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中"粉末化"和"颗粒化"两种碎石方式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比较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中"颗粒化"和"粉末化"两种碎石方式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在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医院行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治疗的134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基本资料、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情况。其中以"粉末化"碎石方式为主的患者纳入粉末化组(68例),以"颗粒化"碎石方式为主的患者纳入颗粒化组(66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的血肌酐差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而颗粒化组的术后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粉末化组( P<0.05)。进一步将结石大小纳入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不同大小的结石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显示:①1 cm<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1 cm<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患者( P<0.05),结石直径≤1 cm的颗粒化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结石直径≤1 cm的粉末化组( P<0.05);②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预留J管率高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 P<0.05);③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 P<0.05);④结石直径>2 cm的颗粒化组患者中的结石清除率高于结石直径>2 cm的粉末化组( P<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钬激光"颗粒化"和"粉末化"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均是安全有效的,"颗粒化"碎石的结石清除率高于"粉末化"碎石,对于不同大小的结石患者,两种碎石方式各有优缺点。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经尿道输尿管软镜治疗肾盂旁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52例行手术治疗的肾盂旁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软镜组(22例)及腹腔镜组(30例),通过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感染和出血。输尿管软镜肾盂旁囊肿内切开引流术与腹腔镜下肾盂旁囊肿去顶减压术对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减少( P<0.05),而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输尿管软镜下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囊肿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快及疗效满意等特点,值得临床合理选择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PCNL或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治疗1~2 cm肾下盏结石无效后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RIRS)治疗的临床效果,评估并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本院收治的ESWL治疗无效后行PCNL或RIRS的75例1~2 cm肾下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分为PCNL组(36例)和RIRS组(39例)。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3个月结石清除率以及手术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1% vs.84.6%, P>0.05)。RIRS组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后辅助ESWL次数多于PCNL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少于PCN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RIRS组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9)。 结论:经ESWL治疗无效后行RIRS治疗的1~2 cm肾下盏结石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住院时间更短,但RIRS碎石效率不如PCNL,总体花费较高,术后需行ESWL辅助治疗才能取得与PCNL相当的治疗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策略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治疗中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北京同仁医院收治的4例在上尿路结石治疗过程中出现真菌感染的患者。例1男性,55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多次体外碎石史。因发热性尿路感染收入肾内科,抗菌治疗期间发现右输尿管结石,转泌尿外科行输尿管镜碎石术后出现发热及真菌性败血症。例2女性,48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外院右肾经皮肾镜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停用氟康唑后2~4周症状复发并尿细菌培养结果转阳,病情反复迁延1年。我院CT检查示双肾多发小结石,右肾结石为残石或复发无法明确。例3男性,74岁,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后。左侧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白色假丝酵母菌,依据药敏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症状略有缓解但尿细菌培养不转阴,停用氟康唑后症状加重,病情迁延1.5年,CT检查示左肾下盏结石。例4男性,47岁,既往体健。左肾结石术后反复尿频、尿急、尿痛0.5年,尿常规检查示白细胞满视野,尿细菌培养为热带假丝酵母菌,合并左肾铸型结石。结果:例1患者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出现真菌血流感染,予静脉滴注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后体温正常,出院后1周出现真菌性眼内炎于眼科继续治疗。例2患者一期行双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治疗2周后行双侧输尿管软镜碎石术,术后尿路真菌感染治愈。例3患者行左侧输尿管支架管置入引流,同时采用两性霉素B、氟康唑抗真菌治疗,体温正常后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但术后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抗真菌治疗仅至术后1周,导致左肾盂内真菌球形成并二次行输尿管软镜手术清除肾盂内真菌球,术后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配合氟康唑300 mg肾盂内持续滴注1周,最终治愈。例4患者行经皮肾造瘘引流配合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2周后行经皮肾镜超声碎石术,术后持续口服氟康唑200 mg,每日1次,至支架管拔除、尿细菌培养转阴,患者治愈。结论:糖尿病是上尿路结石合并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对于此类患者如不彻底清除结石,真菌感染难以控制,术后易复发。应在抗真菌治疗的基础上清除结石,术后应持续抗真菌治疗直至尿路支架管拔除后至少2周。真菌血流感染诊断后的1周内应行眼科检查筛查眼内炎,明确有无组织播散,以决定疗程。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后继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性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影响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继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6月于徐州市肿瘤医院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258例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出现输尿管狭窄分为狭窄组(15例)及非狭窄组(243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年龄、结石直径、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临床资料的差异,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引发输尿管狭窄的相关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嵌顿、息肉包裹、输尿管损伤、手术时间与术后输尿管狭窄的发生均具有相关性(均 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结石直径、结石嵌顿及输尿管损伤为术后发生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P<0.05)。 结论:病程长、结石较大、存在结石嵌顿及术中输尿管损伤的患者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时,术后易出现输尿管狭窄,因此术中应注意精细操作,术后注意严密随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在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衰竭中的临床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治疗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45例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因急诊手术中输尿管硬镜进镜失败或结石移位,改行输尿管软镜手术,置入输尿管软镜导引鞘或裸镜进镜,成功后行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观察软镜导引鞘置入成功率、软镜置入成功率、Ⅰ期结石清除率、软镜手术时间、术后尿量、血清钾、肌酐、尿素氮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结果:导引鞘置入成功率46.67%(21/45),软镜进镜成功率80%(36/45),Ⅰ期结石清除率80%(36/45);其中结石移位患者30例,导引鞘置入成功率70%(21/30),软镜进镜成功率90%(27/30),Ⅰ期结石清除率90%(27/30)。术中改软镜后手术时间(57.87±12.36) min,无中转开放手术,未出现大出血、感染性休克、输尿管穿孔、断裂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血清钾、肌酐、尿素氮平稳下降。结论:急诊Ⅰ期输尿管软镜治疗急性结石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尤其作为硬镜下结石移位后的补充术式,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上进行推广,但对于输尿管狭窄或扭曲的患者,还应该慎重。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的疗效和安全性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探讨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国际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行输尿管镜碎石术的32例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7例,女5例;中位年龄39.5(18~76)岁。结石位于左侧23例,右侧9例。结石体积中位值138.84(33.28~866.32)mm 3。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发热症状且术前血常规、尿常规、尿细菌培养均未提示明显感染。32例均行一期输尿管镜碎石术,术中发现结石梗阻部位以上积脓,留取脓尿行尿常规及尿细菌培养检查。通过吸引器低压吸净脓液,下调水泵灌注压力和流量,间断低压低流量灌注并配合负压吸引,完成碎石术。术后常规留置输尿管双J管,并予抗感染治疗。术后第2天复查腹部X线片,拔除双J管后4~6周复查泌尿系CT或B超,评价结石清除率。根据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情况和序贯性器官衰竭评估(SOFA)量表,评价术后感染情况,并根据Clavein Dindo分级系统进行并发症分级,评价手术安全性。 结果:32例中28例完成一期碎石术,一期结石清除率87.5%,中位手术时间28(11~66)min。2例碎石过程中结石主体返回肾脏,1例输尿管条件较差,1例术中视野不清,此4例均留置双J管结束手术,行二期输尿管镜或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均清除结石。术中留取脓尿常规检查结果示,细菌计数中位值295(46~2 488)个/μl;白细胞计数中位值160.5(57~7 863)个/μl。脓液细菌培养结果示,22例无细菌生长,10例细菌生长。术后发热1例,血细菌培养结果阴性,经对症抗感染治疗1 d后体温恢复正常。术后6例出现SIRS,无脓毒血症发生,无Clavein Dindo ≥Ⅲ级并发症发生。结论:一期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继发隐匿性梗阻性肾积脓,对于经严格选择的患者结石清除率高,无严重术后并发症。术中应尽可能降低灌注压力和流量并缩短手术时间。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58例病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价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采用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碎石治疗的肾结石患者58例,术前均行尿常规、尿培养、KUB、泌尿系CT检查,术前均预置F6输尿管支架管7~10 d,术前存在泌尿系感染患者,给予抗感染治疗后行手术治疗,术中置入F14~16输尿管导引鞘,应用纤维输尿管软镜和200 μm摩西钬激光光纤,采用摩西模式碎石,4周后复查泌尿系CT平扫评估结石清除率、碎石成功率。结果:结石直径0.8~2.7 cm,平均1.4 cm,其中结石直径≤2 cm患者49例,结石直径>2 cm患者9例,结石CT值(最大截面处)360~1550 Hu,平均983 Hu,手术时间33~225 min,平均98.7 min,结石清除率为89.7%(52/58),成功碎石率94.8%(55/58),术后住院时间2~7 d,1例发热患者,无严重损伤、出血患者。结石残留发生率10.3%(6/58),结石直径>2 cm患者发生率55.6%(5/9),有意义结石残留发生率5.2%(3/58)。结论:输尿管软镜联合摩西钬激光治疗肾结石安全、有效,对结石负荷较大患者治疗效果显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先天性肾动静脉瘘伴肾脏多支动脉合并胸椎侧弯畸形1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5天前
本文报道1例反复漏诊的先天性左肾动静脉瘘(RAVF)伴左肾多支动脉合并椎骨侧弯畸形病例。患者因反复血尿1年于2020年8月29日入院。外院行两次输尿管软镜检查、入院后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均未明确血尿病因。通过仔细阅读增强CT检查图片发现肾窦下极血管结构紊乱,血管迂曲成团,肾盂周围也可见扩张迂曲血管,考虑血尿原因为肾脏血管畸形引起。为查明病因,行肾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提示先天性左肾RAVF伴左肾3支供养动脉,行动静脉瘘供养动脉栓塞治疗。对于常规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排除肿瘤、结石、结核、凝血功能异常等病因的大量肉眼血尿患者,应考虑先天性肾脏血管畸形可能,需行DSA检查。血管内栓塞是治疗先天性RAVF的有效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PCNL、mPCNL、FURS术治疗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分析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PCNL)、微通道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mPCNL)、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S)治疗肾盏结石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体内皮质醇(Cor)、血清肌酐(Scr)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135例肾盏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为PCNL组、mPCNL组及FURS组;记录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后5 d记录患者肾盏结石清除率;术后1 h及术后1周检测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记录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结果:mPCNL组及FURS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低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mPCNL组及FURS组患者的结石总清除率、中盏结石清除率、下盏结石清除率均明显高于PCNL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FURS组患者上盏结石清除率高于PCN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患者血中Cor及Scr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1周三组Cor与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中FURS组最低,PCNL组最高;mPCNL组与FURS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PCNL组( P<0.05)。 结论:采用mPCNL和FURS治疗肾盏结石,可提高患者的结石清除率,并改善患者的术后Cor、Scr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