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甲双胍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GDM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及妊娠结局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究二甲双胍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妊娠期糖尿病(GDM)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自我管理能力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本院的足月妊娠GDM患者88例,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联合组同时采用二甲双胍治疗,均治疗干预至患者出院.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糖、胰岛素、血管内皮功能、生活质量与自我管理能力等指标变化,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浓度及胰岛素抵抗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管舒张功能高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水平及合并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占比(13.6%)低于对照组(31.8%),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特异性量表(84.63±10.24分)、密西根糖尿病管理评定量表(15.63±3.14分)评分高于对照组(59.77±8.94分、13.56±2.98分),新生儿低血糖发生(3例)及不良妊娠结局总发生率(13.6%)均低于对照组(7例、34.1%)(均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GDM能有效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和自我管理能力,促进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水平恢复正常并改善血管内皮功能,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发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高龄(≥35岁)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高龄经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信息及分娩资料、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调查产妇产后抑郁状况及社会支持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84例高龄经产妇筛查出产后抑郁(EPDS评分≥13分)88例(占3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OR=2.61,95%CI 1.27~5.36)、非计划妊娠(OR=3.21,95%CI 1.43~7.22)、新生儿低体重(OR=5.11,95%CI 2.01~12.97)、产前抑郁(OR=4.03,95%CI 1.76~9.19)、睡眠障碍(OR=2.07,95%CI 1.15~3.71)、人工喂养(OR=3.06,95%CI 1.37~6.83)是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社会支持水平(OR=0.26,95%CI 0.11~0.66)是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高龄经产妇产后抑郁发生率较高,主要与家庭经济状况差、非计划妊娠、新生儿低体重、人工喂养、产前抑郁、睡眠障碍、社会支持不足等因素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血清Nox2、ATG7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评估价值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讨自噬相关基因-7(ATG7)、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在新生儿窒息病儿血清中的表达及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产科分娩的75例新生儿窒息病儿为研究组,根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将病儿分为窒息心肌损伤组31例,窒息非心肌损伤组44例.同期选择50例健康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测量血清ATG7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ox2水平,以Nox2/β肌动蛋白的灰度比值为Nox2表达量;采用Pearson法分析ATG7、Nox2表达的相关性及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Nox2、ATG7水平对新生儿窒息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0.26±0.06、(4.83±0.61)ng/L]比较,新生儿窒息病儿血清Nox2(0.65±0.09)、ATG7[(21.04±3.66)ng/L]表达水平升高,且窒息心肌损伤组[0.85±0.11、(24.23±3.98)ng/L]病儿血清中Nox2、ATG7水平高于窒息非心肌损伤组[0.51±0.08、(18.80±3.43)ng/L](P<0.05);窒息心肌损伤病儿血清中Nox2、ATG7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57,P<0.05);病儿血清中Nox2和ATG7表达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Nox2、ATG7水平预测新生儿窒息合并心肌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及其95%CI分别为0.91(0.82,0.96)、0.89(0.80,0.95),对应的灵敏度分别为83.87%、87.10%,特异度分别为84.09%、75.00%,二者联合预测的AUC及其95%CI为0.92(0.84,0.97),灵敏度为90.32%,特异度为81.82%.结论 窒息心肌损伤病儿血清中Nox2、ATG7表达均上调,二者联合检测对窒息心肌损伤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恢复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海绵体神经功能的实验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 探索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再生修复海绵体神经对糖尿病大鼠勃起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收集健康足月产新生儿脐带,提取分离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并鉴定表面标志物.通过高脂饮食联合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诱导大鼠糖尿病,10周后选取高血糖大鼠进行阿扑吗啡(APO)试验,筛查、建立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DIED)大鼠模型.hUCMSC移植8周后,通过APO实验及最大海绵体内压/平均动脉压(ICP/MAP)评估大鼠勃起功能;通过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绵体组织中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神经营养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第4代hUCMSC表面高表达CD73、CD90、CD105,低表达CD11b、CD19、CD34、CD45、HLA-DR.糖尿病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制备成功.海绵体内移植hUCMSC 8周后,APO实验表明hUCMSC可增加正常勃起的大鼠数量;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相对于阴性对照组,ICP/MAP值升高,阴茎内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实验显示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大鼠阴茎海绵体中nNOS水平明显增加,启动大鼠阴茎勃起;ELISA检测结果证实中剂量和高剂量hUCMSC治疗后,均能不同程度恢复DIED大鼠阴茎组织中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结论 hUCMSC是一种多功能的成体干细胞,经海绵体移植治疗高脂饮食联合STZ诱导的DIED大鼠是有效的,且有剂量依赖性.hUCMSC治疗DIED的机制与上调BDNF、NGF、VEGF和IGF-1表达水平提供的神经保护和再生修复作用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和比较早产儿与足月儿细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252例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病例资料,根据胎龄分为早产儿组64例和足月儿组188例,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病原菌分布及临床转归。结果:两组患儿首发临床表现均以发热最常见,但早产儿组嗜睡、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足月儿组( P<0.05)。首次血液/脑脊液异常率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合并感染均以败血症为主,并发症主要为硬膜下积液和脑积水,早产儿脑膜炎并发症发生率为60.9%(39/64),明显高于足月儿的44.7%(84/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早产儿组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无乳链球菌多见,足月儿组以肺炎克雷伯菌、无乳链球菌多见。两组患儿阳性菌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早产儿组抗生素疗程明显长于足月儿组( P<0.05)。两组患儿的临床治愈/好转率约为9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早产儿细菌性脑膜炎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相对容易漏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儿,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但早期、合理规范治疗后其临床治愈/好转率并不差于足月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早期血糖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分娩方式对足月新生儿早期血糖的影响,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该院分娩的60例产妇及其新生儿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剖宫产分娩,研究组为阴道自然分娩,组间对比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值、母婴低血糖发生率、低血糖产妇两种不同分娩方式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值。结果:研究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产妇、足月新生儿血糖值均高于对照组产妇、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而研究组产妇、足月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低血糖产妇使用剖宫产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早期血糖值低于行阴道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足月新生儿中部分有出生后早期血糖值较低的情况存在,而剖宫产足月新生儿出现早期低血糖的概率要明显高于阴道自然分娩的足月新生儿。对足月新生儿出生后进行早期血糖监测,可有效发现血糖异常患儿,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发生相关并发症,以保证母婴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足月小于胎龄儿生后24小时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血脂水平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足月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生后24 h内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1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生后24 h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单胎活产SGA及适于胎龄儿(appropriate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AGA)进行前瞻性研究,将纳入患儿分为SGA组和AGA组,比较两组患儿生后24 h内IGF-1和血脂水平的差异,分析IGF-1与血脂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SGA组95例,AGA组84例。SGA组IGF-1<25 ng/ml比例高于AGA组( P<0.05)。在不同性别构成组内、早期足月分娩及完全足月分娩组内,SGA IGF-1<25 ng/ml比例也均高于AGA;SGA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高于AGA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水平低于AGA组( P<0.05);SGA和AGA生后24 h内IGF-1水平与HDL-C水平成正相关( P<0.01),与TG水平成负相关( P<0.01),HDL-C水平是IGF-1的预测因素。 结论:与AGA相比,SGA生后24 h内即呈现IGF-1、HDL-C分泌不足及高TG水平的状态;生后应及时予SGA营养支持,避免发生低血糖,并刺激IGF-1的分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原学特征的多中心研究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了解中国不同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方法:采用描述性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中国不同地区18家三级医院收治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血液和脑脊液检查结果、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析早产儿和足月儿、早发型和晚发型、浙江省和浙江省外其他地区、温州地区和浙江省其他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病原菌分布。统计学分析采用 χ2检验。 结果:共纳入210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病例。常见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41.4%(87/210)]、无乳链球菌[27.1%(57/210)]。革兰阴性菌在早产儿中的构成比[77.6%(45/58)]高于足月儿[47.4%(72/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54, P=0.001)。大肠埃希菌[36.5%(31/85)比44.8%(56/125)]和无乳链球菌[24.7%(21/85)比28.8%(36/125)]在早发型和晚发型病例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各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病原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其中浙江省为46.7%(64/137),浙江省外其他地区为31.5%(23/73)。浙江省无乳链球菌感染比例[35.8%(49/137)]高于浙江省外其他地区[11.0%(8/73)],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在浙江省外其他地区的构成比[17.8%(13/73)和16.4%(12/73)]均高于浙江省[2.9%(4/137)和5.1%(7/1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χ2=14.82、12.26、7.43,均 P<0.05)。革兰阳性球菌在温州地区的构成比[60.8%(31/51)]高于浙江省其他地区[38.4%(33/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6.46, P=0.011)。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0/45),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74.4%(32/43),对其他常见的头孢菌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41.8%(23/55)],其次为头孢曲松,耐药率为32.4%(23/71)。无乳链球菌对青霉素、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均敏感。 结论:中国不同地区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分布不同,但最常见的致病菌均为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菌素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对头孢噻肟的耐药率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和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分析不同时机实施分娩镇痛对初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住院分娩的足月、单胎、头位初产妇6 901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分娩镇痛组和对照组。其中,分娩镇痛组产妇3 687例,根据分娩镇痛时机的不同进一步分为分娩镇痛Ⅰ组(宫口<2 cm,648例)、Ⅱ组(宫口为2~<3 cm,1 670例)、Ⅲ组(宫口为3~<4 cm,803例)、Ⅳ组(宫口≥4 cm,566例);对照组产妇3 214例,未实施分娩镇痛。回顾性分析5组产妇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评分的差异。结果:(1)产程:各分娩镇痛组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总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 P<0.05);分娩镇痛组内,Ⅰ组的第一产程时间最长、第二产程时间最短,Ⅳ组的总产程时间最长。(2)分娩方式:分娩镇痛组的总中转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分娩镇痛组内的Ⅰ、Ⅱ组的剖宫产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3)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镇痛组Ⅰ、Ⅱ、Ⅲ、Ⅳ组及对照组新生儿的1分钟Apgar评分、5分钟Apgar评分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宫口扩张≥3 cm行分娩镇痛,虽稍延长总产程时间,但并未增加剖宫产率,也不影响母儿预后,为较适宜的无痛分娩时机,同时应结合产妇的个体情况,综合考虑利弊选择最佳的镇痛时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
天津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的筛查结果及危险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天前
目的:探讨天津市婴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的B超筛查Graf分型结果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0年12月利用妇幼卫生保健三级管理和天津市妇幼卫生信息操作系统对生后6~8周的婴儿进行早期髋关节B超筛查的资料。筛查采用"初筛-复筛-确诊治疗"的"2+1"模式。统计筛查阳性率和不同年份、不同Graf分型患儿转诊治疗时的年龄,比较不同性别、胎次、胎位、生产方式、胎龄、出生体重、家族史患儿阳性率的差异,并采用二分类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DH的危险因素。结果:筛查婴儿807 889名,检出B超Graf分型Ⅱa型及以上阳性2 039例(2 841髋),检出阳性率为2.52‰(2 039/807 889)。异常髋中Ⅱa(+)型685髋、Ⅱa(-)型959髋、Ⅱb型367髋、Ⅱc型262髋、D型227髋、Ⅲ型265髋、Ⅳ型76髋;占比最多的依次为Ⅱa(-)型(33.76%,959/2 841)、Ⅱa(+)型(24.11%,685/2 841)、D型及以上型(19.99%,568/2 841)。左侧髋异常率为2.02‰(1 632/807 889),大于右侧的1.50‰(1 209/807 889),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3.09, P<0.001)。女婴髋异常率为3.27‰(2 541/777 272),大于男婴的0.36‰(300/838 506),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947.87, P<0.001)。男婴DDH阳性率0.50‰(209/419 253)、女婴4.71‰(1 830/388 636),男女婴检出比为1∶8.76,不同性别DDH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 420.10, P<0.001)。不同胎位(头位/臀位)、生产方式(顺产/剖宫产)、出生体重(正常/低体重)、家族史(有DDH/无DDH)患儿DDH阳性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胎次(第一胎/第二胎及以上)、胎龄(足月/早产)患儿DDH阳性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婴( OR=10.50, P<0.001)和胎位为臀位( OR=3.40, P<0.001)是DD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早产( OR=0.91, P<0.001)为DDH的保护因素。各年份不同B超Graf分型患儿转诊治疗年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经"初筛-复筛-确诊治疗"的"2+1"筛查模式,天津市生后6~8周婴儿B超筛查DDH的阳性率为2.52‰,女婴、左侧髋阳性率更高。B超Graf分型越严重的患儿转诊治疗的年龄越小。女婴、胎位为臀位者更容易发生DDH,早产使发生DDH的风险降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