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截石位手术辅助工作台的应用效果观察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观察自主设计的截石位手术辅助工作台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中心医院需截石位手术的患者200例,采用手术辅助工作台100例(研究组),采用常规手术工作台100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术者操作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12 ± 0.54)分比(1.61 ± 0.83)分和(93.11 ± 4.61)分比(79.25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 = 5.30和2.03, P<0.05)。 结论:自主设计的截石位手术辅助工作台解决了手术器械的安全放置和术中标本及污物有效的收集和处理等问题,改善了原有手术标本和污物的收集方法,提高了术者使用舒适度及满意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胸部CT肺结节数据集构建及质量控制专家共识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结节辅助诊断、辅助检测对于肺癌早期筛查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当前产品通常采用监督学习,研发与测试过程需要高质量的胸部CT肺结节数据集。目前,此类数据集的构建和质量控制尚未建立具体的技术规范,业内处于探索阶段。随着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化的推进,关于数据集通用要求的标准正在起草。为促进产业发展、推进标准化进程,本文以训练集为案例,提出了胸部CT肺结节数据集的构建流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标注等环节。同时,本文解释了该类数据集质量特性的表现形式,提供了质量控制思路。本文旨在为数据集制造责任方提供参考路线,保障数据资源的有序供给,促进肺结节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生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肾移植取-植一体术初步经验
编辑人员丨6天前
开放肾移植手术的效果确切,但创伤大,术后切口出血、感染发生率高。普通腹腔镜只有二维视野、长直腹腔镜器械无法弯曲,用于肾移植术血管吻合的难度较高。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能提供高清三维的视野、灵活可自由旋转的机械臂和减震滤颤功能;2010年Giulianotti等 [1]报告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移植手术(robotic-assisted kidney transplant,RAKT),2011年Boggi等 [2]实现了腹膜外化RAKT。为验证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腔镜供肾切取-移植术中的可行性,为优化肾移植技术开拓新思路,2020年8月我们进行了2例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亲属供肾肾移植取-植一体术,现报告如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御医奋斗史:阴道助产器械的诞生与发展(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西方的皇家医生也不例外。这些御医固然是凭借高超的医术得到帝王贵胄的赏识,但依旧要不断精进技术,为王室提供更优质和更先进的医疗保障服务;更何况御医的席位有限,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没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得力的辅助器械,又怎能脱颖而出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相对于传统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小儿外科接受3种手术方式治疗的401例胆总管囊肿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前、围手术期、术后随访的临床数据。所有患儿中,男94例,女307例,男∶女=1∶3.27;将229例接受开放手术的患儿作为开放组,将118例接受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作为腹腔镜组,将54例接受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的患儿作为机器人组;274例表现为腹痛、呕吐178例、腹胀36例、黄疸114例、腹部包块38例;Ⅰ型胆总管囊肿341例,Ⅱ型1例,Ⅳ型59例。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216.14±35.57)min,机器人组为(181.28±14.07)min,开放组为(115.88±13.41)min,3组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P<0.001)。腹腔镜组术中液体输入量为(525.20±85.29)ml,明显高于开放组(312.75±59.13)ml和机器人组(400.74±35.16)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开放组术中出血量为(40.12±55.17)ml,明显高于腹腔镜组(21.82±11.15)ml和机器人组(21.85±9.82)ml,而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术中出血量之间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P=0.987)。腹腔镜组有6例术中中转开放手术,机器人组无中转开放的患儿。腹腔镜组和机器人组之间在进食流质时间、进食固体时间和住院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均明显低于开放组。开放组发生并发症有7例[3.06%(7/229)];腹腔镜组发生并发症有9例[7.63%(9/118)];机器人组发生并发症有2例[3.70%(2/54)];3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87)。机器人组住院费用为62 320元,腹腔镜组为35 030元,开放组为28 450元,3组间在住院费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辅助儿童胆总管囊肿切除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明显降低了手术难度,其疗效接近于开放手术,切口美观度弱于腹腔镜手术,费用较高,且尚无儿童专门的外科器械,推广中应该谨慎。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经皮椎板间脊柱内镜手术视野的多元素识别网络模型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讨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经皮椎板间脊柱内镜下手术视野的多元素识别网络模型的研究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2021年9月—2022年3月徐州中心医院脊柱外科行经皮椎板间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62例,其中男34例、女28例,年龄27~77(50.0±14.7)岁。收集患者内镜手术视频,选取4 840张经皮脊柱内镜手术视野图片(包含各种组织结构及手术器械)建立图片数据集,按照2∶1∶2分为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开发8种基于实例分割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模型的分割头部分别为Solov2、CondInst、Mask R-CNN及Yolact,主干网络分别设置为ResNet101、ResNet50)。采用边框检测、轮廓分割的均值平均精度(mAP)及图像实时识别的每秒帧数(FPS)来衡量各模型对(神经、黄韧带、髓核等)解剖结构,以及(内镜钳、高速金刚石磨钻等)手术器械的分类、定位及图像实时识别的性能。结果:(1)8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边界框检测的精度方面由高到低依次为Mask R-CNN(ResNet101)、CondInst(ResNet101)、CondInst(ResNet50)、Mask R-CNN(ResNet50)、Yolact(ResNet101)、Yolact(ResNet50),其中,Mask R-CNN(ResNet101)模型精度最高(mAP=68.7%),Yolact(ResNet50)精度最低(mAP=49.7%)。(2)8种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图像轮廓分割的精度方面由高到低依次Solov2(ResNet101)、Solov2(ResNet50)、Mask R-CNN(ResNet101)、CondInst(ResNet101)、Mask R-CNN(ResNet50)、CondInst(ResNet50)、Yolact(ResNet101)、Yolact(ResNet50)。其中,Solov2(ResNet101)精度最高(mAP=70.1%),Yolact(ResNet50)精度最低(mAP=55.2%)。(3)在图像实时识别方面,Yolact模型速度最快,其次为Solov2模型、Mask R-CNN模型,CondInst(ResNet101)速度最慢。结论:基于计算机深度学习的经皮椎板间脊柱内镜手术视野多元素识别模型可以实时识别和跟踪解剖组织及手术器械。其中,Mask R-CNN(ResNet101)模型可用作脊柱内镜操作虚拟教育工具,Solov2(ResNet101)模型可应用于脊柱内镜术中实时辅助系统。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Hem-o-lok夹移位嵌入膀胱颈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6天前
本文报道1例患者,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22个月出现2枚Hem-o-lok夹移位嵌入膀胱颈,导致反复下尿路症状。行经尿道联合耻骨上膀胱穿刺,使用钬激光、电切镜针形电极和腹腔镜设备等,完全取除移位的Hem-o-lok夹,效果良好。术后6 d拔除尿管后患者排尿通畅。术后随访1个月,无下尿路症状。对于此类患者,可采用各种腔内器械配合将移位的Hem-o-lok夹经腔内安全完整取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小切口辅助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后管型器械吻合在食管空肠重建中的临床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介绍小切口辅助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管型器械吻合法完成食管空肠重建的操作过程,并评价其操作可行性、围手术期安全性及吻合优势。方法:选择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浙江省人民医院的行小切口辅助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管型器械吻合法完成食管空肠重建的56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BMI、肿瘤位置、肿瘤分期、肿瘤类型等。统计手术过程中的主要参数指标,如手术时间、吻合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吻合口相关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指标,并横向对比分析其他研究中Overlap法、反穿刺法、手工吻合等消化道重建方式的相关指标。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胃癌患者。管型器械组患者的吻合时间为(42.3±15.7)min,优于手工吻合法( P<0.05);管型器械组手术时间为(176.3±25.8)min,优于其余术式(均 P<0.05);管型器械组术中出血量为(75.7±20.3)ml,少于其余术式(均 P<0.05);管型器械组排气时间为(2.6±0.2)d,与Overlap法相近( P>0.05),早于手工吻合、反穿刺法(均 P<0.05);管型器械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与手工吻合法、反穿刺法、Overlap法相近( P>0.05);各组间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切口感染率、吻合口其余并发症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管型器械吻合法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较之传统开腹手术也较小,具有腹腔镜协助手术的直观、清晰的优点,同时兼顾直视下操作的便捷性、安全性,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手术方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国产多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体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前瞻性、单中心、单臂探索性研究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探索国产图迈多孔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胰腺肿瘤患者胰体尾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中心、单臂研究。前瞻性连续纳入2023年3月至11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治疗的20例胰腺肿瘤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57.9±11.2)岁。所有患者均使用图迈多孔手术机器人,行机器人辅助胰体尾切除术,分析并发症情况(依据Clavien-Dindo系统分级)、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病理等。结果:2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有1例(5.0%)诊断为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G1期),其余为胰腺良性肿瘤,包括浆液性囊腺瘤、黏液性囊腺瘤等。未发生与器械相关的器官或血管损伤,无术中并发症发生,有7例(35.0%)患者发生了术后并发症,其中3例为感染、3例为腹腔积液、1例低钾血症。根据Clavien-Dindo分级系统,除1例腹腔积液为Ⅱ级外,其余均为Ⅰ级,未发生Ⅲ级及以上严重并发症。20例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0(20,200) ml,手术时间为(125.7±76.9)min,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为(7.9±3.4)d。结论:国产图迈多孔手术机器人系统在胰体尾切除临床应用中具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神经外科诊疗新技术与研究的最新进展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神经外科领域临床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技术的不断创新迭代,从精细手术到个体医疗,从分子可视化到数字智能化,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到恢复神经功能,不断涌现的新发现、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器械拓宽了诊疗窗口,提升了治疗效能,也给神经外科医师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本文从神经影像、神经导航、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等新技术的应用出发,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病外科治疗、功能神经外科、神经损伤与神经修复等多个亚专科的实际临床问题,详细总结了影像技术创新应用、精细手术发展、个体化神经功能替代治疗及多维信息数字化等研究热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