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补肾固齿丸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肾阴虚型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4/13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肾阴虚型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20例肾阴虚型慢性牙周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与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1组予以贝复新凝胶治疗,对照2组予以补肾固齿丸治疗,研究组给予贝复新凝胶联合补肾固齿丸治疗,三组均持续治疗12周.治疗结束后,评估三组临床疗效、症状好转时间及安全性,比较三组治疗前后牙周状况指标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1、2组,口腔异味、咀嚼疼痛、牙齿松动和牙龈水肿症状好转时间短于对照1、2组(P<0.05).治疗后,三组牙周袋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评分、牙周菌斑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1、2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联合贝复新凝胶治疗慢性牙周炎效果及安全性较高,有助于减轻患者炎症水平,改善其临床症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13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的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物质基础与作用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3/2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分析,揭示了补肾固齿丸治疗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的有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等数据库及平台检索补肾固齿丸复方中各味药材的所有有效成分及相应靶标,在人类基因数据库(Gene Cards)及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平台检索疾病相关靶基因,构建补肾固齿丸"活性成分-成分对应靶标-牙周病靶标"网络,进一步筛选进行网络拓扑学分析,并对有效核心成分及关键靶标进行分子对接,分析小分子配体与受体的结合能力.[结果]筛选出 12 个活性成分,25 个靶标,关键靶标3个,分别为雌激素受体(ESR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酸肌醇 3-激酶α(PIK3CA).这些成分及靶标基因通过对核受体活性、蛋白激酶活性、酶激活剂活性、生长因子结合、血红素结合、内肽酶活性、蛋白质同二聚活性等的调节,参与细胞肿瘤抗原(P53)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控过程对牙周病的治疗起到重要作用.分子对接分析发现,3 个关键靶标与12 个活性成分(Quercetin、Aureusidin、Physcion等)均具有一定的亲和力.[结论]补肾固齿丸通过复杂的网络调控对肾虚血热型牙周病的起到有效治疗作用,该研究为更进一步探索其治疗相关证候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提供了研究思路和理论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23
-
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基础疗法治疗绝经期牙周炎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绝经期牙周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0例绝经期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牙周基础治疗,研究组同时口服补肾固齿丸,连续服用3个月.比较2组患牙牙周指数、龈沟液炎性因子、ALP及患牙GBF.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3~6个月2组SBI、PD、CAL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治疗后3~6个月2组龈沟液中IL-1β、TNF-α降低,IL-10水平和血清ALP升高,且研究组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治疗后3~6个月2组患牙GBF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1).2组患者均未有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补肾固齿丸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可以降低绝经期牙周炎口腔炎症水平,改善牙龈微循环,促进牙槽骨组织修复及再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固齿丸对中老年慢性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治疗中老年牙周炎患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16年1月-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20例中老年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n=60).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固齿丸4g/次,2次/d,均连续治疗3个月.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牙周疗效指标、免疫因子和炎症因子以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观察指标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的牙周疗效指标(患牙平均探诊深度、菌斑指数、附着丧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的均低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血清免疫蛋白IgM、IgA未发生改变,IgG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的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炎症因子IL-6、IL-1β、C反应蛋白、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的低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降低,且试验组的低于对照组的(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辅助治疗中老年牙周炎患者有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固齿丸佐治慢性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对骨代谢和牙槽骨改变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和牙槽骨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医院收治的慢性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牙周基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肾固齿丸辅助治疗.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牙周基础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较治疗前显著下降,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血清骨钙素(BG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牙槽骨高度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变化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合并骨质疏松能改善疗效,降低炎性因子水平,促进骨代谢和牙槽骨新骨的形成.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龈下超声洁治结合补肾固齿丸治疗可摘义齿基牙牙周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2023/8/6
可摘义齿基牙牙周病大多需要将可摘义齿拆除,并等待基牙牙周病好转后再行可摘义齿修复,该种病症并不是仅仅依靠行牙周治疗就可以恢复基牙牙周健康的,而在临床治疗中,会存在部分患者拒绝将原有的可摘义齿进行拆除,因拆除可摘义齿后患者咀嚼效率大幅下降,影响进食和交流,甚至美观,会给患者带来许多不便,这都会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使得临床治疗效果不能达到最佳的水平[1].本文对可摘义齿基牙牙周病患者行龈下超声洁治后同时口服补肾固齿丸治疗,分析补肾固齿丸治疗的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固齿丸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观察补肾固齿丸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 将126例窦道型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63例.2组均接受根管预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将盐酸米诺环素软膏导入根管进行治疗,复诊时符合根管填充指征后进行根管填充术.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补肾固齿丸治疗,持续用药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根尖周指数(CPI)变化情况,记录2组窦道闭合时间、封药次数和不良反应,比较2组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及CPI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窦道闭合时间和封药次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配合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治疗窦道型根尖周炎效果更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补肾固齿丸联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补肾固齿丸联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治疗的96例(131颗患牙)牙周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将所有患者根据诊断顺序分为对照组(47例,65颗)和治疗组(49例,66颗).对照组患者于患牙处贴替硝唑口腔贴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补肾固齿丸,4 g/次,2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OHRQOL)评分、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和白细胞介素 6 水平.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3.08%、9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均显著降低,OHRQOL 评分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牙龈指数和OHRQOL 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瘦素、细胞外弹性蛋白酶、白细胞介素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肾固齿丸联合替硝唑口腔贴片治疗牙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在口腔软组织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代谢组学分析技术主要包括核磁共振(NMR)技术、气相色谱与生物质谱联用技术,其可筛选早期口腔疾病、判断预后、反映病情、探究发病机制并找寻疾病干预靶点等作用.常见口腔软组织疾病主要有牙周疾病、口腔黏膜疾病、口腔癌.应用NMR技术及气相色谱与生物质谱技术对牙周炎患者的唾液及龈沟液代谢轮廓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多种病理生理机制参与牙周炎的发生发展,高密度脂蛋白、丙酮酸/草酰乙酸、精氨酸和谷氨酰胺水平可反映补肾固齿丸对于牙周炎疾病的疗效;应用液相色谱、气相色谱与生物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口腔黏膜疾病患者的唾液、组织及血清代谢轮廓进行研究,筛选出泛醌、神经氨酸和戊酸雌二醇等多种氨基酸代谢产物及激素类物质中间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阐释了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病机制并找寻到相应的治疗靶点;应用NMR技术及生物质谱技术分析口腔癌患者的组织、唾液及血浆的代谢轮廓特征,探究到癌变的多胺代谢通路的失调,筛选出1,2-丙二醇、岩藻糖及脯氨酸等具有临床早期诊断价值的潜在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淫羊藿苷与补肾固齿丸对大鼠慢性牙周炎牙槽骨重建的比较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5
目的 观察淫羊藿苷(icariin,ICA)与补肾固齿丸改善大鼠慢性牙周炎牙槽骨吸收情况,探讨ICA用于治疗慢性牙周炎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建立大鼠牙周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慢性牙周炎组(P组)、ICA低剂量组(L组)、ICA高剂量组(H组)以及补肾固齿丸组(B组).各组分别给药1个月、2个月,通过检测血清骨转换标志物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N),同时采用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扫描后三维重建,检测特定位点骨参数及记录釉-牙骨质界-牙槽嵴顶(cement-to-enamel junction-alveolar bone crest,CEJ-ABC)的距离为牙槽骨吸收值,组织学切片评价ICA对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牙槽骨修复重建的影响.结果 H组、L组及B组与P组相比,血清OCN均有所降低(P<0.05);H组、L组及B组的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较P组明显增大(P<0.05).H组、B组与P组相比,骨小梁厚度明显增大(P<0.05),骨小梁分离度明显减小(P<0.05);L组相应骨参数变化趋势与H组一致,但仅在给药2个月时骨小梁分离度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牙槽骨吸收值测量分析,相较于P组,L组、H组、2个月时的B组CEJ-AB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A与补肾固齿丸能改善实验性大鼠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吸收情况,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骨钙素水平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