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高校生物医学科研管理探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分析1946年至今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总结生物医学科研管理领域的关键因素,为提升我国生物医学领域的科研管理水平建言献策。方法:以诺贝尔基金会的官方网站为数据来源,查阅相关资料,分别从获奖者国籍、取得获奖成果时的所在机构、取得获奖成果时的年龄及获奖有关学科等方面入手,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评价体系能够助力科技创新;获奖成果通常是科学家在青年时代所取得,但得到认可的时间却在逐渐增加;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结论:在生物医学领域,我国可进一步完善以同行评议为基础的人才评价体系,注重培养青年科学家,加强学科交叉融合,从而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力争能够产生引领人类进步的科技创新成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氧化氮医疗器械的创新发展之路
编辑人员丨1周前
1992年,著名学术期刊 Science发表了一氧化氮的文章,题为" NO news is good news",并登上了当期的封面,而一氧化氮也成为年度"明星分子" [1]。1998年,美国3位科学家罗伯·佛契哥特、路伊·格纳洛和费瑞·慕拉德因"一氧化氮在心血管系统中的转导机制"研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同时,也揭开了困扰科学家百年的硝酸甘油作用机制之谜 [2]。硝酸甘油正是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的主要成分。瑞典发明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利用硝酸甘油为原料,经过不懈努力,成功地发明了安全炸药。诺贝尔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与此同时,药理学家们也将硝酸甘油发展成一种缓解心绞痛的药物。1879年,威廉·默雷尔在 Lancet上发表了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的文章。而诺贝尔晚年也患有心脏病,医生给他开的药物就是硝酸甘油,但他始终拒绝服用因此影响了心脏病的治疗。1896年,诺贝尔去世,他在遗嘱中说明设立诺贝尔奖金,以奖励那些在医学、物理、化学和文学等方面做出最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人说,如果诺贝尔在世,会亲自为这3位科学家发奖。他们的获奖成果和诺贝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辣椒素受体:从诺贝尔奖的温度感知机制到心血管疾病预防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予辣椒素受体——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的发现者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TRPV1的发现揭示了温度及痛觉感知的机制,丰富了人们对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认识。除在感觉神经末梢外,TRPV1在心血管系统也有丰富的表达,但其生物学意义并不明了。为此,国内外学者对TRPV1调控心血管功能的作用、与心血管病发病机制的联系及膳食辣椒素的治疗效益进行了探索,拓展了TRPV1的作用,开辟了心血管病防治的新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辣椒素受体TRPV1的温痛感知到糖脂代谢调控
编辑人员丨1周前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予辣椒素受体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家族成员1(TRPV1)的发现者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TRPV1的发现揭示了温度感知的机制,丰富了人们对温度感知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认识。TRPV1在脂肪、肝脏和肌肉等代谢器官也有丰富的表达,但其生物学意义并不清楚。为此,国内外学者对TRPV1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及辣膳食对代谢病的治疗效益进行了积极探索,开辟了TRPV1防治代谢病的新领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近交系小鼠培育及其背后的故事
编辑人员丨2024/8/10
前文中我们已经比较详细地阐述了"为什么要开展动物实验"的必要性[1],以及"如果动物实验不严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2],从中可以明确一点: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领域的进步离不开实验动物的贡献.当下应用最为广泛、使用数量最多的实验动物物种非小鼠莫属,以至于我们习惯于在多种语境中以"小白鼠"来代指实验动物.那么作为实验动物的小鼠到底有多重要呢?回顾历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者的相关工作[3],或许可以从其涉及的实验动物中一窥究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创试题命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6/22
以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科研成果为素材,针对免疫调节相关内容,进行了原创试题的命制与分析.通过对试题的测试、修正及对学生作答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总结出基于科研成果命制试题的设计与研究流程,帮助教师在教学中更好地结合科研成果,设计出立足考查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水平并符合高考评价体系的原创试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简史
编辑人员丨2024/6/8
恶性肿瘤持续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自2018年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研究者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后,肿瘤免疫治疗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9世纪末,"现代肿瘤免疫治疗之父"William Bradley Coley开启了利用免疫系统治疗肿瘤的先河.1986年,IFN-α细胞因子治疗成为第一种被批准用于肿瘤的免疫疗法,是现代肿瘤免疫治疗的里程碑.与此同时,免疫细胞疗法、抗体治疗和肿瘤疫苗等免疫疗法的飞速进展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希望.本文简要回顾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历史,以期对相关教学和学习有所帮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读
编辑人员丨2024/6/1
卡里科和魏斯曼获得了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表彰他们对mRNA核苷碱基修饰方面的重要发现.两位科学家发现用假尿嘧啶(Ψ)代替尿嘧啶(U)来修饰mRNA碱基,能成功逃过免疫系统的监视而不出现炎症反应,为以后mRNA疫苗研制奠定基础.mRNA疫苗在肿瘤和传染病预防和治疗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将诺贝尔奖成果巧妙融入生物教学中,不仅有助于中学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能激发中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
-
诺贝尔奖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4/27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与生物学知识紧密关联,高中生物学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诺贝尔奖成果,可以在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兴趣的同时,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探究思路和科学精神,进而促进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人教版《生物学·必修2·遗传与进化》模块为例,梳理诺贝尔奖中与本模块相关的内容,结合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从教学的4个环节提供教学应用案例,以期为教师在课堂中应用诺贝尔奖提供借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202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编辑人员丨2024/3/16
2023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科学家Katalin Karikó 和Drew Weissman,以表彰他们对于核苷碱基修饰的发现,从而使得开发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的有效mRNA疫苗成为可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