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成分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熵权TOPSIS法综合评价益肺清化膏质量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采用多成分定量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和熵权逼近理想解排序(TOPSIS)法综合评价益肺清化膏质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4批益肺清化膏(S1~S14)中党参炔苷、紫丁香苷、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黄芪紫檀烷苷、黄芪异黄烷苷、黄芪甲苷、去芹糖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E、桔梗皂苷D3、鸡矢藤次苷甲酯、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甲基麦冬二氢高异黄酮B的含量,然后利用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熵权TOPSIS法对14批益肺清化膏的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化学计量学结果显示,14批益肺清化膏可聚为3类,编号S1~S6的样品为第Ⅰ类,编号S7~S10的样品为第Ⅱ类,编号S11~S14的样品为第Ⅲ类;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鸡矢藤次苷甲酯、黄芪甲苷、黄芪紫檀烷苷、党参炔苷、麦冬甲基黄烷酮A和桔梗皂苷E的变量重要性投影值均大于1.熵权TOPSIS分析结果显示,14批样品的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在0.152 9~0.736 6之间,以编号S14样品最高(0.736 6).结论 14批益肺清化膏中以编号S14样品的质量最优,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芒柄花苷等8个成分可能是影响益肺清化膏质量的差异标志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QAMS多组分定量联合PCA、OPLS-DA及GRA分析法评价白花蛇舌草的质量
编辑人员丨2024/7/2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一测多评(HPLC-QAMS)法联合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评价白花蛇舌草质量.方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5.0 μm,250.0 mm×4.6 mm),0.2%磷酸-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芦丁为参照物,建立其与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2-羟基-3-甲基蒽醌、1,2-二羟基-3-甲基蒽醌、槲皮素、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豆甾醇和β-谷甾醇的相对校正因子并进行校正因子耐用性考察.同时采用ESM和QAMS法测定收集到的16批白花蛇舌草中该13种成分的含量,再运用统计软件进行化学计量学及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13种成分方法学验证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要求.京尼平苷酸、京尼平苷、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2-羟基-3-甲基蒽醌、1,2-二羟基-3-甲基蒽醌、槲皮素、山柰酚、齐墩果酸、熊果酸、豆甾醇、β-谷甾醇与芦丁的平均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 0.948 9、0.703 3、0.782 4、1.135 9、0.584 5、0.800 5、0.893 3、1.068 3、0.740 6、0.864 0、0.674 5、0.542 4.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计量学方法显示16批白花蛇舌草聚为3类,呈现一定的产区差异.芦丁、车叶草苷酸、京尼平苷和齐墩果酸是影响白花蛇舌草产品质量的主要潜在标志物.GRA法分析结果显示7个省中浙江和江西地区所得白花蛇舌草质量最优.结论:本试验所建立的方法操作便捷、结果准确,结合化学计量学及GRA方法可用于白花蛇舌草质量的综合评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0
-
车叶草苷通过内质网应激促进胰腺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4/1/20
目的:探讨车叶草苷(ASP)通过内质网应激(ERS)诱导胰腺癌(PC)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选取人胰腺癌PANC-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将PANC-1细胞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ASP组、ERS抑制剂4-苯基丁酸(4-Phenylbutyric acid,4-PBA)组和ASP+4-PBA组.采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活化转录因子6(ATF6)、C/BEP环腺苷酸反应元件结合转录因子同源蛋白(CHOP)、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3(cleaved-caspase 3)、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及肌醇依赖性激酶1α磷酸化蛋白(p-IRE1α)相对表达水平.结果:随着ASP浓度的增加,PANC-1细胞增殖率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ASP组迁移细胞数量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ATF6、CHOP、cleaved-caspase-3、PERK及p-IRE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SP组相比,ASP+4-PBA组细胞迁移数量增多、细胞凋亡率下降(P<0.05),ATF6、CHOP、cleaved-caspase-3、PERK及p-IRE1α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P能够从细胞增殖、迁移、凋亡三个方面降低胰腺癌细胞活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ERS有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20
-
八仙草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研究八仙草Galium aparine L.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病毒活性.方法 八仙草 60%乙醇提取物采用D101 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T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MTT比色法对其抗病毒活性进行测定.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 17 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槲皮素(1)、山柰酚(2)、芦丁(3)、异鼠李素(4)、香叶木素(5)、表没食子儿茶素(6)、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异牡荆素-2″-O-α-L-鼠李糖苷(8)、香叶木素-7-O-β-D-葡萄糖苷(9)、槲皮素-3-O-β-D-葡萄糖-7-O-α-L-鼠李糖苷(10)、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11)、异鼠李素-3-O-芸香糖-7-O-β-D-葡萄糖苷(12)、β-谷甾醇(13)、β-胡萝卜苷(14)、丁香酸(15)、3,4-二羟基苯甲酸(16)、车叶草苷(17).化合物 7 抗H5N1 病毒半数有效浓度为(0.06±0.01)mmol/L.结论 化合物12 为首次从拉拉藤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4~11、15~16 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 7 具有较强的抗H5N1 病毒活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六月雪-葎草药对指纹图谱研究及其多指标成分的定量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12/9
目的 建立六月雪-葎草(以下简称"雪葎")药对共煎液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多成分定量分析,用于评价"雪葎"药对的质量.方法 采用Agilent EC-C18 色谱柱(150 mm×4.6 mm,4 μm)进行检测;以甲醇-0.1%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 0~30 min:1.0 mL·min-1,30~65 min:0.6 mL·min-1;检测波长为 350,240 nm;柱温为 3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软件(2012.1 版)》对"雪葎"药对共煎液进行相似度评价,并对其中 4 个指标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并将配伍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与配伍后相比.结果 在特征指纹图谱研究中,共标定 12 个共有峰,以 4 号峰为参照峰,10 批"雪律"药对共煎液与共有模式对照图谱之间有良好的相似性,相似度均在 0.9 以上;在建立的色谱条件下,4个成分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8.7%~99.6%之间,RSD均小于3%(n=6).10份"雪葎"药对共煎液中车叶草苷酸、木犀草苷、芦丁和大波斯菊苷含量范围分别为0.2494~0.4028 mg·g-1,0.1091~0.2389 mg·g-1,0.0459~0.0768 mg·g-1,0.0914~0.1737 mg·g-1.雪葎药对配伍后,共煎液中木犀草苷、芦丁和大波斯菊苷含量均降低,降低幅度分别为 296.40%,47.86%和 25.02%,而车叶草苷酸的含量增加,增长幅度为 8.81%,其中大波斯菊苷的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木犀草苷和芦丁的含量降低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所建立的"雪葎"药对共煎液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以用于该药对的质量控制,该方法也为其配伍机制和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9
-
鸡矢藤环烯醚萜苷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探讨并评价鸡矢藤环烯醚萜苷(IGPS)化学组成和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和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的方法制备IGPS,并用LC-MS方法鉴定分析其化学组成;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研究其对正常细胞小鼠成纤维细胞系NIH-3T3的毒性及人肺癌细胞系A549、SPC-A-1,人结肠癌细胞系COLO205、HCT-116,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BT-549,人胃腺瘤细胞系SGC7901,人子宫颈癌细胞系Hela的增殖抑制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GPS对SGC7901、Hela和HCT-116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提取纯化的IGPS主要由鸡矢藤苷、鸡矢藤次苷、鸡矢藤苷酸和车叶草苷组成;与阴性对照组相比,IGPS浓度在500μg·ml-1及以下时对正常细胞NIH-3T3无毒性作用;对SGC7901、Hela、HCT-116、COLO205、BT-549和MCF7细胞均有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P<0.05),而对人肺癌细胞系A549、SPC-A-1和人白血病细胞系HL-60、K562无细胞增殖抑制作用;IGPS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最强,IC50为156.6μg·ml-1;IGPS能够有效诱导SGC7901、Hela和HCT-116细胞的凋亡.结论:鸡矢藤环烯醚萜苷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体外抗肿瘤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杜仲叶片6种主要活性成分的遗传变异研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该研究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105份杜仲种质资源叶片6种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遗传变异特征,为叶用杜仲的良种选育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不同种质间杜仲叶片6种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异程度不同,异槲皮苷含量变异系数(34.42%)最大,变异幅度为1.16~6.92mg·g-1,总黄酮变异系数(19.35%)最低,变异幅度为6.70~22.53 mg·g-1;6种活性成分多样性指数较高,均在2.0以上;不同种质间杜仲叶6种活性成分含量差异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2)不同地理来源间杜仲叶片的绿原酸、京尼平苷酸、车叶草苷、异槲皮苷和总黄酮含量存在显著差异.(3)相关性分析表明,3种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桃叶珊瑚苷、京尼平苷酸及车叶草苷的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绿原酸与桃叶珊瑚苷、车叶草苷、异槲皮苷、总黄酮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总黄酮与异槲皮苷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4)根据杜仲叶片6种活性成分的含量聚类,将杜仲种质资源分为4大类群,其中类群Ⅳ为高含量类群,可为优良叶用杜仲资源筛选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杜仲种质资源叶片主要活性成分存在较大变异,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HPLC法同时测定抗癌平丸中8种成分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抗癌平丸(半枝莲、肿节风、白花蛇舌草,等)中野黄芩苷、野黄芩素、反丁烯二酸、异嗪皮啶、落新妇苷、鸡屎藤次苷甲酯、车叶草苷酸、车叶草苷的含有量.方法该药物5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gilent TC-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9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10、238、335、344 nm.结果8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0),平均加样回收率96.89% ~ 100.12%,RSD 0.79% ~ 1.7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抗癌平丸的质量控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车叶草苷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2023/8/6
车叶草苷(Asperuloside)是从茜草科(Rubiaceae)、杜仲科(Eucommiaceae)等植物中提取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其具有抗炎镇痛、降血压等广泛药理作用.本文对车叶草苷的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车叶草苷的药材基源研究近况进行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LC-MS/MS同时测定鸡矢藤提取物中4个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建立运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鸡矢藤提取物中4个主要有效成分(鸡矢藤苷酸、鸡矢藤苷、鸡矢藤苷酸甲酯、车叶草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采用Venusil MP C18色谱柱(2.10 mm×50 mm,5μm),以甲醇(A)-水(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0 ~0.3 min,10%A;0.3 ~0.8 min,10% ~ 95%A;0.8 ~3.0 min,95%A;3.0~3.2 min,95% ~10%A;3.2~4.5 min,10%A),流速0.35 mL· min-1,柱温为室温,进样量10 μL.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下多反应监测扫描(MRM),通过优化三重四级杆的质谱仪参数以及4个化合物相关的质谱参数,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通过仪器精密度,线性范围,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率等方法学验证,发现其结果均符合定量分析的相关标准.鸡矢藤苷酸、鸡矢藤苷、鸡矢藤苷酸甲酯、车叶草苷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4 7);平均加样回收率(n=6)在90.8% ~ 112.1%,RSD均≤5.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可用于鸡矢藤提取物中4种主要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