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合并双重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回顾性分析2例合并双重罕见型地中海贫血基因型病例的检测及诊断过程,探究罕见地中海贫血的漏诊误诊原因,提高罕见地中海贫血诊断水平.方法:结合受检者家族史、血液学表型及血红蛋白电泳分析结果,采用PCR+导流杂交法检测受检者α和β-地中海贫血常见基因型,DNA测序技术对受检者标本进行罕见α和β蛋白基因测序.结果:两例受检者均为合并双重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型,该两例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组合均为首次报道,一例为αα*53_55 delTCC/αα杂合合并βIVS Ⅱ-2(-T)/βN杂合的αβ复合地中海贫血,另一例为ααIVS-Ⅱ-55(T→G) in α1/αα4,2-Q双重杂合的α-地中海贫血,其中αα*53_55 del TCC/αα基因型亦为首次报道.结论:本次报道的中国人群中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αα*53-55 del TCC/αα及两例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组合案例,丰富了中国人群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谱,为地中海贫血诊断和优生优育咨询提供更丰富的分子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桂西地区遗传性血红蛋白H病基因变异类型及其血液学特征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桂西地区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 HbH)的阳性检出率、基因变异类型及其血液学特征。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本院确诊为HbH病的124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红细胞参数分析和血红蛋白电泳,跨越断裂点PCR和PCR结合反向点杂交技术检测中国人常见的6种α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和17种β地贫基因型,同时与其他地区HbH病基因分布情况比较。结果:HbH病的阳性检出率为5.66%,1246例HbH病患者中检出614例(49.28%)缺失型HbH病,包括-α 3.7/-- SEA(35.32%)、-α 4.2/-- SEA(13.72%)和-α 3.7/-- THAI(0.24%);632例非缺失型HbH病(50.72%),以α CSα/-- SEA(44.86%)为主,其次为α WSα/-- SEA(4.33%)、α QSα/-- SEA(1.45%)和α CSα/-- THAI(0.08%)。检出HbH病复合β地贫54例(4.33%)。HbH病患者大部分表现为轻中度贫血,极少部分为重度贫血,其中HbH-CS患者贫血程度最重,HbH-WS最轻。单纯HbH病患者的Hb水平均低于HbH复合β地贫患者。与其他地区人群HbH病的发病率及基因型比较存在差异。 结论:桂西地区HbH病的阳性检出率高,基因类型以非缺失型为主,其中α CSα/-- SEA最多见,大部分为中度贫血,非缺失型HbH病患者比缺失型HbH病患者贫血严重,当HbH病患者合并β地贫时,其贫血程度有所减轻。与其他地区人群比较存在不同程度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导致HbH病在不同地区人群间临床表现和发病率存在较大差异的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地中海贫血基因特征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东南州人群的新生儿地中海贫血检出率及基因分型情况,为当地少数民族地中海贫血防控体系的构建提供相关依据。方法:依托贵州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信息网络平台,采取知情同意原则,收集2023年1-9月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出生的新生儿足跟滤纸血片,进行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筛查,分析其中确诊的苗族、侗族及汉族基因类型及分布特点。结果:22 556例新生儿中,地中海贫血可疑阳性患儿共2347例,阳性率为10.4%,共召回1157例,经过基因检测检出为地中海贫血携带者的共有940例,其中苗、侗、汉三族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中:α地中海贫血335例(35.64%),β地中海贫血140例(14.89%),α复合β地中海贫血10例(1.06%)。结论:贵州省黔东南侗族苗族自治州新生儿地中海贫血类型以α地中海贫血为主,其中又以标准型(基因型-- SEA/αα)和静止型(基因型-α 3.7/αα)最为常见,β地中海贫血以基因型β 41-42/β N和β 17/β N为常见。本研究为阐明贵州省少数民族区域特有地中海贫血基因类型奠定了一定基础,对指导当地地中海贫血遗传咨询,降低中、重型地贫患儿的出生具有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中国广东人群δ地中海贫血基因谱和血液学表型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中国广东人群δ珠蛋白(HBD)基因变异谱及δ地中海贫血血液学表型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分析研究,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参加广州市免费地中海贫血筛查的11 616对夫妇血液样本,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Hb)毛细管电泳分析,依据以上结果,共154例样本入组研究:(1)HbA 2<2.0%且无HbF条带组35例;(2)HbA 2<2.0%伴HbF条带组64例;(3)HbA 2<2.0%伴可疑HbA 2变异体组25例;(4)2.0%≤HbA 2<3.5%伴HbF条带且血常规异常[红细胞平均体积(MCV)<82 fl和/或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27 pg]组25例;(5)2.0%≤HbA 2<3.0%伴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组5例。采用Sanger 测序检测δ珠蛋白基因的单核苷酸变异。 结果:(1)共检出22种HBD基因变异,包括6种新变异,前3位基因变异分别为c.-127T>C(57.02%,65/114)、c.-80T>C(9.65%,11/114)与c.349C>T(7.89%,9/114)。(2)HbA 2<2.0%且无HbF条带组检出HBD基因变异22例(62.85%,22/35),其中7例MCV、MCH均低于正常参考值,4例合并α地中海贫血;13例未检出HBD基因变异,其中12例MCV、MCH均明显低于正常参考值。19例血常规异常样本中,HBD基因变异检出异常者(7例)HbA 2水平低于未检出者(12例)( P<0.01)。(3)HbA 2<2.0%伴HbF条带组检出HBD基因变异59例(92.18%,59/64),均为启动子区变异,59例样本HbF均<5.0%;5例HbF>5.0%样本均未检出HBD基因变异。(4)HbA 2<2.0%伴可疑HbA 2变异体组HBD基因变异检出率为100%(25/25),δ珠蛋白变异体值<1.0%。(5)2.0%≤HbA 2<3.5%伴HbF条带且血常规异常组未检出HBD基因变异。(6)2.0%≤HbA 2<3.0%伴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组5例全部检出HBD基因变异,HbA 2值为(2.62±0.17)%,HbF值(3.62±2.22)%。 结论:HBD基因变异类型多样,c.-127T>C是中国广东人群最常见类型;启动子区突变可导致HbA 2降低,HbF升高,但HbF值通常<5.0%,合并β地中海贫血可能>5.0%。本研究丰富了广东人群HBD基因突变谱。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湖南省地中海贫血不同筛查模式的成本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国内5种常见的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模式以及基因筛查模式的成本和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筛选出地贫最优筛查模式,为湖南省地贫防控项目的实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湖南省14个市及自治州的12 971对夫妻作为研究对象,以基因检测结果作为确诊依据,对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结果进行分析,采用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和成本效果等分别评价平均红细胞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界值分别为80 fl和82 fl标准下5种地贫筛查模式的筛查效能,并通过控制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价格,使用敏感性分析测算基因筛查模式可行性。5种地贫筛查模式分别为:模式一:女方进行血常规检测,若为阳性,则配偶进行血常规检测,若配偶为阳性,则夫妻双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模式二:夫妻双方进行血常规与血红蛋白电泳筛查,若一方或双方任一结果阳性,则夫妻双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模式三:夫妻双方进行血常规检测,若双方任一阳性,则双方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若双方任一阳性,则夫妻双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模式四:女方进行血常规与血红蛋白电泳筛查,若任意一项为阳性,则女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若基因检测结果阳性,则配偶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模式五:夫妻双方进行血常规检测,若双方任一阳性,则双方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若双方血红蛋白电泳检测结果均为阳性,则夫妻双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基因检测模式:女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若为阳性,则配偶进行地贫基因检测。结果:当MCV<80 fl时,5种地贫筛查模式的约登指数分别为0.551、0.639、0.898、0.555、0.356;当MCV<82 fl时,分别为0.549、0.629、0.851、0.548、0.356。采用MCV<80 fl作为血常规筛查指标时,5种筛查模式漏诊率分别为44.44%、0.00、0.00、18.52%、62.96%,成本效果分别为21 709元/对、250 939元/对、76 870元/对、138 463元/对、92 860元/对。敏感性分析显示,当基因检测价格低于55元时,基因检查模式成本效果低于模式三。结论:MCV<80 fl可考虑作为湖南省血常规筛查阳性判断标准,模式三(即夫妻双方进行血常规检测,若双方任一阳性,则双方进行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若双方任一阳性,则夫妻双方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成本效果最优。随着基因检测价格的下调,基因筛查模式有一定的优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罕见型β基因簇大片段纯合缺失病例的诊断及临床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基因诊断1例β基因簇大片段纯合缺失病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为临床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应用毛细管电泳和常规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广东惠州地区71 001份外周血样本,针对可疑β基因簇大片段缺失样本加用裂缝聚合酶链反应(Gap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Gap-PCR)技术和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分析其基因分型,用统计学R软件比较分析血液学特征。结果:检出89例β基因簇中国型 Gγ( Aγδβ) 0缺失基因分型(检出率为0.13%),其中中国型 Gγ( Aγδβ) 0缺失杂合子70例,中国型 Gγ( Aγδβ) 0杂合缺失复合α地中海贫血18例, Gγ( Aγδβ) 0缺失纯合子1例。建立13 683例正常对照组,与杂合子携带者的6组血液学参数相比较,箱线图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诊断出的1例 Gγ( Aγδβ) 0缺失纯合子临床表型为轻度贫血,血红蛋白电泳结果显示HbF值100%。 结论:惠州地区人群β基因簇大片段缺失基因型的携带率高,血液学HbF值明显升高,应重视筛查,选择性行罕见型检测,防止漏诊或误诊,指导临床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一例中间型α地中海贫血[-- SEA/α CD90-92(-AGCTTCGG)α]的基因诊断及家系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对一个罕见的非缺失型血红蛋白H病(hemoglobin H disease,Hb H)家系进行基因诊断与遗传学分析。方法:采集先证者及其父母的外周静脉血样,进行血常规、血红蛋白电泳以及α地贫基因常规检测,用二代测序检测潜在的致病变异,并通过Sanger测序进行家系验证。结果:先证者为 HbA2: c.272_279delAGCTTCGG罕见变异复合东南亚型α地贫缺失(-- SEA)患者,二者分别遗传自母亲和父亲。 结论:HbA2: c.272_279delAGCTTCGG罕见变异复合东南亚型α地贫缺失(-- SEA)是导致先证者非缺失型Hb H的原因。上述发现为该家系的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提供了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武汉及周边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病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武汉及周边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发病情况及发病特征。方法:对送往湖北省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的新生儿(出生时间为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干血斑样本进行血红蛋白毛细管电泳检测,对出现异常血红蛋白条带的新生儿做进一步的基因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采集新生儿干血斑样本51 348例,电泳分析有127例出现异常条带,78例被召回进行基因检测,召回率为61.42%。其中42例被确诊为异常血红蛋白病,按召回比例计算,异常血红蛋白病检出率为0.13%。其中α珠蛋白链结构变异11例,变异例数出现较多的是Hb Queens(3例,27.27%)和Hb I(2例,18.18%);β珠蛋白链结构变异31例,变异例数出现较多的是Hb J-Bangkok(11例,35.48%),Hb E(8例,25.81%)和Hb New York(7例,22.58%)。共发现13种异常血红蛋白,其中Hb I位于N13/N(Bart)区,Hb J-Bangkok及Hb J-Meerut位于N12区,Hb New York及Hb Shenyang位于N11区,Hb G-Coushatta、Hb G-Taipei及Hb Port Phillip位于N5/N(D/G/K)区,Hb Queens、Hb G-Honolulu及Hb Ottawa位于N4/N(S)区,Hb Montgomery及Hb E位于N3/N(E)区。结论:武汉及周边地区新生儿异常血红蛋白病发病较低,且以β珠蛋白链结构变异为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湘潭市产前人群δ珠蛋白基因突变谱及表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湘潭市产前人群δ珠蛋白(hemoglobin subunit delta,HBD)基因突变谱及血液学表型,为罕见、复杂血红蛋白病的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2月在湘潭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筛查和基因检测的产前人群为研究对象,结合毛细管电泳结果进一步进行HBD基因测序,鉴定具体基因型。结果:共纳入5 371例受试对象,检出HBD基因突变22例,突变携带率为0.41%(22/5 371)。其中,14例为δ地贫、7例为δ异常血红蛋白、1例为δ地贫合并δ异常血红蛋白;共包括7种HBD突变基因型,以-77(T>C)最为常见,其次是血红蛋白(Hb)A 2-Huadu和CD34(+GGT),分别占68.2%(15/22)、9.1%(2/22)、9.1%(2/22)。CD34(+GGT)为新发现基因型,CD7(GAG>TAG)为中国人群中首次报道。22例HBD基因突变携带者Hb含量、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正常或接近正常;毛细管电泳均表现为Hb A 2含量降低。 结论:湘潭市产前人群有HBD基因突变检出,-77(T>C)是最常见的突变基因型;突变携带者均无贫血表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郴州地区罕见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及血液学特征的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湖南省郴州地区人群地中海贫血罕见突变类型的分布及血液学特点,为地贫的遗传咨询及有效防控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集的37 370例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和血红蛋白电泳筛查,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地贫基因检测,探讨罕见地贫突变的分布及血液学特点。结果:共检出基因突变8 355例,其中罕见型突变185例,共涉及27种突变类型。罕见型α-地贫-- THAI和CD31(AGG>AAG)具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特征,而SEA-HPFH、CD14(CTG>-TG)、CD37(TGG>TAG)、-90(C>T)、Codon 15 (G>A)、IVS-Ⅰ-128 (T>G)、CD 86(GCC>GC-)及ChineseGγ+(Aγδβ)0均具有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及HbA2或HbF升高的β-地贫血液学特征。β-珠蛋白基因的-50(G>A)杂合子大多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正常或轻微下降,而HbA 2不高。 结论:郴州地区地中海贫血变异类型多样。上述结果可为制定地中海贫血的防控方案和开展优生优育提供数据支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