资源以及精准把握肿瘤患者新冠病毒感染后的抗肿瘤治疗重启时机等内容,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IVAS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处方,筛选出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ME(定义为处方错误),并翻阅PIVAS"用药错误记录本"筛选出同时段PIVAS内部发生的ME(定义为调配错误),对所有细胞毒性药物相关ME的分级、分类、发生环节、引发人员、错误内容和涉及的药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另将在PIVAS未被发现而传递至下一环节的ME定义为出门错误。结果:设定时段我院PIVAS共收到细胞毒性药物处方347 367例,发现1 080例ME,ME发生率为0.31%。1 080例ME均为未造成患者伤害的B级错误,其中处方错误841例(77.87%),调配错误239例(22.13%);调配错误中有5例未被拦截而导致出门错误,出门错误发生率为0.01‰(5/347 367)。错误内容排在前5位者分别为溶媒错误(63.15%,682/1 080)、处方不完整(11.67%,126/1 080)、数量错误(8.80%,95/1 080)、用量错误(6.11%,66/1 080)和静脉给药方法错误(4.35%,47/1 080)。1 080例ME共涉及细胞毒性药物32种,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紫杉醇(23.24%,251/1 080)、氟尿嘧啶(12.59%,136/1 080)、多柔比星(6.39%,69/1 080)、顺铂(5.46%,59/1 080)和依托泊苷(5.37%,58/1 080)。结论:我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ME发生率为0.31%,均为B级错误。ME分类主要为处方错误,内容主要为溶媒错误,涉及的药物主要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和依托泊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年度报告(2021)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21年收到全国28个省级行政区275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19 585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20年(255家)增长了7.84%,报告ME例数较2020年(15 849例)增长了23.57%。19 585例ME报告中A级错误278例(1.42%),B级16 221例(82.82%),C级2 442例(12.47%),D级410例(2.09%),E级95例(0.49%),F级133例(0.68%),G级1例(<0.01%),H级4例(0.02%),I级1例(<0.01%)。B~I级ME涉及的19 307例患者中男性10 528例(54.53%),女性8 779例(45.47%);年龄1 d~102岁,其中儿童(<18岁)2 236例(11.58%),青中年人(≥18~<60岁)9 794例(50.73%),老年人(≥60岁)7 277例(37.69%)。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患者234例,男性129例(55.13%),女性105例(44.87%);年龄3个月~99岁,其中儿童45例(19.23%),青中年人88例(37.61%),老年人101例(43.16%)。因误服药物导致严重ME的16例患者中14例为儿童,与2020年相比,误服药物儿童例数增加了1倍(2020年为7例),而2012至2019年儿童误服药物的报告仅为3例。278例A级错误未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19 307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13 932例(72.16%),药师3 961例(20.52%),护士541例(2.8%),患者/家属412例(2.13%),其他人员461例(2.39%),医师和患者/家属引发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渐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医师分别为60.89%、65.46%和68.05%,患者/家属分别为1.06%、2.04%和2.08%);发生场所在门诊者8 662例(44.87%),病房5 256例(27.22%),药房3 856例(19.9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977例(5.06%),护士站289例(1.50%),患者家中239例(1.24%),社区卫生站6例(0.03%),其他场所22例(0.11%),发生在门诊和患者家中的ME占比已经连续4年逐年升高(2018、2019和2020年发生在门诊者分别为37.32%、37.74%和43.24%,发生在患者家中者分别为0.41%、0.89%和1.02%)。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分别是用量、品种和给药频次。错误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分别是药师、患者/家属和医师。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分别是知识欠缺、疲劳和培训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注射器连续配制西林瓶包装药物的可行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讨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药品大规模集中调配,一支注射器配制多袋相同医嘱的药品的安全性。方法:实验用空西林瓶作为配制对象替代药物,选择的输液是0.9% 100 ml氯化钠注射液,使用4支注射器分别完成1、2、3、4支西林瓶包装药物的配制,标记所得成品输液。通过对样品进行不溶性微粒数量检测和细菌培养,探讨注射器连续应用配制的可行性。结果:配制1支和2支西林瓶药物所得成品输液不溶性微粒数量检测符合药典规定;配制3支西林瓶药物,第15袋输液≥25 μm不溶性微粒超标;配制4支西林瓶药物,第11袋输液≥25 μm不溶性微粒超标;所有输液未见细菌污染。结论: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配制环境下,1支注射器可以完成1支或2支西林瓶药物的30次配制,3支西林瓶药物的配制上限是14袋,4支西林瓶药物的配制上限是10袋;250、500 ml的输液,注射器连续应用30次不会造成输液的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临床安全用药年度报告(2019)
编辑人员丨3天前
全国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2019年收到全国24个省级行政区234家医院的用药错误(ME)报告15 056例。上报ME的医院较2018年(177家)增长了32.20%,报告例数较2018年(11 761例)增长了28.02%。15 056例ME报告中A级错误52例(0.35%),B级11 175例(74.22%),C级3 351例(22.26%),D级350例(2.32%),E级79例(0.52%),F级44例(0.29%),G级0例,H级4例(0.03%),I级1例(0.01%)。B~I级ME涉及的15 004例患者中男性8 801例(58.66%),女性6 203例(41.34%);年龄1 d~103岁,<18岁者2 027例(13.51%),≥18~<60岁7 377例(49.17%),≥60岁5 600例(37.32%)。导致患者伤害的严重ME(E~I级)涉及128例患者,其中65例(50.78%)年龄≥60岁。严重ME所涉及药品居前3位者为甘精胰岛素、甲氨蝶呤片和华法林片。52例A级ME没有涉及错误引发人员和错误发生场所。15 004例B~I级ME中,引发错误人员为医师者9 821例(65.46%),药师3 561例(23.73%),护士634例(4.23%),患者及家属306例(2.04%),其他682例(4.54%),由医师以及患者和家属引发的ME比例均高于2018年(分别为60.89%、1.06%);发生场所在门诊者5 662例(37.74%),病房4 001例(26.67%),药房3 721例(24.80%),静脉用药调配中心1 084例(7.22%),护士站224例(1.49%),患者家中133例(0.89%),社区卫生服务站4例(0.03%),其他175例(1.17%),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和患者家中发生的ME比例均高于2018年(分别为5.52%、0.41%)。错误内容居前3位者为药物品种、用法和用量,发现人员居前3位者为药师、护士和医师;引发错误因素居前3位者为知识缺乏、疲劳和培训不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新生儿药品区块化收费方式初探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的:探索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集中调配的新生儿药品采用区块化收费方式,分析该收费方式对院内药品节余、患儿住院药品费用的影响,为集中调配药品合理收费方式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医院PIVAS集中调配的新生儿药品节余数量和金额,结合患儿均次医嘱剂量和均次用药人数拟定区块化收费的药品种类和方案;以月均药品节余数量和金额、患儿均次药品收费数量和日均药品费用、相关药品的不良事件为指标,考察药品区块化收费方式实施效果。结果:实施药品区块化收费的药品14个,其中抗生素类药品4个,普通输液类药品2个,肠外营养液类药品8个。区块化收费方式实行后,月均药品节余数量由(5 047±541)瓶/袋/支降至(1 856±225)瓶/袋/支,月均节余金额由(65 811±10 265)元降至(20 659±6 002)元;患儿均次药品收费数量显著降低,降幅为39.2%~90.1%,住院患儿日均药品费用及日均抗菌药品费用均显著降低( P<0.05)。区块化收费方式实施后,未发生相关药品不良事件。 结论:药品集中调配的区块化收费方式,可以显著提高药品利用率,减少药品节余,降低患儿住院药品费用,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
一种静配废弃物整合箱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3天前
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疗垃圾桶与利器盒是2个独立的个体,在调配液体时将利器盒放在操作台上,不能达到"开放窗口"的要求。另外,有些医疗垃圾桶与垃圾袋大小和形状不匹配,垃圾会掉落在垃圾袋与垃圾桶间的空隙中,导致清理工作非常复杂。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设计了一种废弃物整合箱,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