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ET/MR成像的临床应用述评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一体化正电子发射断层/磁共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magnetic resonance,PET/MR)成像系统融合了PET成像的高精确度和数据定量特性,以及MR成像的优质软组织分辨率和多功能序列成像特性,使其在恶性肿瘤、心血管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确认一体化PET/MR成像的临床价值,探讨其临床适应证,明确PET/MR成像在临床上的定位,寻找其最适宜的发展环境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就PET/MR成像在相关疾病中的应用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述评,突出了相较于正电子发射断层/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成像,PET/MR成像系统在疾病诊断、病情进展评估和预后预测中的优势及限制.并对一体化PET/MR成像系统在未来临床应用中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展望.总之,本述评旨在为临床及放射科医生提供PET/MR成像在临床应用方面的实证依据,以释放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潜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综合创伤中心模式救治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探索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以综合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创伤单元为主导,联动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闭环式区域性创伤救治体系,以综合医院创伤中心及多学科协作诊疗(MDT)团队替代发达国家的独立创伤中心建设思路,探索本地区现阶段创伤体系建设的有效模式.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21年1月前后两年251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采用以ICU创伤单元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救治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6例为观察组,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采用MDT的严重多发伤患者125例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28 d病死率,同时分析记录两组患者的抢救厅滞留时间、开始急诊手术时间及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 Ⅱ)、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28 d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完成影像学检查时间(min:14.40±3.10 vs.26.00±5.28)、抢救厅滞留时间(min:32.90±10.65 vs.68.20±21.33)、急诊手术时间(min:39.8±13.72 vs.108.10±59.94)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以ICU为主导的综合创伤中心救治模式的建立,构建了严重创伤救治的一体化流程,能够规范严重创伤救治体系,提高严重多发伤患者救治成功率,极大缩短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救治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探讨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辨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心律失常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因生活模式改变及其不良预后导致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问题愈加明显,西医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与抗焦虑抑郁类药物的联合应用,但部分患者对精神类药品的依从性较差.中医学对于"心"的生理认识包括"心主血脉"和"心主神明",注重"形与神俱"的整体观念,"心主血脉"即是有形,"心主神明"则是有神,与现代医学研究的"双心"理念不谋而合.该文基于"形神一体观"理论,从双心医学角度出发,认为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当属形神共病,其中"形"坏是其发病的基础,"神"伤是其发病的关键,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治疗上当注重形神兼治,采用健脾益气、化痰祛瘀、清肝宁心、理气解郁、重镇潜阳等多种治法,改善患者的躯体症状与精神障碍,以达到机体气血阴阳的平衡.以期为心律失常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与新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纳米水平分子成像与诊疗一体化研究进展与挑战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分子成像能以非侵入性的方式重现活体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生物学过程,提高疾病的早期和特异性诊断水平。纳米颗粒/材料具有物理性质可控性高、易于表面修饰、血液循环时间长和可功能化等优点,在疾病诊断与治疗中显示出巨大潜力。但如何阐明纳米材料多功能间的内在联系、解决其代谢及安全性等关键机制难题、实现纳米颗粒/材料多功能性到临床多功能性的转化,成为目前研究的短板。本文就纳米颗粒/材料在分子成像及诊疗一体化中的应用现状、最新研究进展、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前景进行述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管理策略和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下,在儿童专科医院实施有效的常态化管理策略既能保障普通儿科人群的诊疗需求,又能提高既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现症感染患儿的救治及时性,同时降低院感发生率。目前,针对儿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门、急诊和病房管理措施报道鲜见,本文就新型冠状病毒区域性大流行的情况之下所实施儿童新冠门、急诊-病房一体化管理策略进行实践经验介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某院智能化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优化预约诊疗管理是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2022年,江苏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聚焦数智化诊疗预约的需求,开展了院内院外、线上线下的一体化智能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实践,通过构建智能化检查预约系统、丰富预约范畴、互通预约信息、完善配套服务和建立预约监管机制,为多院区和医疗集团成员单位的患者提供了智慧化、个性化和精准化的检查预约服务。该院CT、MRI和超声检查的患者平均等候时间分别从2021年的7.43 h、8.75 h和4.63 h降至2023年的4.63 h、4.72 h和2.18 h,患者平均检查预约满意度从90.7%升至96.5%,智能化检查预约统筹管理取得良好成效,可为其他医院优化预约诊疗服务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OCTIVUS一体成像的多模态血管腔内成像技术的应用与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作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中最主要的两种血管腔内影像学技术,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和血管内超声(IVUS)已在临床应用数十年。OCT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能更好地对比斑块成分,IVUS能够穿透血液,具有更深的成像深度,两种影像学技术已成为心血管介入医生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但两种影像学技术也各有不足,OCT成像穿透深度有限,IVUS的空间分辨率较弱。单一的OCT或IVUS很难完全提供血管及斑块内部完整的解剖学信息。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将OCT与IVUS成像导管集成到同一成像导管中,实现二者的多模态血管内成像,则可以为介入医生提供更加理想的斑块与血管壁的组织学和形态学信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司美格鲁肽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4期患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报道1例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合并慢性重度肾功能不全糖尿病患者的诊疗经过。患者为49岁男性,诊断为2型糖尿病(T2DM)18年,病情复杂,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在口服降糖药物、应用胰岛素以及口服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效果均欠佳的情况下,应用司美格鲁肽治疗40 d,实现了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并停用了口服降糖药及短效胰岛素,同时达到减轻体重、降脂、降压的效果,患者肾功能的进行性恶化被改变。该例患者的诊疗经过提示我们,对于T2DM患者,长效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的多重保护作用使其满足了肾衰一体化的治疗需求,对于重度肾功不全患者其是一种有效、安全、便捷的用药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磁性纳米颗粒构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以纳米材料为平台发展起来的诊疗一体化技术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有机结合起来,构成了诊疗一体化纳米平台,其在疾病诊疗方面展现出广阔的前景。随着纳米医学的迅速发展,磁性纳米颗粒(MNPs)的合成工艺不断成熟。MNPs具有表面易于进行化学修饰、形状和粒径可控、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良好及磁学性能优良等优点,使其在疾病诊断、药物靶向递送、医学成像、热疗和放射治疗等临床治疗领域广泛应用,也使其成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质材料。综述了MNPs在磁导向递药、磁热疗和多模式成像这3方面的研究进展及其作为诊疗一体化平台的优势,并对研究面临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64CuCl 2在肿瘤与铜代谢异常疾病诊疗中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铜是人体代谢的必需金属元素。铜稳态失衡可导致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其在肿瘤增殖中也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放射性金属核素显像剂的研发取得较大进展,分子显像迅速成为检测机体铜代谢的新型检查技术。通过 64CuCl 2 PET显像追踪机体铜离子变化可对铜代谢异常疾病及高铜代谢肿瘤进行诊断。同时, 64CuCl 2的β -衰变和电子俘获具有治疗作用,可直接用于肿瘤核素治疗。因此, 64CuCl 2作为诊疗一体化的放射性药物,是当前分子影像学的研究热点。该文对 64CuCl 2的制备、生物代谢及其在铜代谢异常疾病和肿瘤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