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口伤口数据库在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中的应用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研究造口伤口数据库在造口专科护士个案护理培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该院参加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培训的4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按照传统模式进行培训的为对照组23例,结合造口伤口数据库进行培训的为试验组23例,对比两组护士对培训方法的认可度和学习态度,培训结束前对两组患者进行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对比其培训效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个案护理培训方法认可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士对于个案培训的学习态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试验组护士的造口伤口专科护理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造口伤口数据库对造口伤口专科护士进行个案护理培训,培训方法认可度高,可改善护士的学习态度,进而提高培训效果。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乳腺癌术后不同乳房再造方法并发症的Meta分析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目的:评估乳房重建术式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Cochrance、WangFang、CNKI、万方及维普数据库,检索1990年1月至2017年11月已发表的应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联合假体、单纯假体置入5种常用的乳房重建术式术后并发症的中英文文献,采用RevMan 5.3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29篇。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法术后出现皮瓣局部坏死、血清肿、感染、脂肪液化、腹壁疝及供区腹壁膨隆并发症高于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法出现术后皮瓣全部坏死、伤口裂开、感染并发症高于背阔肌肌皮瓣法,其出现术后血清肿低于背阔肌肌皮瓣法,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背阔肌肌皮瓣+假体置入法出现术后血清肿高于单纯假体置入法,其在术后假体包膜挛缩、假体移位要低于单纯假体置入法,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具有横行腹直肌肌皮瓣的优点,并发症少。临床上应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并发症较低的乳房重建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下肢静脉溃疡周围皮肤护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总结下肢静脉溃疡周围皮肤护理的相关证据,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护理皮肤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6S"金字塔模型,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爱尔兰国家医疗服务中心网站、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协会网站、欧洲血管外科学会网站、伤口发展协会网站、伤口愈合协会网站、新西兰伤口护理协会网站中所有与下肢静脉溃疡周围皮肤护理有关的文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最佳实践、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0月11日.由2名护理硕士研究生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合循证护理专家和伤口护理专家的意见,提取、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13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6篇、最佳实践1篇、系统评价1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形成包括皮肤治疗、皮肤清洁、皮肤保湿、渗液管理以及压力治疗5个证据主题的24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下肢静脉溃疡周围皮肤护理的最佳证据较为科学、全面,可为临床转化提供资源准备,为医护人员及患者进行溃疡周围皮肤护理提供指导.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27
目的 系统检索、汇总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高质量循证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UpToDate、BMJ Best Practice、美国卫生健康研究与质量管理署网站、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医脉通、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美国造口协会联盟网站、加拿大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协会网站、澳大利亚国家卫生和医学研究委员会网站、中华护理学会网站、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CINAHL、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Cochrane协作网数据库中与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相关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2013年1月1日-2023年8月1日.2名经过系统循证知识培训的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提取和汇总证据.结果 共纳入文献16篇,其中包含指南5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4篇、系统评价2篇、专家共识2篇、团体标准1篇.从健康教育者资质、健康教育对象、健康教育时机、健康教育方式与评价指标、术前健康教育、术后健康教育、居家随访管理7个方面汇总了24条最佳证据.结论该研究总结的临时性肠造口患者健康教育的最佳证据具有一定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医护人员实施临时性肠造口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27
-
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7/13
目的 检索、评价并整合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的最佳证据.方法 采用PIPOST方法确立循证问题,按"6S"金字塔证据模型,系统检索Up To Date、BMJ、JBI、国际指南协作网、医脉通、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协会、Cochrane Library、PubMed、Ovid、CINAHL、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等数据库中关于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措施相关的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5月2日.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5篇、专家共识2篇、系统评价3篇、随机对照试验3篇,从自我照护目标、自我照护前准备、自我照护措施及促进策略4个维度,共汇总出35条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形成了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的最佳证据,在心理调节、学习知识、造口照护、用药管理、饮食营养、身体活动、生活方式和自我监测方面规范肠造口患者自我照护行为,给予自我照护指导提供参考依据,建议在临床实践时,可结合临床情景及患者意愿选择适合的证据应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7/13
-
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4/6/15
目的 总结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相关证据,为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伤口的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基于PIPOST模式确定循证问题,在UpToDate、Cochrane Library、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及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美国伤口造口失禁护士协会等专业网站检索与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检索的文献证据类型为专家共识、指南、系统评价和证据总结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经由系统的文献检索、筛选、评价、证据整合,形成肠造口患者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的证据.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指南4篇、专家共识3篇、系统评价2篇、证据总结1篇.证据内容涉及围术期评估、造口位置标记、皮肤黏膜分离处理、健康教育4方面内容,形成了18条相关证据.结论 本研究针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皮肤黏膜分离的预防与护理进行了证据总结,可为临床护理人员进行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预防与护理提供循证依据,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6/15
-
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的机制及影响因素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不同分子质量的透明质酸其结构、理化性质(如流变性质)与生物活性有较大差异,当非交联透明质酸降解程度过大,由高分子质量透明质酸降解为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时,产品的性质与生物功能也会随之改变,从而对产品使用造成影响.目的:综述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机制以及分子质量降解对非交联透明质酸结构、流变性质、生物活性和应用的影响.方法:由第一作者检索PubMed、中国知网数据库和其他数据库中收录的与透明质酸分子质量相关的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相关度高的优质文献后.检索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英文检索词为"hyaluronic acid,non-cross-linked hyaluronic acid,molecular weight,degradation,structure,rheological properties,biological activity",中文检索词为"透明质酸,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量,降解,结构,流变性质,生物活性",最终纳入47篇文献进入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非交联透明质酸主要通过特异性酶解作用和非特异性自由基降解作用两种途径实现体内分子质量降解.②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会改变其结构与流变性质,造成聚合物网络结构解开,黏性、黏弹性等流变性质降低,机械性能下降,从而影响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③非交联透明质酸的生物活性具有分子质量依赖性,不同分子质量透明质酸的生物活性不同,甚至高分子质量透明质酸和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与同一受体结合会表现出完全相反的生物效应.④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会降低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与应用性能,最终影响临床应用效果.⑤非交联透明质酸作为可降解生物材料在伤口愈合、组织工程及美容医学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应用潜力,深入研究与理解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特性与生物活性之间的关联也是更好地开发伤口敷料、药物递送系统与组织工程支架等领域应用的前提.⑥但目前针对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的相关研究较少,对于如何有效避免在临床应用时非交联透明质酸分子质量降解带来的潜在风险尚不明确.⑦因此,对于非交联透明质酸在应用过程中分子质量降解引发的一系列潜在风险,包括对于其结构、性质及生物活性的影响以及由此对机体造成的改变是今后需密切关注的方向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活性氧影响牙周炎发生发展及牙周组织再生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活性氧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和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发挥双刃剑作用,低浓度的活性氧诱导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分化,过量的活性氧会造成牙周组织损伤.炎症发生时,牙周组织中的活性氧聚集,通过多种细胞信号通路或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诱导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目的:对活性氧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及牙周组织再生中的双刃剑效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治疗牙周炎及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提供潜在靶点及治疗思路.方法:通过检索1990年4月至2023年4月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英文检索词为"periodontal tissue engineering,periodontal defect,regeneration of periodontal tissue,chronic periodontitis,reactive oxygen species,oxidative stress,antioxidative stress,oxidative injuries,free radicals,reactive nitrogen species",中文检索词为"牙周组织工程,牙周缺损,牙槽骨丧失,牙周组织再生,牙周炎,破骨细胞,氧化应激,抗氧化,活性氧",经过对每条文献文题、摘要的筛选,排除与研究目的相关性差及内容陈旧、重复的文献,对最终符合标准的7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活性氧是一种反应活性较高的自由基,在细菌入侵时活性氧经中性粒细胞的呼吸爆发作用大量释放,经其氧化还原反应或作为多效性生理信号传导剂在体内发挥双刃剑作用.②在牙周炎中,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杀灭入侵的病原菌,但高浓度的活性氧经JNK、RANK、Wnt/β-连环蛋白等通路促进炎症因子分泌,促进免疫损伤或通过氧化反应直接损伤组织等方式加重牙周炎症.③在牙周组织再生过程中,低浓度的活性氧可以经Nrf2等通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并能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分泌进而促进血管再生.这为牙周组织再生提供了种子及营养的环境,对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极为重要,而高浓度的活性氧则会降低牙周膜干细胞的活性,并损伤内皮细胞,不利于血管再生.这将影响伤口愈合,抑制牙周组织再生.④因此,探索活性氧在牙周炎发生发展和牙周组织再生中的作用并发现其作用的潜在机制,并探索其发挥减轻牙周炎症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适宜浓度,对未来临床牙周炎和牙周组织再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活性氧作为靶点,探索减轻牙周炎症并促进牙周膜干细胞活性及血管再生的方法,可能成为临床上有效治疗牙周炎并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治疗疾病的策略及意义
编辑人员丨2024/1/6
背景:医用水凝胶是具有三维结构网络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具有出色的生物相容性,目前已在组织工程领域、药物载体领域有广泛研究,但基于组织工程探究医用水凝胶与中医药结合治疗疾病的研究还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因此,通过对医用水凝胶机制作用的剖析,整合医用水凝胶与中医药在研究中联合应用的文章,进而更好地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思路,对中医药与医用水凝胶联合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基于组织工程研究探讨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治疗疾病的策略及意义.方法:利用PubMed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检索有关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文献,检索时间为2010年1月至 2022年11月,英文检索词为"hydrogel,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rug carrier,tissue engineering",中文检索词为"医用水凝胶、中医药、药物载体、组织工程".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所有文章进行初筛后,最终纳入61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的应用虽然在关节内、组织器官内、软组织伤口和组织工程等方面有所涉及,但除了中医药结合水凝胶敷料在临床应用治疗软组织损伤外,其他方面尚处于基础实验阶段.②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的发展有着巨大潜力和发展前景,但对于性能要求较高的凝胶在制造方面存在一定难度,理化性质精确掌握难度较大.③目前综合来看可注射水凝胶凭借着简便易用的特点,其在与中医药联合使用可延伸范围较广,可用于关节、器官和组织工程相关疾病的治疗;智能水凝胶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逆转化性也可满足特殊环境下的使用;将两者结合的中医药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明确中药成分的作用机制.④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治疗疾病的策略应着手于中医药对器官、组织、细胞的治疗作用联合适当种类的医用水凝胶进行匹配,可弥补传统中医给药方式和频繁给药的不足,在组织工程方面可以用水凝胶负载中药干预后的干细胞,或者同时负载中药和干细胞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⑤在中医药联合医用水凝胶应用的未来研究中,还需要考虑:应当确保医用水凝胶生物性能可以量化,以不同材料不同制造工艺把握水凝胶特性,制造出所需要的符合应用条件的医用水凝胶;在中医药方面需要对已知中药单体、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治疗效果和应用机制全面了解剖析,在更明了的机制下实现中医药与医用水凝胶更多更完美的结合;借助医学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医用水凝胶可以创新性地结合中医药其他传统治疗方法比如针灸、推拿和拔罐等方式进行多角度运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1/6
-
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总结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目的 整合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计划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UpToDate、美国国立指南网、国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网站、苏格兰校际指南网、新西兰指南研究组、加拿大安大略省注册护士协会网站、加拿大医学会临床实践指南文库、澳大利亚乔安娜布里格斯研究所卫生保健数据库、中国医脉通指南网、世界造口治疗师协会网站、世界伤口造口失禁委员会网站、中华护理学会网站、Cochrane Library、CINAHL、TRIP Database、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有关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计划的临床决策、指南、证据总结、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专家意见等证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3篇指南、5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2篇专家共识、1篇专家意见,从筛查与评估、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后续追踪与效果评价5个方面总结22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针对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计划进行证据总结,为建立结直肠癌肠造口患者出院计划规范流程、实践标准提供循证依据.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