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影响因素的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并进行列线图预测模型构建,为肝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调整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本院收治的460例肝癌手术患者,按照7:3分为训练队列和验证队列,根据患者主观整体评定量表评判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分为营养正常组和营养不良组,采用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so-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术前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贫血、糖尿病、肿瘤分期、白蛋白(ALB)、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均是训练队列中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在训练队列、验证队列中预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3、0.902;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模型在训练队列、验证队列中预测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风险与实际风险状况基本一致.结论: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对肝癌患者术后营养不良预测价值较高,且有良好预测效用,但需要进一步的验证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超声引导下鼻肠管放置的临床应用观察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前馈控制干预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管的 94 例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 47 例和对照组 47 例,给予对照组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前馈控制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至患者鼻肠管拔除.对比两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干预前后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置管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8.51%)低于对照组(2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危重患者营养风险评分(NUTRIC)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前馈控制干预应用在危重症患者超声引导下鼻肠管置入肠内营养中,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分层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AHF)病人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构建及风险分层研究.方法:选取 2019 年 9 月—2022年 3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 AHF病人 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院 30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情况分为未入院组和再入院组.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并进行模型评价.通过决策树分析,依据模型预测个体风险评分,构建危险分层系统.结果: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贫血、营养不良、心房颤动、脑钠肽升高均是 AHF老年病人出院 30d内非计划性再次入院的危险因素(均P<0.05).由此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及校准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该预测模型的区分度和准确度均较高.危险分层系统将所有病人分为 5个亚组:极低危组、低危组、中低危组、中高危组、高危组,各风险组非计划性再入院概率分别为 7.18%、10.18%、35.89%、52.79%、65.82%.结论: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贫血、心房颤动、脑钠肽升高、营养不良是 AHF老年病人出院 30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建立的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预测模型和风险分层,可以为AHF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与甲状旁腺激素水平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蛋白质能量消耗(PEW)与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 年1~12 月在马鞍山市人民医院透析中心治疗的102 例MHD患者临床资料及人体测量数据,采用国际肾脏营养及代谢协会制定的PEW诊断标准,纳入肌肉组织指数(LTI)、体细胞质量指数(BCMI)指标.根据PTH水平将患者分为低PTH组(PTH<150 pg/mL)、PTH目标组(150 pg/mL≤PTH<600 pg/mL)、高PTH组(600pg/mL≤PTH<1000 pg/mL)、PTH极高组(PTH≥1000 pg/mL),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TH水平与PEW发生风险的关系.结果:MHD患者PEW发生率 49%(50/102),低PTH组多项营养指标低于PTH目标组(P<0.05),PTH极高组部分营养指标低于PTH目标组(P<0.05).根据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对患者PEW进行分度,不同PTH组患者PEW营养不良严重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透析龄增长、低PTH水平(P<0.05)是发生PEW的危险因素.结论:MHD患者PEW发生率较高,血清PTH水平与PEW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重视并注意早期防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改良型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评估改良型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mPG-SGA)在恶性肿瘤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同时采用mPG-SGA和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NRS2002)对100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和评估,并分析两种营养评估方法的一致性、相关性及筛查价值.结果NRS2002筛查出26例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3分);mPG-SGA筛查出31例患者存在营养不良(mPG-SGA评分≥3分).mPG-SGA与NRS2002的营养评价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1),并且具有较强的一致性(Kappa=0.731,P<0.01).恶性肿瘤患者的mPG-SGA和NRS2002评分与年龄均呈正相关(P<0.05),与体重、BMI、白蛋白呈负相关(P<0.05).mPG-SGA评分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P<0.01).NRS2002和mPG-SGA评分筛查出恶性肿瘤患者营养问题的AUC分别为0.913和0.957(P>0.05).mPG-SGA评分取最佳诊断界值为1分时,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60.2%;NRS2002评分取最佳诊断界值为2分时,其对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100%和46.9%.结论mPG-SGA是一种使用简单、快速、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的营养评价方法,适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取 2020 年 1 月~2023 年 4 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就诊的625 例老年慢性病共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按照营养风险筛查量表(NRS)2002 方案对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良好组,分析其营养不良现状,并对不同营养状况患者的一般资料、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ES)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将存在显著差异的指标纳入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非条件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625 例慢性病共病患者,营养不良患者 213 例(34.08%).营养不良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高于营养良好组(P<0.05),SSRS和MMES均低于营养良好组(P<0.05).营养不良患者年龄更大、BMI更低、无医疗保险、慢性病种类超过2 种、用药种类超过5 种、使用抗生素、焦虑、抑郁、认知障碍、离婚/丧偶、不和子女居住占比更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年龄(>70)、慢性病种类(≥3 种)、有焦虑、有抑郁、有认知障碍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SRS评分高是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年龄、慢性病种类、心理状况、社会支持水平以及认知功能均是慢性病共病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肝癌肝移植前沿:肌少症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等待移植的肝癌患者多伴有肝硬化等严重基础疾病,处于长期营养不良和炎症应激状态,易合并肌少症,严重制约肝移植疗效。在手术、感染、代谢紊乱等多重因素影响下,移植受者还面临着肌少症加剧或新发的风险,因此肌少症贯穿了移植管理全链条。结合肌少症的受者分层体系能更精准地预测肝癌肝移植疗效,其评估体系也日趋精细化、多元化和智能化。当前,有关肌少症的基础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器官间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全新的研究切入点。另外,肌少症的发生演进机制和临床精准预防和诊治方案也亟待突破,已成为肝癌肝移植的全新挑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血清胆碱酯酶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血清胆碱酯酶(serum cholinesterase,CHE)水平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cute decompensated heart failure,ADHF)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急诊入院的ADHF患者,最终纳入研究244例,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依据CHE四分位数的第一和第三分位对患者分组并进行随访,对组间临床资料、实验室结果进行比较。随访的主要终点是心血管死亡和因心衰恶化住院的复合终点,次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或时依Cox回归或分层Cox比例风险分析识别主要和次要终点发生风险,并构建临床、生物标志物和两者的复合模型。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CHE分组的生存曲线并比较其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CHE水平和其他营养和预后指标的曲线下面积,以识别复合终点事件。结果:在350 (100, 683) d的随访期内,158例患者发生复合终点事件。在调整了主要混杂因素的多变量Cox分析中,胆碱酯酶水平与复合终点显著相关。Cox比例风险分析显示:无论临床模型、生物标志物还是两者的复合模型,CHE水平与复合终点、全因病死率和心血管病死率显著相关( P均<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胆碱酯酶水平组患者发生复合终点的风险高于中等和高胆碱酯酶水平患者(78.1% vs. 66.7% vs. 46.7%,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CHE预测复合终点的曲线下面积为0.736(95% CI,0.664~0.888)。全球荟萃分析组慢性心力衰竭(MAGGIC)风险评分添加胆碱酯酶后,复合终点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从0.704增加至0.762, P=0.038)。 结论:胆碱酯酶可作为预测ADHF患者不良结局的简单有效的预后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衰弱老年人运动及营养干预研究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衰弱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综合征,可导致老年人失能、跌倒、入院、死亡等不良健康结局风险增加,是导致老年人功能下降和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但具有潜在可逆性。尽早识别并给予积极干预有助于改善或延缓衰弱的发展。目前非药物干预被认为是衰弱老年人最重要的干预手段,运动及营养是其中重要的方面。本文就运动及营养干预对老年人衰弱改善情况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改善或延缓老年人衰弱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失水性脱水(water-loss dehydration)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它增加了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增加住院率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诊断脱水的方法如依据体征或通过检测尿液、尿素氮/肌酐、生物电阻抗以及唾液等均不适合用于老年人脱水的判断。关于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尚无金标准,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推荐采用直接测量血浆/血清渗透压或渗透压公式[渗透压(mmol/L)=1.86×(血钠值+血钾值)+1.15×血糖值+尿素值+14]来诊断失水性脱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