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压控制水平、长时血压变异性及血清IL-6对早期认知障碍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血压波动及生化指标对其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自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148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病4周后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量表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将患者分为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62例)和非认知障碍组(MoCA评分≥26分,86例)。收集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入院后连续7 d的平均血压,比较2组患者间临床资料、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及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检验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与MoCA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基底节区HICH患者认知障碍的诊断价值。结果:与非认知障碍组比较,认知障碍组患者的高血压病程较长、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高、白蛋白水平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非认知障碍组相比,认知障碍组患者的MSBP、MDBP、7 d收缩压标准差(7dSSD)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病程( OR=1.258,95% CI:1.134~1.396, P<0.001)、MSBP( OR=1.770,95% CI:1.267~2.473, P=0.001)、7dSSD( OR=1.139,95% CI:1.038~1.249, P=0.006)、IL-6( OR=1.156,95% CI:1.076~1.241, P<0.001)是基底节区HICH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高血压病程、MSBP、7dSSD、IL-6与MoCA量表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 rs=-0.271, P=0.001; rs=-0.493, P<0.001; rs=-0.264, P=0.001; rs=-0.412, 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联合应用MSBP、7dSSD、IL-6、高血压病程诊断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发生认知障碍的AUC为0.932,敏感度为0.855,特异度为0.895。 结论:MSBP、7dSSD、高血压病程及血清IL-6可能为基底节区HICH患者早期认知障碍的血流动力学及血清学监测指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特征,掌握其流行态势,为进一步进行人间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 传染病监测系统》中2011 - 2020年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发病数据及疫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1 - 2020年,咸阳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病例86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年发病率自2014年开始迅速上升,2019年最高,为5.79/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900.40, P < 0.001);咸阳市人间布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奶山羊养殖县,累计报告病例571例,占66.09%;全年各月份均有病例报告,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8月份,占64.35%(556/86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40 ~ 69岁,占68.29%(590/864);男女性别比为2.40 ∶ 1.00(610 ∶ 254);职业主要是农民,占83.45%(721/864),散居儿童、学生、幼托儿童等非职业人群的比例有所上升。咸阳市人群血清学总阳性率为3.14%(283/9 009),病原学培养出现变异型菌株。布病发病时间与诊断时间的间隔中位数为8 d。 结论:陕西省咸阳市人间布病呈现总体上升的流行趋势,需要引起重视,加大防控力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1-2019年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自鲁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鲁山县畜牧局收集2011-2019年人畜布病监测数据,对布病的血清学、病原学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2011-2019年共调查高危人群15 943人,血清学检测10 834人,阳性检出率为23.11%(2 504/10 834)。其中,2013年布病血清阳性检出率快速增高,2016年后呈下降趋势;男性阳性检出率为25.87%(1 593/6 157),女性为19.48%(911/4 677);年龄主要集中在40~< 70岁,占70.45%(1 764/2 504);各职业中农民阳性检出率最高,为25.97%(2 242/8 634)。不同性别、年龄及职业间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61.163、27.855、257.412, P均< 0.01)。共分离培养急性期布病病例血样578份,检出布鲁氏菌215株,阳性检出率为37.20%。 结论:平顶山市鲁山县人间布病的高危人群主要为从事养殖业的中老年男性农民。建议强化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教育,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控制布病的发生和流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冠心病患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冠状动脉狭窄、心肌损伤及心脏结构功能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与冠心病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中重度OSA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更严重,综合血清学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进一步研究睡眠呼吸暂停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有冠状动脉造影指征并在住院期间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和睡眠呼吸监测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97例,女13例,年龄27~85岁。收集其基线资料、生化指标、超声心动图、冠状动脉造影、睡眠呼吸监测数据。采用 t检验、非参数检验比较不同程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心血管指标差异以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患者的睡眠呼吸暂停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OSA以及冠状动脉狭窄的危险因素。 结果:84.5%(93/110)的患者患有OSA。中重度OSA患者睡眠时心率变异程度更大,近端升主动脉更宽,更易有右心结构功能的异常,而心肌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OSA患病率更高且程度更严重,并且中枢型呼吸暂停事件相对更多。调整其他因素后,患高血压与冠状动脉狭窄以及中重度OSA独立相关( OR=3.88, P=0.035; OR=2.95, P=0.046)。 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高的患者更易患OSA且中枢型事件更多;合并有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的冠心病患者更易出现主动脉的增宽和右心结构异常;高血压分别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和中重度OSA的独立危险因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9 - 2021年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了解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布鲁氏菌病精准防控策略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系统中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资料和云南省各州(市)上报的布鲁氏菌病年度监测数据,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布鲁氏菌病的流行概况,三间分布(时间、地区、人群)特征及血清学、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9 - 2021年云南省累计报告布鲁氏菌病病例1 408例,年均发病率为1.00/10万;发病数从2019年的321例增加至2021年的701例,发病率从2019年的0.68/10万增加至2021年的1.50/10万。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4 - 9月(857例)。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地区依次为昆明市(483例)、曲靖市(379例)、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81例),共占总病例数的81.18%(1 143/1 408)。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20 ~ < 70岁,占89.70%(1 263/1 408);男性958例、女性450例,男女性别比为2.13 ∶ 1.00;职业以农民为主,占84.02%(1 183/1 408)。2019 - 2021年云南省共监测布鲁氏菌病重点人群血清26 280份,血清学检测阳性572份,阳性率为2.18%(572/26 280)。共从全省医院病例血液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169株,其中羊种3型155株、羊种1型14株。结论:2019 - 2021年云南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发病呈上升趋势,以夏秋季高发,发病人群主要为青中年男性农民,应加强高发季节重点人群的疾病监测与健康教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特异性抗体IgM和IgG动态变化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动态监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急性期和恢复期特异性抗体IgM和IgG水平变化特征,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172例新冠病毒感染者住院期间及出院后2周的血清IgM与IgG抗体进行分析,按恢复期抗体水平分为IgM(-)/IgG(+)和IgM(+)/IgG(+)组,比较影响抗体水平的临床特征及诊治因素。结果:发病后0~3天,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率高于抗体阳性率,而发病两周后抗体阳性率高于核酸。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IgM转阴的因素包括年龄、核酸转阴时间、是否使用新冠病毒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治疗及临床分型。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核酸转阴时间( P=0.020)和临床分型( P<0.01)为影响IgM转阴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随核酸转阴时间延长,IgM转阴延迟;与无症状和轻型患者相比,普通型、重型及危重型患者IgM转阴时间延迟,抗体水平更高。 结论:血清学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动态检测抗体水平对于免疫功能评价有积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克罗恩病患儿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失应答预测方法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英夫利昔单抗是目前治疗克罗恩病应用较广泛的生物制剂之一,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部分患者会存在失应答,可能造成患者疾病难以控制以及治疗成本的增高。如何在早期鉴别出失应答已成为治疗的关键组成部分,但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的预测标准。所以该文对近些年预测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克罗恩病失应答的相关指标,如英夫利昔单抗浓度及抗抗体监测、血清学指标、超声、磁共振成像及内窥镜检查、克罗恩病临床指标、HLA-DQA1*05基因、新开发的模型和指标及其判断标准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及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及与多导睡眠仪监测指标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内皮素1、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变化及与多导睡眠仪监测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开滦总医院及开滦总医院林西医院收治的115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110例单纯OSAHS患者和同期136名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比较3组观察对象睡眠相关指标和血清学指标的关系。结果:对照组、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 AHI)分别为(2.4±0.8)、(35.7±12.1)、(46.8±13.9)次/h,最低血氧饱和度(lowest oxygen saturation, LSaO 2)分别为(87.1±6.8)%、(77.8±6.5)%、(66.9±5.1)%,平均血氧饱和度(mean oxygen saturation,MSpO 2)分别为(92.7±6.9)%,(80.9±6.7)%,(71.4±6.3)%,睡眠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ongest apnea time,LAT)分别为(4.5±0.7)、(48.6±11.3)、(58.2±10.4) s,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637.92、329.49、322.96、1 420.03, P均<0.05)。对照组、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高血压组一氧化氮水平分别为(72.8±8.8)、(53.7±7.4)、(42.6±5.9) μmol/L,内皮素1分别为(31.1±6.5)、(45.4±6.7)、(56.6±7.8) ng/L,Hcy分别为(8.7±1.9)、(15.9±6.7)、(31.4±6.3) μmol/L、CRP分别为(1.8±0.6)、(18.6±4.3)、(25.2±6.4) mg/L,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F值分别为517.46、419.02、594.40、982.14, P均<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内皮素1,Hcy和CRP与AHI和LAT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525、0.704、0.578、0.434、0.464、0.449, P均<0.05),与LSaO 2和MSpO 2呈负相关( r值分别为-0.477、-0.458、-0.429、-0.517、-0.534、-0.617, P均<0.05)。 结论: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一氧化氮减少,内皮素1、Hcy、CRP升高,且多导睡眠仪监测指标与内皮素1,Hcy,CRP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5—2020年河南省患者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流行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河南省患者来源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血清学和分子分型,了解河南省李斯特菌病流行情况,构建患者分离株分子溯源数据库,为李斯特菌病溯源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参照国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2015年1月至2020年7月河南省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感染病例专项监测从16家哨点医院监测李斯特菌病阳性病例71例,采集阳性病例标本80份进行检测,对获得的阳性菌株71株进行分子分型,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血清分型方法(SN/T 2521-2010)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诊断血清使用说明书对获得的8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参照国家食源性疾病分子溯源网络使用手册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FGE)聚类分析。结果:共监测到71例李斯特菌病阳性病例,其中38例为围产期病例,33例为非围产期病例。80份李斯特菌病阳性病例标本58.75%(47/80)来自围产期病例,20.00%(16/80)来自非围产期有基础病病例;来自于非围产期年龄>1个月~≤5岁、>5~≤60岁和>60岁人群分别为7.50%(6/80)、12.50%(10/80)和1.25%(1/80)。标本类型分为5类,73.75%(59/80)为血液,15.00%(12/80)为脑脊液,粪便、宫腔拭子、痰液各占3.75%(3/80)。对获得的80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分属3个血清型,1/2b型、1/2a型和4b型分别占61.25%(49/80)、35.00%(28/80)和3.75%(3/80);71株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经AscⅠ酶切,获得58种带型,每种带型包括1~4株菌株,相似度为60.8%~100%。GX6A16HA0005、GX6A16HA0011、GX6A16HA0030、GX6A16HA0023、GX6A16HA0029和GX6A16HA0054为优势带型,依次包括4、4、4、3、2和2株菌;GX6A16HA0005带型包括的4株菌分离自2016、2018和2020年,其中2016年(1株)和2018年(1株)均来自濮阳市;GX6A16HA0011带型包括的4株分离自2016、2018和2020年,其中2020年2株均来自洛阳市;GX6A16HA0030带型包括的4株均分离自2018年,分别来自洛阳市、商丘市和郑州市;GX6A16HA0023带型包括的3株菌分离自2017和2018年,其中2017年中1株和2018年1株均来自洛阳市;GX6A16HA0029带型包括的2株菌均分离自2018年,分别来自开封市和濮阳市;GX6A16HA0054带型包括的2株菌均分离自2020年,分别来自平顶山市和安阳市;4株不同血清型菌株PFGE带型相同。结论:河南省李斯特菌病病例主要集中在围产期、老幼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感染类型主要是侵袭性感染;流行菌株血清型为1/2a、1/2b和4b,菌株PFGE分型结果呈现多样化,出现跨年度或者同年度不同地区、同年度同地区不同时间带型一致现象;应将多种分型技术联合应用在溯源分析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2013-2020年山西省晋中市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分析山西省晋中市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疫情动态及流行特点,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20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布病疫情数据和晋中市历年布病防控监测资料,描述性分析晋中市布病流行特征及血清学与病原学监测结果。结果:2013-2020年晋中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5 235例,年均发病率为19.60/10万,各年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 = 561.09, P < 0.001)。报告病例数最多的地区为平遥县(903例),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为榆社县(59.78/10万)。历年各月均有发病,季节发病明显,发病高峰为3-7月份,占病例总数的60.50%(3 167/5 235)。人群分布以男性、20~60岁、农民为主,分别占81.07%(4 244/5 235)、85.06%(4 453/5 235)、81.34%(4 258/5 235)。流行病学调查高危职业人群33 522人,血清学检查24 544人,血清学阳性率为4.45%(1 091/24 544);病原学培养样本263份,检出布鲁氏菌52株,检出率为19.77%,均为羊种3型。 结论:近年来晋中市布病疫情呈散发态势,发病有明显地区差异,职业人群仍为目前防控重点。建议继续开展职业人群监测,做好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有效控制布病疫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