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小RNA-19a-3p调控核因子激活的B细胞的κ-轻链增强通路介导乳腺癌细胞微环境影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构建共培养模型模拟乳腺癌的体内微环境,探讨微小RNA(miR)-19a-3p调控核因子-κB(NF-κB)通路介导乳腺癌细胞微环境影响肺血管内皮细胞表型的机制。方法: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筛选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NF-κB信号通路的抑制剂)干预4T1细胞最佳浓度,构建4T1小鼠乳腺癌肺高转移细胞和小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共培养模型,构建并转染miR-19a-3p mimics、NC,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mimics-NC组、mimics组、mimics-NC+PDTC组、mimics+PDTC组,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4T1细胞的miR-19a、NF-κB p65基因水平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4T1细胞NF-κB p65及磷酸化蛋白水平的表达,CCK-8法检测各组MPVECs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MPVECs凋亡,免疫荧光检测各组MPV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 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结果:PDTC最佳作用浓度为80 mol/L,模型组细胞增殖活力高于对照组(1.67±0.02比1.26±0.04, F=268.8, P<0.01),凋亡率和miR-19a-3p 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4.96±0.03)%比(12.26±0.05)%,mRNA相对值:0.22±0.02比1.00±0.05, F=141.3、392.6, P<0.01],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mRNA相对值:3.80±0.07比1.00±0.04,灰度值比值:0.69±0.05比0.13±0.02, F=221.6、206.3, P<0.01),VEGF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平均吸光度值:0.44±0.03比0.13±0.01, F=108.5, P<0.01)。miR-19a-3p mimic组细胞增殖能力低于模型组(1.60±0.04比1.67±0.02, F=268.8, P<0.01),凋亡率和miR-19a-3p mRNA表达高于模型组[(6.36±0.08)%比(4.96±0.03)%,mRNA相对值:0.60±0.03比0.33±0.01, F=141.3、392.6, P<0.05],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低于模型组(mRNA相对值:1.59±0.02比3.80±0.07,灰度值比值:0.50±0.02比0.69±0.05, F=221.6、206.3, P<0.01),VEGF蛋白表达高于模型组(平均吸光度值:0.24±0.02比0.44±0.03, F=108.5, P<0.01)。 结论:miR-19a-3p调控NF-κB通路,抑制NF-κB p65蛋白磷酸化,从而介导乳腺癌细胞微环境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转录因子En1通过调控Hedgehog信号通路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En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细胞中的功能及机制。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数据库(TCGA)中9 397例泛癌患者的En1表达和总生存资料、4 349例泛癌患者的En1表达和无进展生存资料,分析泛癌中En1表达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利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的53对和国家基因组科学数据中心-组学原始数据归档库(NGDC-GSA)的155对ESCC组织和配对癌旁组织的基因表达资料分析ESCC组织中En1的表达水平。以慢病毒系统介导ESCC细胞KYSE180和KYSE450中En1基因敲降,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采用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检测En1对ESCC细胞体内肿瘤生长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细胞中En1及Hedgehog通路主要调控因子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家族锌指1(GLI1)、GLI2和平滑蛋白(SMO)的表达。结果:来自TCGA数据库的泛癌样本资料显示,En1低表达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比En1高表达患者更长(均 P<0.001)。来自GEO和NGDC-GSA数据库的资料显示,ESCC组织中En1的表达水平高于配对癌旁组织(均 P<0.001)。功能研究显示,与shNC组相比,敲降En1能显著抑制KYSE180和KYSE450细胞的增殖(均 P<0.001)、抑制克隆形成[KYSE18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138.33±23.07)个和(127.00±19.70)个,均低于shNC组的(340.67±12.06)个(均 P<0.001);KYSE45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克隆形成数分别为(65.33±2.52)个和(9.00±3.00)个,均低于shNC组的(139.00±13.00)个(均 P<0.001)]、抑制迁移[KYSE18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66.67±12.66)和(71.33±11.02)个,均低于shNC组的(334.67±16.56)个(均 P<0.001);KYSE450细胞:shEn1#1组和shEn1#2组的迁移细胞数分别为(112.33±14.57)和(54.33±5.51)个,均低于shNC组的(253.33±21.03)个(均 P<0.001)]。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显示,敲降En1肿瘤的生长速度减慢,shEn1#1组和shEn1#2组小鼠的移植瘤重量分别为(0.046±0.026)g和(0.047±0.025)g,均低于shNC组[(0.130±0.038)g,均 P<0.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shEn1#1组和shEn1#2组KYSE180细胞中GLI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326±0.162和0.322±0.133,shEn1#1组和shEn1#2组KYSE450细胞中GLI1 mRNA表达量分别为0.131±0.006和0.352±0.050,均低于shNC组(均 P<0.01)。在敲降En1的KYSE450细胞中过表达GLI1,能减弱敲降En1对细胞增殖( P<0.001)、克隆形成[shEn1#1-GLI1组的克隆形成数为(151.00±9.54)个,高于shEn1#1-vector组的(102.33±10.02)个( P=0.004)]和迁移[shEn1#1-GLI1组的迁移细胞数为(193.67±10.07)个,高于shEn1#1-vector组的(109.33±11.50)个( P<0.001)]的抑制作用。ESCC组织中GLI1、GLI2、GLI3、音猬因子、SMO和补缀同源物1的表达水平均高于配对癌旁组织,Hedgehog通路被激活。 结论:En1在ESCC组织中高表达,其通过调节Hedgehog信号通路在促进ESCC细胞增殖和迁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女性生殖系统中肾样腺癌2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中肾样腺癌(MLA)是发生于子宫和卵巢的罕见肿瘤,诊断困难,侵袭性强,易复发及远处转移,预后差。本文报道2例MLA,其中1例卵巢MLA患者,63岁,无症状,体检发现,外院行子宫全切除+双侧附件切除术,术后本院病理会诊证实为卵巢MLA Ⅰa期,予紫杉醇+卡铂方案化疗6个疗程,现无瘤存活18个月;1例子宫MLA患者,71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伴全腹胀痛,行经腹筋膜外子宫切除+双侧附件切除+大网膜切除+腹膜活检术,术后病理检查提示子宫MLA Ⅳb期,患者拒绝术后辅助治疗,现术后2个月,恶液质状态带瘤存活中。MLA的确诊均依赖于特征性免疫组化检测,表现为GATA结合蛋白3(GATA3)、配对盒基因2(PAX2)、甲状腺核转录因子1(TTF-1)、CD 10、野生型p53阳性表达,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Wilms瘤基因1(WT-1)等阴性表达。因女性生殖系统MLA罕见,具有高度侵袭性,故对其进行准确的病理诊断至关重要,需借助于免疫组化及分子检测。目前,MLA尚无标准的治疗方案,以手术联合术后放化疗为主,对于早期患者术后也倾向于积极的辅助治疗。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预防小鼠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作用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预防效果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经鼠尾静脉注射刀豆蛋白A(Con-A)建立小鼠AIH模型。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预防组Con-A注射前1 h经鼠尾静脉注射途径给予20 mg/kg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对照组注射200 μL PBS。分别于Con-A或PBS注射后3、8、12和24 h取血清,通过比色法检测血清AST、ALT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6、IL-1β、IFN-γ、IL-4、IL-17A、IL-10和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水平。于Con-A或PBS注射后12 h取肝组织标本进行H-E染色,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浸润至肝脏的淋巴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盒子转录因子( TBX21)、 GATA结合蛋白3( GATA3)、RAR相关孤儿受体C( RORC)和 CXCL10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肝脏CXCL10表达水平。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配对 t检验。 结果:预防组Con-A注射后8、12和24 h的血清ALT、AST、IL-1β、IFN-γ水平均低于对照组[(545.8±190.3) U/L比(865.8±237.7) U/L、(947.6±267.9) U/L比(1 448.0±403.5) U/L和(508.6±131.1) U/L比(976.6±207.6) U/L;(620.7±132.0) U/L比(952.9±106.8) U/L、(801.6±212.0) U/L比(1 424.8±236.0) U/L和(632.1±117.8) U/L比(1 008.3±187.5) U/L;(31.38±10.12) ng/L比(48.12±11.53) ng/L、(39.34±11.40) ng/L比(60.00±14.17) ng/L和(29.49±8.22) ng/L比(46.89±5.50) ng/L;(432.93±66.82) ng/L比(674.66±97.88) ng/L、(655.09±169.17) ng/L比(937.90±166.36) ng/L和(263.40±54.97) ng/L比(410.74±86.64)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50、2.308、4.263,4.374、4.860、3.806,2.440、2.541、3.939,4.560、2.660、3.210; P均<0.05)。预防组Con-A注射后3、8、12和24 h的血清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1 075.79±303.77) ng/L比(1 914.48±317.80) ng/L、(1 945.97±271.85) ng/L比(2 100.80±378.42) ng/L、(1 578.60±504.54) ng/L比(2 525.40±406.55) ng/L和(1 020.64±280.03) ng/L比(1 582.00±311.96) 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4.266、2.903、3.267、2.994, P均<0.05)。预防组Con-A注射后3 h的血清CXCL10水平和肝脏组织 CXCL10 mRNA相对表达量,以及Con-A注射后3和8 h肝脏组织中 T- bet mRNA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1 755.8±148.1) ng/L比(2 102.0±334.0) ng/L,7.20±3.00比27.60±1.90,6.94±2.29比15.20±3.48和9.38±3.48比18.17±4.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2.356、2.623、4.427、3.673, P均<0.05)。预防组与对照组Con-A注射后3、8、12和24 h的血清IL-4、IL-17A和IL-10水平,以及 GATA3和 RORC mRNA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 结论: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在小鼠AIH模型中具有一定预防效果,其可能通过拮抗TNF-α减少肝脏CXCL10表达,使Th1和CD8 +T淋巴细胞向肝脏浸润减少,同时通过减少炎性因子对T淋巴细胞的活化来降低T淋巴细胞对肝细胞的损伤而发挥预防作用。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集团)妇产院区2006年4月至2020年1月21例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复阅切片,EnVision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总结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21例患者年龄26~66岁,平均41.5岁;以腹部不适和/或腹痛就诊17例,以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4例。81.0%(17/21)发生于双侧卵巢,直径0.2~20.0 cm,以实性和囊实性为主,结节状或分叶状。镜下见肿瘤细胞弥漫浸润卵巢间质,伴有间质明显增生及黄素化。胃癌卵巢转移以印戒细胞癌为主,细胞角蛋白7(CK7)阳性,尾型同源盒转录因子2(CDX2)和细胞角蛋白20(CK20)部分阳性,配对盒基因8(PAX8)和富含AT序列特异性结合蛋白2(SATB2)阴性;结直肠癌卵巢转移主要表现为异型性明显的腺体,单个或形成筛状结构;阑尾肿瘤卵巢转移多呈类似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低级别肿瘤细胞及丰富的细胞外黏液,同时并发腹膜假黏液瘤。结直肠癌卵巢转移和阑尾肿瘤卵巢转移患者CK7和PAX8为阴性,CK20、CDX2及SATB2为阳性。平均随访36个月,18例在5年内复发,15例死亡;3例失访。结论:卵巢消化系统来源转移性肿瘤多为双侧,大体实性和囊实性为主,镜下表现为肿瘤细胞的弥漫性间质浸润,诊断时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肿物大体及组织学特征并辅以免疫组织化学综合分析,整体预后差,主要与卵巢原发性黏液性肿瘤鉴别。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Waardenburg综合征患儿眼部临床特点和基因突变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观察Waardenburg综合征(WS)患儿眼部临床特征和基因突变位点。方法:病例系列研究。2019年至2021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经临床及基因检查确诊的WS患儿3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分别为3、4、12个月。患儿均行外眼、眼前节、眼底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其眼部临床特征。抽取3例患儿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行全外显子测序,分析其基因突变位点。结果:3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虹膜色素减少和眼底色素异常,并伴有感音神经性听力障碍;例1患儿同时存在内眦间距宽,例2患儿同时存在黄斑中心凹发育不良。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例1患儿配对盒基因3 ( PAX3)基因第2~8号外显子存在大片段杂合缺失,最终诊断为WS Ⅰ型;例2患儿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 MITF)基因第9号外显子c.1066 C> T杂合突变、 HPS6基因第1号外显子c.1417 G> T杂合突变,最终诊断为WS Ⅱ型;例3患儿 SOX10基因第3号外显子c.497_500 delAAGA杂合缺失,最终诊断为WS Ⅳ型。 PAX3和 SOX10基因突变均为新发现突变。 结论:WS眼部临床特点包括虹膜色素减少和眼底色素异常、内眦异位; PAX 3基因第2~8号外显子大片段杂合缺失、 MITF基因第9号外显子c.1066 C> T杂合突变、 SOX10基因第3号外显子c.497_500 delAAGA杂合缺失分别是3例患儿的致病基因突变。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1亚型参与调控肾透明细胞癌增殖及其机制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成髓细胞瘤转录因子第1亚型(MYBL1)的变化及微小RNA(miRNA,miR)-509-5p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确诊的肾透明细胞癌及癌旁组织40例及配对的癌旁组织40例。将肾组织分为miR-509-5p mimics组(miR组)和miR-NC组(对照组),实时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肾癌及癌旁组织中MYBL1及miR-509-5p的变化,转染miR-509-5p mimics构建miR-509-5p过表达的786-O细胞后,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的细胞中MYBL1蛋白表达量变化。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 结果:与癌旁组织比较,肾癌组织中MYBL1的mRNA(-1.501±0.311, t=4.825, P<0.01)表达上调,而miR-509-5p(4.421±0.515, t=8.583, P<0.01)表达下调;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表明MYBL1为miR-509-5p的直接靶基因(0.564±0.017, t=13.355, 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肾透明细胞癌的临床进展可能与miR-509-5p和MYBL1表达量相关,且过表达miR-509-5p可相应的敲低MYBL1,进而减弱肾透明细胞癌的增殖能力。因此miR-509-5p可能通过对MYBL1调控参与肾透明细胞癌增殖。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胸部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 18F-FDG PET/CT显像1例
编辑人员丨1周前
患者男,75岁,因"上腹痛20 d"来院就诊。患者约20 d前开始出现上腹痛,夜间明显,性质难明,稍有腹胀,无嗳气、反酸、烧心、恶心等,外院胃镜检查提示慢性胃炎。既往有45年吸烟史,每日半包。外院胸片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全腹部CT示:双侧肾上腺区占位,建议完善全身检查。肿瘤标志物(括号内为正常参考值范围):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7.55(0.50~2.70) μg/L,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21.5%(≥25.0%),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内镜引导下左肾上腺占位细针穿刺活组织检查病理示可见异型细胞(图1),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BRG1表达缺失,考虑SMARCA4缺失的未分化肿瘤(SMARCA4-deficient undifferentiated tumor, SMARCA4-UT),请临床排除转移后考虑原发。具体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嗜铬素A(少量+),突触素(少量+),广谱细胞角蛋白AE1/AE3(弱+),GATA3(+),S-100(少量+),BRG1/SMARCA4(-),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约50%+),抑制素inhibin(-),Melan A(-),肠道上皮特异性基因CDX2(-),甲状腺转录因子-1(-),配对盒8(paired box 8, PAX8;-),精氨酸酶-1(arginase-1;-),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 SMA;-),结蛋白(desmin,-),CD34(-),抗黑色素瘤特异性单抗HMB45(-),CD30(-),细胞角蛋白20(-),P40(-),整合酶相互作用分子1(integrase interactor 1, INI1)/SMARCB1(+),人类婆罗双树样基因4 (spalt-like transcription factor 4, SALL4;-)。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基于抗体的特发性炎性肌病患者外周血基因表达谱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通过对抗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抗体阳性和抗Jo-1抗体阳性的肌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进行基因表达谱的分析,以阐明特发性炎性肌病亚型的病理生理学机制。方法:①用Illumina HT-12 v4表达谱芯片对12例抗MDA5抗体阳性和16例抗Jo-1抗体阳性的肌炎患者及43名健康对照者的PBMCs进行基因表达谱筛查和分析。应用非配对 t检验,经Benjamini-Hochberg校正,选取基因表达信号倍数变化的绝对值≥2且校正 P<0.05为差异表达基因。将差异基因集进行基因本体论数据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 P<0.05作为显著性富集的阈值。②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验证,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对连续型变量进行正态性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则用Kruskal-Wallis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①分析抗MDA5抗体和抗Jo-1抗体阳性患者PBMCs的基因表达谱,发现2种肌炎亚型患者PBMCs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特异性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为407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固有免疫应答( P<0.001)、病毒应答( P<0.001)和干扰素应答( P<0.001)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病毒感染相关通路( P<0.001)、视黄酸诱导基因Ⅰ(RIG-Ⅰ)样受体通路( P<0.001)和Toll样受体通路( P=0.002)等。抗MDA5抗体阳性组中特异性下调的259个差异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免疫应答( P=0.006)、TGF-β受体信号通路( P=0.010)和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免疫( P=0.015)等生物过程。抗Jo-1抗体阳性患者特异性表达上调的差异基因有162个,GO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核小体组装( P<0.001)、细胞增长的负调控( P=0.001)、凋亡负调控( P=0.004)和黏膜固有免疫( P=0.012)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富集于代谢相关信号通路( P<0.001)和免疫相关通路( P<0.001)等。②Real time-PCR证实与健康对照组相比RIG-Ⅰ样受体通路中的干扰素诱导的解旋酶C结构域1(IFIH1)( P=0.037)、干扰素刺激基因15( P<0.001)和DEAD(Asp-Glu-Ala-Asp)盒多肽58(DDX58)( P=0.032)以及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 P<0.001)、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MCP-2)( P<0.001)和转录因子人碱性亮氨酸拉链转录因子激活蛋白1家族样转录因子2(BATF2)( P<0.001)、炎症信号通路相关的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 P<0.001)在抗MDA5抗体阳性肌炎患者的PBMCs呈高表达。 结论:抗MDA5抗体阳性患者PBMCs基因表达谱特征提示其发病机制与固有免疫应答、病毒应答和干扰素应答等生物过程密切相关。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
Pax2基因异常参与孤独症谱系障碍发病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编辑人员丨1周前
目的:对配对盒2( Pax2)相关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易感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 Pax2基因参与ASD发病的可能机制。 方法:(1)将Pathway Commons数据库中与 Pax2基因相关的基因(606个)和Simons基金会孤独症研究计划(SFARI)数据库中ASD易感基因(1 023个)取交集得到65个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在基因功能分析网站Metascape对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cytoHubba插件的最大团中心度(MCC)算法,筛选前10个核心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2)取3只13周龄雄性Pax2-nestin小鼠(实验组)及3只同龄雄性C57 BL/6J小鼠(对照组),采用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2组小鼠海马组织中谷氨酸受体2B亚基(GluN2B)蛋白的表达。 结果:(1)GO分析显示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在生物学过程(BP)本体主要富集于跨突触信号、行为、脑发育、化学突触传递的调节、胶质细胞再生、小脑形态发育、谷氨酸能突触传递、记忆等子集,在细胞组分(CC)本体主要富集于突触后、树突、β连环蛋白-T细胞因子(TCF)复合物、树突分支等子集,在分子功能(MF)本体主要富集于突触后密度蛋白95/果蝇圆盘大肿瘤抑制蛋白/紧密连接带-1蛋白(PDZ)结合结构域、转录因子结合、跨膜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活性、谷氨酸受体活性、微管蛋白结合等子集。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主要分布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长时程抑制、谷氨酸能突触等通路。核心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为 Gria1、 Dlg2、 Ntrk2、 Grid2、 Igf1、 Jmjd1c、 Ldb1、 Tcf4、 Tcf7l2、 Adrb2。(2)Western blotting实验显示,对照组、实验组小鼠海马组织中GluN2B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36±0.60、0.85±0.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Pax2基因异常可能导致 Pax2基因相关ASD易感基因的表达或功能异常,并通过多种机制参与ASD的发病。
...不再出现此类内容
编辑人员丨1周前
