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橙脐菇属(蜡伞科,蘑菇目)在中国的发现及一新种描述
编辑人员丨2024/4/6
橙脐菇属 Haasiella是蜡伞科 Hygrophoraceae下一罕见的属,此前该属仅含 2 个欧洲种,分别为H.venustissima和H.splendidissima.本文对8份采自中国甘肃省连城自然保护区的标本进行了系统发育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证实这些标本属于橙脐菇属,代表了 1 个新物种,命名为中华橙脐菇 H.sinensis.该种形态与欧洲种相似,子实体小型,菌盖呈浅橙色,成熟后中央凹陷呈脐状,担孢子经甲酚蓝染色后呈红色;与后者的主要区别是菌丝具锁状联合,同一子实体具有 1 个、2 个和 4 个小梗的担子,子实体生于林中腐殖土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6
-
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编辑人员丨2023/8/6
2016年、2017年5月—11月,在吉林市朱雀山国家森林公园调查大型真菌资源并采集标本.经鉴定,共有22科43属58种.物种数量排在前3位的科分别是多孔菌科(13种)、白蘑科(10种)、侧耳科(4种)和红菇科(4种),其次为韧革菌科、鬼笔科、鬼伞科、蜡伞科、马鞍菌科、铆钉菇科、木耳科、鸟巢菌科、牛肝菌科、球盖菇科、盘菌科、球壳菌科、珊瑚菌科、银耳科、皱孔菌科、裂褶菌科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国蜡伞科云片衣属和地衣小荷叶属担子地衣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报道了中国蜡伞科担子地衣2个属4个种,其中包含1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云南云片衣Dictyonema yunnanum,新记录种即为亚洲新记录种,灰盖地衣小荷叶Lichenomphalia velutina.云南云片衣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地衣体呈蓝绿色纤维状,纤维尖端白色至银白色,直立.本文对所研究的物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并给出了每种的外形特征图,提供了中国蜡伞科担子地衣已知物种检索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变豆菜属15种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及其分类学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3/8/6
采用扫描电镜对来自北美和东亚的变豆菜属植物(美国7个种,中国8个种)的果实表面微形态进行观察,结合前人对伞形科其他类群果实微形态特征的研究及近年来分子系统学证据,对变豆菜属的种间分类进行研究.结果 显示,变豆菜属植物果实的形态大小、皮刺弯曲程度和果柄蜡质纹饰丰富多样.研究表明变豆菜属是一个自然类群,果实表面钩刺结构有利于该属植物的传播及扩散,果实微形态特征具有分类学价值,可作为种间分类的依据.根据变豆菜属果实表面微形态特征,编制了该属植物分种检索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9种日本当归属植物的果实形态特征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当归属是伞形科的代表性大属,日本列岛是其重要的分布地和多样性中心之一.该研究对产自日本的9种当归属植物(特有种8种)的果实形态结构和表面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比较,以明确它们的分类学特征,探讨潜在的种间关系,为进一步的分类修订和系统发育研究提供资料和依据.结果 表明:(1)体式显微镜观察发现,产自日本的9种当归属植物的果实形状主要为倒卵形和长圆形,表面光滑或少毛,呈不同程度的背腹压扁,背棱大多呈线状突起或狭翅状,侧棱则呈或宽或窄的翅状,油管一般为每个棱槽1条、合生面2~4条.(2)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大多数材料的果实具有疏密不等的平行线形初级蜡质纹饰,次级纹饰呈现鳞状、束状、索状、丘状或不明显,个别可见珊瑚状或网格状基底,一般具有颗粒状附属物.(3)通过分析比较上述形态特征和鉴别要点,编制了分种检索表,并结合中国当归属系统发育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对日本特有当归属植物的系统位置及其与东亚大陆物种的亲缘关系进行了讨论.研究认为,日本特有当归属植物的果实形态特征较丰富,能为种间分类和亲缘关系研究提供有力支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海拔对乌拉山油松根围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为了解海拔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根围土壤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的影响及探究真菌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响应,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对内蒙古乌拉山国家森林公园油松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4个海拔的土壤样本测序得到油松根围真菌有效序列共256 991条,划分为1 026个OTU,分属于13门、37纲、84目、145科、192属.在门水平上,油松根围优势真菌主要分布于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在属水平上,主要归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 (14.4%)、被孢霉属Mortierella(7.6%)、双担菌属Geminibasidium(5.3%)、丝盖伞属Inocybe (1.8%)、枝孢霉属Cladosporium(1.6%)、棉革菌属Tomentella(1.6%)、异多棒菌属Xenopolyscytalum(1.4%)、镰刀菌属Fusarium(1.3%)、蜡蚧菌属Lecanicillium(1.3%)、土赤壳属Ilyonectria(1.1%)、热子囊菌属Thermoascus(1.0%)、蜡壳耳属Sebacina(1.0%)和一些未定名属.对油松根围土壤真菌的α多样性指数分析以及NMDS聚类结果的分析表明,海拔1 700m和1 800m的油松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相似,而与1 500m的真菌群落结构差异显著,在海拔相对较高的1 700m-1 800m的真菌多样性及丰度显著高于海拔较低的1 500m处.对油松根围优势真菌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冗余(RDA)分析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真菌的群落结构受土壤理化性质(硝态氮NN、含水量WC、速效钾AK、铵态氮AN、pH值、有效磷AP、含碳量CC和总氮TN)的显著影响,其中NN和WC对油松根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最为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人工与天然云杉林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及菌群网络关系特征
编辑人员丨2023/8/5
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和菌群关系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及稳定性的关键.本文以粗枝云杉人工林和天然林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了云杉根际和非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组成、多样性及菌群网络关系.结果 表明:从群落组成上看,人工林中相对丰度最高的科是丝盖伞科,而天然林中是蜡壳耳科,两处林型下占比最高的属均为丝盖伞属.群落的β多样性在两处林型的根际、非根际下存在显著差异.环境变量与真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和α多样性相关关系不显著,而草本覆盖度、土壤含水率、总有机碳和植被丰富度是群落β多样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网络分析显示,天然林土壤真菌菌群之间以负相关关系为主,表明天然林土壤中菌群之间主要存在竞争作用.比较两处林型下的根际、非根际土壤真菌菌群关系发现,非根际区域菌群之间负相关性均较高,表明非根际土壤中菌群的种间竞争作用可能要强于根际土壤.结合差异丰度分析,两处林型下根际和非根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的物种中仅有蜡壳耳科为真菌网络中共有的关键菌群,表明人工林和天然林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中差异种群的变化可能对其群落稳定性影响较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大青山白桦根围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及其驱动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3/8/5
菌根真菌是土壤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功能群之一,菌根真菌的存在会显著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生态系统功能.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是天然次生林生态系统演替过程中的先锋树种,是典型的外生菌根真菌树种.为进一步探明白桦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呼和浩特市大青山井儿梁、哈达门森林公园和小井沟3个地点白桦根围土壤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结果 表明:白桦外生菌根真菌隶属于2门、3纲、7目、17科、25属.在门水平上,外生菌根真菌主要隶属于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占所有外生菌根真菌的98.79%;其余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真菌,仅占1.21%.在属水平上,红菇属(Russula)、丝膜菌属(Cortinarius)、锁瑚菌属(Clavulina)、辐片包属(Hysterangium)、滑锈伞属(Hebeloma)、蜡伞属(Hygrophorus)、鹅膏属(Amanita)和块菌属(Tuber)为白桦优势外生菌根真菌.3个地点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多样性和丰富度均有显著差异,小井沟最高,其次为哈达门森林公园,井儿梁最低.3个地点白桦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的PCA聚类结果表明,哈达门和小井沟的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相似,而与井儿梁的群落组成差异较大.采用RDA分析了3个地点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生态学成因,所有土壤因子解释了外生菌根真菌群落组成差异的98.3%,其中有效磷(AP)、总氮(TN)、有机质(OM)和速效钾(AK)是造成3个地点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差异的主要驱动因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秦岭辛家山林区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以秦岭辛家山林区落叶松为研究对象,观察鉴定与其共生的外生菌根真菌.[方法]通过野外调查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结果]鉴定出31种外生菌根真菌,分属2门4目11科11属,分别有毛革菌属(Tomentella)、丝盖伞属(Inocybe)、红菇属(Russula)、Amphinema、蜡蘑属(Laccaria)、蜡壳耳属(Sebacina)、鹅膏菌属(Amanita)、牛肝菌属(Boletus)、丝膜菌属(Cortinarius)、乳菇属(Lactarius)和硬皮马勃属(Scleroderma),丝盖伞属是优势类群.阳坡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高于阴坡.对菌根根际土与非根际土化学性质分析表明,pH值显著低于非根际,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对根际土化学性质与外生菌根侵染率相关性分析表明,落叶松外生菌根侵染率与土壤pH值呈显著正相关;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速效磷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落叶松外生菌根真菌多样性丰富,且受坡向影响.外生菌根真菌可降低根际pH,提高根际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水溶性钙和水溶性镁的含量.外生菌根侵染率受土壤pH值、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
中国菌根食用菌名录
编辑人员丨2023/8/5
菌根食用菌是一个未被合理利用的非木质林产品类群.通过文献和数据调研,本名录共收录532个中国菌根食用菌分类单元,它们隶属于28科62属,包括子囊菌门的39个分类单元以及担子菌门的493个分类单元.其中红菇科和牛肝菌科种类最丰富,红菇属、乳菇属、枝瑚菌属、蜡伞属、乳牛肝菌属、口蘑属、块菌属、牛肝菌属、鹅膏菌属和丝膜菌属是我国菌根食用菌的代表属.本研究揭示了我国菌根食用菌的多样性,并对我国菌根食用菌持续发展给予了初步建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