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藤梨根调控Wnt/β-连环蛋白信号促进乳腺癌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藤梨根调控乳腺癌细胞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别采用藤梨根和磷酸盐缓冲液(PBS)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分为藤梨根(实验组)组和PBS组(对照组)。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性;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两组Wnt-1、β-连环蛋白(β-catenin)、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相关X蛋白(bax)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细胞凋亡情况。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 结果:藤梨根组 A450值(0.532±0.017)小于PBS组 A450值(0.978±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271, P<0.05)。藤梨根升高bax蛋白水平,降低bcl-2蛋白水平,bcl-2表达量(0.486±0.063)低于对照组(0.785±0.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445, P<0.05),bax表达量(1.235±0.251)高于对照组(0.426±0.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72, P<0.01);藤梨根对乳腺癌MCF-7细胞凋亡具有促进作用,细胞凋亡率适中(占细胞总数的47.86%),高于对照组(8.52%)。藤梨根组Wnt表达量(0.870±0.123)与PBS组(0.561±0.095, t=0.624, P<0.05),β-catenin表达量(1.020±0.348)与PBS组(0.782±0.1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0.732, P<0.05)。 结论:藤梨根抑制MCF-7细胞生长,促进凋亡,可能与降低Wnt/β-catenin信号的功能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花宝金调气燥湿法治疗大肠癌术后用药经验
编辑人员丨3周前
目的 对花宝金教授治疗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方法 纳入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花宝金教授门诊的199例大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共计464份诊治处方,建立数据库,使用SPSS Modeler 18.0、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对花宝金教授调理大肠癌术后方药的药味频数、用药频次、性味归经、功效、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等进行分析.结果 464份处方每剂处方药味数14~39味,平均26味;464份处方中共用药235种,累计用药频次12 109.其中,用药次数最多的为白术;药性使用频次最多的为"平",药味使用频次最多的为"甘",药物归经集中在脾经、胃经和肝经.药物类别频数最多的为补虚药.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及核心药物聚类得到茯苓-白术、藤梨根-蛇莓、木香-砂仁等药对,18个聚类方.结论 花宝金教授基于大肠癌术后本虚(气)、标实(湿、热)的基本病机,以"调气燥湿"为法指导用药,尤重调理气机升降.根据不同兼证辨证施治,用药精当平和,为大肠癌术后患者的防治提供宝贵经验和指导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3周前
-
基于量效关系分析陈友芝"二参一仙汤"治癌方证规律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利用量效关系探讨陈友芝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癌症方证用药及其方药衍化规律,为临证辨治癌症提供借鉴.方法:筛选陈友芝治癌医案中含"二参一仙汤"的中药复方,应用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Aprior算法及多尺度backbone网络算法,对所选治癌医案中的主治疾病、证型、治法、用药剂量、药物分类、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高频药物组合、核心组方及药物聚类.结果:选取含"二参一仙汤"的治癌方剂172首,并总结出以本虚标实、癌毒内蕴,扶正祛邪、攻补兼施为主的22种证型治法.运用"二参一仙汤"辨治肿瘤从15~60 g分为9个剂量等次,而30 g剂量使用频次最多,主治胃癌12.21%(21/172)、肺癌9.88%(17/172)、卵巢癌4.65%(8/172)等10种癌症,医案中使用频次前8位的药物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等.使用频次≥18次的药物在四气五味及归经上分别以寒、温、平,甘、苦、辛;胃、脾、肝为主.其功效可分为9类,使用频次最高者为清热药.药物关联分析组合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等43.60%(75/172).复杂网络分析筛选出以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薏苡仁、茯苓、绞股蓝、苦参、瓜蒌、白芍、藤梨根、象贝为核心组方;衍化出7首"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功效主治各有侧重.结论:对"二参一仙汤"治癌主证、治法及药物进行量效分析表明,陈友芝临证时常灵活运用半枝莲、薏苡仁、白花蛇舌草、茯苓、白芍及象贝等药,配合衍化方"一参一仙汤""二参一仙汤"和"三参一仙汤"治疗胃癌、肺癌、卵巢癌等癌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4/3/16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中药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以及中医药整合药理学研究平台(TCMIP)获取藤梨根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物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和OMIM数据库获取结直肠癌的疾病靶点,再通过R语言及VennDiagram作图数据包映射筛选得出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即为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利用Cytoscape 3.7.1 软件、String 数据库分别构建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的"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图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图.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对潜在治疗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并将富集结果可视化.结果 筛选到藤梨根药物主要活性成分 6 个,药物作用靶点 154 个,结直肠癌相关疾病靶点10 622 个,两者取交集得到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治疗靶点145 个;藤梨根的6 种活性成分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ent-表儿茶素(ent-Epicatechin)、(+)-儿茶素[(+)-catechin]、槲皮素(quercetin)、谷甾醇(sitos-terol)及β-谷甾醇(beta-sitosterol)均为治疗结直肠癌的关键核心成分,关键靶点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 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JUN、胱天蛋白酶 3(CASP3)、IL-1β、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ESR1 等;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共得到生物过程(BP)条目 141 个,主要涉及DNA结合转录因子活性、转录因子活性、细胞因子活性、血红素结合抗氧化活性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角度初步探讨并验证了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整体调节作用特点,预测了藤梨根治疗结直肠癌的潜在作用机制,为其活性成分研究与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
藤梨根乙醇提取物诱导小细胞肺癌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目的:研究藤梨根乙醇提取物(TLG)对H1688、H446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究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TLG处理H446、H1688细胞:使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状况;Western blot检测Erk1/2、Foxo3a、PU-MA、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量.结果:经TLG处理后,与不加药组相比,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以剂量依赖性形式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Western Blot显示Erk1/2蛋白表达量随着TLG浓度的增加而降低;Foxo3a、PUMA、Cleaved PARP蛋白表达量随着TLG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TLG可促进小细胞肺癌细胞H1688、H446的凋亡,其机制可能是通过Erk1/2-Foxo3a-PUMA轴发挥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乌索酸防治肿瘤作用及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乌索酸(ursolic acid)又名乌苏酸、熊果酸,广泛分布于藤梨根、白花蛇舌草、石见穿、夏枯草、女贞子等中药;研究证明乌索酸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具有抗癌、保护脏器(肺、肾、肝和脑)、抗炎、抗菌、抗病毒(HIV和HCV)、抗原虫(antiprotozoal)、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并表现出低毒性[1-3].UA防治肿瘤的作用及机制已成为研究热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不同藤梨根样品中多糖含量的比较研究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不同年限藤梨根及其不同部位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水提醇沉法及冷冻干燥法制备粗多糖样品,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各样品中多糖的含量.结果 多糖样品的线性范围为2.5~20μg/ml,平均回收率为102.2%.诸暨样品多糖的平均含量最高,浦江样品的最低;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4年秋的多糖含量,磐安2009的多糖含量低于磐安2009秋的多糖含量;诸暨1年的多糖含量低于诸暨2年的多糖含量,而浦江4年的多糖含量低于浦江3年,并且低于浦江2年的多糖含量;浦江3年韧皮部的多糖含量低于其木质部的多糖含量.结论 产地、年限、采收期对藤梨根中多糖的含量有影响,且其不同部位的多糖含量也不相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藤梨根制剂对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和SDF-1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观察藤梨根制剂对胃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 cell-derived factor-1,SDF-1)表达的影响,探讨藤梨根制剂的抗胃癌机制.方法:分别采用0g·L-1、15 g·L-1、20 g·L-1、25 g·L-1、30g·L-1藤梨根制剂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分别处理12 h、24 h、48 h、72 h,采用噻唑蓝比色法(methylthiazolyldiphenyl-tetrazolium bromide,MTT)实验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采用Transwell实验及细胞划痕实验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迁移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及蛋白印迹法检测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SDF-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MTT检测结果可见,15g·L-1、20 g· L-1、25 g· L-1、30 g· 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且呈现一定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可见,15 g·L-1、20 g· L-1、25 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降低胃癌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且呈现一定剂量、时间依赖性(P<0.05);15 g·L-1、20g·L-1、25 g· 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P<0.05);15 g·L-1、20 g· L-1、25g·L-1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MMP-2、MMP-9、SDF-1 mRNA及蛋白水平表达,且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结论:藤梨根制剂可明显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胃癌细胞MMP-2、MMP-9、SDF-1表达.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藤梨根制剂辅助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虚证62例回顾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评价中药复方藤梨根制剂辅助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虚证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患者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宁波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62例晚期结肠癌脾虚证患者,所有患者接受复方藤梨根制剂口服每日1剂,同时联合XELOX或FOLFIRI方案化疗,以42天为1个疗程,治疗至出现病情进展.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进行中医症状评分,包括食少纳呆、体倦乏力、腹胀、大便异常;观察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并进行其影响因素分析;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近期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生活质量疗效. 结果 治疗1个疗程后各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近期临床疗效客观有效率为58.1%,临床受益率为82.3%;中医证候疗效:显效34例,有效15例,无效13例;生活质量疗效:显著改善10例,改善25例,稳定14例,下降13例.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8周,单因素分析显示,无进展生存期与既往有根治性手术、癌转移数目、内脏转移、转移脏器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癌转移数目每增多一个进展风险高5.733倍,有内脏转移比无内脏转移进展风险高10.100倍,转移的脏器每多一个进展风险增加1.680倍.结论 复方藤梨根制剂辅助化疗治疗晚期结肠癌脾虚证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有效率高达58.1%,癌转移数目少、无内脏转移、转移脏器较少的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更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药藤梨根煎剂治疗晚期大肠癌62例临床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中药藤梨根煎剂联合mFOLFOX6方案进行治疗(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2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mFOLFOX6方案化疗;观察组在mFOLFOX6方案的基础上同时给予藤梨根煎剂.治疗结束后评价2组近期疗效;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IgA及IgM),肿瘤标记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 (CA125)、糖类抗原724 (CA724)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期间,观察2组患者恶心呕吐、血小板降低、白细胞降低、发热、皮疹及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4.8% (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IgA及IgM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CEA、CA125、CA724及VEGF含量则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毒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藤梨根煎剂联合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疗效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降低毒副反应,值得进行深入研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