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关联规则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发生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发生特征,探索各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为制定脱水预防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数据挖掘的原理和方法,采集神经重症监护病房351例缺血性脑卒中并发脱水患者的11 559项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对脱水发生特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得到279条强关联规则,结合专业知识分析,获取具有临床实际意义的强关联规则9条,脑卒中脱水患者具有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留置胃管、意识障碍的特征表现,关联因素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分级为重度、年龄≥65岁、有糖尿病及高血压史、发热、使用呼吸机、利尿剂等.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脱水的发生有一定的特征表现,护理人员可根据强关联规则早期识别易导致脱水的高危人群及因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生物阻抗向量分析对冠状动脉造影术患者水化的指导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生物阻抗向量分析(BIVA)对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患者水化的指导价值,为临床提供实用的、可操作性强的客观指标,减少对比剂相关急性肾损伤(CI-AKI)的发生.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8-10月该院心血管内科首次行CAG的72例住院冠心病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采集血生化、血氨基端前脑钠肽(NT-ProBNP),使用BIVA获得患者术前身体水分情况;收集实验室数据和对比剂用量信息.使用SPSS27.0软件分析患者术前身体水分情况与术后肌酐水平、肾小球滤过率(eGFR)、CI-AKI发生的相关性.通过公式计算本研究身体总水分推荐范围(90%概率).结果 CAG患者术前测定的身体总水分与术后第1天的eGFR呈弱正相关(相关系数0.19,P=0.02);身体总水分与术后第1天肌酐水平呈弱负相关(相关系数-0.23,P<0.01),与术后第3天肌酐水平呈弱负相关(相关系数-0.24,P=0.04),与术后CI-AKI发生呈中度负相关(相关系数-0.35,P<0.01);体水分占比与术后第3天eGFR呈轻度正相关(相关系数0.22,P=0.01).以CAG患者不发生CI-AKI为目标,本研究身体总水分推荐范围(90%概率)为不低于33.25 L.结论 BIVA对CAG患者水化具有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围手术期水化治疗联合应用呋塞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后对比剂肾病的影响及其安全性评价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水化治疗联合应用呋塞米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后对比剂肾病(CIN)的影响及其安全性.方法 收集2023年1-12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行PCI术的55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78例,观察组围手术期给予水化+呋塞米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水化治疗.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分析术前、术后肾功能指标及CIN发生率;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CIN影响因素;比较2组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男性比例低于对照组,高血压病史比例、对比剂用量、服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术后血肌酐、胱抑素C及血尿酸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CIN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9.4%(54/278)比27.3%(7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对比剂用量是PCI术后CIN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1.016,95%置信区间:1.009~1.024,P=0.019),呋塞米是PCI术后CIN的保护因素(比值比=0.359,95%置信区间:0.143~0.904,P=0.030).2组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 围手术期水化联合应用呋塞米可降低PCI术后CIN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观察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对面部皮肤年轻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2018年11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门诊纳入66名女性健康志愿者,年龄35~50(42.89±4.44)岁,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3名。试验组口服素颜新季胶原蛋白肽;对照组口服肽多健胶原蛋白粉,两组均为每天5 g,共12周。于口服前,服用后1、2、4、12周用VISIA皮肤检测仪采集图像及CK多功能皮肤测试仪采集数据,同时记录志愿者整体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61名志愿者完成本研究。口服胶原蛋白12周后,两组较口服前角质层含水量均有增加(65.41±10.60比59.82±9.26),经皮失水量、皱纹、纹理、毛孔、红色区、紫质均有减少(19.19±4.24比21.50±5.10; 7.38±3.67比8.98±6.67; 5.55±3.07比6.60±4.84; 16.94±9.30比17.95±8.85; 21.92±4.60比22.11±5.34; 10.31±7.03比11.62±8.58),口服前后7项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角质层含水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317, P=0.024),余6项指标组间差异虽无统计学意义,但试验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斑点、紫外线色斑、棕色斑3项指标,两组口服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口服12周后试验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分别为86.67%、6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5.074, P=0.0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口服小分子胶原蛋白肽效果优于胶原蛋白粉,可改善皮肤纹理,保湿,志愿者满意度高,是面部年轻化的手段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超声荧光微泡在脑血管成像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采用染料掺杂工程化技术制备超声荧光微泡,探讨其在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负载吲哚菁绿(ICG)染料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比较ICG-MBs和商用SonoVue超声微泡的超声造影性能。采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评估小鼠尾静脉注射ICG-MBs后脑血管成像性能,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分散均匀、粒径约为1 μm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证实该微泡具有普通超声微泡和荧光成像的双重性能。超声造影结果显示,与同等浓度SonoVue微泡比较,ICG-MBs依然保留微泡的超声造影功能,且二者超声信号强度相近。在小鼠头皮和颅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ICG-MBs实现了快速(200 ms)、高空间分辨率(165.1 μm)的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且小鼠各主要器官组织均无明显炎症或损伤。结论:超声荧光微泡ICG-MBs具有荧光和超声显影的双重功能,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小鼠脑血管成像,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与治疗
编辑人员丨1天前
失水性脱水(water-loss dehydration)在老年人群中很常见,它增加了老年人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降低其生活质量,并增加住院率与死亡率。目前常用的诊断脱水的方法如依据体征或通过检测尿液、尿素氮/肌酐、生物电阻抗以及唾液等均不适合用于老年人脱水的判断。关于老年人失水性脱水的诊断尚无金标准,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学会(ESPEN)推荐采用直接测量血浆/血清渗透压或渗透压公式[渗透压(mmol/L)=1.86×(血钠值+血钾值)+1.15×血糖值+尿素值+14]来诊断失水性脱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慢性肾脏病患者尿钠和容量超负荷的相关性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KD)非透析患者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2019年12月至2021年1月于江苏省人民医院肾内科住院治疗并接受生物电阻抗检查的CKD 1~4期患者,依据是否发生容量超负荷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的差异;使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探索水分过多/细胞外液(OH/ECW)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4 h尿钠与容量超负荷之间的关系。容量超负荷定义为OH/ECW≥7%。结果:共纳入385例CKD 1~4期患者,年龄(46±15)岁,男216例(56.1%),发生容量超负荷的患者共150例(39.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OH/ECW与24 h尿钠( r=0.147, P=0.004)、24 h尿蛋白( r=0.555, P<0.001)、收缩压( r=0.241, P<0.001)呈正相关,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 r=-0.111, P=0.030)、血清白蛋白( r=-0.659, P<0.001)呈负相关。经校正年龄、收缩压、糖尿病、24 h尿蛋白、血清白蛋白、血钠、血氯、尿钙、尿磷和利尿剂使用与否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水平24 h尿钠的CKD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的风险更高( OR=1.005,95% CI:1.000~1.011, P=0.048)。 结论:高水平24 h尿钠与CKD非透析患者发生容量超负荷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老年患者临床营养和水化实践指南》解读
编辑人员丨1天前
营养不良和脱水在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而肥胖又是一个日益严重的问题,这均对老年患者的营养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ESPEN)于2022年3月5日在线发表《欧洲临床营养与代谢协会老年患者临床营养和水化实践指南》。该指南从临床实用性出发,为老年患者临床营养和水化治疗提供82条推荐意见,内容包括4个方面:基本问题和总体原则、营养不良和(或)营养风险防治、特殊疾病防治以及肥胖防治,并添加流程图,更加便于临床医师、营养师及护士等在临床实践中使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急性草酸二甲酯中毒致急性肾损伤四例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草酸二甲酯(DMO)中毒致急性肾损伤的临床表现及非透析治疗的方法、疗效及预后。方法:于2020年7月,对4例急性DMO中毒患者的职业资料、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方法及病情转归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事故后现场调查可见工作场所内有大量白色DMO晶体。4例患者同时、短期内接触DMO后急性起病,出现不同程度的乏力、腹胀、腰腹部绞痛及夜尿增多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显示急性肾损伤,起病时患者血肌酐119~835 μmol/L。早期予以休息、保护肾功能、水化碱化尿液等治疗,同时均给予百令胶囊治疗。4例患者症状缓解,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临床预后良好。结论:急性DMO中毒导致急性肾损伤主要以低比重尿、无菌性白细胞尿等肾小管间质病变为主,早期积极治疗,临床短期预后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儿童副流感病毒性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AKI的治疗探讨:附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副流感病毒性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急性肾损伤(AKI)病例的诊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14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例儿童副流感病毒性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和AKI病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及诊疗经过,为此类病例的救治提供经验和方法。结果:患儿男性,11岁,以"咽痛、发热、双下肢疼痛2 d"入院,临床表现有咽痛、发热、双下肢疼痛、乏力、排酱油尿;查体四肢肌肉触痛,以双下肢为著;实验室检查提示血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HBDH)及血、尿肌红蛋白(Mb)均明显升高,血副流感病毒(1、2、3型)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阳性;X线胸片提示右下肺支气管肺炎。诊断为肺炎合并横纹肌溶解综合征。初始给予抗感染、补液水化、碱化尿液及利尿等治疗,患儿病情加重,合并继发性癫痫、AKI、急性心力衰竭,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持续血液滤过、抗感染、抗病毒等综合救治,患儿病情逐渐恢复,症状及体征消失,最后痊愈出院。结论:儿童副流感病毒性肺炎可引发横纹肌溶解,如果出现肌痛进行性加重、行走困难,应高度警惕横纹肌溶解的发生;而当排酱油尿、血CK和血、尿Mb明显升高时,即可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综合征。一旦诊断成立,应及时进行补液水化、碱化尿液及利尿等治疗以增加肌红蛋白管型排出;抗病毒治疗可减轻横纹肌损害溶解;如需血液净化,可选择血液滤过和(或)血浆置换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