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性化护理管理在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管理在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眼底出血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该院收治的眼底出血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实施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个性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以及对比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TT、APTT、PT时间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凝血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治疗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社会、躯体、角色、物质生活状态等指标的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DS、SAS等情绪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有显著降低表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对进行葛根素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的眼底出血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在确保临床治疗效果的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降低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护理效果满意,值得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玄府开阖研究葛根、石菖蒲对三七总皂苷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血脑屏障损伤的增效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风药(葛根、石菖蒲)与三七总皂苷配伍后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阐明“风药增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4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三七总皂苷组、葛根组、石菖蒲组、葛根+三七总皂苷组、石菖蒲+三七总皂苷组,每组2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改良Longa线栓法建立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7 d后,采用Zea-longa评分法进行神经功能评分,TTC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伊文思蓝(EB)染色检测缺血侧脑组织血脑屏障(BBB)通透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BBB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脑组织密封蛋白(Claudin 5)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闭锁小带蛋白1(ZO-1)、主要促进因子超家族成员2a(Mfsd2a)、闭合蛋白(Occludin)和P糖蛋白(P-gp)、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乳腺癌抗性蛋白(BCRP)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降低( P<0.05),脑梗死率降低( P<0.05),脑组织EB含量下降( P<0.05),脑组织Claudin 5、ZO-1、Mfsd2a、Occludin蛋白表达升高( P<0.05),P-gp、BCRP、MCT1蛋白表达降低( P<0.05),且葛根+三七总皂苷组、石菖蒲+三七总皂苷组Claudin 5、ZO-1、Mfsd2a、Occludin蛋白表达高于各单独用药组( P<0.05),MCT1蛋白表达低于各单独给药组( P<0.05);葛根+三七总皂苷组ZO-1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单独给药组( P<0.05);石菖蒲+三七总皂苷组P-gp蛋白表达低于三七总皂苷组、石菖蒲组及葛根+三七总皂苷组( P<0.05)。 结论:风药(葛根、石菖蒲)可增强三七总皂苷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BBB结构完整性、维持中枢屏障特性,同时调节物质转运蛋白、提高药物脑内含量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活性成分的快速筛选及含量测定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质量评价指标,同时建立活性成分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网络药理学筛选补肾活血方防治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关键化合物和靶点.基于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化合物和靶点的相关性,确定补肾活血方的活性成分作为质量评价指标.建立补肾活血方活性成分的UHPLC-QqQ-MS/MS含量测定方法.采用ZORBAX SB-C18(2.1 mm×50 mm,1.8 μm)色谱柱,甲醇(A)-0.1%甲酸水溶液(B)作为流动相,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进样量:1 μL.结果 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筛选出了 5 个核心靶点及 12 个活性成分(毛蕊花糖苷,松果菊苷,异类叶升麻苷,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二氢丹参酮I,人参皂苷Re、Rd和Rb1,葛根素,大豆苷,鹰嘴豆牙素A),其亲和力良好(结合能≤-5.0 kcal·mol-1).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各成分在线性范围内相关性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在 97.57%~101.48%.8 批样品中 12个成分含量分别为 0.027 9%~0.050 6%、0.006 4%~0.022 0%、0.017 1%~0.041 5%、0.009 2%~0.015 4%、0.012 6%~0.020 5%、0.004 4%~0.007 6%、0.334%~0.643%、0.238%~0.530%、0.353%~0.693%、3.411%~6.048%、1.023%~1.352%和 0.000 8%~0.001 8%.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UHPLC-QqQ-MS/MS技术,建立了快速筛选并测定补肾活血方中 12 个活性成分的方法,为全面评价其质量及有效性提供了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作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肠道菌群和肠黏膜屏障探讨玉液汤对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一测多评法对玉液汤冻干粉中的有效成分葛根素、芒果苷和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进行检测,以控制玉液汤冻干粉的质量.将45只Wistar大鼠按照体质量随机分为正常组(NC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组(M组)和玉液汤组(YYD组;5.03 g·kg-1).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佐以附子,青皮,枳壳灌胃8周构建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大鼠.期间YYD组大鼠同时干预玉液汤提取物.期间分别检测一次各组大鼠每周体质量和血糖水平,并记录大鼠的体征变化、摄食量和饮水量、游泳时间以及尿量.8周后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分析大鼠血清中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清肌酐(SCr)、尿氮素(BUN)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观察肾脏和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尿液的尿蛋白浓度和血清中IgG、IgM、cAMP和cGMP的含量;16S rRNA对大鼠粪便菌群进行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对部分菌群进行验证;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和IL-6蛋白水平及结肠组织肠道屏障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玉液汤水提物冻干粉得率为27.36%,其中玉液汤中有效成分葛根素的含量为0.3496 mg·g-1、芒果苷的含量为0.1851 mg·g-1、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为0.0429 mg·g-1.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倦怠、乏力等证候表征,提高大鼠游泳时间,降低饮水量和进食量等症状;增加粪便中拟杆菌门和降低厚壁菌门的丰度;改善模型大鼠血脂四项、血糖、肾功指标、免疫指标IgG、IgM以及机体能量平衡因子cAMP、cGMP水平;HE染色表明玉液汤能显著改善模型大鼠肾脏及结肠黏膜屏障损伤;抑制肾脏及结肠炎症因子TNF-α、IL-6的表达,显著提高结肠动力蛋白CHRM3、5-HT3A以及黏膜屏障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水平.结论 玉液汤可能通过纠正模型大鼠肠道菌群失调,延缓肠黏膜损伤,改善肾脏和结肠炎症,发挥防治气阴两虚证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代谢组学结合组方配伍理论探讨芪葛汤配伍的降脂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通过药效学和肝脏代谢组学相结合,探讨芪葛汤配伍前后对降脂作用的影响,为探索中药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新的研究策略.方法 根据药效组策略,将三组给药组设置为芪葛汤组、黄芪-葛根药对(君臣药效)组和广陈皮(佐药效)组.采用血脂 4 项、血清生化指标及肝脏形态病理学评价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和芪葛汤的干预作用;运用肝脏代谢组学技术分析芪葛汤配伍前后对代谢产物的影响,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评估各组之间在差异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的角度上的差异.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芪葛汤组的血脂 4 项指标回调能力均高于药对组和广陈皮组,其中,芪葛汤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降低(P<0.05).肝脏代谢组学共鉴定出 86 个潜在生物标记物,芪葛汤组、黄芪-葛根药对组和广陈皮组回调代谢物分别有 23、13 和 7 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 29 个出现显著回调作用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进行代谢路径分析,结果显示与甘油磷脂代谢、亚油酸代谢、α-亚麻酸代谢、鞘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通路有关.其中,芪葛汤主要调节甘油磷脂和亚油酸代谢,并且独特作用于鞘脂代谢.结论 芪葛汤配伍后具有更多的降脂靶点,降脂的作用优于药对组及广陈皮组,为深入揭示中医组方配伍的科学内涵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研究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葛根素对脂多糖致抑郁模型小鼠行为学及肠道菌群代谢物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小鼠抑郁样行为及其对肠道菌群衍生的短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方法 将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脂多糖模型组、氟西汀(10 mg·kg-1)组、葛根素低剂量(50 mg·kg-1)组、葛根素中剂量(100 mg·kg-1)组、葛根素高剂量(200 mg·kg-1)组,灌胃给药7 d.在第7天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脂多糖1 mg·kg-1 建立小鼠炎性抑郁样模型;24 h后以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和旷场实验评价其焦虑、抑郁样行为;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检测结肠组织的病理变化;代谢组学检测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等短链脂肪酸的含量.结果 葛根素中、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小鼠的蔗糖偏嗜度(P<0.01),增加小鼠在旷场实验中的活动距离和站立次数(P<0.01或P<0.05),并显著缩短小鼠在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中的不动时间(P<0.01);结肠苏木精和伊红染色结果显示,脂多糖模型小鼠结肠组织损伤,出现明显炎症,经中、高剂量葛根素干预后,能够显著改善小鼠结肠黏膜层损坏,减少炎症.代谢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模型组粪便总短链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葛根素高剂量组可显著上调粪便总短链脂肪酸、乙酸、丙酸和丁酸的含量.结论 葛根素可改善炎症诱发的小鼠抑郁样症状,提示葛根素的抗抑郁机制可能与调控肠道菌群中短链脂肪酸的含量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药食同源类方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用药规律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药食同源类方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VIP)数据库检索中医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3.0筛选有效处方中药食同源类中药的频次、剂量、性味、归经和关联规则,通过中外文献检索药食同源类中药现代药理研究,分析药物有效成分、作用机制及靶点.结果 根据筛选标准发现涉及42首方剂,涉及药食同源类中药24味,使用频次≥5次的高频药物包括茯苓、山楂、葛根、枳椇子、黄芪等10味,高频药物的常用剂量符合2015年版《中国药典》的规定.对24种药食同源类中药进行性味归经统计,性味多见温性和甘味,药物归经出现频次最高的为脾经、胃经和肺经,药物功效分类最常见的是补益药,其次是利水渗湿药和清热药,高频药物关联规则中以葛根和茯苓关联频率最高.通过中外文献检索24味药食同源类中药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理研究,发现多种有效成分.大多数药物富含黄酮类、生物碱、萜类、有机酸和其他类化合物并通过抗氧化、抗炎症、促凋亡、促进自噬、调节肠道菌群和改善脂质代谢等功效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结论 临床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处方中所涉及的药食同源类中药以温性、甘味为主,多归脾、胃、肺经,发挥健脾利湿的功效.药食同源类中药存在多种化合物在酒精性脂肪肝中发挥保护作用,对开发有效的中药制剂和保健品提供新的方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国家中药复方专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国家专利数据库中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中药复方配伍规律,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筛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9月1日期间公布公告网站中治疗DR的中药复方专利,将药物组成录入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软件的数据挖掘板块对药物的应用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学软件对中药复方中的高频药物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中药复方76首,涉及中药175味,使用频次排名依次为黄芪、丹参、枸杞子、生地黄、三七、山药、葛根、菊花等.涉及药物药性以微寒、寒为主,药味以甘味、苦味为主,归经以肝经、肾经为主.关联规则分析所得药对主要有4类,分别为益气活血类、滋补肝肾类、活血化瘀类和益气养阴类.聚类分析得到治疗DR的类方有"枸杞子、菟丝子、菊花、车前子、川芎、密蒙花、女贞子""当归、牡丹皮""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白术"等.结论 中药复方治疗DR强调标本兼治,注重肝脾肾同调,气血水并治,以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佐以利水渗湿、凉血止血治法,常用当归补血汤、增液汤、二至丸、驻景丸、杞菊地黄丸、四物五子丸、五苓散、生蒲黄汤等方剂加减,可为DR的临床治疗及新药研发提供一定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免疫调节探讨葛根汤颗粒治疗小鼠病毒性肺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药效评价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ICR小鼠,13~15 g,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磷酸奥司他韦阳性药对照组及葛根汤颗粒高、中、低剂量组(6.6、3.3、1.7 g-1·kg-1·d-1),每组10只,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感染建立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同时给予相关药物治疗.观察各组小鼠肺指数及肺指数抑制率,RT-PCR法检测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采用IAV(FM1株)病毒液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 葛根汤颗粒中剂量组肺指数及肺组织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50.73%;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中、低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1);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肺组织炎性因子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4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小鼠死亡率显著降低、平均存活天数显著延长,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P<0.01).结论 葛根汤颗粒可通过调节模型小鼠免疫炎性因子水平达到改善病毒性肺炎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肺组织病毒载量,从而减轻模型小鼠的肺部炎性损伤;对模型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葛根芩连汤治疗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可降低血糖水平、改善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等.实验研究也表明,葛根芩连汤可通过改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调节肠道菌群、抑制炎症因子表达等控制血糖水平,缓解T2DM病情.目前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之处:葛根芩连汤在治疗T2DM的应用中,缺乏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及大量的临床样本,其具体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此外,葛根芩连汤原方中"两"的剂量历来没有统一的规范,以往的临床应用与研究中,各医家对其具体剂量的使用均有不同,主要从临床经验入手来确定其具体用量,缺乏严谨性,不便于临床规范应用.今后,应结合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讨葛根芩连汤治疗T2DM的具体机制,并建立统一规范的疗效判定标准和剂量使用标准,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T2DM的优势,为提高疗效及扩大临床应用补充有利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