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经治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拉米夫定复方单片制剂的真实世界研究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评估真实世界中达到病毒抑制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患者转换为多替拉韦/拉米夫定(dolutegravir/lamivudine,DTG/3TC)复方单片制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6月1日至2022年6月1日在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长期随访的HIV得到有效抑制并在研究期间抗病毒方案转换为DTG/3TC方案的HIV/AIDS患者79例,收集转换治疗方案前及治疗期间T淋巴细胞亚群、HIV RNA、血脂水平以及肾功能等检测指标,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79例转换治疗方案患者以中年男性为主,有30.4%的患者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前3位转换治疗方案原因分别是:简化方案,改善耐受性、药物不良反应、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48周病毒持续抑制率为100%,CD4+T淋巴细胞计数较基线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高密度脂蛋白、血肌酐、血糖、体质量升高,肾小球滤过率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有5例患者因血脂异常转换为DTG/3TC方案,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总胆固醇明显下降(P<0.05).有13例患者因肾毒性转换为DTG/3TC方案,转换治疗方案48周后血肌酐、肾小球滤过率、尿微量白蛋白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达到病毒抑制的患者转换为DTG/3TC方案后能持续抑制病毒、安全性及耐受性好,特别是对于合并非艾滋病定义性疾病、出现肾毒性及血脂异常的患者,DTG/3TC方案是很好的优化治疗方案选择之一.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钠肽(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VR术患者132例.术后行1年随访,分析随访情况并分组;比较无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为识别影响CVR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筛选NYHA分级、LVEF、hsTnI、Hcy和BNP等潜在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采用逐步前进法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结果 132例接受CVR术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终止时,101例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即无不良事件组),31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即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中,人工瓣膜功能衰退2例、瓣周漏1例、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1例、再次更换瓣膜1例、出血6例、血栓栓塞3例、恶性心律失常15例、出现死亡2例,共计发生率为23.48%(31/132).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LVEF、hsTnI、Hcy、BNP是影响CVR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为Ⅲ~Ⅳ级、LVEF<45%、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升高是影响CVR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CVR术患者术后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术前上述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的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提高CVR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疗效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益肺温阳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郑州市中医院肺病科收治的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接受单纯西医治疗,试验组在接受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0%,48/50)与对照组(72.0%,3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肺温阳贴联合西药治疗,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提高临床疗效.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终末期肾病患者运动行为感知潜在类别与运动行为改变的关系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 识别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运动行为感知的潜在类别,并分析不同潜在类别与运动行为改变的关系,为针对性干预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6月-2023年5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65例ESR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透析患者感知运动益处及障碍量表以及运动行为改变评定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分析提取运动行为感知的潜在类别,以一般资料和潜在类别为自变量,运动行为改变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241例ESRD患者完成调查.ESRD患者的运动行为感知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感知益处型(27.80%)、感知障碍型(17.43%)和轻微感知障碍型(54.77%).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运动行为感知潜在类别是ESRD患者运动行为改变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ESRD患者的运动行为感知存在群体异质性,临床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运动行为感知潜在类别给予针对性干预,以促进其运动行为改变的启动与长期维持.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玻切术前不同剂量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比较玻璃体切除术前不同剂量雷珠单抗玻璃体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就诊的PDR患者80例(80眼)。随机分为3组:单纯玻璃体切除组,30例;标准剂量组,30例;术前应用0.25 mg/0.025 ml雷珠单抗半剂量组,20例,术前3~5天应用0.5 mg/0.5 ml雷珠单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视力、手术耗时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单纯手术组、标准剂量组和半剂量组平均手术耗时依次为(60.2±7.8)min、(43.5±10.1)min和(43.0±6.4)min;三组术后视力(logMAR)依次为1.13±0.48、1.08±0.65和1.07±0.72;术中三组依次有6例、1例和0例使用玻璃体填充物;依次有11例、3例和2例再次玻璃体积血;单纯手术组中7例再次手术,1例出现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前应用0.25 mg与0.5 mg雷珠单抗均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改良式"医护一体"模式的应用效果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改良式"医护一体"治疗模式与传统护理模式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矫正高度近视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将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矫正高度近视者183例(358眼)分为传统模式治疗组51例(102眼)和医护一体模式治疗组132例(256眼)。所有病例均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比较两组效果。结果:传统模式治疗组每次平均费用较医护一体模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6.554, P=0.000)。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Z=3.667, P=0.000)。 结论:改良式"医护一体"治疗模式在高度近视患者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可提高手术效率、降低手术风险,确保医疗和护理质量安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及对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上肢骨折患者,经过筛查、挑选后的210例患者作为对象,按照给予干预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握球训练,观察组在原干预方案的情况下,联合应用强化专科护理干预,干预后对比两组患者效果,比较两组关节活动度、肘关节及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评分及疼痛、肿胀程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屈曲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伸展活动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观察组干预生活质量水平高于对照组,疼痛程度及肿胀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握力球联合强化专科护理在上肢骨折患者中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有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对中风后失语患者语言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在中风后失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5月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风后失语患者166例,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8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护理,研究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统计比较两组干预前后汉语标准失语症(CRRCAE)各亚型正答率、语言功能恢复情况、神经功能、疼痛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8 w后研究组CRRCAE各亚型正答率、语言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干预4 w、8 w后研究组神经功能、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5.18%(79/83)较对照组84.34%(70/83)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医疗共振音乐联合唇舌功能训练可改善中风后失语患者神经功能及语言功能,在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护理满意度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核医学场所空气中 131I浓度监测及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评价探讨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 131I治疗工作场所空气中 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探讨通过空气采样方法估算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的方法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选取郑州市10家开展 131I核素治疗的工作场所,采用空气采样方法采集 131I治疗工作场所中放射性气溶胶,用高纯锗γ能谱仪进行γ放射性核素测定并推算工作场所空气中 131I核素的活度浓度水平,根据测量结果和现场调查结果估算放射工作人员因 131I核素吸入导致的内照射剂量。 结果:19个分装间空气样品的 131I活度浓度为0.087~570 Bq/m 3,平均为(51.04±128.58)Bq/m 3;11个病房空气样品的 131I活度浓度为0.162~54.6 Bq/m 3,平均为(7.97±15.89)Bq/m 3。根据GBZ 129-2016《职业性内照射个人监测规范》推荐的典型工作时间估算,放射工作人员由于吸入 131I核素导致的年待积有效剂量范围为2 μSv~10 mSv,平均为(0.61±1.80)mSv,年有效剂量均未超过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剂量限值。 结论:郑州市10家医疗机构核医学工作场所中 131I核素活度浓度较高的样品多分布在甲状腺癌住院患者较多、核素操作量较大的三甲医院,由此导致的工作人员内照射剂量不容忽视。根据空气样品的测量结果估算内照射剂量带有很大不确定度,但空气采样方法可及时发现异常或事故情况下的放射性污染,为工作人员开展体外直接测量和内照射评价提供预警。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
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编辑人员丨4天前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2—8月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260例脑卒中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SDS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本次共发放260份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48份,有效回收率为95.38%。248例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得分为(35.56±6.26)分,17.74%(44/248)为低水平,74.60%(185/248)为中等水平,7.66%(19/248)为高水平。脑卒中患者慢性疾病病耻感量表总分为(55.95±10.80)分;SDS得分为(56.98±9.31)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得分为(54.10±10.83)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慢性疾病病耻感、抑郁情绪及领悟社会支持是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的影响因素( P<0.05),可解释自我表露总变异的36.6%。 结论: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处于中等水平,有待提高,医务工作者应采取有效干预措施提高脑卒中患者自我表露,促进其身心健康。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4天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