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可行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的测定大鼠血浆中伐地那非浓度的方法,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采集正常Sprague-Dawley大鼠血浆样本。采用Phenomenex Synergi Polar-RP 80 A色谱柱(2.0 mm×50 mm,4 μm),柱温30 ℃,流动相A为0.1%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0.1%甲酸乙腈溶液,流速为0.4 ml/min;质谱采用API 4000Qtrap三重四极杆质谱仪的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监测,伐地那非和内标监测离子质荷比分别为489.3(Q1通道)/151.2(Q3通道)和466.4(Q1通道)/234.2(Q3通道);西沙必利为内标,检测大鼠血浆中添加的伐地那非浓度。然后评估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浓度的专属性、线性及定量范围、精密度和准确度、基质效应、稳定性。结果:在选定的色谱和质谱条件下,伐地那非和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2.62和2.80 min,峰形良好。该方法在0.2~2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该方法检测伐地那非的批内精密度(%CV)和准确度(%DEV)分别在1.5%~9.7%和-6.8%~6.6%之间。批间精密度和准确度分别在3.1%~8.4%和-3.7%~4.6%之间。均在要求的范围内。本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的提取回收率在88.2%~104.6%之间,符合提取回收率的考察要求。该样品处理方法,伐地那非各质控浓度经内标归一化的基质效应因子(MF)分别为1.04、0.85、1.04,变异系数(%CV)在1.7%~10.7%之间,符合基质效应的考察要求。伐地那非的短期稳定性、长期稳定性、4次冻融循环稳定性的偏差都在±15%以内,变异系数均在5%以内。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特异性好、准确性高,可用于检测大鼠血浆伐地那非浓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西沙必利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及胃肠激素影响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西沙必利对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消化道症状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患者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6月到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膜透析治疗的老年慢性肾衰竭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期选择20例老年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均采取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治疗,同时在给予基础疾病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治疗,对比两组血清生长抑素、胃动素及血管活性肠肽(VIP)水平,研究组资料前后消化道症状、胃肠激素和部分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酸反流、恶心、腹胀、嗳气以及便秘消化道症状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 t=4.42、4.32、6.80、6.29、6.76,均 P=0.00);治疗前胃动素、生长抑素、VIP的水平分别为(636.65±32.02)pmol/L、(64.02±16.32)mg/L、(118.64±17.68)ng/L,与对照组的水平(228.47±28.74)pmol/L、(42.38±6.42)mg/L、(58.62±11.63)n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48.44、7.47、15.93,均 P=0.00);胃动素水平治疗后(385.36±19.64)pmol/L较治疗前(636.65±32.02)pmol/L有明显下降( t=-43.36, P=0.00),生长抑素和VIP水平无变化( t=-0.11、-0.42, P=0.91、0.68);治疗后胃动素水平(385.36±19.64)pmol/L与对照组的水平(228.47±28.74)pmol/L比较仍升高( t=22.08, P=0.00);治疗前后尿素氮、肌酐、血红蛋白和尿素清除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治疗后白蛋白水平(38.60±1.89)g/L比治疗前的白蛋白水平(37.71±1.96)g/L有升高( t=2.12, P=0.04)。 结论:老年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消化道症状,且存在明显的胃肠激素蓄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在常规基础疾病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西沙必利可以改善其消化道症状效果,同时降低患者血清胃动素含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中药灌肠结合西沙必利治疗对慢性肾衰竭(脾肾阳虚兼湿浊中阻证)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营养参数的干预效果
编辑人员丨2024/1/20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各种肾脏疾病发展恶化的最终结局,表现为一系列由肾功能减退、代谢产物潴留等引发的全身中毒症状[1] . 血液透析为CRF肾脏替代疗法的重要方式,可延缓肾衰竭进程,延长生存时间,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多数患者会出现胃肠道症状,表现为呕吐、恶心、腹胀、反酸等,不仅影响营养吸收,还可使电解质紊乱,影响治疗及预后效果[2,3] . 因此改善CRF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胃肠道症状十分重要. 西沙必利为第三代胃肠动力药,可促使肠道蠕动,防止食物滞留,对多数消化道症状具有一定帮助[4] . 中医药在CRF的治疗中具有独特优势,其不仅能改善胃肠道不适症状,还可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进展[5]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仁青常觉通过干细胞因子/细胞生长因子受体信号通路对胃动力低下大鼠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 探索仁青常觉通过干细胞因子(SCF)/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kit)基因信号通路对胃动力低下大鼠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30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5组(每组 6 只):模型组;阳性对照(西沙必利 0.4 mg/ml)组;仁青常觉低剂量(0.1 g/kg)组;仁青常觉中剂量(0.2 g/kg)组;仁青常觉高剂量(0.4 g/kg)组.建立胃动力低下大鼠模型,检测小肠推进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液SCF的浓度;并对5-羟色胺(5-HT)和c-kit蛋白的表达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与阳性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仁青常觉高剂量组大鼠小肠活动推进率、5-HT蛋白、血清中SCF含量及c-kit蛋白质均明显增高(P<0.01).结论 高剂量仁青常觉治疗可以缓解大鼠胃动力低下的情况.其机制可能与信号通路SCF/c-kit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厚朴排气合剂治疗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9/2
胃肠动力障碍(gastrointestinal motility disorders, GMD)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表现,与手术创伤、麻醉药物使用等因素有关[1] . 临床上广泛应用西沙比利、多潘立酮、胃氯普安、莫沙必利等促胃肠动力药物治疗胃肠动力障碍,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多等因素未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2] .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9/2
-
3种5-HT4受体激动剂对胃肠道动力与心功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检测3种5-羟色胺4(5-HT4)受体激动剂对胃肠道动力与心功能的影响,以期找到既具胃肠动力又无心脏副作用的药物.方法 分别应用炭末法和张力换能器以及Langendofff离体灌流装置,观察西沙必利、RS67506和扎考必利低剂量、中等剂量、高剂量3种剂量对小鼠和大鼠胃肠动力与心功能影响.结果 扎考必利和RS67506在剂量稍大的条件下,具有与西沙必利相同的促肠道动力作用;西沙必利在1 μmol/L~30 μmol/L范围内对大鼠心律影响较大,出现室性期前收缩和二联律,对心功能无显著变化.RS67506和扎考必利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对大鼠心脏无致心律失常作用,对心功能也无影响.结论 西沙必利、RS67506和扎考必利均可不同程度地促进小鼠肠推进运动并增加大鼠离体肠管环行肌的收缩张力;西沙必利在具有致心律失常作用,而RS67506和扎考必利则无此副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通腑降浊方对IBS-C大鼠结肠组织5-HT及其受体的调控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观察通腑降浊方对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大鼠结肠组织5-羟色胺(5-HT)及5-HT3受体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治疗IBS-C的效应机制.[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高、 中、 低剂量组,每组7只.采用冰水灌胃方法建立IBS-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西药组给予西沙必利片(剂量为3.6 mg·kg-1·d-1)灌胃,中药高、 中、 低组分别给予通腑降浊方颗粒剂(剂量分别为18.5、9.25、4.625 g·kg-1·d-1)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治疗14 d,各组大鼠正常饲养,不限食水.治疗结束后,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大鼠结肠组织中5-HT及5-HT3受体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大鼠结肠组织5-HT表达水平增高(P<0.05),5-HT3受体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5-HT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5-HT3受体表达水平增加(P<0.05),其中以中药中剂量组改善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通腑降浊方可能通过降低IBS-C大鼠结肠组织中5-HT的表达,增加5-HT3受体表达,从而改善肠道敏感性及动力异常,发挥对IBS-C大鼠的治疗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扎考必利对心肌细胞钾通道电流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3/8/6
心肌细胞的钾通道电流按整流现象分为外向整流钾电流,例如瞬时外向钾电流(Ito)和延迟整流钾电流(IK),以及内向整流钾电流(IK1).已有研究认为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与其阻断延迟整流钾通道IK有关.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就是如此.扎考必利是另一种促胃肠动力药,与西沙必利同属于5-羟色胺(5-HT)4受体激动剂,兼有5-HT3(5-HT3)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我们曾观察比较了它与西沙必利对心功能和心律的影响,结果发现,与西沙必利相比,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扎考比利对大鼠心功能无影响,也不引起心律失常,具有较好的安全性[1].本研究将同时观察扎考必利对Ito、IK、IK13种心肌细胞钾离子通道电流的影响以分析其心脏安全性的机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IBS-C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通腑降浊方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42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N)组、模型(M)组、西沙必利(X)组、通腑降浊方低剂量(ZL)组、通腑降浊方中剂量(ZM)组、通腑降浊方高剂量(ZH)组,各7只,除N组外均采用冰水灌胃法建立IBS-C大鼠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给药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M组和N组灌服等量0.9%氯化钠溶液,1次/d,连续灌胃14d.测定各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及内脏敏感性,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的表达.结果:用药前,与N组比较,其他各造模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均下降(P<0.05).用药结束后,与N组比较,M组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降低,VIP表达升高(P<0.05);与M组比较,X组、ZL组、ZM组、ZH组大鼠粪便含水量、内脏敏感性均升高,X组、ZM组、ZH组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升高,VIP表达降低(P<0.05).结论:通腑降浊方可以上调IBS-C大鼠结肠组织SP表达、下调结肠组织VIP表达,平衡神经内分泌因子,这可能是其治疗IBS-C的作用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沙必利对肺癌化疗便秘患者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肺癌化疗便秘患者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沙必利的效果及对肠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癌化疗便秘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单纯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西沙必利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胃肠功能的变化等.结果 治疗效果方面,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便秘改善方面,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排便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从服药到首次排便的时间以及到末次排便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排便总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发症方面,研究组患者腔肠狭窄、肝性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胃肠功能改善方面,研究组患者手术后首次排气的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等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肺癌化疗便秘患者应用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联合西沙必利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高患者的胃肠蠕动能力以及肠道清洁度,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