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素性毛表皮痣的光学治疗现状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色素性毛表皮痣也称为贝克尔痣,临床主要表现为较大面积的褐色斑片及合并多毛表现,病理上除色素增加外,也有表皮增厚,表皮突下延的情况.本病治疗比较困难,激光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手段,特别是近年来新型皮秒激光、不同激光联合治疗等方面较既往疗效显著,本文就色素性毛表皮痣及其光学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提供更好的治疗选择.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机器学习优化能谱CT预测胃腺癌的浸润性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目的 探讨机器学习(ML)算法结合能谱CT定量参数和临床模型在预测胃腺癌(GAC)患者淋巴血管浸润(LVI)和神经周围浸润(PNI)的潜在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2月-2022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GAC患者114例.研究参数涉及血清肿瘤标志物、CT-TN分期、CT评估壁外血管浸润(CT-EMVI)以及能谱CT定量参数.通过WEKA软件的Best-First算法进行特征筛选,并运用贝叶斯网络(BN)及支持向量机(SVM)算法建立模型.结果 相较于LVI/PNI阴性组,LVI/PNI阳性组中CT-T3~4期、CT-N阳性、CT-EMVI阳性、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CA)72-4和CA19-9]更为常见,能谱CT参数也更高,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特征选择,关键变量包括CT-T分期、CT-EMVI、VP-NIC和EP-70 keV CT值.基于这些变量,分别使用BN和SVM构建临床参数模型、能谱CT参数模型和混合模型,共6个模型.6个模型均展现了高预测性能,无过拟合现象.BN的混合模型预测性能最佳,AUC值为0.890~0.933,Delong检验显示其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优势(P<0.05);而SVM的混合模型与另外2种模型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临床和能谱CT参数的ML模型能够高效能评估GAC患者的LVI和PNI状态,其中BN混合模型的准确性最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8小时前
-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 分析术前血清高敏肌钙蛋白I(hs-TnI)、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脑钠肽(BNP)检测在心脏瓣膜置换术(CVR)患者术后预后中的预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间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行CVR术患者132例.术后行1年随访,分析随访情况并分组;比较无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为识别影响CVR术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首先筛选NYHA分级、LVEF、hsTnI、Hcy和BNP等潜在因素,并进行单因素分析.随后,采用逐步前进法的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深入探讨这些因素对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结果 132例接受CVR术治疗的患者在随访终止时,101例患者未发生不良事件(即无不良事件组),31例患者发生不良事件(即不良事件组).不良事件组中,人工瓣膜功能衰退2例、瓣周漏1例、人工瓣膜性心内膜炎1例、再次更换瓣膜1例、出血6例、血栓栓塞3例、恶性心律失常15例、出现死亡2例,共计发生率为23.48%(31/132).不良事件组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均显著高于无不良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LVEF、hsTnI、Hcy、BNP是影响CVR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YHA分级为Ⅲ~Ⅳ级、LVEF<45%、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水平升高是影响CVR患者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检测在CVR术患者术后预后中具有重要的预测作用,术前上述生物标志物水平升高可能提示患者存在较高的不良事件风险.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对术前血清hsTnI、Hcy及BNP的监测和评估,以便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风险因素,从而提高CVR术后患者的预后质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初步疗效分析(附9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8月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由同一术者完成的9例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男8例,女1例;年龄56~78岁,平均65.6岁。复发性膀胱肿瘤7例,初发2例;6例既往曾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有膀胱部分切除术史。手术方法:均采用经脐单一切口4.5~5.5 cm,建立单孔机器人操作通道,安装达芬奇Si机器人手术系统1号、2号臂,采用镜头30°向上,在镜下依次行全膀胱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体外完成尿流改道。其中1例女性患者同时行子宫及阴道前壁切除。结果:9例手术均经脐单通道顺利完成,均未增加辅助孔,无中转普通腹腔镜或开放手术。尿流改道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2例,回肠代膀胱5例,原位新膀胱2例。手术时间280~600 min,平均437.8 min;术中出血量100~450 ml,平均227.8 ml;无术中输血病例。术后肠道恢复时间2~4 d,平均3.1 d;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3~16 d,平均8.3 d;术后住院时间6~13 d,平均7.7 d。1例回肠代膀胱患者术后出现肠梗阻,予留置胃管、禁食等对症治疗后治愈,余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病理分期:T 2aN 0M 0期6例,T 2bN 0M 0期1例,T 3aN 3M 0期1例,T isN 0M 0期1例;手术切缘均为阴性,盆腔淋巴结清扫总数12~46枚,平均23.7枚。随访9~12个月,平均10.3个月。所有病例切口均愈合良好,无肾积水和输尿管狭窄,无肿瘤复发或转移。 结论:对于有经验的术者,机器人单孔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手术切口小、恢复快,短期肿瘤控制效果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安全可行。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一种新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研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大鼠模型的建立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取褐色挪威(BN)大鼠36只,分为对照组、链脲佐菌素(STZ)组和STZ+亚精胺(SP)组,每组12只。STZ组和STZ+SP组尾静脉注射STZ,STZ+SP组玻璃体注射亚精胺,对照组给与同体积的溶剂。造模后继续饲喂12周,期间监测体重和空腹血糖。利用超声成像系统观察视网膜中央动脉血流供应情况。动物处死后取眼球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视网膜基本结构,分析各层厚度。视网膜消化铺片行过碘酸雪夫染色和神经胶质抗原2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微血管和周细胞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视网膜组织活性氧簇(ROS)水平;最后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紧密连接蛋白闭合蛋白-1(claudin-1)和咬合蛋白(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多组重复测量的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 t法。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TZ组和STZ+SP组大鼠体重下降( P<0.05),血糖升高( P<0.05);与STZ组比较,STZ+SP组大鼠视网膜中央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和收缩末期血流速度下降( 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则升高( P<0.05)。病理学观察可见,STZ组和STZ+SP组大鼠神经细胞核层区排列疏松、紊乱,视网膜丛区水肿,且STZ+SP组表现的更为严重。与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厚度和外丛层厚度/视网膜总厚度增加( P<0.05),毛细血管无细胞新生毛细血管形成增多和周细胞缺失明显。与对照组和STZ组比较,STZ+SP组视网膜组织ROS水平均升高( P<0.05)。与对照组比较,STZ+SP组claudin-1和occludin mRNA下降( P<0.05),相应的蛋白表达亦降低( P<0.05)。 结论:BN大鼠尾静脉注射STZ联合玻璃体注射SP能建立一种严重的DR动物模型,病变特征主要表现为更严重的视网膜血管顺应性下降,血流供应减少,视网膜水肿,新生无细胞毛细血管大量生成以及视网膜周细胞凋亡增多。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病理分型研究进展
编辑人员丨1周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在形态学、免疫表型、分子病理、临床表型及预后都有明显异质性。基因组及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将DLBCL分为EZB、BN2、MCD、N1四个亚型或C1~C5五个亚型。新的分子病理分型从基因和分子层面对DLBCL进行了更深入的认识,使预后的判断更为准确,有利于临床筛选更精准的靶向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恩扎卢胺联合ADT用于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一例报告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前前列腺癌新辅助治疗首选传统内分泌药物,国内关于新型内分泌治疗药物用于新辅助治疗的报道很少。本文报道1例使用恩扎卢胺联合雄激素剥夺治疗(ADT)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病例。患者,63岁,因发现前列腺占位入院。血PSA 53.50 ng/ml。MRI检查示前列腺病灶突破左侧包膜,左侧精囊腺受侵,膀胱壁受侵;骨扫描示左侧第8肋后支放射性局限增高。穿刺确诊为前列腺腺癌,Gleason评分4+4=8分,分期T 4bN 1M 1期。患者应用戈舍瑞林联合恩扎卢胺治疗4个月后,行PSMA-PET CT检查:前列腺大小正常,未见明显 68Ga-PSMA摄取增高,骨骼未见 68Ga-PSMA摄取异常增高。后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恩扎卢胺联合ADT作为新辅助内分泌治疗,为患者赢得了手术条件。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机器人辅助膀胱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疗效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比较机器人辅助前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前入路RARP)和机器人辅助膀胱后入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入路RARP)的术后结果和尿控恢复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的92例进行RARP的低、中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临床TNM分期≤cT2bN0M0,Gleason评分≤7]的临床资料,其中52例施行前入路RARP(前入路组),40例施行膀胱后入路筋膜内RARP(后入路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感染、术后漏尿、术后病理分期、术后Gleason评分)及手术效果(切缘阳性率和术后尿控恢复时间)。结果:9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前入路组手术时间(103±23) min,后入路组(130±26)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前入路组术中出血(100±54) ml,术后感染率为5.8%(3/52),术后漏尿率为3.8%(2/52);后入路组则分别为(103±64) ml、5.0%(2/40)、2.5%(1/40),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前入路组切缘阳性率为7.7%(4/52),后入路组切缘阳性率为12.5%(5/4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即刻、1周、1个月、3个月尿控恢复率比较,后入路组均优于前入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但6个月尿控恢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膀胱后入路RARP术后可获得较为满意的肿瘤控制,术后早期尿控恢复较传统前入路RARP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可选术式。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HO-1修饰的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Brown Norway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分析血红素加氧酶-1(HO-1)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联合常温机械灌注(NMP)对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大鼠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无特定病原体4~5周龄、40~60 g雄性Brown Norway(BN)大鼠2只提取BMMSCs,通过腺病毒转导HO-1;24只7~8周龄、200~220 g雄性Lewis大鼠为供体,30只8~9周龄、220~240 g雄性BN大鼠为受体,"二袖套"法建立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BN大鼠随机分为5组:Sham组仅开腹关腹;NMP组供肝NMP 4 h;BMP组供肝NMP 4 h+门静脉灌注BMMSCs;HBP组供肝同BMP组,但灌注HO-1/BMMSCs;FK506组供肝NMP 4 h,肝移植术后灌胃他克莫司,每组6只。术后第14天取材检测并计算排斥活动指数(RAI),HE染色及透射电镜分别观察肠道病理改变和超微结构,Western印迹检测肠道组织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脂多糖、D-乳酸、二胺氧化酶(DAO)。结果:HBP组、FK506组RAI为(2.80±0.84)分、(2.20±0.84)分,显著低于NMP组(7.60±1.14)分、BMP组(6.00±1.5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肠道HE染色NMP组肠绒毛明显稀疏、皱缩,排列杂乱,BMP组、HBP组、FK506组较NMP组肠道损伤程度减轻。电镜观察HBP组肠上皮细胞微绒毛丰富且排列整齐,细胞间紧密连接结构完整。Western印迹检测闭锁小带-1相对表达,HBP组(0.87±0.06),高于NMP组(0.41±0.12)和FK506组(0.52±0.15);闭合蛋白相对表达HBP组(1.28±0.26),高于NMP组(0.27±0.18)和FK506组(0.63±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HBP组血清脂多糖、D-乳酸和DAO浓度均低于NMP组、FK506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 结论:HO-1/BMMSCs联合NMP可以保护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BN大鼠的肠道屏障功能。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黄连素抑制高糖诱导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凋亡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高糖环境下黄连素(BBR)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EC)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将hREC分为空白对照组(NC组)、高糖组(HG组)、BBR处理组(BN组)、BBR+高糖处理组(BH组)。各组细胞均置于Dulbecco改良Eagle培养基中培养。NC组、HG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5、30.0 mmol/L葡萄糖。BN组培养基中加入5.0 mmol/L葡萄糖和5.0 mmol/L BBR;BH组培养基中加入30.0 mmol/L葡萄糖和5.0 mmol/L BBR。采用流式细胞仪观察各组细胞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 (Cyt-C)、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两组间差异采用 t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HG组比较,BH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比较,HG组细胞中Bax、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与HG组比较,BH组细胞中Bax、Cyt-C、Caspase-3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Bcl- 2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高糖环境下BBR可通过影响凋亡蛋白表达抑制hREC凋亡。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