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关节炎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慢性退行性疾病,是导致慢性疼痛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表明OA与许多因素存在因果关联,如细胞因子、代谢性疾病、营养物质、肠道菌群和生活行为等。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脂水平和骨矿物质密度等,保护因素包括使用保钾利尿剂和醛固酮拮抗剂、叶酸和精氨酸等。这些因素主要通过参与机体的炎症反应和物质代谢过程或通过改变负重关节的生物力学从而影响OA的进展。此外,OA的慢性疼痛症状、炎性因子的表达以及非甾体类抗炎药的使用可能会增加其他疾病的患病风险,如2型糖尿病、重度抑郁症和帕金森病。孟德尔随机化是一种探索疾病与危险因素之间因果关联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遗传变异的随机分配模拟随机对照试验,使用与危险因素相关的工具变量与疾病进行分析,从而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联。本综述纳入OA的孟德尔随机化相关研究,分析OA与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疾病、细胞因子、代谢组学、营养物质、肠道菌群、生活行为以及端粒长度和线粒体异质性之间的因果关联,对OA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迟发性运动障碍(T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2年2月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Sch)引起TD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和C组,每组各30例。A组采用伪刺激的rTMS治疗,B组和C组分别采用1 Hz和10 Hz的rTMS治疗,共治疗4周。比较三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3、5、7、11、19、29周时的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2、5、11、19、29周时的神经心理状态可重复测试量表(RBANS)和中文版阳性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5、17周时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治疗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29周,三组AIMS评分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其中B组AIMS评分在各时间点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均 P<0.05);治疗后2~29周,B组各时间点的RBANS评分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A组和C组(均 P<0.05);治疗后5、17周,B组BDNF、SOD水平均显著高于A组和C组(均 P<0.05);三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低频rTMS治疗Sch引起的TD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和精神症状,调节神经功能相关因子和氧自由基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 IL-1β、TNF-α 及 BDNF 在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水平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血清炎症因子、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并分析其与BD临床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BD患者,根据BD病情分为BD发作组(47例)和BD缓解组(53例),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0例单相抑郁情感障碍患者作为单相组、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4组患者的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BDNF水平.比较4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BDNF水平及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以及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LT-R)评分,采用Pearson分析法分析血清IL-1β、TNF-α及BDNF水平与BD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BD发作组、BD缓解组和单相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和病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及病程均高于单相组,且BD发作组患者的发病频率及病程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血清IL-1β和TNF-α水平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DNF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DNF水平低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BDNF水平低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AMD和BRMS评分均显著升高(P<0.05),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BRMS评分高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BRMS评分高于BD缓解组(P<0.05),且BD发作组和单相组患者HAMD评分高于BD缓解组,BD发作组患者HAMD评分高于BD缓解组(P<0.05);与健康组相比,单相组、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VLT-R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BD发作组和BD缓解组患者HVLT-R评分低于单相组,BD发作组患者HVLT-R评分低于BD缓解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BD患者血清IL-1β、TNF-α水平与发病频率、HAMD、BRMS呈正相关关系,与HVLT-R呈负相关关系(P<0.05);BD患者BDNF水平与HVLT-R呈正相关关系,与病程、发病频率、HAMD、BRMS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 血清IL-1β、TNF-α及BDNF在BD患者中的水平变化与疾病的临床严重程度相关,可将其作为BD病理生理过程中潜在的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肺移植治疗儿童囊性纤维化1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对1例接受双肺移植手术的囊性纤维化儿童的临床及基因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囊性纤维化肺移植的相关问题。患儿,女,6岁余第1次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呼吸内科,后诊断为囊性纤维化。多年来患儿反复因肺部感染加重住院治疗,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营养不良进行性加重,于2019年10月(17岁1个月)行双肺移植手术,目前术后2年,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未发生移植相关并发症。提示肺移植为囊性纤维化晚期肺疾病患儿有效的治疗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加味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疗效和胃功能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加味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疗效和胃功能学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2021年6月至2022年12月于温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门诊符合罗马Ⅳ诊断标准的FD患者56例,采用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4周,采用上消化道症状严重程度指数评分评估临床疗效,采用标准液体营养餐胃负荷试验和标准固体餐胃排空试验评估胃功能,比较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的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近端胃最大饱感阈值、近端胃初始饱感阈值和5 h固体胃排空率。观察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随访4周内不良反应事件(如恶心、腹泻、头晕、皮疹等)的发生情况。统计学方法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配对 t检验。 结果:FD患者治疗后痊愈14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1%(48/56)。治疗结束时消化不良症状总积分低于治疗前[3.00分(1.00分,4.00分)比13.00分(8.00分,18.0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7.96, P<0.001);治疗结束时近端胃最大饱感阈值和5 h固体胃排空率均高于治疗前[(897.45±98.82) mL比(588.46±60.26) mL、(87.59±12.74)%比(36.59±15.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9.98、18.70,均 P<0.001);治疗前后的近端胃初始饱感阈值比较[(131.84±52.91) mL比(130.0±47.61) 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期间和治疗后随访4周均未发现与研究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 结论:加味半夏泻心汤可提高FD患者近端胃容受性和胃排空功能,改善消化不良症候群,临床疗效好且安全性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评估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编制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评估量表。方法:以不悦症状理论为指导,通过文献研究法、专家函询法、小样本预调查形成量表初稿。于2023年3—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江苏省肿瘤医院就诊的127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量表的项目分析与信效度检验。结果:最终形成的量表包括5个维度共17个条目。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83~1.00,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7,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5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1.622%。量表总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08,各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62、0.642、0.625、0.510、0.644,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824。结论: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量表编制过程科学,信效度良好,可用于评估结直肠癌患者营养相关症状体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儿童Rapunzel综合征诊治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儿童Rapunzel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丽水市中心医院收治的5例Rapunzel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治疗过程和转归资料。以检索词"Rapunzel/长发公主、毛发结石"检索万方、维普、中国知网数据库,以"Rapunzel syndrome、trichobezoar"检索PubMed、Embase数据库相关文献,剔除文献综述、重复报道病例、成人病例及无法获得详细资料的病例后,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和总结。结果:本院5例均为女性,4例长发,1例短发且有秃发。5例均以呕吐、腹痛、腹部包块等胃肠道梗阻症状就诊。5例均于术前经胃镜和(或)CT等检查证实存在消化道异物,结合有食毛或拔毛史,经手术确诊为Rapunzel综合征。1例伴电解质紊乱、多发小肠穿孔;1例伴营养不良、体重下降;1例并发肠缺血坏死,2例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5例均通过小切口剖腹手术取出毛发团块,平均手术时间2 h,平均住院时间10 d,均恢复良好顺利出院。出院后于本院精神卫生科随诊,随访时间3个月至3年,平均随访时间1.7年,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共收集Rapunzel综合征相关文献28篇(52例),男女比例为3∶49,平均年龄11.73岁,有拔毛史35例(35/52,67.3%);均行手术治疗,以开腹手术为主(39/52,75%),以胃肠切开取异物术为主要术式;51例预后良好,1例术前合并胃穿孔患儿术后因重度营养不良、持续消化道出血死亡。结论:儿童Rapunzel综合征往往引起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表现,可导致肠梗阻、隐匿性肠穿孔等并发症。CT和胃镜可早期诊断,手术是该病的主要治疗手段,长期精神科随诊及心理治疗可预防复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型对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男性迟发性运动障碍疗效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EGb)是否可以通过提高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活性来改善迟发性运动障碍(tardive dyskinesia,TD)症状,进而探讨BDNF基因型Val66Met对TD疗效的影响。方法:共纳入78例男性精神分裂症伴TD的住院患者,完成EGb(治疗剂量240 mg/d)治疗12周者为77例。在基线期和治疗12周后测量异常不自主活动量表(abnormal involuntary movement scale,AIMS)、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ositive and negative syndrome scale,PANSS)、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血清BDNF水平。另外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所有患者BDNF Val66Met多态性。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TD患者AIMS总分[(7.0±2.9)分,(4.9±2.2)分]、PANSS总分[(55.8±14.0)分,(51.1±9.7)分],P量表分[(9.6±3.3)分,(8.6±2.2)分],N量表分[(23.2±8.3)分,(21.4±6.3)分],G量表分[(23.0±4.9)分,(21.1±2.7)分]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治疗后TD患者BDNF水平[(10.8±2.9)μg/L]高于治疗前[(9.6±3.3)μg/L] ( P<0.01),且BDNF增高与AIMS降低显著正相关( r=0.28, P=0.014);但BDNF增高与PANSS总分和三个分量表的改善均无显著性相关(均 P>0.05)。治疗后,Val/Val型患者的AIMS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Val/Met或Met/Met基因型患者(均 P<0.05)。进一步分析表明,只有携带Val/Met杂合子的患者BDNF水平治疗后才显著性增加( P<0.05)。 结论:EGb可能通过神经保护和调节作用来改善TD症状,BDNF基因型参与调控EGb治疗TD的疗效,可能与其调节BDNF血清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中国慢性呼吸道疾病呼吸康复管理指南(2021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我国慢性呼吸道疾病(chronic respiratory diseases,CRD)患病率、致残率、致死率高,疾病负担重。呼吸康复是CRD长期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基于全面患者评估、为患者量身定制的综合干预措施,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非药物治疗手段之一。该指南适用于常见的CRD和其他的一些呼吸相关疾病导致的慢性呼吸道症状或者类似综合征,需排除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不稳定心绞痛等。采用量表分析、影像学检查、肺功能检查等方式进行呼吸康复评定是呼吸康复的重要环节。呼吸康复技术包括不依赖设备的运动训练、手法排痰和体位引流、主动循环呼吸技术、自主引流,依赖设备的呼气正压/振荡呼气正压治疗、高频胸壁振荡。同时,可通过应用呼吸支持技术如氧疗、高流量氧疗、无创通气,以及辅助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措施,保证上述康复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为呼吸康复重要组成部分,推荐采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或主观整体评价量表进行CRD患者的营养筛查与评估,推荐以增强骨骼肌力量,从而改善呼吸肌力为目标。此外,通过对CR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自我管理教育和日常生活指导,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合并症,消除不良情绪与行为。目前,远程医疗和移动医疗技术的普及为呼吸康复的施展提供了可行性保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肿瘤恶病质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恶病质是肿瘤患者常见的临床并发症,表现为持续性体重下降、肌肉萎缩、乏力、贫血、营养不良等症状。建立肿瘤恶病质动物模型是探究其发病机制和寻找潜在治疗方法的重要策略之一。该类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恶病质发病机制的了解,以及肿瘤细胞与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用于评估恶病质治疗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本文综述了肿瘤恶病质小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肿瘤恶病质模型的构建和应用进行了讨论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