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侧卵巢Burkitt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卵巢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 lyphoma, BL)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分析及治疗方法等。方法:对2例散发性双侧卵巢BL肿瘤组织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FISH基因检测,结合临床特征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2例患者肿瘤均发生于双侧卵巢。例1,19岁,术中见肿瘤广泛转移,送检左附件病理诊断为BL,累及输卵管;例2,44岁,有“淋巴结肿大”病史20余年,送检左附件病理检查示BL。二者光镜下均表现为弥漫一致的中等大细胞,伴有“星空现象”和多量的核碎片,易见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示瘤细胞CD20、CD79a,PAX5弥漫阳性,C-MYC阳性(分别为90%和95%),Ki-67阳性指数约100%,bcl-2、bcl-6和髓过氧化物酶(MPO)均阴性。均存在MYC/IgH基因融合。结论:BL属高度恶性淋巴瘤,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学分析相互结合方可明确诊断,该瘤通常生长迅速,预后不佳,联合化疗是主要治疗手段,早期患者预后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及肥胖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特征及其治疗方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不孕症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女方原因中除输卵管因素外,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也是导致不孕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近年来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能够影响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本文通过结合有关肠道菌群的近期研究,对多囊卵巢综合征与肥胖人群肠道菌群的组成特征以及改善多囊卵巢综合征和肥胖的潜在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全身麻醉下宫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后患者早期饮水的可行性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术后患者早期少量饮水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2月—2019年5月选择烟台毓璜顶医院行全身麻醉下宫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患者13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术后常规禁饮、禁食,试验组患者术后神志清醒,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后给予少量饮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4 h内恶心、呕吐、口干、饥饿感的发生率,记录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12.0±1.22)h,对照组为(15.1±1.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5.527, P<0.01)。试验组发生口干患者占38.5%(25/65)、饥饿占13.8%(9/65),对照组患者分别为58.5%(38/65)和32.3%(21/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 2值分别为5.205、6.240; P<0.05)。 结论:全身麻醉下宫腹腔镜输卵管整形术后患者在恢复室内清醒,咳嗽、吞咽反射恢复后即给予饮水,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少不良反应,有利于促进胃肠功能尽早恢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二维基波超声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对输卵管伞端形态和功能的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二维基波超声造影(简称"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对输卵管伞端形态和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浙江省人民医院不孕症女性患者246例,首先接受子宫输卵管动态三维谐波超声造影(简称"动态三维谐波造影"),排除双侧输卵管不通的16例后,230例行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其中21例在检查后6个月内接受腹腔镜直视下输卵管通染术(laparoscopy and dye test,LDT)并以此作为金标准。结果:①排除不通的输卵管,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动态三维谐波造影对其余伞端的总显示率分别为77.4%、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②根据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的超声表现,将伞端分类为正常、疑似异常、异常。当输卵管处于通畅时,正常伞端占86.4%,疑似异常伞端占13.6%;当输卵管处于通而不畅时,异常伞端占81.2%,疑似异常伞端占18.8%。正常、异常伞端根据输卵管通畅性不同,出现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③将伞端进一步分类为正常(正常伞端)和非正常(疑似异常和异常伞端),与LDT比较,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分别为92.0%、100%、88.2%、80.0%、100%、0.88,与LDT结果高度一致(Kappa=0.828)。④上述230例在检查过程中、结束后30 min内发生的不良反应均为自限性,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二维基波造影联合盆腔水造影能无创、直观、准确地评估输卵管伞端形态和功能,可以为临床选择治疗策略、判断手术预后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体质量指数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临床结局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就诊的年龄<35岁首次行IVF-ET助孕并采用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临床资料,共2982例,其中PCOS患者(PCOS组)999例,单纯因输卵管因素不孕的患者(非PCOS组)1983例,所有患者均排除其他合并症。PCOS患者再根据BMI分为超重PCOS组(24.0 kg/m 2≤BMI<28.0 kg/m 2)和正常体质量PCOS组(18.5 kg/m 2≤BMI<24.0 kg/m 2)。计算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妊娠结局、胚胎发育指标,分析BMI对妊娠结局及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同时研究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与母体BMI的相关性。 结果:第3日(day 3,D3)胚胎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优质胚胎率[67.41%(1906/2826)]、囊胚形成率[56.39%(578/1025)]、优质囊胚形成率[29.75%(305/1025)]及可利用胚胎率[62.14%(1756/2826)]均高于超重PCOS组[62.65%(1753/2798), P<0.001;47.30%(457/966), P<0.001;16.35%(158/966), P<0.001;59.04%(1652/2798), P=0.018]。第5日(day 5,D5)囊胚移植的正常体质量PCOS组总受精率[82.38%(1711/2077)]、双原核受精率[68.03%(1413/2077)]、囊胚形成率[68.90%(554/804)]、优质囊胚形成率[62.56%(503/804)]及可利用胚胎率[57.16%(802/1403)]均较超重PCOS组高[80.21%(2954/3683), P=0.044;64.76%(2385/3683), P=0.012;63.95%(871/1362), P<0.001;30.32%(413/1362), P<0.001;53.03%(1250/2357), P=0.014],种植率[66.67%(72/108)]、临床妊娠率[66.97%(73/109)]及流产率[9.59%(7/73)]均较超重PCOS组低[80.57%(141/175), P=0.008;80.46%(140/174), P=0.011;20.71%(29/140), P=0.04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的临床妊娠率(a OR=1.92,95% CI=1.049~3.515, P=0.034)及流产率(a OR=3.09,95% CI=1.209~7.915, P=0.019)分别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1.92及3.09倍。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3、D5移植的PCOS患者及D3移植的非PCOS患者BMI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均呈正相关( r=0.144, P=0.013; r=0.212, P=0.004; r=0.137, P<0.001)。D5移植的超重PCOS患者组新生儿出现巨大儿的概率(a OR=5.33,95% CI=1.525~18.597, P=0.009)为正常体质量PCOS组的5.33倍。 结论:高BMI可能是影响PCOS患者胚胎质量及流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超重或肥胖可能会使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PCOS患者在行IVF助孕治疗前减重将有助于改善胚胎质量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对卵子和胚胎质量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血清及卵泡液氧化应激水平与卵子及胚胎质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访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体外受精治疗的67例PCOS患者(PCOS组)和66例单纯输卵管因素行体外受精的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取卵日血清及直径大于18 mm卵泡的卵泡液。比色法检测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C)、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分析氧化应激指标与卵子质量、胚胎培养结局和移植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PCOS组血清SOD水平[(22.11±3.70)U/mL)]显著低于对照组[(25.70±3.32)U/mL, P<0.001];PCOS组的卵泡液TAC水平[(0.62±0.05)mmol/L]、MDA水平[(16.64±3.85)nmol/mL]和血清MDA水平[(18.20±4.68)nmol/mL]显著高于对照组[(0.53±0.04)mmol/L, P<0.001;(13.74±2.28)nmol/mL, P<0.001;(15.37±5.34)nmol/mL, P=0.008];PCOS组优质胚胎率[34.1%(341/1 000)]、着床率[49.5%(54/109)]、临床妊娠率[60.9%(39/64)]和活产率[50.0%(32/64)]均低于对照组[41.7%(306/733), P=0.013;58.7%(54/92), P=0.023;70.3%(45/64), P=0.006;59.4%(38/64), P=0.00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卵泡液TAC水平与优质胚胎率呈显著负相关( β=-1.83, P=0.012);各氧化应激指标与临床结局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PCOS患者卵泡液TAC水平升高,过高的卵泡液TAC水平可能是胚胎质量低下的危险因素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胰岛素抵抗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结局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对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助孕结局的影响。 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首次行IVF助孕的1 105例PCOS女性的资料,并收集2 136例同时期因单纯输卵管因素行IVF助孕女性的资料作为对照。根据是否合并IR分为四组:PCOS合并IR组(记为A1组)、PCOS非IR组(记为A2组)、对照合并IR组(记为B1组)和对照非IR组(记为B2组)。分析其控制性促排卵指标及移植后临床结局。采用二元逻辑回归校正混杂因素,分析早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结果:①A1、A2、B1、B2四组间穿刺卵泡数[(16.8±8.1)枚、(17.8±7.9)枚、(12.6±6.2)枚、(13.4±6.2)枚, P<0.001]、获卵数[(14.2±7.9)枚、(15.3±7.7)枚、(11.5±6.0)枚、(12.3±6.3)枚, P<0.001]、获卵率[84.6%(8 518/10 070)、86.1%(7 738/8 986)、91.8%(8 346/9 096)、91.9%(17 367/18 898), P<0.001]、M II卵子数[(12.1±7.0)枚、(13.0±7.0)枚、(9.7±5.3)枚、(10.4±5.5)枚, P<0.001]、双原核(two pronuclei,2PN)卵裂数(8.2±5.3、9.0±5.4、6.7±4.1、7.4±4.3, P<0.001)、可利用胚胎数[(7.1±4.8)枚、(7.6±4.9)枚、(5.7±3.7)枚、(6.4±3.9)枚, P<0.001]、可利用胚胎率[82.3%(4 207/5 110)、82.2%(3 851/4 684)、82.3%(4 124/5 008)、83.9%(8 972/10 690), P=0.008]、优质胚胎数[(3.7±3.4)枚、(4.0±3.5)枚、(3.2±2.7)枚、(3.5±2.9)枚, P<0.001]、优质胚胎率[42.8%(2 185/5 110)、43.5%(2 037/4 684)、45.7%(2 290/5 008)、46.9%(5 009/10 690),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 II卵率、2PN卵裂率、可利用囊胚形成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②四组间早期流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63/387)、9.7%(34/351)、12.1%(56/464)、8.7%(82/939), P=0.001],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异位妊娠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进一步组间比较显示,A1组的早期流产率[16.3%(63/387)]显著高于A2组[9.7%(34/351), P=0.008]及B2组[8.7%(82/939), 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③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流产的影响因素显示,IR是早期流产率的独立影响因素[ OR=1.464,95% CI:1.361~2.065, P=0.019]。 结论:PCOS女性合并IR对IVF助孕后首次胚胎移植的早期流产结局有一定的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孕激素抵抗的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4天前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30%~50%,常见的病因包括输卵管及盆腔因素、内分泌紊乱、卵子质量异常、炎症、免疫失调以及子宫内膜容受性低下。近年来研究表明,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与容受性低下密切相关,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下降、PRA/PRB失调、孕激素下游信号通路的多个分子表达异常、PR表观遗传学改变以及子宫内膜慢性炎症等因素造成子宫内膜对孕激素反应低下,导致孕激素诱导的基因表达下降、雌孕激素调节的内膜容受性相关蛋白表达低下、子宫内膜结构改变、蜕膜化不足等,最终胚胎着床失败。本文对EMS患者子宫内膜孕激素抵抗的发生机制及作用效应进行详细综述,以期为探索改善EMS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治疗输卵管堵塞(TO)致不孕的疗效及对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浙江新安国际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78例TO致不孕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术式分为治疗组40例(接受宫腹腔镜联合治疗)和对照组38例(接受宫腔镜治疗)。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输卵管通畅及1年内妊娠情况,手术前后测定血清性激素及应激反应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45.17 ± 8.76) min比(34.01 ± 6.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术后血清雌二醇(E 2)、卵泡生成激素(FSH)、黄体生成激素(LH)、皮质醇(Co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较术前均上升,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术后Cor、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22.19 ± 7.32) mg/L比(33.05 ± 8.24) mg/L、(7.28 ± 2.63)mg/L比(11.89 ± 3.84) mg/L],E 2、FSH、LH、TSH水平高于对照组[(181.48 ± 21.24)ng/L比(136.00 ± 19.56) ng/L、(30.51 ± 5.76) U/L比(24.84 ± 6.0)U/L、(34.62 ± 6.57) U/L比(29.37 ± 7.25) U/L、(3.12 ± 0.65) mU/L比(1.93 ± 0.54) m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输卵管完全通畅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高于对照组[92.50%(37/40)比76.32%(29/38)、75.00%(30/40)比52.63%(2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治疗TO致不孕疗效较好,能有效促输卵管再通,改善性激素水平,减轻患者应激反应,提高妊娠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蔡连香治疗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经验
编辑人员丨4天前
蔡连香教授认为,盆腔炎症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以瘀为主,临床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湿热瘀结、寒湿瘀阻4个证型,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基于经方,审证求变,临证中还应重视精血理论,注意扶正祛邪,避免损伤阴血。其善用中药灌肠和外敷法,并灵活应用药对,临床疗效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