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患者基因诊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编辑人员丨4天前
遗传性视网膜疾病(IRD)是一组具有高度遗传和临床异质性的单基因遗传性眼病,可通过基因检测明确临床诊断。近30年现代分子遗传学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基因检测的检出率和准确性,给IRD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由于各种IRD临床表型之间的重叠,同一致病基因的变异可导致不同的临床表型,IRD患者基因诊断的复杂性仍然存在。针对这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眼科医师应重视患者临床表型的全面评估,准确选择基因检测方法,合理判定致病基因和变异,从而指导患者下一步的治疗和遗传咨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FAM83H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乳头状甲状腺癌症(PTC)约占所有甲状腺癌(TC)的80%,由于其在所有癌症类型中的发病率增长最快,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1].大多数PTC患者在手术、放疗和化疗后具有良好的预后[2].然而,由于肿瘤转移,复发率大大增加,导致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3].基因诊断和治疗已经成为预防和治疗PTC的研究热点,因此,了解PTC进展的分子机制,寻找PTC的潜在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21羟化酶缺陷导致的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实验室诊断共识
编辑人员丨4天前
21羟化酶缺陷(21-OHD)是由于编码参与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合成的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C21)的 CYP21A2基因缺陷导致的遗传病,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最常见的类型,其确诊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生化指标和分子遗传学检测的结果综合判断。由于 CYP21A2结构复杂,对其进行基因诊断需采用特殊的检测方法以排除假基因的干扰。近年来,21-OHD的类固醇激素谱生化检测技术和三代测序分子诊断技术逐渐得到推广。为进一步规范21-OHD的实验室诊断,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罕见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医学遗传医师分会、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分子遗传专委会及上海市医学会分子诊断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进行讨论,并参考国内外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共识指南,就21-OHD的实验室诊断规范制定本共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BRAF V600E基因联合2015ATA超声模式在甲状腺细针穿刺意义不明确类型结节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BRAF V600E基因联合2015ATA超声模式在细针穿刺(fine-needle aspiration,FNA)诊断为意义不明确的细胞非典型病变或滤泡性病变(atypia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 or follicular lesion of undetermined significance,AUS/FLUS)类型结节临床决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101个术前FNA诊断为AUS/FLUS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超声及BRAF V600E基因资料,依据2015ATA超声模式对结节行恶性分级评估,以手术病理为金标准,比较BRAF V600E基因、超声模式及两者联合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结果:101个AUS/FLUS结节术后病理为33个良性,68个恶性。AUS/FLUS结节BRAF V600E基因突变率为51.5%(52/101),BRAF V600E基因诊断良恶性AUS/FLUS结节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72.1%、90.9%、78.2%。超声模式评估良恶性AUS/FLUS结节的最佳临界点为高度可疑恶性,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63.2%、81.8%、69.3%,其判定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AUS/FLUS结节为恶性的准确性为70.6%(12/17)。BRAF V600E基因联合超声模式诊断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89.7%、75.8%、85.1%,两者联合诊断的敏感性较单独基因检测及超声模式高(均 P<0.05)。 结论:BRAF V600E基因对AUS/FLUS结节良恶性的鉴别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联合超声模式后,可以改善对于无BRAF V600E基因突变AUS/FLUS结节的诊断,提高对于AUS/FLUS结节诊断的敏感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3个Liddle综合征家系基因型、临床表型分析及随访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初步探讨3个Liddle综合征(Liddle syndrome, LS)家系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例青年起病的高血压伴低血钾患者进行二代测序法基因检测,明确其均为LS,并对3个家系的患者进行基因筛查以及基因型和临床表型的分析。结果:本研究发现家系1中3例患者携带上皮钠离子通道β亚基(sodium channel epithelia 1 beta subunit, SCNN1B)基因可能致病的杂合变异c.1859A>G(p.Y620C);家系2和家系3中5例患者携带SCNN1B基因致病的杂合变异c.1789dup(p.R597Pfs*11)。3个家系8例患者限盐和氨苯蝶啶治疗3个月后血压和血钾恢复正常。结论:LS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青年起病的高血压合并低血钾,但存在临床异质性。建议对疑诊患者尽早进行基因检测,明确诊断后及时使用有效药物治疗,更好的减少靶器官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云南省100例异常血红蛋白E患者的血液学和基因型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云南省异常血红蛋白E(hemoglobin E,Hb E)杂合子及Hb E合并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病例的血液学表型和基因型特征。方法:对100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提示为Hb E异常血红蛋白携带病例进行血细胞分析,并用Gap-PCR和PCR-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检测α-和β-珠蛋白基因常见突变类型。结果:100例疑似Hb E携带的病例,经基因诊断全部检出β-珠蛋白链CD26突变(HBB:c.79G>A),其中Hb E杂合子90例,Hb E合并αα/-α 3.7突变7例,Hb E合并αα/-- SEA突变2例,1例为Hb E合并-α 3.7/-α 3.7。Hb E杂合子血液学表型分析结果:Hb A2(26.02±3.64) %,Hb F (1.35±1.25)%,平均红细胞体积(78.83±4.68)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26±1.54) pg,平均血红蛋白浓度(329.65±10.73) g/L,血红蛋白(141.08±16.53) g/L;Hb E复合α地贫时,α地贫基因的突变类型不同,血液学表型结果不同。 结论:云南省Hb E及Hb E合并α地贫的发生率较高,高效液相色谱能够有效检出Hb E,Hb E合并其它α地贫基因突变时,有较大差异的表型变化;仅依靠血液学结果进行产前筛查会造成Hb E漏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一例 DCLRE1C变异所致重症联合免疫缺陷患儿的遗传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1例重症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odeficiency,SCID)患儿的遗传学病因。方法:应用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结合拷贝数变异分析对先证者进行筛查,用Sanger测序和荧光定量PCR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WES发现先证者 DCLRE1C基因存在第1 ~ 3外显子缺失和第5外显子c.322G>A(p.Val108Met)杂合变异,其中第1 ~ 3外显子缺失遗传自父亲,为已知致病变异;c.322G>A遗传自母亲,既往未见报道。 结论:DCLRE1C基因第1 ~ 3外显子缺失和c.322G>A变异可能是该患儿的发病原因。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12家系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诊断的回顾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检测并分析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患者及其家系基因诊断、遗传咨询、产前诊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实验研究。收集12个家系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检查资料,采集患者及家系受检者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已故患者由家属提供石蜡切片组织提取基因组DNA,抽取相关孕妇羊水细胞提取基因组DNA。应用二代测序筛查、Sanger测序法验证 RB1基因候选变异。通过相关数据库和PubMed文献检索相关变异的致病性,依据遗传变异分类标准指南判断并分级候选变异的致病性。依据家系先证者致病突变,相关孕妇行 RB1基因产前诊断。 结果::纳入的12个视网膜母细胞瘤家系,其中8个家系检测到致病基因变异,检测阳性率67%。检测到的8个不同 RB1基因突变中,6个为已报道致病性变异; RB1基因c.2404dupG(p.N803Efs*12)和c.1380_1381insCTTA(p.K462Tfs*2)为本研究发现的新突变。变异致病性综合分析本研究检测到的8个不同 RB1基因变异均为致病性。 结论::本研究纳入的12个视网膜母细胞瘤家系中有8个家系患者检测到致病突变而获得基因诊断;本研究同时发现了导致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新突变。相关家系依据基因诊断结果进行了有效的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BBS7基因突变致Bardet-Biedl综合征胎儿/引产儿的基因诊断:两例报道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对临床疑诊Bardet-Biedl综合征(Bardet-Biedl syndrome, BBS)的胎儿及引产儿各1例进行遗传学诊断,为BBS的产前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病例1于2018年10月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孕18周 +1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肾实质回声增强,双足六趾,疑诊BBS,要求行产前遗传学基因诊断。病例2于2016年8月孕26周 +4时在本院行产前超声检查,提示胎儿双侧肾脏明显增大,回声增强,双手、双足六指(趾),疑诊BBS。孕妇及其家属选择引产终止妊娠,并要求对引产胎儿行基因诊断。病例1于孕19周 +6行羊膜腔穿刺留取羊水标本,病例2留取引产胎儿脐带组织,同时留取父母外周血标本,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对高通量测序结果进行Sanger测序验证。 结果:(1)病例1胎儿: BBS7基因存在遗传自父亲的c.718G>A(p.Gly240Ser)突变(可能致病),以及遗传自母亲的c.497C>A(p.Ala166Asp)突变(可能致病)。(2)病例2引产胎儿: BBS7基因存在遗传自父亲的c.1002delT(p.N335Ifs*47)突变(已知致病),以及遗传自母亲的c.728G>A(p.Cys243Tyr)突变(可能致病)。这3个可能致病突变尚未检索到相关报道,经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为有害突变,经多物种蛋白序列比对,3个突变位点均具有保守性。 结论:BBS7基因突变导致的BBS胎儿可表现为双肾回声增强,双肾增大以及轴后多指(趾)畸形;全外显子组测序可为BBS的产前诊断及家系遗传咨询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两个Alport综合征家系的 COL4A5基因变异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两例X连锁显性遗传Alport综合征家系的 COL4A5基因变异谱,为该病的基因诊断和遗传咨询提供依据。 方法:应用二代测序技术并结合PCR-Sanger测序法进行基因检测,确定基因疑似致病变异后,对家系中的其他人员进行相应位点的验证,并以100名健康人样本作为对照。采用ClustalX-2.1-win软件分析氨基酸变异位点的保守性,应用SWISS-MODEL评估位点变异对蛋白质结构的影响。结果:二代测序和Sanger测序显示家系1先证者及其母亲均存在 COL4A5第28外显子c.2210G>A(p.Gly737Asp)杂合变异。家系2先证者及其母亲均存在 COL4A5基因第44外显子c.3799G>A(p.Gly1267Ser)纯合变异。检索文献发现,两种变异均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且100名健康对照中未发生相应变异。 COL4A5基因编码的第737位和第1267位氨基酸在同源物种间高度保守。Swiss-Model预测两种变异均明显影响COL4A5蛋白的三级结构。 结论:COL4A5基因c.2210G>A (p.Gly737Asp)和c.3799G>A(p.Gly1267Ser)变异可能为Alport家系的遗传学病因。该结果丰富了 COL4A5基因变异谱,对于Alport综合征基因型与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和产前筛查的进一步研究具有较大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