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膀胱憩室影像学误诊为附件囊肿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女性盆腔囊肿主要来源于卵巢或输卵管,也可来源于泌尿系统或胃肠道等。膀胱憩室(BD)是部分膀胱黏膜经膀胱壁薄弱点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结构。女性BD发病率较低,由于妇科医师对BD认识不足,可能将BD误诊为附件囊肿。本文报道1例被误诊为附件囊肿的BD患者,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以期加深对BD的认识,提供附件囊肿鉴别诊断的新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阴道斜隔综合征80例临床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诊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23年7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阴道斜隔综合征根据我国2021年专家共识的分型方法分为4型;分析总结患者的临床表现、合并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诊疗方式及治疗结局。结果:8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分型为:Ⅰ型35例(44%,35/80),Ⅱ型33例(41%,33/80),Ⅲ型2例(3%,2/80),Ⅳ型10例(13%,10/80)。80例患者的就诊原因主要为周期性下腹痛(70%,56/80)、阴道淋漓流血(20%,16/80)、排尿排便困难(15%,12/80)、阴道流脓(10%,8/80)。患者合并泌尿系统发育异常的发生率为88%(70/80),其中以阴道斜隔侧的肾缺如最为常见(81%,65/80);6%(5/80)合并其他泌尿系统发育异常,也有13%(10/80)的患者双侧肾脏正常。80例患者中74例接受了阴道斜隔切开或切除术。10例Ⅳ型患者中,有5例接受了子宫颈闭锁侧的子宫切除术,未处理斜隔;4例患者接受了宫腹腔镜联合子宫颈成形+阴道斜隔切开或切除术;1例患者因家属要求抑制月经而延迟手术治疗。2例患者在腹腔镜下切除了异位开口的输尿管及发育不良的肾脏。11例合并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输卵管积液或积脓的患者同时接受了相应的腹腔镜手术。结论:Ⅰ型、Ⅳ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主要症状为下腹痛,Ⅱ型、Ⅲ型患者的主要症状为阴道淋漓流血、流液。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对评估复杂的阴道斜隔综合征具有优势,术前建议行MRI检查,以除外其他轴向的生殖道发育异常以及复杂的泌尿系统发育异常。若存在漏尿、阴道流脓或复杂畸形时,需要术前完善检查,多学科讨论,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首次处理关系患者预后,应高度重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10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完成的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0.2±10.4)岁,体质指数(BMI)为(24.4±3.6)kg/m 2。其中,恶性肿瘤811例,包括子宫颈癌405例、子宫内膜癌279例、卵巢上皮性癌(卵巢癌)112例、外阴癌15例;良性疾病189例,包括子宫脱垂43例、子宫≥孕12周的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病57例、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84例、要求复通的输卵管结扎患者5例。手术方式:恶性肿瘤患者中,子宫颈癌Ⅰa1期患者行筋膜外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Ⅰa2~Ⅱb期患者行子宫广泛性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盆腔淋巴清扫术;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卵巢癌早期患者行全面分期手术,晚期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外阴癌行外阴广泛性切除+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良性疾病患者中,子宫脱垂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阴道骶骨固定术;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等子宫≥孕12周患者行子宫全切除+双侧输卵管(或附件)切除术;子宫肌瘤要求保留子宫的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输卵管结扎要求复通的患者行输卵管复通术。(2)手术并发症:1 000例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患者中,25例(2.5%,25/1 000)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其中血管损伤11例、输尿管损伤11例、膀胱损伤2例、肠管损伤1例;130例(13.0%,130/1 000)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其中下肢静脉血栓66例、淋巴潴留囊肿20例、感染16例、肠梗阻9例、肾积水8例、生殖道瘘6例、腹壁切口疝4例、皮下气肿1例。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3.1%(25/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0/189; χ2 =4.778; P=0.029);子宫颈癌(4.2%,17/405)、卵巢癌(3.6%,4/112)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癌(1.4%,4/279)、外阴癌(0/15; P均<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恶性肿瘤患者为15.2%(123/811),显著高于良性疾病患者[3.7%(7/189); χ2 =17.807, P<0.01],但各恶性肿瘤间比较无显著差异( χ2 =4.318, P=0.229)。(3)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疾病性质(良、恶性)、手术时间、有无合并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显示,患者的年龄≥40岁、BMI≥25 kg/m 2、既往有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合并慢性疾病是影响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因素( P<0.05)。 结论:机器人系统妇科手术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因不同疾病的不同术式而异,患者的年龄、BMI、既往盆腹腔手术史、恶性肿瘤及合并慢性疾病对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显著影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输卵管系膜囊肿并蒂扭转坏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儿 女,13岁,2020年5月4日以"腹痛6 d"为主诉入院,入院前6 d出现右中腹痛,阵发性加剧,双腿屈曲时疼痛减轻,伴有呕吐胃内容物1次,无性生活史。当地医院考虑为急性阑尾炎予抗感染治疗,腹痛持续无好转遂转诊至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入院体格检查提示右下腹轻压痛,未触及包块,无反跳痛,处女膜环完整,肛门指诊直肠前壁隐约触及囊性包块。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2.43×10 9/L,中性粒细胞84.6%,血红蛋白120 g/L,C反应蛋白99.6 mg/L,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指标正常,淀粉酶正常。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肝胆胰脾双肾输尿管未见异常,阑尾区未探及明显包块及游离无回声区。子宫附件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厚0.19 cm,左侧卵巢可见,左侧卵巢旁探及无回声肿物,大小为6.2 cm×4.7 cm×5.2 cm,边界清楚,未探及明显血流信号,右侧卵巢可见。腹部CT平扫检查(因夜间急诊无法行CT增强扫描)提示盆腔类圆形囊性灶,大小为6.6 cm×5.7 cm×5.2 cm,内壁光整,CT值为0~11 HU,余未见异常(图1)。经术前讨论,考虑为卵巢囊肿并蒂扭转可能性大,腹痛持续,有明确的手术探查指征,急诊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探查术,术中探查见子宫后位,大小正常,表面光滑,稍水肿,盆腔直肠子宫陷凹可见一囊性肿物(图2),检查后发现囊肿来源于左侧输卵管系膜,大小为6.2 cm×5.0 cm×5.0 cm,表面呈紫黑色,以左侧骨盆漏斗韧带及左侧输卵管为轴逆时针扭转720°,左侧卵巢稍水肿,血供正常,左侧输卵管扭转远端呈紫黑色坏死状,近端输卵管水肿(图3);右侧输卵管可见一小系膜囊肿,大小为2.0 cm×2.0 cm×1.5 cm(图4),向患儿家属详细交代病情后行左侧输卵管(子宫角水平)及系膜囊肿切除术,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术后给予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4 d后痊愈出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左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囊肿壁及输卵管组织出血性梗死,符合蒂扭转征象;右侧输卵管系膜囊肿,病理诊断为苗勒管源性囊肿(图5)。随访3个月复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双侧卵巢可见,双侧附件未见包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罕见Ⅲ型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非梗阻侧子宫腺肌病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双子宫双子宫颈、阴道斜隔同时合并斜隔侧泌尿系统畸形(常见为肾缺如)的一组相对罕见的女性苗勒管发育异常疾病的统称。部分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因斜隔侧生殖道梗阻可继发子宫腺肌病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非梗阻侧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罕有报道。本文报道1例于北京协和医院手术的Ⅲ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其合并的子宫腺肌病发生在非梗阻侧。本例患者术前拟行腹腔镜左侧子宫切除+左侧输卵管切除术,术中更改术式为腹腔镜双侧子宫切除+双侧输卵管切除术,术后1、6个月随访无不适。本文复习了本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诊治思路,回顾了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相关文献,开阔视野,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合并子宫腺肌病的诊治提供启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输卵管旁囊肿扭转延误诊治一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青年女性,急性右中腹痛起病,不伴发热、消化道症状,既往右附件区囊肿4年。查体右中下腹压痛。超声和CT未发现胆囊、阑尾及输尿管异常,右附件区囊肿大小稳定。应用抗感染联合镇痛治疗效果欠佳,腹痛逐渐局限于右下腹。3日后复查超声提示附件系膜囊肿伴扭转,最终手术探查确诊输卵管旁囊肿扭转。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儿童及青少年女性盆腔包块的临床特点的对比分析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女性盆腔包块的临床病例特点.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3年12月年龄≤19岁于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妇科住院治疗的97例盆腔包块女性的病史资料.将年龄≤12岁的28例患者设为儿童组,将年龄>12~19岁69例患者设为青少年组.结果 盆腔包块中,良性病变92例,交界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3例.儿童组良性病变27例,交界性肿瘤0例,恶性肿瘤1例;青少年组良性病变65例,交界性肿瘤2例,恶性肿瘤2例.输卵管系膜囊肿、卵巢肿瘤是主要的疾病类型.卵巢肿瘤中最常见的是卵巢成熟畸胎瘤,交界及恶性较少.儿童组处女膜闭锁发病率高于青少年组,青少年组异位妊娠发病率高于儿童组.急腹症55例,其中附件包块扭转36例,主要为输卵管系膜囊肿蒂扭转及卵巢畸胎瘤蒂扭转.腹痛为最主要的临床表现,可伴随消化道症状、月经紊乱及阴道出血等.95例经手术治疗,2例保守治疗,92.6%的手术通过腹腔镜途径.主要疾病的附件手术中,93.4%保留了卵巢,6.6%切除了患侧附件.结论 儿童及青少年女性的盆腔包块多为良性病变,不同年龄阶段构成盆腔包块的疾病类别有所不同.此阶段未广泛开展妇科检查,无法及时发现病变,多因出现症状、发生急腹症而就诊.所以,提高对儿童及青少年盆腔包块疾病的认识,重视体检,发现病变及时处理,谨慎选择手术方式及路径,减少创伤同时注意卵巢及生育力保护.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个月前
-
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
编辑人员丨2024/4/27
目的 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保护卵巢功能的卵巢囊肿剥除术的经验.方法 2018 年7 月~2019 年12 月我院行56 例单孔腹腔镜卵巢囊肿剥除术,术中横行切开脐部约2 cm,置入单孔套管穿刺器,建立人工气腹.超声刀避开卵巢门在其对侧切开卵巢皮质以保证良好血供,固定患侧卵巢,便于钝性分离囊肿并尽可能保留卵巢正常组织,选择2-0 可吸收缝线缝合止血以及卵巢成形.结果 56 例均顺利完成卵巢囊肿剥除术,其中 3 例双侧卵巢囊肿剥除术,3 例联合输卵管切除,1 例联合输卵管系膜囊肿剥除术,2 例联合子宫肌瘤剔除术,1 例联合阑尾切除术(因术后需腹腔引流,增加1 个穿刺孔),1 例联合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1 例联合盆腔粘连松解术.手术时间(72.0±30.0)min.术后住院时间(5.0±0.6)d.无一例发生并发症.56 例随访2~3 年,平均1.5 年,无并发症发生,无切口愈合不良,卵巢囊肿无复发.术后6、12 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窦卵泡数差异无显著性[(7.02±1.57)个vs.(7.05±1.55)个,P =1.000;(6.93±1.46)个vs.(7.05±1.55)个,P = 1.000].术后3 个月与术前比较卵巢基质血流差异无显著性(P>0.05),提示卵巢功能无减退.结论 保护卵巢功能的关键是术中合理选择手术器械与切口、精细化操作剥离卵巢囊肿以及保护卵巢的血供.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4/27
-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输卵管系膜状态与卵巢囊肿剥除术后血清CA125、性激素水平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2024/3/30
目的 探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输卵管系膜状态与卵巢囊肿剥除术后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性激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纳入2020 年 1 月至2022 年 12 月就诊于南京鼓楼医院集团安庆石化医院的 83 例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给予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根据术前输卵管系膜与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或附件粘连情况将其分为粘连组(n =32)和无粘连组(n =51),根据术中输卵管系膜有无活动性出血及血肿将其分为血管损伤组(n =37)和无血管损伤组(n =46).分析患者输卵管系膜状态对术后血清 CA125、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粘连组术后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低于无粘连组(P<0.05);粘连组术后卵巢窦卵泡计数(AFC)少于无粘连组,卵巢体积小于无粘连组(P<0.05).血管损伤组术后LH、E2、FSH及AMH水平低于无血管损伤组(P<0.05);血管损伤组术后卵巢AFC少于无血管损伤组,卵巢体积小于无血管损伤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输卵管系膜粘连及术中血管损伤可导致患者性激素水平降低,并影响其卵巢功能,但对血清CA125 水平的影响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3/30
-
儿童双侧卵巢扭转合并输卵管系膜囊肿影像分析1例
编辑人员丨2024/2/3
卵巢扭转(ovarian torsion,OT)是指卵巢围绕其轴发生部分或完全扭转,易导致其动静脉血流障碍引起卵巢实质充血,最终缺血性坏死.儿童OT是一种严重且少见的小儿妇科急症,以单侧居多,约占小儿急性腹痛全部病例的2.7%[1].儿童OT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准确率不高.一项多中心研究显示,美国儿童医院OT患儿卵巢切除术的发生率高达22.5%[2].延误治疗容易导致其未来生育能力和卵巢功能受到不可逆的影响.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对其预后保留卵巢功能、减少并发症、降低坏死率和切除率具有重要意义.现报道丽水市中心医院1例罕见的由双侧输卵管系膜囊肿引发双侧子宫附件相互缠绕扭转的患儿影像分析及手术过程,旨在提高小儿双侧OT并同时伴有输卵管系膜囊肿的早期影像诊断能力,并根据该病例探讨双侧卵巢保留后的恢复情况,以为此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