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和特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发生特点、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3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眼科行SMILE时术中发生失吸的患者16例(16眼),对其发生率、眼别、性别、失吸部位、失吸发生时眼球转动方向、处理方法及预后情况进行分析。其中眼别、性别构成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共纳入行SMILE患者1 698例(男517例,女1 181例),3 365眼(右眼1 692只,左眼1 673只),术中发生失吸16例(16眼),发生率为0.46%。其中右眼9只(9/16),左眼7只(7/16),男5例(5/16),女11例(11/16)。不同性别( χ2=0.005, P=0.944)、不同眼别( χ2=0.229, P=0.632)失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失吸位于激光扫描直径(3.62±2.55)mm处,多在直径2 mm内。按失吸部位分为:透镜底层失吸4眼(1/4),其中2眼当即改为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另2眼当即改为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透镜边切失吸1眼(1/16),当即改为LASEK;透镜上层失吸10眼(5/8),其中8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扫描上层及做小切口,分离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3周后重新行SMILE并完整取出透镜,1眼当即重吸并继续行SMILE,但发生再次失吸而在2周后改行LASEK;上层边切失吸1眼(1/16),直接用5 ml注射器针头划开上层边缘并完整取出透镜。按失吸发生即刻眼球转动方向分为:鼻上2眼(2/16)、颞上9眼(9/16)、鼻下2眼(2/16)、颞下2眼(2/16)、正下1眼(1/16)。所有失吸病例术后3个月均达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结论::SMILE术中失吸的发生率低,多发生于扫描透镜的上层和近瞳孔中央区。Bell现象为失吸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失吸部位和状态应有不同的处理方式,经过合理的处理后仍可获得良好的术后远期视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通过评估超声监测胃残余量的应用效果,为指导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方案提供证据。方法:系统检索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linicalTrials.gov等数据库,收集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的RCT,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检索文献、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共897例患者。与注射器回抽法相比,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可以降低反流/呕吐发生率( RR=0.53,95% CI为0.38~0.75)、误吸发生率( RR=0.48,95% CI为0.30~0.77),提高白蛋白水平( MD=1.53,95% CI为0.71~2.35),减少护士操作时间( MD=-5.62,95% CI为-7.59~-3.65),合并效应量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不改变腹泻发生率( RR=0.77,95% CI为0.53~1.11)与住院病死率( RR=0.73,95% CI为0.41~1.28),合并效应量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超声监测胃残余量在重症患者肠内营养中应用可能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小儿泌尿外科内置管架换药碗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小儿泌尿外科患儿术后拆除阴茎敷料时,常会使用换药碗当作容器,装盛100~200 ml生理盐水。而现有的换药碗比较浅,导致生理盐水时常容易发生倾倒,而且用于抽吸液体的注射器并无妥当位置,很容易滑落至换药碗液体中,极易造成污染,增加伤口感染风险。因此笔者设计一种结构简单、便于使用且不容易导致注射器滑落的内置管架换药碗,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床旁超声评估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胃残余量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评估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9年5—8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ICU经胃管进行肠内营养者60例,将患者按照床号的奇偶数分组,奇数为试验组,偶数为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0、4、8、12、16、20、24 h评估胃残余量,每个时间点先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完成后立即进行注射器抽吸法经胃管抽吸胃残余量;对照组采用床旁超声评估胃残余量。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时间、不同时间点的监测结果、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使用率、目标喂养达标时间等。结果:试验组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与抽吸法监测胃残余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操作时间分别为(62.40 ± 4.00)、(78.39 ± 12.15)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6.633, P<0.01)。2组在呕吐、腹泻以及胃肠动力药物使用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目标喂养量达标时间为(3.04 ± 0.31)d,试验组为(4.19 ± 0.33)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值为13.42, P<0.01)。 结论:床旁超声可用于肠内营养支持患者胃残余量的评估,指导肠内营养实施,缩短了操作时间,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避免肠内营养制剂污染。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严重过敏反应指南2021版》解读
编辑人员丨5天前
严重过敏反应是一种临床急症,可导致死亡。我国儿科医师对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认识尚不充分,对诊疗方案或指南缺乏了解。欧洲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会指南作为地域性指南,本次更新着重于阐述社区急救流程,强调肾上腺素自动注射器和医疗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为临床诊断、长期管理提供循证建议,与世界过敏组织相关指南形成互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器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器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方法: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到海南省第五人民医院、江苏省泗洪县顾医生皮肤美容诊所就诊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58例,其中男33例、女25例,年龄18~35 (20.42±3.16)岁,分为试验组30例、对照组28例。试验组在每次黄金微针射频治疗前先行瘢痕松解术,对照组直接行黄金微针射频治疗。每3个月治疗1次,共3次。在每次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患者误工时间进行评价。结果:试验组、对照组治疗情况经两个独立样本Wilcoxon秩和检验( Z=2.742, P=0.006),两组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效果(平均秩34.74)优于对照组(平均秩23.88)。两组误工时间经 t检验,3次治疗后两组误工时间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黄金微针射频联合注射器瘢痕松解术治疗痤疮凹陷性瘢痕效果确切、操作简单,值得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高度近视患者房水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采用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高度近视患者房水中的蛋白质组谱。方法:纳入2019年1—8月在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于白内障手术中用1 ml注射器采集伴或不伴高度近视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房水标本各34例34眼(每例100 μl),分别作为高度近视白内障组和单纯白内障组。各组分别选取16例16眼房水标本,采用BCA法进行蛋白定量并比较,采用非标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得到2个组的差异表达蛋白。进一步将生物大数据用基因本体功能富集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蛋白的功能和信号转导通路。各组分别选取18例18眼房水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进行质谱检测结果的扩大样本量验证。结果:高度近视白内障组房水标本平均蛋白质量浓度为(1 134.91±104.78)ng/L,明显高于单纯白内障组的(706.71±85.4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1.977, P<0.01)。2个组患者房水标本中共鉴定出463个可定量蛋白质,其中8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包括49个表达上调蛋白和37个表达下调蛋白。这些差异表达蛋白的分类主要包括蛋白结合活性调节因子、细胞外基质蛋白、载体蛋白、细胞间信号分子、蛋白质修饰酶等,分别占32.70%、14.50%、9.10%、9.10%和7.30%。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86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补体激活及其调节、急性炎症反应、细胞外基质组织重塑等生物学过程。其中21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15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细胞外基质-受体相互作用通路,8个差异表达蛋白富集于PI3K-Akt信号通路。ELISA结果表明,随机选取的3个差异表达蛋白在2个组之间表达变化趋势均与非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结果一致。 结论:高度近视白内障与单纯白内障之间房水蛋白质表达谱有显著变化,高度近视与炎症和免疫相互作用以及细胞外基质的重塑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种适用于多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冲封管装置的设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研究表明多腔中心静脉导管若仅单一管腔封管易导致血液感染,多腔同时封管维护效果佳且不易堵塞。中心静脉导管冲管及封管专家共识中明确提出宜单手同时多腔冲封管规范操作,但多腔同时封管存在着操作封管难度大问题。当下将多个注射器捆绑静推式封管的护理操作存在动作操作性差、烦琐,连接口脱出的风险极大等不足,一种改良后的多腔中心静脉导管的封管装置可以解决上述问题。现介绍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及防护现状调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医务人员口腔诊疗中血源性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为制定有效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4月1~15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以滨州市6所综合医院的221名口腔专业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调查问卷方式收集其2018年度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并采用χ 2检验分析护士、医生和实习研修人员等不同职业、级别医院职业暴露和防护状况。 结果:共有166名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269次,发生率为75.11%(166/221),上报率为37.55%(101/269)。其中,锐器伤占89.59%(241/269),致伤锐器主要为注射器/必兰麻针头(35.68%,86/241)、手术缝针(16.60%,40/241)、车针(16.18%,39/241);暴露操作环节主要为拆卸/处理针头或器械(37.17%,100/269)、手术缝合/协助缝合(22.30%,60/269)、注射麻药(17.84%,48/269)。不同职业人员暴露次数、上报率、致伤锐器类别、暴露操作环节以及乙肝疫苗接种年限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级别医院在标准预防依从性、安全操作、暴露后上报和预防以及接受职业防护培训等方面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口腔专业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发生率高,上报率低,自我防护薄弱,应加强标准预防、安全使用及处理锐器、暴露后积极上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倒睫致角膜血泡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患者女性,29 岁。主诉右眼异物感不适半年,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同仁眼科中心。眼部检查:双眼视力为0.8,眼压右眼为14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为16 mmHg;双眼下睑睫毛倒立生长,触及角膜,右眼角膜鼻下方1 个血泡,其内可见血性液体平面( 精粹图片1中A)。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检查发现血泡位于角膜上皮层下(精粹图片1中B)。临床诊断:右眼角膜血泡;双眼下睑倒睫。在盐酸丙美卡因表面麻醉下使用1 ml 注射器针头刺破血泡,血性液体溢出,给予局部抗炎和抗感染治疗,角膜愈合良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