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对薄性子宫内膜形态学的影响.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西药组(A组)、中药+温针灸组(B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C组).观察三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容积及内膜下血流,随访妊娠率.结果 与A组比较,C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B组与A组比较A型内膜及内膜下血流Ⅱ+Ⅲ型所占的比例高于A组(P<0.05),但内膜厚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膜容积比较C组优于B组,B组优于A组,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临床的妊娠率分别为10%、33.3%、36.7%,B、C两组妊娠率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在改善子宫内膜厚度上与戊酸雌二醇有相似的效果,能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有利于胚胎着床,从而提高了妊娠成功率,研究还发现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其疗效优于戊酸雌二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合并不孕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弥漫性子宫平滑肌瘤病(DUL)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方式及妊娠结局.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就诊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14例DUL合并不孕患者的治疗过程.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治疗方法、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是否发生宫腔粘连以及妊娠结局.结果 14例合并DUL的不孕患者中,8例患者只实施宫腔镜手术,其中1例发生Ⅰ度宫腔粘连,5例获得临床妊娠,4例活产分娩;5例患者实施经腹手术,其中1例发生Ⅱ度宫腔粘连,1例发生Ⅴ度宫腔粘连,2例获得临床妊娠,1例活产分娩;1例先后行经腹手术及宫腔镜手术的患者因子宫内膜薄尚未妊娠8例患者手术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9例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结论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DUL患者,手术联合GnRH-a治疗后尽快行IVF ET助孕可作为一个治疗选择;宫腔镜手术对子宫肌层损伤较小,可能对减少宫腔粘连形成及改善生育力有一定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应用于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西药组(Ⅰ组)、中药+温针灸组(Ⅱ组)、中药+温针灸+西药组(Ⅲ组),每组各40例.Ⅰ组采用戊酸雌二醇片治疗,Ⅱ组采用葛根黑苏汤+温针灸治疗,Ⅲ组在Ⅱ组的基础上加戊酸雌二醇片.观察3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类型、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ulsation index,PI)及子宫内膜螺旋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黄体期血清雌二醇、孕酮水平.[结果]Ⅱ、Ⅲ组患者排卵日子宫内膜螺旋动脉RI、PI显著低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Ⅲ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厚于Ⅰ组和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Ⅱ组与Ⅰ组子宫内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子宫内膜A型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Ⅲ组患者黄体期血清雌二醇水平明显高于Ⅰ组和Ⅱ组(P<0.05),Ⅱ组与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组患者孕酮水平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Ⅲ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0%、27.5%、32.5%,Ⅱ、Ⅲ组的妊娠率明显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Ⅱ、Ⅲ两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葛根黑苏汤联合温针灸治疗子宫内膜薄性不孕症,能使子宫内膜增厚,A型子宫内膜比例升高,增加子宫内膜血供,提高黄体期孕酮及雌激素水平,从而提高妊娠率.在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方面与戊酸雌二醇片效果相似,而在改善子宫内膜血流状态及提高妊娠率方面优于戊酸雌二醇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
编辑人员丨2023/8/6
笔者于2014年2月至2017年11月采用“督脉半灸法”治疗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8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38例皆为来自济南市妇幼保健院或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门诊患者.根据《妇产科学》[1]拟定诊断标准如下:①年龄为45 ~56岁的已婚女性.②临床表现为不规则子宫出血,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③妇科及超声盆腔检查均无子宫及附件器质性病变;出血期或经前期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无分泌期改变.中医证候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崩漏的肾阳虚型诊断标准:经血量多,或淋漓不净,色淡质稀;精神不振,面色晦暗,肢冷畏寒,腰膝酸软,小便清长;舌质淡、苔薄润,脉沉细无力,尺部尤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NG-I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1US)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促排卵效果及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影响,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阳谷县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倍美力片和安宫黄体酮,观察组患者进行宫内LNG-IUS放置.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并比较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月经量和子宫内膜厚度,比较治疗12个月后患者的排卵情况及卵泡监测情况,比较12个月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3、6、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月经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的月经量更低,两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显著变薄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度更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对照组患者72.5%有排卵和观察组90.0%有排卵,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第4~6天卵泡直径≥5 mm的比例分别为57.5%、77.5%,对照组和观察组月经后11~13 d卵泡直径≥18 mm的比例分别为65.0%、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NG-IUS能显著降低功血患者的经血量、抑制子宫内膜过度增生、促进排卵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金凤丸联合芬吗通可改善薄性子宫内膜不孕患者妊娠结局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金凤丸联合芬吗通在薄性子宫内膜不孕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选取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子宫内膜<7 mm经氯米芬促排卵后不孕的肾阳虚型薄性子宫内膜患者104例,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口服氯米芬和芬吗通治疗,n=52),研究组(提前1个周期口服金凤丸行预处理,再予氯米芬和芬吗通联合金凤丸治疗,n=52),两组均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以及治疗后妊娠组和非妊娠组在h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及临床妊娠率.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在治疗后[(9.93±0.15) mm,(8.05±0.42) mm]明显大于治疗前[(5.97±0.16) mm,(5.99±0.14) mm,P<0.01],且研究组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类型、血流情况在治疗后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P=0.04;P<0.01,P=0.04),治疗后研究组的子宫内膜血流改善情况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治疗后妊娠组的子宫内膜厚度[(9.45±0.78) mm]、类型、血流等方面均较非妊娠组[(8.59±1.00) mm]有明显改善(P<0.0l,P=0.04,P=0.04).治疗后研究组的妊娠成功率(57.69%)优于对照组(40.62%)(P=0.02).结论 金凤丸联合芬吗通对氯米芬促排卵过程中因子宫内膜薄而不孕的肾阳虚型患者,可以有效地改善其子宫内膜厚度、类型、血流,提高临床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谢萍论治崩漏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谢萍教授认为崩漏的病机总属脾肾不足,冲任失固,多生热夹瘀,其中尤以瘀阻之轻重程度难辨.谢老师认为,子宫内膜退化脱落的部位、深度及范围不同步,导致修复困难,是出血时间延长的关键所在,子宫内膜厚度是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发展变化的外在表现.谢老师根据正常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结合临床实践,将出血期子宫内膜厚度分为厚型(单层>8 mm)、常规型(单层=5~8 mm)、薄型(单层<5 mm),辅以其他常用检测手段,辨证论治,灵活运用塞流之法.谢老师认为应顺应胞宫生理藏泻,在补肾健脾固冲的基础上,灵活运用逐瘀止崩、化瘀止崩、收涩止崩三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超声在子宫内膜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女性子宫内膜结核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诊断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结核的患者47例.所有患者均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总结分析子宫内膜形态特征、内部回声及血流等情况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和表现,并对子宫内膜结核患者盆腹腔内的其他超声表现及术中所见进行分析.结果 经阴道超声检查47例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单层内膜厚度平均为(0.31±0.15)cm.根据超声影像特点,子宫内膜表现为不同特征,其中15例(31.9%)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匀,12例(25.5%)主要表现为宫腔内结节样病灶,8例(17.0%)主要表现为宫腔内的强回声灶,12例(25.5%)主要表现为单纯的子宫内膜薄.子宫内膜结核患者盆腹腔内的其他超声表现有:43例(91.5%)伴有输卵管炎性表现,11例(23.4%)伴有输卵管系膜囊肿,9例(19.1%)伴有盆腔包裹性积液;术中所见有:45例(95.7%)伴有盆腹腔组织粘连,23例(48.9%)伴有盆腹腔粟粒样结节.结论 子宫内膜结核超声表现多样,但缺乏特异性的征象,需结合患者病史及进一步的临床检查,才能明确诊断,合并输卵管异常的超声征象对提高其诊断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干细胞治疗宫腔粘连及薄型子宫内膜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育龄女性子宫内膜经历随激素水平波动的增殖、分泌、脱落的周期性变化,或蜕膜化以接受胚胎种植等一系列变化.因先天性、人工或疾病等原因,子宫内膜受损,导致宫腔粘连(intrauterine adhesion,IUA)及子宫内膜薄,进而使患者遭受不孕不育的困扰.目前,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手段有限,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干细胞治疗给这类患者带来了希望.近年许多临床研究表明,自体干细胞治疗可使部分子宫内膜因素致不孕不育患者宫腔粘连情况缓解,子宫内膜增厚,自然受孕成功.本文总结了目前在子宫内膜损伤修复相关的干细胞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虽然干细胞疗法前期研究成果良好,但后续临床范围的推广仍需考虑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且,治疗选用的干细胞种类及来源性(自体或异体),也是需要探讨的科学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2016年8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0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60例.联合组给予米非司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系统(LNG-IUS)治疗,对照组给予LNG-IUS治疗,疗程1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血清NO、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2α(PGF2α),外周血血红蛋白(Hb),阴道出血时间.记录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均薄于治疗前,且联合组薄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联合组外周血Hb水平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外周血Hb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12周,两组血清NO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PGE2、PGF2α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两组阴道出血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联合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LNG-IUS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效果优于LNG-IUS,且对血清NO、PGF2α具有更好的调节作用,更有效地降低子宫内膜厚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