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感染病人的营养支持策略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腹腔感染常继发于腹腔中各类器官的损伤或病变,或者发生于腹部手术后。随着营养支持理念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营养支持逐渐成为腹腔感染病人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腹腔感染的综合治疗包括感染源控制、合理抗感染治疗、器官功能支持、营养治疗、免疫调理等。笔者回溯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结合团队临床经验,对腹腔感染的营养支持策略进行分析和阐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孙树椿应用清宫正骨手法联合中药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孙树椿教授为清宫正骨流派第六代传人,擅长诊治筋骨劳损与跌打损伤,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诊断上重视体格检查,并充分运用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治疗上重视对"筋"的调理,认为"骨正筋柔"是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标准,以辨位施治为理念进行诊治,将清宫正骨手法与中药相结合进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广州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性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分析广州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模式.[方法]基于广州市3个社区的体检数据,选取3 078名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通过关联分析探讨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中医体质兼夹的关联规则.[结果]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为76.54%(2 356/3 078);老年人群中,倾向血瘀质+痰湿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最高,为95.87%;不同性别的老年人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基本相同,男性中痰湿质+倾向阴虚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为94.38%,女性中痰湿质+倾向血瘀质的兼夹体质组合与慢性病共病的关联规则置信度为97.46%;随着年龄的增高,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的兼夹体质逐渐发展为痰瘀互结,气虚质、阳虚质相关兼夹体质逐渐明显.[结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率较高,不同年龄组的人群慢性病共病与兼夹体质组合的关联模式不同,医疗机构可根据老年人的兼夹体质状态,通过中医药手段调理体质,改善老年人的慢性病共病情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论特应性皮炎核心病机与辨治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特应性皮炎(AD)是皮肤科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瘙痒性、炎症性皮肤病.笔者认为,AD的核心病机在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脏腑失调,其中尤以脾胃失调为本.而根据本病发病的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疾病阶段,其核心病机又具有动态可变性.婴儿期及儿童期AD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急性期以心火亢盛为主;亚急性期以心火脾虚交织互见为主;慢性期及稳定期多表现为热盛伤阴导致的阴虚血燥、血虚血燥,或久病耗伤导致的脾肾不足.青少年及成人AD病位在脾,与肝、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肝经湿热,血热生风;慢性期多为脾虚湿蕴,燥湿互化;稳定期多为脾虚血燥、阴虚血燥或脾肾不足.老年AD病位在肾,与脾密切相关,急性期病机多为顽湿蕴肤,慢性期及稳定期多为脾肾不足.对于其辨治思路的把握应从以下几点入手:重视先天肾精,加强调理禀赋;固护后天脾胃,调养五脏;从年龄、分期、虚实等多角度辨治,标本兼顾;重视预防调护,内外并重,关注整体.采用中医多种治疗手段,调理禀赋,辨证论治,同时发挥中医优势,对于指导AD临床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基于"不独膀胱,不离膀胱"治疗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4/3/30
下尿路症状(LUTS)常发生于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目前BPH的治疗逐渐从病因学的角度变为对症状学角度,中西医结合诊疗BPH相关LUTS有其优势.针对因BPH所致的LUTS,应积极通过手术解除梗阻,改善症状;而针对术后膀胱逼尿肌失代偿性受损表现的LUTS,根据"不独膀胱,不离膀胱"观点,基于中医气化思维,辨证施治,通过调理脏腑气机,恢复膀胱气化功能,从而改善症状.在实践探索中发现,对于BPH相关LUTS的管理,中医局部与全身辨证并重、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治疗手段互补,临床疗效满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从"寒者热之"探讨深部热疗在肿瘤绿色治疗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肿瘤绿色治疗"模式是一种肿瘤防治新体系,该体系以"现代微创技术+中医药调理"为主要治疗手段,强调对肿瘤的控制而非根治.在"肿瘤绿色治疗"模式中,肿瘤被认为是一种"有生命"的邪气,寒热是阴阳范围内的有形之物,在肿瘤形成早期,肿块局部由寒痰血瘀等邪实构成,其"体阴而用阳"的特性致使患者整体日渐多虚多寒.根据邪正盛衰的变化特点,"肿瘤绿色治疗"模式将肿瘤发展分为急性期、慢性期和隐匿期,并针对性确定了"霸道""王道""帝道"3 种治疗方法.从寒热角度来讲,深部热疗属热性,根据"寒者热之"的原则,深部热疗可在慢性期和隐匿期发挥温阳散寒的作用.在慢性期,深部热疗发挥扶正和祛邪的双重作用,重在调理慢性期患者全身不适症状.在隐匿期,"帝道"重在协调阴阳,改善患癌体质.治疗前,综合评估患者体质及证候类型是否适合深部热疗,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及对热的耐受程度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肿瘤绿色治疗"模式将不断探索基于中医属性指导下深部热疗的临床应用,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服务于临床.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30
-
贾新华基于"大气一转,其气乃散"针灸药三法并用治疗肺小结节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12/2
《金匮要略》所载"大气一转,其气乃散"意指调转大气,从而斡旋全身气机的正常运行,能够恢复人体健康的生命状态.贾新华认为,肺小结节与大气有关,当大气失运、气机失调会导致身体出现肺小结节等一系列病症.肺小结节的病因可分为气机不升、气机不降、气机不升不降合而为病三方面,治法当调转大气:气机不升则补气,增加气的推动力达到升气的目的;气机不降则散气,疏通气机的运行道路实现降气;气机不升不降合而为病则调气,补气与散气同用,解决气机升降问题恢复大气流转的正常状态.治疗上发挥针刺善调气,艾灸善补气,中药善调理全身气机升降浮沉的各自优势,采取针灸药三法并用"调转大气"治疗肺小结节的治疗手段,其中,针刺选穴以大椎穴与尾闾为主,艾灸以悬灸神阙穴为主,中药以畅气散结汤为基础方加减运用,以恢复"前升后降"圆运动的运动状态促进大气流转,达到治疗肺小结节的目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2
-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理论与实践探讨
编辑人员丨2023/8/6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是基于中医学传统理论,围绕术前、术中、术后三个环节,采用中医综合调治方法,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中医诊疗方案,主要包括围手术期情志调理、中医饮食调护、功法锻炼、术后充分止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并发症防治等,从而控制围手术期病理生理变化,改善围手术期预后.现阶段中医快速康复外科具有一定的优势,也存在不足.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加强理论体系的完善,促进该学科的建设;发掘中医药新手段,干预术前与术中,评价疗效,及时总结与推广;把握中医快速康复在各个治疗阶段介入的机会;快速制定操作规范流程,筛选优势病种,开展大样本、多中心、多学科、高标准的随机对照研究;探究客观实验室标准与中医证、病机、证型的相关性,确立合理的评价方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中青年轻度认知障碍的中医研究现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文章从轻度认知障碍的病名认识到中青年轻度认知障碍的发病特点、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及诊治几个角度进行回顾总结研究文献,充分利用传统中医学优势,辨证论治、扶正祛邪,再结合康复理疗、身心调理等多种治疗手段,可明显延缓甚至阻止中青年轻度认知障碍进展为痴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家庭及社会减轻负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系统自组织机制探讨中医治疗原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自组织系统的特性,认为人体是典型的自组织系统,具有自主调理功能.进一步探讨了中医的治疗原理:利用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在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的治疗法则的指导下,使用各种治疗手段调动、促进、发挥机体的自主调节作用,让机体自我恢复到健康状态,从而实现疾病的痊愈.强调了中医治疗应避免“中医西化”的影响,在系统自组织机制的指导下,重视人体的自我调节功能,突出中医辨证施治的特色.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