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编辑人员丨2024/8/10
目的:通过构建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用血医疗全流程的闭环管理和监控.方法:与医院HIS、LIS及南京市血液中心平台系统建立无缝对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节点数据.结果:保障血液质量安全和科学合理用血,规范输血诊疗行为,提高输血诊疗活动的安全性.结论: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用血信息化管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输血准确率,保障医院可持续安全健康发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8/10
-
基于电子病历六级评审和等级医院评审的智能化输血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4/6/8
目的 构建智能化的闭环输血系统,满足国家电子病历六级和等级医院评审细则要求,提升用血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分析现有系统的缺陷,以输血知识库、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等工具为媒介对现有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利用集成平台与医院信息系统、电子病历、手麻系统及输血系统的信息交互,实现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的一键上报功能,实现输血管理从申请、配血、用血及用血后效果评价的全流程管理.比较系统上线前后的输血质量及终末病历检查结果进行系统成效评价.结果 系统上线后,输血申请合理率、标本正确率、未超时输注率和输血不良反馈率较上线前显著提高(P<0.01),输血终末病历较上线前更加规范化、标准化(P<0.01).结论 智能化的闭环输血管理系统在临床用血的关键环节设置质控提醒,建立安全、合理、规范的用血模式,有效降低了输血风险,提高了医院用血的管理水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8
-
基于复合闭环的输血管理系统设计与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目的:设计并应用输血管理系统,规范临床用血诊疗行为,保障患者用血安全.方法:参照国家临床用血相关规范,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在临床用血基础大闭环的基础上着重建立相关子闭环,完善了基于复合闭环的输血管理系统.结果:通过设计和完善基于复合闭环的输血管理系统,创建出基于复合型闭环的临床用血管理模式,实现了临床用血过程的全闭环管理,显著提升临床合理用血能力.结论:基于复合闭环的输血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输血全过程信息化管理,有效确保了临床用血全过程各环节的连贯性与规范性、血袋的可追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2/16
-
临床用血无纸化流程的构建及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临床用血是抢救大出血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其时效性是输血疗效的关键因素.其业务流程多而复杂,且涉及部门广,因此,构建一套规范、合理、高效的临床用血无纸化流程势在必行.该无纸化流程将传统的纸质单据转变为程序之间的无缝衔接,主要由临床用血信息交互、输血文书和输血闭环三个模块组成.该流程不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差错率,节约了能源及存储空间,而且实现了对整个输血闭环规范化、信息化、无纸化的安全管理.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21
-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输血质量指标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有效避免输血过程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后果,促进输血专科质量指标提升.方法 2014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信息处、输血科多部门联合分析目前输血流程中存在的各种隐患,通过研发公司借助移动信息化手段,再造输血相关流程和设置某些警示提醒,完成了输血闭环流程的设计.调查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前2014年3—5月输血患者2202例次;并调查分析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2015年1—3月输血患者2916例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输血质量指标及医疗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4h内完成输血执行率、输血每小时巡视异常例次、输血前15min巡视执行率、输血器4h未更换例次均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移动护理信息系统输血闭环管理系统实施后医疗不良事件无一例发生.结论 通过信息化手段改造输血护理流程能够实时监控输血质量指标,减少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基于闭环输血信息管理平台的临床用血管理
编辑人员丨2023/8/6
自行研制闭环输血信息管理平台,开展从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审核、血样采集、血样接收、血型鉴定配血、发血到临床输血、输血后疗效评价、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血袋销毁等全流程的环节质量管理工作.平台使用后,实现了多方位实时质量监管和反馈,使临床用血量减少,出院患者和手术患者输血比例明显下降,较好地提高了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效能,提升了临床用血合理性和安全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输血闭环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通过构建信息化闭环管理系统,实现“临床输血全过程”的实时监控.方法 依据我国现行临床输血相关文件及法律要求,将输血科工作与临床输血需求相结合,陕西省人民医院输血科联合西安天网软件技术公司开发完成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结果 该软件实现了从血液入库到血袋销毁、从临床医生输血前评估到输血后评估等“临床输血全过程”、完整输血电子病历、完善临床用血三级审核制度以及建立临床用血统计分析模决等信息化闭环管理,实现了医院HIS系统、检验LIS系统以及输血科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实时准确采集和监管各环节数据,形成输血医疗全过程的闭环管理.结论 临床用血闭环管理系统对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工作效率、规范临床用血意义重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闭环式信息管理系统对临床输血质量影响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通过建立并实施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实现血液全过程跟踪管理,观察其对临床输血质量的影响.方法:实施闭环管理后2013-05-2015-04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前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一般情况、红细胞输注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不同适应证分组输血前后血红蛋白变化和红细胞输注有效率.结果:①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红细胞输注量(U)分别为4.82±0.98、5.35±1.3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和对照组输血前血红蛋白值(g/L)分别为74.53±21.68、78.22±22.5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各适应证分组间比较,输血前血红蛋白值除急性失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输血后血红蛋白值各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④红细胞输注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72.7%vs 67.3%,X2=96.87;P<0.05).结论:闭环式输血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控,把握最佳的输血适应证,有效节约血液资源,提高输血疗效,及时发现不良反应,保证患者输血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输血路径管理体系的构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按临床路径管理的要求制定标准化输血和质量监控流程,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构建临床输血闭环管理体系.初步建成了输血前评估、输血申请和审批、标本采集和运输、血液库存管理、血型复检和输血相容性试验、发血和取血、输血前准备和核查、输血过程巡查、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处理、血袋回收等全程各节点的闭环式管理和监控体系.经多家医疗机构试运行,可为临床输血提供高效、安全、可溯源的临床输血管理模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临床输血电子病历及首页管理模式的建立
编辑人员丨2023/8/6
在临床输血路径引导下的输血闭环式管理中,将输血前评估、输血过程管理、输血后效果评价、输血不良反应处理等相关记录自动生成可编辑的输血病历电子文档,汇总成临床输血病历.借鉴病历首页的管理模式设计输血病历首页,通过输血病历首页监控输血病历书写的及时性和病历的完整性,通过输血病历的上传和汇总分析获得区域性临床输血大数据.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不仅可使输血病历更趋规范化、减少项目遗漏和书写不及时现象,还可避免医务人员重复记录的问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