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疾病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探讨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的疾病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分析了 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海南省东方市疾病监测数据库196 761例社区居民的病历资料.对该人群进行了年龄标准化后,分析和描述了前十位疾病构成.结果 196761例社区居民中,男性91 621例(占46.56%),女性105 140例(占53.43%),男女比为0.87;以≥45岁居民居多,占46.13%(90763/196761).疾病谱前3位依次是呼吸系统疾病[32.69%(64 327/196 761)]、循环系统疾病[7.86%(15 470/196 761)]和消化系统疾病[7.21%(14 191/196 761)];前10位系统疾病中,男性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女性(3.11%vs 2.30%),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年龄标准化患病率高于男性(3.01%vs 1.20%).呼吸系统疾病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17%)、急性支气管炎(1.84%)和慢性支气管炎(1.44%)为主,其在<5岁组的患病率(38.59%)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656.01/10万)最高;循环系统疾病以高血压病(1.72%)、脑梗死(0.71%)和慢性缺血性心脏病(0.49%)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17.13%)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2 175.49/10万)最高;消化系统疾病以胃炎和十二指肠炎(1.10%)、其他非感染性胃肠炎和结肠炎(0.43%)以及龈炎和牙周疾病(0.38%)为主,其在≥60岁组的患病率(6.98%)和伤残损失寿命年率(1 710.75/10万)最高.结论 2021年海南省东方市社区居民以呼吸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且疾病负担主要归因于需要长期管理的疾病.东方市应针对疾病谱特征优化和调配医疗资源,加强高危人群的健康促进和防治工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发生情况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细胞毒性药物用药错误(ME)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调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北京大学肿瘤医院PIVAS所有含细胞毒性药物的处方,筛选出药师审核处方时发现的ME(定义为处方错误),并翻阅PIVAS"用药错误记录本"筛选出同时段PIVAS内部发生的ME(定义为调配错误),对所有细胞毒性药物相关ME的分级、分类、发生环节、引发人员、错误内容和涉及的药物进行描述性分析。另将在PIVAS未被发现而传递至下一环节的ME定义为出门错误。结果:设定时段我院PIVAS共收到细胞毒性药物处方347 367例,发现1 080例ME,ME发生率为0.31%。1 080例ME均为未造成患者伤害的B级错误,其中处方错误841例(77.87%),调配错误239例(22.13%);调配错误中有5例未被拦截而导致出门错误,出门错误发生率为0.01‰(5/347 367)。错误内容排在前5位者分别为溶媒错误(63.15%,682/1 080)、处方不完整(11.67%,126/1 080)、数量错误(8.80%,95/1 080)、用量错误(6.11%,66/1 080)和静脉给药方法错误(4.35%,47/1 080)。1 080例ME共涉及细胞毒性药物32种,排名前5位者依次为紫杉醇(23.24%,251/1 080)、氟尿嘧啶(12.59%,136/1 080)、多柔比星(6.39%,69/1 080)、顺铂(5.46%,59/1 080)和依托泊苷(5.37%,58/1 080)。结论:我院PIVAS细胞毒性药物ME发生率为0.31%,均为B级错误。ME分类主要为处方错误,内容主要为溶媒错误,涉及的药物主要为紫杉醇、氟尿嘧啶、多柔比星、顺铂和依托泊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相关指标在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应用价值,为合理调配护理人员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查阅临沂市人民医院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内科系统住院患者的病历信息,分析2017年内科系统全年的产出能力得分,根据产出能力得分对2018年内科系统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比较实施前后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医疗服务效率、医疗服务安全、护理质量评分、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调配方案满意度及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根据DRGs产出能力得分进行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后,2018年医院内科系统产出能力得分高于实施前,医疗服务效率中时间效率指数较实施前降低,病区管理质量、护理安全管理质量、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健康教育质量、危重患者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人力资源方案满意度得分情况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3.636、3.367、-13.090、-14.665、-11.630、-10.005、-11.572、-13.941、-8.906; P<0.05)。 结论:医院内部以DRGs产能得分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可以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条件下,满足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及护理人员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供方、需方、管理方视角下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SWOT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现状,发现问题并探索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策略与措施。方法:于2021年4-5月开展关键知情人访谈及文献研究,基于流感疫苗的供方(流感疫苗生产企业)、需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基层医务人员)和管理方(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部门)三方视角,采用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SWOT)分析技术对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建立SWOT分析矩阵。结果: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工作的存在的优势和机会包括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流感疫苗接种可及性强、流感疫苗安全性较高、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冠疫情)提高了公众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意识和流感疫苗企业生产积极性、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新冠疫苗)的接种增强了我国疫苗流通系统的能力等;也存在流感疫苗价格偏高、总量供应不足、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意识不强、缺乏流感疫苗需求评估机制、疫苗调配不畅、疫苗供应地区结构性失衡、疫苗浪费问题严重等劣势和威胁。建立了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SWOT分析矩阵,形成了优势机会(SO)策略、优势威胁(ST)策略、劣势机会(WO)策略、劣势威胁(WT)策略。结论:应从供方、需方、管理方采取措施,重点发挥管理方协调和管理的重要作用,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的关键问题与对策探讨:以福建省为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基于福建省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执行现状,对执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分析,为完善"八统一"制度提供借鉴。方法:2019年10—12月,选取福建省16个县区的紧密型医共体开展调研,通过访谈、问卷、现场考察等方法收集调研地区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运用米特-霍恩模型对"八统一"制度的执行现状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采用完成率描述"八统一"制度的执行情况。结果:调研地区16家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建设的完成率为60.15%,山区县为65.90%,沿海地区为47.50%。在八项制度中,机构名称(16家,100.00%)、医疗质量(13家,81.25%)、宣传(12家,75.00%)、人员调配(11家,68.75%)和财务管理(10家,62.50%)的完成率较高,而药品供应(7家,43.75%)、劳务绩效(6家,37.50%)和信息化建设(3家,18.75%)的完成情况较差。部分调研地区能出台本土化的具体实施办法逐步推动"八统一"制度执行。政策目标模糊、政策资源不足、执行手段单一、执行主体价值取向的偏颇以及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八统一"制度的有效执行。结论:福建省紧密型医共体"八统一"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尚未取得预期效果,应通过明确政策目标、拓宽政策资源、丰富执行手段、加强经验交流和优化政策环境等保障制度的有序推进和长效实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杭州市新冠肺炎诊治定点医院应急管理实践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出现后,全国各地积极进行防控。为了完成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诊治,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定点医院,迅速腾空病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立严格的患者出入院管理程序,构建医用防护物资紧急供应与统一调配机制,完善全系统多模式的培训体系,使得诊治工作得以有序进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效果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并评估其实施效果。方法:在引入智能药柜的基础上开发相关软件建立与智能药柜和医院信息系统对接的麻醉药品智能管控系统,构成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在管控系统中建立病区远程麻醉药品基数数据库(基数库),根据取用病区基数药品还是住院药房药品设计2条麻醉药品批号锁定闭环通路。基于智能药柜功能系统建立麻醉药品智能化管理流程,分别在处方开具、处方审核、药品调配和帐册登记等环节进行流程重塑。比较管控体系实施前、后流程重塑环节的工作效率。结果:成功构建了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全院所有病区均部署了基数库,实现了全院级远程管理。2条批号锁定闭环通路有效管控了麻醉药品的先进先出,并解决了麻醉药品批号追溯难的问题,实现了麻醉药品从入库到患者应用全流程的批号闭环追踪和实时统计、准确查询的精细化管控。智能化管理流程的建立避免了医师处方开具环节和药品调配环节的手工操作程序,简化了药师处方审核程序,提高了处方开具、审核和药品调配的准确率。管控体系实施后医师开具医嘱/处方、护士处理问题处方、药师审核处方、调配药品和药房盘点、专册登记等各项工作的耗时均明显少于管控体系实施前(均 P<0.001),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结论:通过构建医院病区麻醉药品智能管控体系,初步实现了全院麻醉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的全程闭环式可追溯管理,并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疫情防控应对实践的医院医学装备管理体系建设思考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医疗应急装备保障是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机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疗救援和处置的重要物质支撑。对于医学装备管理行业而言,疫情防控应对实践是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是一次跨越发展契机。作者基于工作体会,提出将医学装备保障上升为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治的战略物质支撑,建议健全并完善医学装备购置、领用、调配、捐赠等全流程保障管理体系,并对如何从制度、技术、供应链和信息系统四个角度实施医学装备保障要素建设以及如何推进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发展进行了思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全营养混合液医嘱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建立一种全营养混合液(total nutrient admixture,TNA)计算机化医师医嘱输入系统(computerized physician order entry,CPOE)和系统内辅助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CDS)的功能设计,保障TNA医嘱的正确开具。方法:通过梳理TNA、医嘱开具的工作流程,改进并设计新工作流程。建立TNA医嘱专属的CPOE界面,并在界面中建立一种临床决策支持方式,在TNA医嘱各组分输入同时,通过CDS的运算与反馈,判断是否同时满足患者的临床营养需要与药学工艺要求,并在界面直接通知开具医嘱的临床医师。CDS通过确保TNA医嘱的适宜性,及时保证肠外营养的临床使用安全。通过判断医嘱选择的合理性,并对不合理医嘱提供实时报警反馈,完成前置审方功能,并对临床医师的开具肠外营养的医嘱行为兼具教育功能。结果:通过CDS后台可选择药品目录的建立,杜绝了TNA医嘱中加入治疗性药物的不合理医嘱。肠外营养CPOE辅助支持系统后台运算能正确判断载体输液是否合理,并能在CPOE界面对临床医师进行实时反馈。结论:该CPOE辅助支持系统的建立杜绝了TNA医嘱中成分比例不合理、加入其他治疗性药物等,确保TNA医嘱保证患者每日所需能量,成分配比合理,相容性与稳定性良好,使患者肠外营养的用药安全获得了保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医疗机构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防范指导原则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条码技术是在计算机应用和实践中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已应用到医疗机构药品采购、管理、调配、使用等各个方面,在药品信息核对、药品与患者匹配等重要环节起到了减少人为差错、提高工作效率及减少用药错误的作用。但由于人为操作、技术水平等因素,条码技术在应用过程中也可发生用药错误。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的防范,合理用药国际网络中国中心组临床安全用药组、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和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社组织药学、护理、信息及管理方面的专家,以《中国用药错误管理专家共识》为依据,历经数次论证,形成本指导原则。与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可发生在药品入库与出库、药品调配与发放、静脉药品配制、患者给药等环节,风险因素包括系统因素(条码质量受损,条码打印质量差,扫描、打印设备问题,包装问题,系统自身缺陷以及内条码不能实现信息共享等)和人员因素(条码信息维护错误、信息更新不及时、贴错条码、内条码信息量过少、操作失误及执行不当等)。药品条码技术应用相关用药错误的防范策略包括技术策略(强制和约束策略、自动化和信息化,建立完善的复核制度)与管理策略(规章制度、环境与人员)。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医疗机构中涉及药品条码技术应用和管理的所有医务人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