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颌无牙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的轮廓变化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目的:比较上颌无牙患者在种植修复前与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侧貌软组织轮廓变化,调查患者术后容貌满意度.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上颌种植即刻修复患者24例,收集患者修复前后病史、正侧位定位片,术前使用便携式三维面扫仪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设计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行种植手术治疗.使用Dolphin Imaging 11.95软件分别对上颌无牙状态、种植即刻修复后状态下的头颅侧位片进行软组织角度测量,分析患者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前后角度变化,包括鼻唇角、prn'-sn'-ul'(Ls)、鼻尖角、全面突角、Z角、H角,以及线距测量项目,包括上唇距E线距离.术后使用电话问卷调查患者容貌满意度.采用SPSS 26.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种植即刻过渡义齿前,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均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女性患者的Z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进行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男性、女性患者鼻唇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男性患者H角,女性患者鼻尖角与标准值有显著差异.男性与女性患者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鼻唇角、H角、上唇距E线距离与美貌人群标准值无统计学差异,全面突角、Z角与美貌人群标准值具有统计学差异.完成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相比种植治疗上颌无牙状态,患者的鼻唇角、Z角、H角均有显著变化.患者对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术后容貌满意度高.结论: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后,患者侧貌软组织轮廓即刻得到明显改善,侧貌软组织基本恢复到正常人水平,甚至部分达到美貌人群标准.进行种植即刻过渡义齿修复时,需结合患者主观美学诉求和个体情况,优化修复体功能和形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中天然牙与种植体同期修复的数字化整合策略
编辑人员丨6天前
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是以微创修复理念为导向,以咬合重建为目标,涉及余留天然牙的微创修复、牙列缺隙区的种植修复以及咬合改变从可逆到不可逆的序列重建过程。牙体修复和种植修复共同完成咬合重建可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口内扫描、锥形束CT、电子面弓、虚拟 架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制作等数字化技术可用于修复各阶段,如修复前的整体记录和评估、功能性修复空间的确定、过渡修复与正式修复过程中兼顾美学与功能的天然牙微创修复体和种植冠桥修复体的同期精准设计与制作,以及修复后随访记录和评估等循证医学资料的保存等。数字化技术的整合应用不仅可优化修复流程,还有利于提高修复的精准性。本文简要阐述牙列缺损微创固定咬合重建理念及修复过程中天然牙与种植体同期修复的数字化整合策略。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6天前
-
过渡性治疗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能力及美观程度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2024/7/6
目的:探讨过渡性治疗义齿对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咬合能力及美观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2年3月笔者医院收治的115例牙列缺失患者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7),对照组施以常规全口义齿修复,观察组施以过渡性治疗义齿修复,比较两组戴牙3个月后的咬合能力、固位力与稳定性评分、压痛点总个数,观察两组的发音情况、咀嚼效率与口腔健康状况、美观程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戴牙3个月后,两组颌位关系指数评分与咬合力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固位力与稳定性评分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压痛点总个数均显著减少,发音情况评分均显著升高,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咀嚼效率均显著升高,口腔健康评分均显著降低,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美观程度总满意度94.8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70%(χ2=5.365,P=0.02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77.19%(χ2=4.382,P=0.036).结论:牙列缺失患者全口义齿修复采用过渡性治疗义齿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义齿咬合能力、固位力、稳定性及咀嚼效率,并减轻义齿佩戴后黏膜疼痛及改善患者口腔健康状况,有助于提高语音功能和美观程度,可临床推广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6
-
过渡性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初探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探讨治疗义齿在疑难全口义齿修复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6例疑难全口病例修复困难或失败的患者,针对修复困难或失败的原因,应用治疗义齿改善不利于义齿修复的多种因素,通过治疗义齿复制,完成最终义齿修复.采用颌位关系指数、固位力及稳定性评分、口腔健康影响程度-EDENT量表评价治疗过程的有效性.结果 36例患者中,33例患者获得有效治疗,顺利完成最终义齿修复,且修复效果良好.结论 治疗义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能纠正咬合和黏膜面问题并作为口颌系统神经及肌肉康复训练的工具,有助于最终义齿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牙合)垫式可摘义齿进行咬合重建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价老年患者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的疗效.方法:选取30例重度磨耗伴牙列缺损老年患者,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对修复前、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关节前、上、后间隙进行比较并统计分析.结果: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均明显优于修复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过渡义齿与永久义齿两者间咀嚼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义齿修复3个月后的总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均优于修复前及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三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永久性义齿修复3个月后,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与修复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过渡义齿修复1个月后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患者行(牙合)垫式可摘义齿咬合重建,患者的咀嚼效率、咬合力、咬合平衡性及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状均能得到改善,咬合重建对于重度磨耗伴有牙列缺损的患者不失为一种有效的修复手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合成树脂牙面结合Super-bond C&B粘接系统在个别前牙缺失过渡修复中的效果评价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分析合成树脂牙面结合Super-bond C&B粘接系统在个别前牙缺失过渡修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单颗前牙缺失患者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6例.实验组采用合成树脂牙面结合Super-bond C&B制作过渡义齿,对照组采用传统隐形义齿修复.比较2组修复后即刻满意度,1~3月复诊时满意度以及修复体的疗效.结果 修复后即刻,实验组在外形、舒适度、操作体验、便利性、就诊次数、缺牙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复诊1~3个月,实验组在外形、舒适度、便利性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功能性方面差于对照组(P<0.05).修复后1~3个月,2组修复体完整度、继发龋及边缘着色评价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但实验组牙龈健康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合成树脂牙面结合Super-bond C&B的修复方式在美观性、舒适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患者满意度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作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 比较患者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中功能性评价的相关性及功能性比较,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按受试者入选标准,选择2012~2013年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修复科就诊,牙列重度磨耗患者14例.制作不同高度(2、4、6mm)的过渡义齿,患者戴用不同垂直距离增高值的过渡义齿各1周.在患者初始状态、3副过渡义齿初戴、戴用1周,共7个时间点,分别依据主观量化表评价患者主观感受,运用T-Scan咬合分析仪检测咬合分布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对主观感受和T-Scan咬合分析在牙列重度磨耗修复功能性评价中的相关性以及功能性进行比较.结果 经Spearman相关分析,患者主观评分与咬合力不对称比、咬合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与咬合力量间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在咬合重度磨耗患者垂直距离恢复的修复治疗中,除依赖于医生个人经验和患者主观感受外,提示我们治疗过程中也可将T-Scan咬合分析中的咬合时间、咬合不对称比作为临床的客观参考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胃食管反流致重度牙侵蚀症的功能和美学重建
编辑人员丨2023/8/6
本文介绍1例胃食管反流致重度牙侵蚀症的咬合重建治疗过程.通过数字化微笑设计,指导技师制作诊断蜡型和垫式可摘局部义齿;垫式可摘局部义齿戴用2个月无异常后,将注入双固化复合树脂的硅橡胶阴模在基牙上复位完成诊断饰面,评估口腔功能和美学效果,分段制作过渡性修复体;口内试戴超过6个月,再次确认功能及美学无异常后,用玻璃陶瓷制作单冠和高嵌体进行全牙列最终修复.随访12个月患者修复效果稳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自体牙冠在前牙即刻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评估即刻种植后PMMA与自体牙冠2种即刻修复方式的美学效果.方法:12名患者接受共15个牙位的种植治疗,使用Straumann BLT(3枚)和NobelActive(11枚)种植体,其中7个牙位用自体牙冠即刻修复,8个牙位用PMMA牙冠即刻修复.记录并对比2组即刻修复患者在修复体戴入即刻、10 d、5个月的红色-白色美学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2组的红色美学值在3个时间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384,P>0.05),不同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6.935,P<0.05);2组的白色美学值在3个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99,P<0.05),不同时间之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F=113.851,P<0.05);自体牙冠组满意度高于PMMA组(F=5.995,P<0.05).结论:自体牙冠保留了天然牙的解剖形态及自然纹路,利用天然牙根轮廓形态可较好地恢复种植穿龈轮廓及过渡义齿的美学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功能易适数字化全口义齿的自主创新研发
编辑人员丨2023/8/6
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18),我国各类无牙颌患者超过2 100万人[1].牙齿全部缺失后如果未能及时修复,会导致咀嚼功能障碍、营养摄入障碍,易导致颞下颌关节疾病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等全身系统性疾病[2].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兴起的种植义齿能较好地恢复和重建无牙颌患者的口腔功能,但由于患者全身状况、颌骨条件、心理因素和经济状况等各方面的限制,经典的黏膜支持式全口义齿仍是无牙颌患者口颌功能重建的重要治疗手段,并在无牙颌种植修复的术前诊断设计、术中定位以及骨整合期过渡修复等阶段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3].传统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临床操作复杂、患者就诊次数多、制作周期长、对医生和技师的经验依赖程度较高、义齿戴入后功能不容易适合等因素导致愿意做且能做好全口义齿修复的医师越来越少,这种现状导致了巨大的供需矛盾,亟待通过全口义齿技术的创新研发寻找突破口.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