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手术专家共识(2022年)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角膜移植手术是角膜盲复明的主要方法,分为治疗性角膜移植手术和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的关键在于制备规则的供体角膜材料和植床、良好的缝合技术以减少术源性角膜散光等。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主要使用环钻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精细度不足,是影响术后视力恢复的重要原因。相比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飞秒激光辅助角膜移植手术(FLAK)制备角膜植片和植床更加精细,从而可获得更好的光学性角膜移植手术效果。FLAK涉及到屈光手术医师与角膜移植手术医师协作,具有不同于传统环钻辅助角膜移植手术的特殊手术程序。为推动我国临床规范开展FLAK,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汇集国内外研究结果,结合相关专家的临床经验,经过充分讨论,针对FLAK的适应证、手术设计和步骤、并发症处理及围手术期用药等提出共识性意见,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和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水凝胶制备人工角膜研究现状及展望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角膜移植是治疗严重角膜疾病的最终选择方式,但角膜供体短缺一直是阻碍角膜移植的主要问题,相对于传统的人工角膜制备方式,伴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出现的水凝胶为人工角膜的制备提供了可能。水凝胶类似于细胞外基质的等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相容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已在多个行业得到推广应用。水凝胶作为再生医学的重要材料,在药物研发、3D细胞培养、干细胞的研究、3D打印生物墨水等领域展现出强大的应用前景。可用于水凝胶的材料主要有透明质酸、明胶、海藻酸钠等,以水凝胶为材料结合不同的3D打印技术制备人工角膜已经进行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技术和理论突破。本文对水凝胶结合3D打印在人工角膜制备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新型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大动物移植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新型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大动物移植效果。方法:选择10只藏香猪和6只小尾寒羊,均以左眼建立动物角膜碱烧伤后角膜白斑模型。实验室内完成3D打印化学修饰辅助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制备,并进行亲水修饰中央镜柱材料的亲水性和细胞黏附性检测。Ⅰ期手术将人工角膜移植于动物角膜白斑的板层间,Ⅱ期手术前板层开窗。术后观察3个月。结果:镜柱材料亲水性及抗细胞黏附性能良好。Ⅰ期术后5例角膜前板层溶解,导致人工角膜脱出。Ⅱ期术后2例最终发生角膜溶解致移植物脱出;另有3例发生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其余6例术后效果较好。组织学检查发现人工角膜裙边材料孔隙中有纤维和血管长入。结论:3D打印辅助亲水修饰生物一体化人工角膜的动物组织相容性较好,其化学表面修饰可降低细胞黏附性能,对减少术后人工角膜前后增生膜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应急性治疗重度感染性角膜溃疡和穿孔的初步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在不具备穿透性角膜移植材料的应急情况下,应用改良的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术治疗重度感染性角膜溃疡(角膜感染全层受累)和穿孔的临床疗效以及不同角膜供体的效果。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至12月在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眼科就诊的23例(23只眼)严重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9例;年龄(58.4±15.0)岁,按使用角膜植片类型分为生物角膜组(11例)及甘油角膜组(12例)。采用了改良的、应急性板层角膜移植术,即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术,进行手术治疗和回顾性分析。对两组感染治愈率、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植片上皮愈合时间、植片中央厚度、植片透明度、植片新生血管化和并发症进行观察。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或 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术后原发感染治愈率为91.3%(21/23)。生物角膜组和甘油角膜组分别为10/11和1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0.004, P=0.949)。末次随访时,生物角膜组和甘油角膜组的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Z=-1.961, P=0.061);甘油角膜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较术前有改善。术后3个月时,生物角膜组和甘油角膜组的术后植片中央厚度分别为(1 029±64)和(1 026±53)μm( Z=-0.741, P=0.468);术后6个月时,分别为(973±62)和(921±49)μm( Z=-1.799, P=0.0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周后甘油角膜组的植片透明度评分优于生物角膜组,术后3个月两组植片的新生血管评分相近,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结论:在无新鲜供体角膜的情况下,应用生物工程角膜和甘油冷冻保存角膜材料,并采用部分穿透深板层角膜移植的手术方法,对感染已经累及角膜全层或已穿孔的重症感染性角膜溃疡,能有效控制原发感染,并延长临时植片的生存时间。仅在角膜透明度改善和新生血管程度上,甘油冷冻保存人角膜略优于生物角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伴穿孔的临床观察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观察分析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伴穿孔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21年1—12月于西安市人民医院眼科所有接受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生物工程角膜移植的感染性角膜溃疡伴穿孔患者24例(24眼),其中细菌性角膜溃疡伴穿孔10眼,病毒性角膜溃疡伴穿孔9眼,真菌性角膜溃疡伴穿孔5眼。角膜溃疡灶均位于非瞳孔区,穿孔直径2~4(3.13±0.92)mm。观察患者视力、眼压、散光、植片厚度、感染复发情况、并发症及植片排斥反应等。随访6~18(13.2±2.2)个月。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角膜植片厚度为485~561(518±33)μm。术前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光感~0.12,小于0.1者18眼,0.1~0.25者6眼;末次随诊时BCVA为0.02~0.8,小于0.1者5眼,0.1~0.25者9眼,0.3~0.5者7眼,大于0.5者3眼。末次随诊时的术后角膜散光为1.1~3.5(1.76±0.81)D。2眼术中还纳嵌顿虹膜时致前房出血,保留少量黏弹剂,前房积血分别于术后3、5 d完全吸收。所有患者于术后3~7 d均完成植片上皮化,生物工程植片逐渐变透亮。在院期间1例患者(术后2 d)出现轻度双前房,加压包扎3 d后消失。至末次随诊,未见原发感染复发者。2例原发病灶位于近角膜缘处的患者分别于术后2、5个月时出现了植片局部边缘水肿及新生血管长入,予以及时拆除局部缝线及加强使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他克莫司点眼后植片逐渐透明;1例在术后6个月时因特殊原因停用所有眼药3周后,发生严重排斥反应,行结膜瓣覆盖术;其余患者植片、基质透镜垫片与植床均贴附紧密,愈合良好,透明度良好。结论::角膜基质透镜联合生物工程角膜移植是治疗非瞳孔区感染性角膜溃疡伴小穿孔的安全方法,不受限于供体角膜材料短缺且术后视力恢复较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有序开展不同术式的角膜移植手术
编辑人员丨5天前
角膜移植术有多种不同的术式,需要根据角膜各组织层混浊和病变的特点,采取精确的角膜上皮、基质(板层)、角膜内皮、全层(穿透性)角膜移植或人工角膜移植术治疗。而目前临床上存在一种倾向,即不论角膜疾病程度、是否有相应的眼库保障和手术技术条件,一概行经典的穿透性(全层)角膜移植,或者追求技术条件要求高的内皮移植和人工角膜移植等新的术式,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多和角膜供体材料浪费。正确选择角膜移植术式的优点包括保留更多健康的角膜组织、节省供体、视力快速恢复、免疫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等。角膜医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角膜移植手术的适应证,并根据手术医生自身技术、医院和眼库的条件,有序开展不同的角膜移植术式,以提高手术成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移植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由于角膜供体材料严重短缺,穿透角膜移植术及角膜内皮移植术的临床广泛开展受到严重制约,其根本原因在于健康角膜内皮的增生能力有限。随着组织工程技术和细胞工程技术不断发展,组织工程角膜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应用组织工程技术体外培养高密度、具备健康内皮功能的角膜内皮细胞进行移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组织工程角膜内皮技术研发的关键在于种子细胞、载体材料和移植方式的选择。目前,国内外大量研究的种子细胞来源包括人角膜内皮细胞、干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及人羊膜上皮细胞等。常见的载体材料包括羊膜、脱细胞角膜基质、后弹力层、晶状体前囊膜等。体外培养的细胞采用穿透角膜移植术、角膜内皮移植术或前房注射细胞的方式进行移植。本文从角膜内皮种子细胞来源、移植载体选择以及角膜内皮移植方法等方面就组织工程角膜内皮移植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并展望其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角膜修复材料有效性评价动物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编辑人员丨2023/8/6
背景:角膜修复材料可修复角膜损伤,这种产品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评估其有效性,但现阶段尚缺乏标准化的有效性评估方法.目的:建立并验证兔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和角膜移植实验方法.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12只,建立左眼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实验组),右眼作为正常对照.模型建立2周后,左眼进行脱细胞猪角膜基质移植,移植后定期进行裂隙灯显微镜、角膜厚度、眼压、共聚焦显微镜及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等检测,评估角膜修复材料透明度、上皮愈合程度、水肿程度、角膜新生血管程度、角膜修复材料融解程度;移植后3,6,12个月,进行角膜病理组织观察.结果与结论:①实验组移植后1个月时角膜厚度明显增高,移植3-6个月时角膜厚度开始稳定,1年时趋于稳定,趋向于正常眼;②实验组眼压始终接近于正常眼;③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显示,移植后7 d,角膜修复材料与植床贴合良好;移植后6个月上皮覆盖完整,移植区植片厚度较为均一;移植后1年恢复情况趋于正常眼;④共聚焦显微镜显示,移植后1个月时,移植区材料均匀;移植后6个月时,移植区有少量细胞迁入;移植后1年时,上皮细胞密度增大,移植区有迁入细胞,但少于正常眼;⑤移植后1年,角膜修复材料几近完全透明,可认为此角膜修复材料治疗感染性角膜溃疡有效;未发生排斥反应,表明该角膜修复材料的治愈性良好;⑥移植后3个月,大量基质细胞迁移至角膜角膜替代物中,移植区域胶原纤维排列整齐、致密,无明显瘢痕及降解现象;移植后6个月时,移植区域已基本恢复至正常角膜状态;移植后1年,移植区域已恢复至正常角膜状态,生物相容性很好;⑦结果表明,实验建立的兔角膜真菌感染模型和角膜移植实验方法可作为评价此类角膜材料有效性的动物模型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角膜基质透镜在角膜溃疡或穿孔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研究由全飞秒激光SMILE手术所得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角膜移植材料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本院2017-01/06角膜溃疡患者6例6眼,其中细菌性、真菌性、深层异物伴感染各1例1眼,角膜穿孔3例3眼.采用由全飞秒激光SMILE手术所得的角膜基质透镜作为角膜移植的材料进行修复手术,确保植片与角膜层间无空气间隙.术后随访1~6(平均3.71±1.56)mo,观察手术前后视力、角膜移植物存活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控制感染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术中并发症.术后所有角膜植片透明.末次随访时,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较术前明显改善(0.48±0.12 vs 1.50±0.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来源于全飞秒激光屈光手术的角膜基质透镜用于角膜溃疡修复是安全有效的,但植片的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观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生物材料在人工角膜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角膜盲是第四大致盲性眼病,全球每年的发病人数约为150~200万人[1].角膜移植是治疗角膜盲的有效方法,但供体角膜一直处于匮乏状态,术后免疫排斥等并发症直接影响了最终手术的成功率.研制供体角膜的替代物也就是人工角膜成为恢复角膜结构功能、重建视力的有效方法[2].尤其对于角膜严重受损无法进行角膜移植或者角膜移植术后存在不良反应的患者,人工角膜移植是其挽救视力的最后手段.但长期以来,相关技术的不足及术后较高并发症等因素的存在,限制了人工角膜的临床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