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ior血型基因检测技术的建立与1例部分DVI.3型且Jr(a-)稀有血型的鉴定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Junior血型基因分型技术,用于Jr(a-)稀有血型的鉴定和筛查。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深圳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的O型RhD+健康受试者( n=1 568)和1个疑难交叉配血家系( n=3),共1 571例,为研究对象。用血清学检测技术进行先证者血型鉴定、意外抗体鉴定以及抗体效价测定。用聚合酶链反应-序列特异性引物(PCR-SSP)技术进行先证者 RHD基因分型。建立 ABCG2基因编码区测序和PCR-SSP基因分型技术,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基因型检测,并在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 n=1 568)中开展Jra抗原阴性的稀有血型献血者筛查。 结果:先证者ABO血型为B型,RhD血型为部分D( RHD*DVI.3/RHD*01N.01),Junior血型Jra抗原为阴性,血浆存在抗-D合并抗-Jra。 ABCG2基因测序发现先证者等位基因型为 ABGG2*01N.01/ABGG2*01N.01[c.376C>T(p.Gln126X)纯合变异],为亚洲人群中最常见的Jr(a-)血型等位基因。在深圳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中进行筛查,无Jr(a-)稀有血型献血者检出。通过杂合子的统计分析,发现 ABCG2*01N.01(c.376T)的等位基因型频率约为0.45%,这一分子背景的Jr(a-)稀有血型在深圳地区的出现频率约为0.2‰。 结论:本研究发现国内首例部分DVI.3型且Jr(a-)稀有血型,并成功建立Junior血型 ABCG2基因编码区测序以及PCR-SSP基因分型技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BOi肾移植术后74天并发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功能丧失一例并文献复习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结合文献总结ABO血型不相容(ABO-incompatible,ABOi)肾移植在稳定期发生抗体介导排斥反应并导致移植肾切除的受者诊疗经验。方法:2019年11月于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行ABOi肾移植术1例,O型受者接受B型母亲右肾捐献,回顾性分析该病例的临床资料。术前采用血浆置换、利妥昔单抗及免疫抑制剂预处理;术后给予抗排异、抗凝及预防感染等治疗。结果:手术顺利,术后1周血肌酐降至76 μmol/L;术后15 d血红蛋白降至52 g/L,人类细小病毒B19阳性,骨髓穿刺诊断为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予大剂量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并调整他克莫司为环孢素A抗排斥反应治疗。术后发生3次泌尿系感染及人类细小病毒B19感染,术后55 d麦考酚钠肠溶片更换为咪唑利宾片。受者术后74 d出现高热及突然无尿、移植肾区胀痛及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血型抗体效价IgM、IgG、IgM+IgG最高分别为1∶512,1∶512,1∶4 096,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双重血浆置换、IVIG及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等抗排斥反应治疗,效果不佳,移植肾血流逐渐消失,血肌酐进行性升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移植肾血流终止,于术后78 d行移植肾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结果为抗体介导急性排斥反应。结论:ABOi肾移植术后在稳定期也可以出现导致移植肾丢失的严重排斥反应。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九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总结9例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ABOi-KT)的临床经验,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4月至2019年12月完成9例ABOi-KT,其中A供B型3例,B供O型3例,B供A型1例,AB供B型2例。受者血型抗体预处理方案均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联合单膜血浆置换(PE)和(或)双重滤过血浆置换(DFPP)、利妥昔单抗方案。观察预处理不良反应。监测预处理前后和肾移植前后受者血型抗体效价及其他相关指标;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2例受者在血浆置换过程中出现口角麻木及不自主抖动,1例使用利妥昔单抗后出现输注反应,经处理后均好转。9例受者移植当天血型抗体IgM、IgG及总效价均≤1∶4,术后2周内无血型抗体效价反弹(均≤1∶8)。前3例受者术后出现肾周血肿,后6例受者更换肝素给药方式后未再出现。9例受者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均恢复良好,血肌酐及估算肾小球率过滤恢复良好,4例血肌酐缓慢升高后行肾穿刺活检,其中1例结合临床及病理诊断急性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末次随访,移植肾存活率为100 %。结论:ABOi-KT是安全、可行的,可部分缓解供肾短缺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行预处理的ABO血型不相容亲属活体肾移植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血型不相容(ABOi)肾移植受者,探讨采用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仅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的ABOi肾移植16例,以同期接受ABO血型相容(ABOc)肾移植32例作为对照,观察和比较两组受者情况。结果:16例ABOi肾移植中,AB供A型4例,AB供B型3例,A供B型1例,B供A型4例,A供O型2例,B供O型2例。初始和移植当天受者ABO血型抗体效价(IgM和IgG)均≤1∶8。中位随访时间495 d(90~1696 d),ABOi组发生超急性排斥反应致移植肾切除1例,ABOi组和ABOc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3.75 %(15/16)和100 %(32/32),无受者死亡;两组受者术后6个月后血肌酐分别为(114.30± 28.13)和(106.08±23.80)μmol/L( P=0.38),eGFR分别为(64.93±19.60)和(82.34±22.58)ml/min/1.73 m 2( P=0.13);两组术后发生感染3例和5例,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3例和5例,两组感染和排斥反应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于初始血型抗体效价≤1∶8的ABOi受者仅采用口服免疫抑制剂进行预处理是安全、可行的,这将极大简化此类受者术前的预处理方案,并减少术后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COVID-19康复者ABO血型分布及其与恢复期血浆抗SARS-CoV-2抗体效价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的ABO血型分布做出统计,并进一步分析具有不同恢复期血浆抗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2)抗体效价的康复者的ABO血型分布。方法:抽取150份年龄18~60岁的COVID-19康复者血浆作为实验组,患者达到出院标准后14 d采集血浆。另抽取武汉市180例健康人的血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年龄、性别与康复者ABO血型分布的关联性。同时分析康复者血浆中抗体的效价及其于ABO血型的关联。结果:和健康对照组相比,COVID-19康复者中B型血患者数量较多(36% vs 25.0%, χ 2=4.714, P<0.05)。性别与COVID-19康复者ABO血型分布无关联性,而年龄与COVID-19康复者ABO血型分布有关联,在40岁以下组中,B型血COVID-19康复者数量较健康对照组增多(38.5% vs 25.0%, χ 2=5.264, P<0.05)。5.3%康复者血浆中抗SARS-CoV-2抗体效价≤1∶80。和健康对照组相比,在高血浆抗SARS-CoV-2抗体效价组中,B型血COVID-19康复者数量较多(35.2% vs 25.0%, χ 2=3.979, P<0.05)。 结论:COVID-19康复者中,40岁以下、B型血患者数量较多;部分血浆抗SARS-CoV-2抗体效价较低的康复者不具备捐赠血浆的条件;而B型血康复者可能更适宜作为COVID-19恢复期血浆捐献对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程序性移植肾穿刺活检的ABO血型不相容活体亲属肾移植中期疗效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依据程序性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对ABO血型不相容活体亲属肾移植(ABOi-KT)的中期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回顾性收集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5年7月至2021年11月实施的23对ABOi-KT的供受体临床资料,对受体进行脱敏治疗后行ABOi-KT,分析受体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程序性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结合血型抗体水平、肾功能恢复情况,对ABOi-KT的中期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3例受体中,男19例,女性4例;年龄19~47(29.6±6.7)岁,均在接受脱敏治疗后顺利实施ABOi-KT。随访时间(44.6±22.4)个月,其中随访时间超过1年者22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病理证实排斥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15.0%(3/20)、11.1%(1/9)、7.7%(1/13)、25.0%(3/12)和12.5%(1/8)。对于排斥反应的受体,结合临床症状及各项指标行针对性抗排斥治疗,临界性T细胞介导的排斥反应(TCMR)经抗排斥治疗后均可转为轻度小管炎。术后1周管周毛细血管补体C4d阳性率为95.0%(19/20),术后3和12个月时补体C4d阳性率均为100%。受体术后1、3、5和7年生存率均为100%。移植肾术后1、3、5和7年存活率分别为100%、93.3%、84.0%和84.0%,除2017年进行移植的2例受体于术后30和49个月出现移植肾失功外,其余移植肾均存活。结论:程序性移植肾穿刺活检结果显示,ABOi-KT的中期疗效良好,可动态观察ABOi-KT病理改变,并对排斥反应行针对性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诺瓦克病毒P蛋白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的构建及其功能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诺如病毒原型株诺瓦克病毒(Norwalk virus,NV)P蛋白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并对其进行功能评价。方法:构建pET28a-inaQn-TB-P(GI.1)重组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建立升级版假NV。以猪胃粘膜提取物中已知NV受体组织血型抗原(human histo-blood group antigens,HBGAs)为对象,验证假病毒特异性识别、捕获HBGAs的能力;以生菜叶中类HBGAs为对象,验证升级版假NV捕获生菜叶中NV配体的特性,并对所捕获的配体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获得可高效捕获NV受体/配体的假病毒体系,该体系可特异性识别并捕获猪胃粘膜提取物中A型HBGA和生菜中类HBGAs。另外,所捕获生菜中类HBGAs可以分别被A、H和Lewis a型HBGA单克隆抗体识别,且以H型HBGA抗原位点暴露最多。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NV的P蛋白细菌细胞表面展示体系,可以识别并捕获HBGAs及其类似物,为解析NV与配体互作机制提供技术平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孕妇产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孕妇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分布及特点。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于青岛市中心血站进行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的13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其年龄为25~42岁,中位年龄为32岁。对这130例孕妇的ABO及Rh血型进行鉴定,同时对其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效价采用试管法进行测定,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与鉴定采用微柱凝胶法或者试管法。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修订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并且与所有受试者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①纳入研究130例孕妇中,A、B、O、AB型血型为44例(33.8%)、48例(36.9%)、27例(20.8%)和11例(8.5%);Rh阳性为90例(69.2%),Rh阴性为40例(30.8%)。②本研究130例孕妇的血清标本中,Rh、MNSs、P、Lewis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为71例(54.6%)、28例(21.5%)、3例(2.3%)和14例(10.8%),抗-HI为4例(3.1%)。③ 71例检出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的孕妇中,检出率最高的抗体效价为2,其检出率为26.8%(19/71)。抗体效价系512的孕妇为1例,其Rh血型为阴性,既往有RhD阳性红细胞制品输血史。结论:青岛市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阳性孕妇的不规则抗体分布,以Rh血型系统为主,其次是MNSs血型系统。对孕妇进行产前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和鉴定,有利于保证孕妇输血安全,以及降低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生风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不同免疫诱导治疗方案对活体亲属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受者术后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活体亲属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ABO-incompatible kidney transplantation,ABOi-KT)受者应用不同种类免疫诱导方案的早期(术后6个月内)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行活体亲属ABOi-KT 41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抗人T细胞猪免疫球蛋白(anti-human T lymphocyte porcine immunoglobin,pATG)行诱导治疗者13例(pATG组),采用白细胞介素-2受体拮抗剂者19例(巴利昔单抗组),采用兔抗人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rabbit anti-human thymocyte immunoglobulin,rATG)诱导者9例(rATG组)。统计并分析3组受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透析方式、透析时间、左右供肾、血型抗体处理次数、利妥昔单抗使用剂量、基础血型抗体效价(IgG和IgM)以及受者供体的性别和BMI等方面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者预处理前和移植术后6个月内的淋巴细胞计数评估受者免疫状态;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者移植术后6个月内的血清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血清尿素氮水平评估移植肾功能。比较3组受者术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术后6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acute rejection,AR)和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基线资料方面,除pATG组供者年龄[(60.23±6.10)岁]较巴利昔单抗组[(51.95±6.97)岁]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2)外,3组其余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pATG组受者术后第1、3、7、10、14天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0.17±0.07)×10 9/L、(0.27±0.14)×10 9/L、(0.85±0.40)×10 9/L、(1.05±0.56)×10 9/L、(1.10±0.56)×10 9/L,rATG组分别为(0.69±0.04)×10 9/L、(0.18±0.21)×10 9/L、(0.57±0.44)×10 9/L、(0.67±0.45)×10 9/L、(0.81±0.46)×10 9/L,均较巴利昔单抗组[(0.46±0.18)×10 9/L、(0.67±0.26)×10 9/L、(1.29±0.48)×10 9/L、(1.56±0.49)×10 9/L、(1.75±0.53)×10 9/L]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预处理前和术后21 d后3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5)。在移植术后第1周、第2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血清肌酐和血清尿素氮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rATG组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eGFR分别为(47.24±14.51)ml·min -1·(1.73 m 2) -1和(49.94±14.31)ml·min -1·(1.73 m 2) -1,较巴利昔单抗组(67.36±21.60)ml·min -1·(1.73 m 2) -1和(65.00±14.67)ml·min -1·(1.73 m 2) -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3组术后1周、2周及6个月时的eGF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3组术后1周内DGF均发生1例;术后6个月内,pATG组、巴利昔单抗组、rATG组分别发生AR 2例、2例和1例,分别发生感染4例、7例和3例。 结论:单中心有限的样本观察发现,对于使用pATG、巴利昔单抗和rATG进行免疫诱导治疗的ABOi-KT受者,移植术后早期的DG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均有DGF、AR和感染发生,但组间差异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Rh血型不合的新生儿溶血病与不规则抗体相关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非ABO血型系统发生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 )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妊娠前产妇血清不规则抗体检测,得出不规则抗体在不同血型系统出现频率,分析分娩时血清不规则抗体效价及不规则抗体具体IgG/IgM类型,以及IgG型不规则抗体的免疫球蛋白分型,得出非ABO系统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与母婴血型不合产生的不规则抗体之间的关联。方法:新生儿溶血病检测标本选择分娩时脐血,热放散结合微柱凝胶法进行溶血三项试验,确定是否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分娩前孕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试验检测,不规则抗体初筛试验检测阳性产妇,进行不规则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M类型,IgG效价水平测定。结果:35例不规则抗体阳性中发生新生儿溶血病23例,阳性率65.7%。Rh血型系统发生HDN的21例产妇不规则抗体类型以IgG型抗体为主,占80.8%(21/26);Rh血型系统不规则抗体阳性发生HDN的产妇,血清免疫球蛋白分型以IgG1亚型为主。结论:ABO血型之外常见的7种血型系统中,Rh血型系统发生HDN比例为80.8%(21/26),高于其他血型系统。分娩非ABO血型系统新生儿溶血病患儿的产妇,不规则抗体以IgG型抗体为主,免疫球蛋白分型中以IgG1亚型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