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气与离位之相火辨治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编辑人员丨5天前
“相火”作为“火气”的一部分,既秉“一气”周流之性,亦具“火”速快行之能,寄于脏腑经络之间。若相火不安其位,外溢逆冲为害,气机升降失司,则清浊俱下,发为泄泻。可见,泄泻乃脾胃伤损所致气机失调,兼夹相火外溢环节。中医临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可从“气”论病、调“气”而治,立足于相火离位施治,在培土泄湿、调畅气机同时,施降泻、潜镇、固阳之法,以复相火位,寒热并调,阴阳合和,气行条达,而使泄利自止。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5天前
-
基于郑钦安"阴阳为纲,阳主阴从"思想探讨补坎益离丹治疗心力衰竭
编辑人员丨2024/5/11
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以心室充盈或射血功能受损,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为特征,其病势凶险,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郑钦安精研经典,参透人体阴阳合和之道,深得仲景立法垂方之义,其主要思想为"阴阳为纲,阳主阴从",临证时擅长阴阳辨证与六经辨证相结合.本文将郑钦安的学术思想应用于心衰的治疗,认为心衰多以心阳衰败、阳不制阴为基本病机,六经兼证为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治疗以"大补元阳,以壮君火"为基本原则,补坎中之真阳,处方以补坎益离丹为基本方,再据六经辨证,针对六经辨证灵活加减,以期为临床辨治心衰提供新的路径和方法.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饮一溲二"病名病机浅析
编辑人员丨2024/5/11
"饮一溲二"首见于《黄帝内经》,是"肺消"的主要症状,病机为心移寒于肺.后世医家对其所属病名莫衷一是,各以"上消""下消""肺消"或"肾消"称之;病机上亦有较多发挥,燥火、寒热相兼或虚寒是主要病性,心、肺、肝、肾是主要病位,如喻嘉言强调"心肺燥热"、郑钦安主张"厥阴风火"、张从正阐明"心肺寒热"、楼英揭示"肺肾寒热"、黄元御提出"水寒土湿".通过分析各家理论和相关方药、医案,本文认为"饮一溲二"可归"肾消",肺肾虚寒为其基本病机,同时,亦应充分考虑脏腑相传、虚实夹杂、寒热转化等问题.本文总结并梳理中医古籍中的"消"病理论,为现代防治糖尿病启发思路.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4/5/11
-
基于郑钦安"阳主阴从观"探讨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中医辨治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目的]运用郑钦安"阳主阴从观"辨析晚期肺癌恶性胸腔积液的病因病机,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中医治疗思路.[方法]基于郑氏独特的阴阳观及其阴阳辨证思想,联系患者的临床表现,对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之成因进行剖析,并结合"火神派"用药特点,具体论述治则及方药选用,最后列举临床案例加以验证.[结果]郑氏精简的"阴阳辨证",化繁为简,勘破了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分证论治诸家众说纷纭的困局.以"护火复燃""补土伏火"为中心的治则,以"姜桂附"为核心的遣方用药,确实能够很好地贴合疾病发生发展的特点.所举验案辨治均以郑氏思想为指导,治以四逆汤合苓桂术甘汤加减方,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基于郑氏"阳主阴从观"辨治晚期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切实且效彰,打破了其临床治疗手段匮乏的窘境,对改善症状、延长患者生存期多有启迪.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11/11
-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编辑人员丨2023/8/6
郑钦安之扶阳思想有其深层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郑氏在《内经》“阴阳平衡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具体体现在生理观、病理观和元阳为本论上,为其扶阳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氏立论临证,()为本,辨证重视阴阳,又不离六经;善于辨识证之寒热,更善于应用大剂量姜附以救治三阴病和急危重症.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气一元论思想对钦安医学理论的影响探究
编辑人员丨2023/8/6
气一元论是从元气来解释宇宙的生成与性质的学说,认为气是宇宙的本原、气是天地万物相互感应的中介、气在不断运动与变化.在气一元论思想的影响下,郑钦安提出了天人一气、真气为立命之本、万病生于一气、阴阳合为一气、阳气为立命之根等学术观点,构建了钦安医学理论体系,其中"阳气为立命之根"的思想对后世扶阳学派影响很大.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运用郑钦安阴火理论辨治脾肾阳虚失眠思路
编辑人员丨2023/8/6
目的:对脾肾阳虚失眠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研究.方法:脾肾阳虚失眠患者的临床表现类似于郑钦安先生所谈的“阴火”,通过学习郑氏的医学著作,总结其诊治“阴火”的辨证思路和治疗特色,并将该治疗方法运用于脾肾阳虚失眠患者.结果:郑氏所说的“阴火”病机为阴盛格阳,表象为热而本质为寒.脾肾阳虚失眠的病机是阴寒内盛,阳不入阴,这与阴火的病机相一致,因此可将郑氏治疗阴火的方法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失眠患者.郑氏治疗阴火主要采取扶阳潜阳及以“土”伏火之法,通过拟定理中潜阳方治疗脾肾阳虚失眠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理中潜阳方治疗脾肾阳虚失眠患者具有理论依据,值得推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浅析吴佩衡在妇科疾病中附子的应用经验
编辑人员丨2023/8/6
吴佩衡先生是中医扶阳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云南经方学理论的领军人物,对《伤寒杂病论》有深入的研究.他重视阳气,推崇扶阳,精研仲景学说和郑钦安学说,其运用温阳、扶阳法治疗妇科寒证有着丰富的经验,现为了提炼吴氏扶阳学说思想在妇科方面的应用经验,探讨在妇科疾病中附子的应用规律,对吴氏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研究,以求利于丰富吴氏学术思想内涵.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郑钦安“三焦一气”思想治疗阳虚吐血证探析
编辑人员丨2023/8/6
吐血一病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之中,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对吐血病因病机的认识不断发展和深化.清代名医郑钦安精研经典,认为吐血之根本病机为气机之逆,并独创性地以“三焦一气”思想对阳虚吐血进行辨证施治.郑钦安之辨证以阴阳为总纲,再细辨三焦,并分三焦不同部位论治,临证治疗时重视培元阳、补中土、恢复气机升降,处方用药多师自张仲景,并结合自身经验加以发挥,善用干姜、附子、桂枝等辛甘之品以扶元阳.其三焦辨证结合脏腑辨证及六经辨证,简化复杂内伤疾病辨证过程的同时,也提高了疾病诊断及治疗的准确度,故对三焦辨证思想的进一步研究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于现代临床治疗复杂的内伤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
郑钦安扶阳理论运用四逆汤之体会
编辑人员丨2023/8/6
四逆汤是《伤寒论》少阴病篇的主方,其主要功用为回阳救逆治疗寒厥证,这是目前中医界的主流观点.笔者通过学习火神派医家郑钦安思想,认为对该方的运用要注意阴寒内踞、隔阳于外而产生的虚阳浮火病机,不必非到纯阴无阳才可使用,一切阳虚阴盛为病者均可使用;对于该病机的辨识笔者重视脉象的诊察,提出“沉取不过尺”“撞关散”等辨识要点;在用药上,笔者通过实践以制附片30 9、干姜40 9、炙甘草50 9验之临床,多有良效.通过列举临床应用四逆汤治疗内寒隔拒所致虚阳证验案两则,希望以此引起更多对四逆汤脉证体系的讨论.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2023/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