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足底反射区及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在脑创伤伴昏迷患者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价足底反射区及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创伤伴昏迷患者的促醒作用。方法: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选择在河北省唐山市工人医院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治疗的90例脑创伤伴昏迷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试验1组、试验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脑创伤常规护理,试验1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然之声的音乐疗法,试验2组在试验1组的基础上给予足底反射区及穴位按摩治疗,比较三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昏迷恢复量表评分。结果:干预后2、4、6周,试验2组患者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分、昏迷恢复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及试验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足底反射区及穴位按摩联合音乐疗法对脑创伤昏迷患者有一定促醒作用,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足底按摩联合肢体抚触缓解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灌洗中焦虑水平的效果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评估足底按摩联合肢体抚触缓解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气道灌洗时焦虑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北区烧伤整形科收治的重度吸入性损伤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在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的基础上联合足底反射区按摩及肢体抚触护理支持,对照组予常规护理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舒适度以及焦虑水平。结果:观察组舒适度的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术后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干预前,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灌洗过程中,行足底反射区按摩联合双手抚触可减轻患者不适,提高舒适度,缓解患者焦虑。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诊断皮肤毛发移行疹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女,62岁,因右足底疼痛1周就诊。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右足底疼痛,疼痛处有黑色丝状物,用手轻拉后黑色丝状物在靠近皮肤处断裂,残留约1.5 cm丝状物,疼痛无明显缓解。患者否认外伤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无类似疾病家族史。体检:各系统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足底淡黄色结节,直径约0.3 cm,边界清,质硬,中央可见1.5 cm长黑色丝状物(图1),挤压痛明显,未见明显糜烂渗出。局部消毒后,用大拇指和食指捏起并挤压皮肤,黑色丝状物无明显移动,也未见明显角栓。用镊子轻拔丝状物,丝状物无明显松动。反射式共聚焦显微镜检查示皮肤角质层增厚,中央可见典型毛发穿出(图2),限于深度,未见明显毛囊结构。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足底反射疗法对乳腺癌晚期患者症状缓解效果的评价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足底反射疗法对乳腺癌术后症状缓解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入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乳腺癌手术术后化疗、靶向治疗、激素治疗的女性患者共266例。将患者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进行简单随机分组分为足底反射组和常规护理组,记录每个患者入院时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每个患者评估M.D.Anderson症状量表(MDASI),症状程度和中文版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足底反射组从入院时到入院后1个月请理疗科医生对患者实施每周4次的足底反射疗法,常规护理组行常规护理。4周之后对所有患者再次评估上述评分。计算每组每个症状缓解的人数,并做比较。以常规护理组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常规护理组每个症状的广义方程,计算 OR值,计算概率。将有统计学意义的症状做亚组分析,做组内广义方程,做其他症状的相对风险,计算 OR值,计算概率。 结果:足底反射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57例占72.15%,普通护理组在4周之后重度疼痛缓解例数为25例占54.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χ2值为4.08, P<0.05)。以普通护理组作为参考值,做足底反射组/普通护理组各症状缓解相对风险,结果提示疼痛缓解、合并症、CES-D有统计学意义( OR值为1.85,0.87,0.97, 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患者,睡眠不安对疼痛缓解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OR值为0.55, P<0.05),相对于足底反射疼痛缓解的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睡眠不安和健忘对疼痛缓解的抑制有统计学意义( OR值为1.07,1.05, P<0.05)。 结论:乳腺癌术后患者合并重度疼痛可以通过足底反射疗法起到缓解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体酮对雄性切口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脊髓神经激肽-1受体及血浆P物质表达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黄体酮对切口痛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mechanical withdraw threshold, PMWT)、脊髓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 NK-1R)、血浆P物质表达的影响,探讨黄体酮对疼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4只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C组)、黄体酮组(P组,术前3 h肌内注射1.5 mg/100 g)、米非司酮组(M组,术前3 h灌胃1.5 mg/100 g),每组8只。按照Brennan法制备足底切口痛模型,测定大鼠给药前(T 0)、手术前(T 1)、手术后1 h (T 2)、手术后3 h (T 3)4个时间点的术侧足PMWT。在T 3时间点采用免疫印迹法测定脊髓NK-1R水平,用ELISA法测定血浆P物质水平。 结果:与C组比较,P组和M组T 2、T 3时PMWT升高( P<0.05),且P组PMWT高于M组( P<0.05)。与C组比较,P组和M组T 3时脊髓NK-1R及血浆P物质水平减低( P<0.05),且P组脊髓NK-1R及血浆P物质水平低于M组( P<0.05)。 结论:黄体酮能够抑制切口疼痛,可能与黄体酮受体结合状态抑制脊髓NK-1R的表达及P物质生成和(或)释放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microRNA-210-3p通过调控TET2的表达抑制大鼠炎性疼痛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 探讨microRNA-210-3p(miR-210-3p)与 10-11 易位蛋白 2(ten-eleven translocation 2,TET2)在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大鼠炎性疼痛模型中的作用及其相互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和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并确定大鼠miR-210-3p中可以靶向调节的基因.实验中的质粒和miR-210-3p共转染组合分为 pmirGLO+mimics NC组、pmirGLO+mimics-miR-210-3p组、TET2-WT-pmirGLO+mimics-NC组、TET2-WT-pmirGLO+mimics-miR-210-3p 组、TET2-MT-pmirGLO+mimics-NC 组和 TET2-MT-pmirGLO+mimics-miR-210-3p组;60 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CON)组(n=20)、CFA组(n=20)、CFA+腺相关病毒载体阴性对照(adeno-associated virus negative control,AAV NC)组(n=10)、CFA+AAV miR-210-3p抑制剂(adeno-associated virus miR-210-3p inhibitor,AAVi)组(n=10).通过在大鼠左后足底部皮下注入CFA的方式建立大鼠炎性疼痛模型;通过尾静脉注入miR-210-3p inhibitor的AAV建立干预模型;观察并测量大鼠行为学;采用RT-qPCR法检测miR-210-3p的表达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和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L4~L6 腰膨大节段脊髓中TET2 蛋白的表达水平及荧光强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TET2 蛋白在大鼠脊髓中的细胞表达定位.结果 生物信息学方法发现,TET2 基因 3'UTR区域存在与miR-210-3p的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miR-210-3p与TET2 基因之间存在结合位点,呈负向调控关系;注射CFA显著减小了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MT)和热缩足潜伏期(paw 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PTWL)(P<0.05);CFA组大鼠脊髓腰膨大中miR-210-3p的表达水平明显上调,伴随着TET2 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TET2 蛋白主要和神经元细胞存在共定位:CFA组大鼠脊髓内TET2 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经过AAVi干预后,CFA+AAVi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的PWMT和PTWL较CFA+AAV NC组大鼠升高(P<0.05);CFA+AAVi 组大鼠脊髓组织中 TET2 蛋白表达较 CFA+AAV NC 组升高(P<0.05).结论 miR-210-3p可以抑制TET2蛋白表达,通过抑制miR-210-3p在炎性疼痛大鼠中的表达可以有效减轻炎性疼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足底反射区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疗效观察
编辑人员丨2024/6/22
目的 观察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足底反射区穴位按摩治疗气阴两虚、瘀阻经络证糖尿病高危足患者的效果及对其足底峰值压力、神经传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衡水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高危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及随机余数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在基础治疗上,对照组给予反射区穴位按摩治疗,治疗组给予复荣通脉胶囊+反射区穴位按摩治疗.治疗12周后.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神经受损程度(TCSS 评分)、踝肱指数(Ankle-brachial index,ABI值)、足底峰值压力、神经传导速度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36/40)明显高于对照组72.50%(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后两组患者口渴喜饮、少气懒言、五心烦热、麻木刺痛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口渴喜饮、少气懒言、五心烦热、麻木刺痛中医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2周后两组患者血糖指标FBG、HbA1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后两组患者TC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T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后两组患者ABI值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AB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后两组患者足底峰值压力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足底峰值压力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4、8、12周后两组患者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腓总神经、正中神经、胫神经、尺神经传导速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随访,两组患者均无失访.治疗组糖尿病足复发率为7.5%(3例),对照组糖尿病足复发率为25.00%(10例),两组间糖尿病足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01,P<0.05).结论 复荣通脉胶囊联合足底反射区穴位按摩治疗气阴两虚、瘀阻经络证糖尿病高危足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足部神经受损程度,降低糖尿病足发生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22
-
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合并POEMS综合征一例
编辑人员丨2024/4/27
患者,男,44岁,因"右下肢无力伴行走不稳定2个月"于2020年1月至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患者5个月前因左下肢及左脚麻木无力于当地医院就诊,应用甲钴胺等治疗后未见好转.2个月前患者出现右下肢无力,足底感觉障碍,行走不稳定,不能自行站立.既往史无特殊.体格检查:皮肤黏膜无明显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无明显异常,腹部柔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明显水肿;专科检查:双侧上肢肌力4级,双侧下肢肌力2级,呈跨阈步态,肌张力正常,双侧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对称(-),双侧膝反射、跟腱反射对称(-).实验室检查结果:血常规:WBC计数正常,Hb 160 g/L,PLT计数504 × 109/L.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致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大鼠行为学及单胺类神经递质改变
编辑人员丨2024/2/3
目的 观察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对大鼠疼痛抑郁行为的影响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变化,旨在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动物模型.方法 将 16 只 8 周龄SPF级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与对照组,每组 8 只.模型组大鼠麻醉后通过左后足底注射完全弗氏佐剂 100 μL,建立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模型大鼠,对照组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Von Frey纤维丝和热辐射刺激仪测量大鼠的疼痛阈值,采用旷场实验、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的抑郁行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大鼠海马组织的 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含量,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病理改变.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缩足阈值及热缩足反射潜伏期在 3、7、14 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在7、14 d 明显减少(P<0.01),中央区停留时长在14d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悬尾实验不动时间在 14d明显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在 7、14 d明显增加(P<0.05,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中 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含量明显减少(P<0.01).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病理发生改变,神经元形态不规则,排列松散、紊乱,细胞间隙增大,部分细胞核模糊,出现部分神经元固缩、凋亡.结论 100 μL完全弗氏佐剂足底注射可引起大鼠痛觉过敏、抑郁样行为改变及海马单胺类神经递质明显降低,造成海马病理形态变化,可有效模拟疼痛抑郁共病的表现,是一种可用于慢性炎性疼痛抑郁共病病理机制研究的实验模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
腹内侧前额叶皮质锥体神经元参与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小鼠疼痛和焦虑样行为调控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目的 探究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锥体神经元对选择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小鼠疼痛和焦虑样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SNI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动物模型,假手术组(sham)仅暴露神经.向SNI小鼠损伤对侧腹内侧前额叶皮质(ventromedial prefrontal cortex,vmPFC)注射红藻氨酸/生理盐水,或化学遗传学抑制病毒/空载对照病毒.采用vonfrey纤维丝检测SNI术后损伤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高架十字迷宫评估SNI术后焦虑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SNI损伤对侧vmPFC中c-fos表达及注射红藻氨酸后神经元毁损、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RNA-scope原位杂交染色与免疫荧光染色双标明确Vgat基因和Vglut1基因分别与c-fos的共表达情况.结果 术后7d及14d,相比于sham小鼠,SNI小鼠损伤侧足底PWT、进入开臂次数和停留时间明显减少(P<0.05);SNI小鼠损伤对侧vmPFC中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加,c-fos主要表达在Vglut1基因阳性的神经元(P<0.05).相比于损伤对侧vmPFC注射生理盐水的SNI小鼠,注射红藻氨酸的SNI小鼠损伤对侧vmPFC中出现明显的神经元毁损及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现象,损伤侧足底PWT、进入开臂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P<0.05).此外,化学遗传学策略抑制SNI小鼠损伤对侧vmPFC的锥体神经元后,SNI小鼠损伤对侧vmPFC中c-fos阳性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同时损伤侧足底PWT、进入开臂次数和时间明显增加(P<0.05).结论 SNI小鼠损伤对侧vmPFC中的锥体神经元影响疼痛及焦虑样行为的发生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