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32例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5例;中位年龄39.5(18~76)岁。结石位于左侧23例,右侧9例。结石体积中位值138.84(33.28~866.32)mm 3。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发热症状且术前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均未提示明显感染。32例均行一期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发现结石梗阻部位以上积脓,留取脓尿行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检查。通过吸引器低压吸净脓液,下调水泵灌注压力和流量,间断低压低流量灌注并配合负压吸引,完成碎石术。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双J管,并予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腹部X线片,拔除双J管后4~6周复查泌尿系CT或B超,评价结石清除率。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量表,评价术后感染情况,并根据Clavein Dindo分级系统进行并发症分级,评价手术安全性。 结果:32例中28例完成一期碎石术,一期结石清除率87.5%,中位手术时间28(11~66)min。2例碎石过程中结石主体返回肾脏,1例输尿管条件较差,1例术中视野不清,此4例均留置双J管结束手术,行二期输尿管镜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清除结石。术中留取脓尿常规检查结果示,细菌计数中位值295(46~2 488)个/μl;白细胞计数中位值160.5(57~7 863)个/μl。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示,22例无细菌生长,10例细菌生长。术后发热1例,血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经对症抗感染治疗1 d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6例出现SIRS,无脓毒血症发生,无Clavein Dindo ≥Ⅲ级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对于经严格选择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中应尽可能降低灌注压力和流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不同患病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药物诱导睡眠下颏舌肌肌电的特征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患病程度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清醒、入睡初期以及睡眠状态下颏舌肌(genioglossus,GG)随腔内负压变化的活性差异及变化规律。方法:该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8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OSA男性患者共42例,年龄21~59(38.77±8.42)岁。每例研究对象完成整夜多导睡眠监测(PSG)及上气道CT后,均进行药物诱导睡眠下的口内表面颏舌肌肌电(GGEMG)同步会厌水平咽内压力(P epi)监测。根据整夜PSG数据将患者分为轻度组(7例)、中度组(12例)、重度组(23例),对比组间患者上气道CT测量值以及在清醒及诱导睡眠状态下GGEMG各参数值和对应状态下P epi的变化差异。采用SPSS 21.0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轻度组和中度组的GGEMG各参数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清醒期仅有重度组的清醒峰值肌电较轻度组偏高( t=1.249, P=0.025),组间同步监测的对应P epi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睡初期重度组的肌电参数值均分别较轻、中度组偏高,且同步监测的对应P epi水平也较高。将所有中重度OSA患者(35例)的阻塞性呼吸暂停(OA)末期的最大GGEMG肌电值和最大P epi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不符合线性相关关系( r=0.28, P=0.694)。而舌咽腔的长度与OA最大P epi存在线性相关( r=0.468, R2=0.219, P=0.005)。 结论:OSA患者睡眠期间GG活性与患病严重程度(呼吸事件频次)相关。尤其在中度以上OSA患者,GG活性与对应腔内负压刺激存在不协调的表现,这可能是导致OSA加重的机制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吻合口漏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总结使用经食管漏口精准定位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吻合口漏的经验及疗效。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新华医院儿普外科实施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食管吻合口漏13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8例;诊断包括Ⅰ型食管闭锁3例,Ⅲa型食管闭锁1例,复发性食管气管瘘9例。所有病例均于X线透视下留置食管内经漏口引流管并给予持续负压吸引。同时给予常规抗感染、营养支持治疗,定期复查食管造影观察吻合口愈合情况,并逐步拔出引流管,以促进吻合口愈合。结果:本组13例病例经治疗后吻合口漏均自愈。置管引流(16.7±6.8) d(7~28 d),人均调整引流管次数为(3.2±1.0)次(2~5次),引流管调整周期为(5.3±1.7) d(3.5~9.3 d),无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ICU住院时间为(18.0±8.4) d(6~34 d),呼吸机使用时间为(8.3±7.5) d(2~26 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1~52个月),并发症中吻合口狭窄4例,食管憩室2例,败血症、食管气管瘘复发、食管支气管瘘复发各1例。结论:经漏口精准引流法治疗食管闭锁术后严重吻合口漏是安全、微创、有效的方法,应于吻合口漏发现早期进行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足踝部骨髓炎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观察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足踝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宝鸡第三医院手显微外科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或混合髂骨植骨)治疗的11例足踝部骨髓炎患者资料。男8例,女3例;年龄(42.3±23.7)岁。对慢性低毒性骨髓炎,彻底扩创后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一期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修复重建。对感染急性期创面,先局部换药、引流或扩创后负压封闭吸引,全身抗感染治疗;待急性感染控制并稳定后再彻底扩创、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修复重建。组织瓣切取面积为3.5 cm×2.0 cm~12.0 cm×6.0 cm。应用腓动脉穿支蒂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4例,腓动脉穿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3例,胫后动脉穿支蒂皮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3例,腓骨长肌肌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1例。术后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骨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末次随访时感染控制情况[包括局部红肿疼痛、有无破溃、渗出等临床表现,血液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以评价疗效。结果:除1例皮瓣远1/3坏死,经换药愈合外,其余组织瓣均顺利成活。所有患者术后获(22.6±11.5)个月随访。术后6个月所有组织瓣外形、质地均良好。复查WBC、CRP、ESR、降钙素原等指标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局部皮肤无红肿、破溃,且不同程度地恢复保护性感觉。除1例术后18个月复查X线片示骨愈合不良外(但无其他不良症状或体征),其余患者依X线片示(12.1±2.3)个月病灶均消失,并达到骨性愈合;踝关节恢复基本屈伸功能,患肢也恢复负重及行走功能。结论:应用小腿组织瓣联合载抗生素硫酸钙人工骨治疗足踝部骨髓炎,不仅可以彻底填塞空腔、覆盖创面,且可有效控制感染,促进骨愈合,恢复足踝部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前臂高压氩气注射损伤一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患者 男,21岁,工作时被高压氩气注射枪头穿刺左前臂后出现疼痛,手指麻木,皮温降低,伤后6 h到达急诊。临床检查:左前臂近1/3背侧一针孔样穿刺伤口(图1),无出血,左前臂较健侧轻度肿胀,伤口周围压痛明显,皮温较健侧降低,自肘关节至腕关节全程可触及皮下"握雪感",手指指端痛触觉略减退,指腹血运及张力正常,手部主动活动自如,无被动牵拉痛。X线片示左前臂全范围皮下积气(图2,3)。急诊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左前臂切开减压并VSD负压吸引术。术中发现穿刺点位于小指伸肌腱与指总伸肌腱间隙,穿刺深度达肌膜,挤压肘关节可见深筋膜下积气(图4),锐性切除部分深筋膜,采用手法及驱血带驱赶的方法释放积气。再次检查前臂背侧皮下"握雪感"明显减轻,但前臂远端掌侧及近端尺侧皮下"握雪感"仍非常明显。依次从前臂远端掌侧及近端尺侧作小切口,相同方法释放皮下积气(图5)。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以VSD覆盖创面。术后预防性应用一代头孢抗菌素24 h,破伤风免疫球蛋白250 IU肌肉注射,VSD持续冲洗并负压吸引3 d,复查X线片示左前臂皮下积气显著消失(图6),缝合伤口。患者伤后1个月重返工作岗位,左上肢肌力及皮肤感觉均正常。伤后50 d复查左前臂刀口愈合良好,左前臂外观正常(图7,8),X线片示左前臂皮下积气完全消失(图9)。术后6个月电话随访患者无任何不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上气道临界闭合压测定方法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建立无创性测定上气道临界闭合压(Pcrit)评估睡眠时上气道塌陷性的方法。方法:应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创正/负压(CPAP/CPNP)呼吸机,测量19例不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正常人非快速动眼睡眠Ⅱ期(N2)的Pcrit,即直接测量法获得Pcrit;根据鼻内压和所对应的最大吸气流量(V imax),绘出压力-流量线性关系曲线,间接推出V imax为零时的压力,即间接测量法获得Pcrit。对比两种方法的相关性。 结果:受试者的Pcrit直接测量值为(-7.02±2.74)cmH 2O(1 cmH 2O=0.098 kPa),间接测量值为(-7.26±2.96)cmH 2O,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1.667, P>0.05),呈高度相关( r=0.986, P=0.000)。Bland-Altman分析,两种测量结果差值的均数为(0.24±0.53)cmH 2O,95% CI为(-0.80,1.27)cmH 2O,除1例外,其余均分布在一致性界限内。 结论:Pcrit直接和间接测量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评估上气道的塌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依诺肝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植入兔体内药物释放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依诺肝素钠-聚甲基丙烯酸甲酯(ES-PMMA)骨水泥在动物体内释放特性和术后持续释放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方法:将20只家兔[望都县彤辉养殖,动物合格证编号为191106,体重(2.5±0.5) kg,兔龄3~6个月]随机分为A、B、C、D 4组,A组为对照组,B、C、D组为实验组,制作标准ES-PMMA骨水泥圆柱体试件,实验组每40 g骨水泥加入依诺肝素钠(ES)的量分别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对照组不添加依诺肝素钠。手术方式将试件分别置于新西兰雄兔右侧股骨髓腔内,以不可吸收缝线捆绑,内置负压引流管收取引流液,实验组连续10 d测定引流液中的依诺肝素钠药物浓度。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所有兔均存活饲养至实验结束,ES加入为4 000、8 000、12 000 AXaIU的实验组24 h后释放量分别为0.713、1.157、1.662 IU/ml,各实验组均在体内放置24 h后达到ES释放浓度的最高峰,此后浓度释放逐渐衰减,在第4~10天释放趋于稳定。结论:ES-PMMA骨水泥试件植入新西兰兔体内后能够从局部释放出来,发挥局部抗凝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负压吸引鞘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负压吸引鞘和传统扩张鞘在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感染性肾结石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6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35例采用负压吸引鞘行经皮肾镜取石术(负压鞘组),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35例接受传统扩张鞘经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对照组)。两组的年龄[(45.5±6.8)岁与(44.9±7.3)岁, P=0.723]、性别(男/女:19/16例与21/14例, P=0.629)、体质量指数[(24.2±4.2)kg/m 2与(24.5±3.9)kg/m 2, P=0.758]、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Ⅰ/Ⅱ级:30/5例与29/6例, P=0.743)、结石侧别(左/右:18/17例与17/18例, P=0.811)、Guy’s结石评分(Ⅰ/Ⅱ/Ⅲ级:3/25/7例与1/29/5例, P=0.443)、结石CT值[(629.2±98.8)HU与(608.5±105.1)HU, P=0.399]、尿白细胞(-/+/++:29/5/1例与28/5/2例, P=0.839)、合并高血压病(3例与5例, P=0.707)、合并糖尿病(2例与2例, P=1.00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患者先取截石位,留置患侧输尿管导管,然后改俯卧位,于患肾侧腋后线行超声引导下穿刺,建立穿刺通道后依次扩张至F20,置入碎石鞘建立碎石通道。与对照组的传统扩张鞘相比,负压鞘组的负压吸引鞘是在主干碎石通道基础上增加了侧支吸引通道并接持续负压吸引,负压值为40 kPa。两组均采用气压弹道联合激光的混合碎石方式。术后1周复查腹部X线片显示无残石或≤4 mm未引起尿路梗阻的临床无意义残石定义为结石清除。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临床参数(血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结石清除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负压鞘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35.6±19.5)min与(45.4±20.2)min, P<0.05]。负压鞘组和对照组术后血白细胞、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升高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5.7%(9/35)和54.3%(19/35)、42.9%(15/35)和68.6%(24/35)、62.9%(22/35)和85.7%(30/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9%(1/35)和8.6%(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07);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7.1%(34/35)和94.3%(33/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1.000)。两组术后的结石成分分析结果均为以磷酸镁铵和磷酸磷灰石为主的感染性结石。负压鞘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2.9%(8/35)与51.4%(18/35), P<0.05],其中负压鞘组术后发热(体温>37.5℃)的患者比例低于对照组[14.3%(5/35)与37.1%(13/35), P<0.05]。负压鞘组和对照组术后分别有2例和3例需升级抗生素治疗( P=1.000);两组术后出现因血块造成梗阻和肾绞痛的患者各1例( P=1.000);仅对照组1例术后发生尿源性脓毒血症( P=0.476)。 结论:与传统扩张鞘经皮肾镜取石术相比,负压吸引鞘经皮肾镜取石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能有效降低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负压吸引鞘的安全性更高;二者的结石清除率无差异。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贵州省不同等级医院重症医学科资源情况比较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贵州省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状况,为本省重症医学质量改进及学科建设提供方向和决策依据。方法:通过表格填报和(或)现场调查的方式获取贵州省各级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资源状况,填报时间为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现场调查(部分医院)于2018年3月进行。2018年贵州省医院数据从贵州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获取,该数据于2019年11月28日在线发布。对纳入的信息按ICU建设状况、主要设备配置状况和技能开展状况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本次调查共纳入39家三级医院和77家二级医院,分别占该等级公立医院数的76.5%(39/51)和50.0%(77/154);三级、二级综合医院分别占该等级综合医院的86.8%(33/38)和50.4%(69/137)。在ICU建设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相比,三级医院ICU成立更早〔年:2011(2008,2012)比2013(2011,2015), P<0.01〕,拥有的ICU床位数、医生和护士人数更多〔张:15(11,20)比8(6,10),名:9(8,11)比6(5,7),名:25(20,41)比15(12,19),均 P<0.01〕,但ICU医生/床位比、ICU护士/床位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ICU设备配置状况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有更多的呼吸机和更高的呼吸机/床位比、更多的输液泵及更高的输液泵/床位比、更多的监护仪、胃肠营养泵和单人间,有负压病房的比例更高〔呼吸机(台):14(10,18)比6(4,8),呼吸机/床位比:1.0(0.7,1.1)比0.8(0.6,1.0),输液泵(台):10(6,20)比5(3,8),输液泵/床位比:0.8(0.0,1.0)比0.0(0.0,0.4),监护仪(台):18(13,24)比9(6,12),胃肠营养泵(台):2(1,5)比1(0,3),单人间病房(间):2(1,3)比1(0,3),负压病房:53.8%(21/39)比31.5%(23/73),均 P<0.05〕;此外,配备便携式呼吸机、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体外膜肺氧合机(ECMO)、B超机、支气管镜、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 ETCO 2)监测设备、脑电图双频指数(BIS)监测仪、床旁胃镜、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仪的比例更高〔分别为86.7%(26/30)比59.6%(28/47),43.3%(13/30)比1.5%(1/66),14.3%(4/28)比0%(0/65),10.7%(3/28)比0%(0/65),62.5%(20/32)比37.3%(25/67),97.1%(33/34)比63.6%(42/66),60.6%(20/33)比28.4%(19/67),17.2%(5/29)比0%(0/65),27.6%(8/29)比1.5%(1/65),77.4%(24/31)比52.3%(34/65),均 P<0.05〕。在能开展的技能方面,与二级医院ICU比较,三级医院ICU开展颅内压监测、腹内压监测、超声诊断、支气管镜检查治疗和血液净化的比例更高〔31.6%(12/38)比14.7%(11/75),75.7%(28/37)比38.6%(27/70),61.5%(24/39)比24.3%(18/74),89.7%(35/39)比45.9%(34/74),92.3%(36/39)比48.6%(36/74),均 P<0.05〕。 结论:本次数据主要来自贵州省公立综合医院。三级医院较二级医院更早建立ICU,其ICU规模更大,硬件配置更优,能开展的技术更多;但二、三级医院ICU之间人力资源状况类似。二、三级医院均需提升ICU人力和设备配置以及拓展各项ICU技能,且二级医院的需要可能更迫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创面温度与压力无线传感模块的研制及其特性测评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研制创面温度与压力无线传感模块(下称无线传感模块)并进行相关特征性检验和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1)设计无线传感模块结构及工作模式;在柔性排线一端焊接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同时与焊接了蓝牙发射器、微处理器和电源接口的印制电路板相连,建立无线传感模块;开发移动端数据接收应用程序,在智能手机上,通过蓝牙功能读取无线传感模块暴露在空气中的检测数值。(2)同时用无线传感模块和红外线测温仪测量35~42 ℃热水袋温度,对比30对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3)于第2作者手臂贴负压封闭引流材料,将无线传感模块置于负压条件下,同时记录无线传感模块测得负压值和负压表数值,对比14对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4)按压力传感器、焊接温湿度传感器柔性排线每3平方厘米表面积加入1 mL生理盐水,分别配置相应材料浸提液。取20只6~8周龄雌性C57BL/6小鼠,称量实验前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压力传感器浸提液组、柔性排线浸提液组、混合浸提液组和生理盐水组(每组5只),分别腹腔注射压力传感器浸提液、焊接温湿度传感器柔性排线浸提液、压力传感器浸提液与焊接温湿度传感器柔性排线浸提液1∶1混合浸提液、生理盐水50 mL/kg,观察小鼠有无异常毒性反应,并称量注射后24、48、72 h小鼠体质量,综合评估材料毒性。(5)取4只3~6个月龄、雌雄不限日本大耳白兔,脊柱左侧2个区域敷贴无菌纱布设为无菌纱布组,脊柱右侧2个区域敷贴无线传感模块设为无线传感模块组,评估各区域敷贴后1、12、24、48 h皮肤状态,按照皮肤刺激性评分标准记录评分。(6)按压力传感器、焊接温湿度传感器柔性排线每1平方厘米表面积加入1 mL无血清DMEM培养基,分别配制相应材料浸提液。取L-929成纤维细胞株,分为压力传感器浸提液组、柔性排线浸提液组、苯酚对照组、培养基对照组,前2组分别加入对应浸提液,苯酚对照组加入64 g/L苯酚,培养基对照组加入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体积均为100 μL。噻唑蓝法检测培养2、4、7 d吸光度值以计算细胞增殖率(各时间点样本数为6),进行细胞毒性分级。对数据行配对样本 t检验、Wilcoxon符号秩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析因设计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Bonferroni校正。 结果:(1)智能手机通过蓝牙功能成功接收无线传感模块检测的空气温度、湿度与压力信息。(2)无线传感模块测量的热水袋温度为(37.7±1.7)℃,与红外线测温仪的(37.7±1.7)℃相近( t=-0.112, P>0.05),且二者存在明显正相关( r=0.996, P<0.01)。(3)无线传感模块测量的手臂负压材料下负压为-36.7(-38.8,-27.4)kPa,明显低于负压表的-22.7(-32.7,-12.5)kPa( Z=-3.235, P<0.01),但二者绝对值存在明显正相关( ρ=1.000, P<0.01)。(4)各组小鼠均无异常毒性反应。4组小鼠体质量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3.132, P>0.05)。(5)敷贴后1、12、24、48 h,2组兔敷贴区域皮肤刺激性评分均相近( Z=-1.000、<0.001、-0.620、<0.001, P>0.05)。(6)培养各时间点,与培养基对照组比较,压力传感器浸提液组和柔性排线浸提液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升高( P<0.01),苯酚对照组细胞增殖率均明显降低( P<0.01)。培养2、4、7 d,苯酚对照组细胞毒性分级分别为1、1、2级,各浸提液组细胞毒性分级均为0级。 结论:无线传感模块集成了温湿度与压力传感器,可监测局部温度与压力,并能在移动端应用程序上实现参数的可视化,其测量温度准确,压力测量结果与负压表负压值变化趋势一致,且生物安全性良好,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